肺的生理功能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气转入呼气→加快呼吸频率
防止肺不张
特点
①是牵张感受器,适应慢,阈值低
①感受器刺激阈值较高
②平静呼吸并不参与调节
②平静呼吸并不参与调节
仅在肺顺应性降低时才参与调节呼吸运动 仅在肺萎缩明显时才参与调节呼吸
③切断迷走神经,可使吸气延长、加深
.
20
1.肺扩张反射: 充气或扩张 抑制吸气的反射
特点:阈值低, 适应慢
.
17
氧解离曲线的特点
曲线近似”S”形 与Hb 变构效 应有关。 Hb构型变化 T型(紧密型)-与O2亲合力低 R型(疏松型)-与O2亲合力高 Hb变构具有协同效应。 曲线分上、中、下三段
.
18
CO2解离曲线
CO2的关系曲线是血液 中CO2含量与PCO2的关 系曲线。
特点:在机体正常的 范围内为线性关系, 无饱和点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的新鲜空气量,是真正有效的气体交换
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X呼吸频率)
11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一.气体的扩散: •气体交换的关键因素是交换部位两侧的气体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 二.影响气体扩散速率的因素: •气体的分压差 •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 •扩散面积和扩散距离 •温度 三.肺换气:(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①呼吸膜的厚度;②呼吸膜的面积;③通气/血流(VA/ Q)比值。 •肺扩散容量(DL):气体在单位分压差(1mmHg)的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 吸膜扩散的气体的毫升数(衡量呼吸气.体通过呼吸膜能力的一种指标。) 12
.
10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积和肺容量:
•肺容积:潮气量(TV);补吸气量(IRV);补呼气量(ERV);余气量
(RV)
•肺容量:深吸气量(TV);功能余气量(FRC);肺活量(VC);肺总 量(TLC)
二.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肺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肺通气量=潮气量X呼吸 频率)
• 毛细血管血流量
• 细胞代谢水平 • 毛细血管通透性 • 毛细血管开放数量 • 气体扩散距离
.
15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O2和CO2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O2的运输形式:占总运输量的1.5%,氧合血红蛋白(HbO2,占98.5%)
•CO2的运输形式:占总运输量的5%,碳酸氢盐(HCO3-,占88%)、氨基甲 酰血红蛋白(HHbNHCOOH,占7%)
2.肺萎陷反射: 肺萎陷 吸气反射
.
21
呼吸运动的调节
二.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①化学感受器的特点:
部位
外周化学感受器
颈动脉体(主要调节呼吸) 主动脉体(主要调节循环)
二.血红Hale Waihona Puke Baidu白(Hb)与O2结合的特征 •快速而不可逆
•是氧合而非氧化
•Hb与O2结合的量 •氧解离曲线呈S形
三.CO2的运输
•物理溶解(5%),化学结合(95%)
.
16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四.氧解离曲线和CO2解离曲线的比较: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①呼吸膜的厚度;②呼吸膜的面积; ③通气/血流(VA/Q)比值。 •肺扩散容量(DL):气体在单位分压差(1mmHg)的作用 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的毫升数(衡量呼吸气 体通过呼吸膜能力的一种指标。)
静脉血 动脉血
.
19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肺牵张反射(黑-伯反射):肺扩张反射和肺萎缩反射
肺扩张反射
肺萎缩反射
主要作用 肺充气或扩张时,抑制呼吸
肺萎缩时,增强吸气,使呼气转为吸气
感受器
位于从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内
位于气道平滑肌内
冲动传导
肺扩张→感受器→迷走神经→延髓→切断 肺萎缩→感受器→迷走神经→组织呼气过深、
.
4
肺通气的原理
二.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 的运动。
主要呼吸肌
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 呼气肌:肋间内肌、腹壁肌 辅助呼吸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不参与平静呼吸)
.
5
肺通气的原理
三.肺内压: •吸气→肺容积↑、肺内压↓→空气进入肺内→至吸气末, 肺内压升高到与大气压相等→气流停止; •呼气→肺容积、肺内压→空气流出肺部→至呼气末, 肺内压升高到与大气压相等→气流停止;
肺的生理功能
呼吸
.
1
呼吸过程:
外呼吸 (肺通气和肺换气)
气体运输 内呼吸(组织换气)
.
2
主要内容
概述 肺通气 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呼吸运动的调节
.
3
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肌收缩和舒张→胸廓扩大和缩小→肺的舒缩→外 界环境和肺泡间周期性压力差→通气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外界环境和肺泡间的压力差。 •肺通气的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 呼吸运动。
2/3由表面张力所产生
胸廓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
非弹性阻力 惯性阻力
(通气阻力的30%) 粘滞阻力
.
8
肺通气的原理
六.肺表面活性物质:
•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占60%);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P,占10
%)
SP对维持DPPC功能,对DPPC分泌、清除和再利用起重要作用。
•功能:①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有助于肺泡的稳定性;②减少肺组织液生成,防止 肺水肿;③防止肺不张;④可使肺顺应性变大,能减少肺的弹性阻力;⑤降低吸
肺栓塞
支气管痉挛
V/Q比值=0.84 通气血流匹配正常
V/Q比值>0.84 肺泡无效腔增加
V/Q比值<0.84 存在动-静脉短路
.
13
组织换气
动脉血PO2 100 >组织液PO2 30, O2 →组织液 动脉血PCO2 40 <组织液PCO2 50, CO2 →动脉血
.
14
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
.
6
肺通气的原理
四.胸膜腔内压: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压总是低于大气压,故称:胸 内负压: •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①保持肺的扩张状态;②作用 于腔静脉和胸导管,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③ 降低气道阻力。
.
7
肺通气的原理
五.肺通气的阻力:
1/3由肺组织弹性成分产生
肺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
(通气阻力的70%)
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
•在肺充血、肺组织纤维化或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肺顺应性降低,弹性阻力增 加,患者表现为吸气困难;
•在肺气肿时,肺弹性成分大量破坏,肺回缩力减小,顺应性好增加,弹性阻力减 小,患者表现为呼气困难。
.
9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理意义:
①维持肺泡容积的稳定性。 ②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 ③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少吸气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 有利于肺的扩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