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对音乐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教对音乐的影响
摘要:道教音乐所独具的阴柔幽静之美,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精神,许多道教的很多音乐至今仍在宫观传唱的经韵曲目,是历代传统音乐的积淀,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价值。道教音乐至今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净化心灵、修养身体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道教音乐作为民族器乐集成的内容而被纳入了音乐采录搜集的范围,由于道教音乐本身具有的艺术魅力和珍贵价值,道教音乐的学术研究也逐渐广泛。本论文主要探讨了道教音乐的起源与特征、发展历程与传承,并重点分析总结了道教音乐对当今音乐的影响。
关键词:道教音乐,音乐发展,道教思想,艺术传承,宗教音乐
引言
道教音乐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除了需要掌握较深厚的音乐学与道教学这两门基础学科的知识,还要懂得历史学、文献学、文化学甚至人体科学等方面的相关学科知识,才可能逐步认清道教音乐的真相。道教音乐学是系统描述研究道教音乐全貌和本质特点的一门新兴学科领域,也是一门跨学科性质的学问。道教音乐最重要的当代价值在于她的活文物性质,即古老传统韵味的保留,在当代社会条件下,道教音乐特色已在受到各种世俗趣味的冲击,诸如所谓现代化、社会化、大众化、专业化等改造思想,不光在音乐专业圈内有所表现,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道教内部中。如果我们不坚守一个保留传统特色的信念,那么一旦道教音乐失去了她固有的传统模式和特色,她的艺术价值和当代意义也必将不复存在。因此有必要对于道教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加以研究分析,厘清其对于音乐的影响,并进行有效应用,让道教音乐能够得到良好发展与传承。
1 道教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1.1 初萌阶段
初萌阶段的道教音乐起于下层社会,其形态简朴,具有强烈的民间性。尽管这种仪式音乐实践因为本身的局限和统治阶级的打压而未形成传统,但它毕竟标志了道教音乐的开端。早期道教发端于下层民众,史称民间道教。汉末政治凋敝、战祸迭起,天灾人祸交迫而至,民间道教遂乘机兴起,他们组织教团,以符水治病、驱妖捉鬼、祈祥攘灾,施行各种法术活动,在民众中广泛蔓延。东汉后期五斗米道的三位天师张陵、张衡和张鲁祖孙三人模仿封建等级制,建立了一个从鬼卒、祭酒、治头大祭酒直到天师的政教合一的宗教组织。他们通过设立静庐、建立礼斗制度、造作斋仪书,创造斋法等活动,促成了科仪音乐思想和实践的萌生。东汉时期出现的《太平经》记载了道教最早的
音乐言论,这些材料虽然较杂乱零散,却蕴含了道教音乐的基本思想——“音和者善”及“音声通神”。这些思想不仅是道乐功用和本质的体现,还映射出道教以乐“修道”、以乐“养身”而达到“神人相和”、“天人感应”的音乐理念。《太平经》认为乐代表阳,与代表阴的刑罚相对而言,乐气兴旺阳气也就旺盛,如果天地都乐,善的事物就应该出现,天地不乐,就出现恶的事物。因而,五方有和谐的乐,五方就出现善。《太平经》还将乐和的作用推广到阴阳、元气、自然、天地、五行、四时、政治等诸多方面,此说可谓古代阴阳思想与儒家礼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摆脱了“以歌舞降神”的简单朴素音乐形式,开始建立道教音乐思想的理论形态。除了继承发展古代阴阳思想与儒家礼乐思想,《太平经》进一步发展了乐可致神与长生久视的音乐思想,构建起以通神长生为目标的道教音乐理论,并以此作为音乐思想的核心内容,使道教音乐理论在进一步完善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1.2 发展阶段
魏晋南北朝士族道士对早期民间道教教义和仪式音乐都进行了全面改革,促使仪式音乐向官方化正统化方向发展,由此建立了最早的宗法灵宝派的灵宝斋,经过南天师陆修静的改革,最终建立了规范化的斋仪体系,确立了正统道教音乐的传统模式。到魏晋时期,士族道教改革民间道教,向上层发展,成为道教发展主流。士族道教已清醒地认识到,道教要生存发展,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并争取统治集团的认同和支持,这一基本认识,促使他们对民间道教进行全面改革,提高和完善道教理论素质和科仪实践体系,拉开了科仪音乐向官方化、正统化发展的序幕。继葛洪于晋元帝建武元年( 317)撰写《抱朴子》后约半个世纪,相继出现了由士族道教构建的新道经、新道派,对道教科仪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首先是《上清经》与上清派的出现。稍晚,《灵宝经》与灵宝派兴起。这两经两派在道教史上均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灵宝经》,被道教徒奉为万法之宗,群经之首,是科仪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1.3 形成阶段
东晋时期,陆修静在南方发动了规模更大的科仪音乐改革,经他的改革,科仪音乐顿时面貌一新,宣告正式完成。陆修静生于东晋安帝义熙二年,他的活动受到上层社会注意,曾奉诏入官讲道,获宋文帝、宋明帝的礼遇。由此渐声名鹊起,道俗归心。他致力于改革道教凡20多年,平生著述甚丰,最早将道书按三洞分类,奠定了《道藏》的体例基础。他最早建立道馆,为道教官观制度和戒律的完善成熟开了先声。他认为音乐是检束三业,使之不沉沦堕落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从理论上将音乐、仪式和修道术结合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陆修静编创了丰富的音乐曲目,以配合繁多的科仪,并规范了演唱形式和唱法,使科仪音乐形成了稳定的传统模式。陆修静创建的科仪音乐在
道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以丰富完整而具逻辑性的面貌而构成了模式,并具有“以简驭繁”的可操作性,为科仪音乐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范本和方便。正因为如此,他创建的科仪音乐一直为后继者奉为经典,标志着道教正统科仪音乐传统的正式形成。
1.4 完善与传承
唐代和北宋时期,帝王崇道,道乐经由宫廷进入中国社会各阶层,正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此时期道教音乐在继承巩固前朝正统仪式音乐的基础上略有发展,在统治阶级的扶持下,对全国各地道教音乐进行了规范和普及工作,使道教音乐传统得以延续。唐代北宋是道教的全盛期,道内的科仪音乐继承陆修静的传统而发展。由于诸帝王大都虔诚奉道并大力推广和创作道教风格的音乐,道教音乐遂进入宫廷,并逐渐漫延到社会。从唐代开始,道教音乐在皇权的荫护下从殿堂进入皇宫,波及文人阶层,进而弥漫于世俗社会,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中,沿着道内和道外两途而发展。道内运用的正统道乐仍是主流,而道外以宫廷御用道曲为代表的世俗道乐则是补充和支流。唐宋帝王中唐明皇与宋徽宗不但崇道,且精通音乐艺术,这就注定了道教音乐在这个时期会得到国家权力的扶持而巩固发展。道内诸多领袖人物对道教文化做了集成工作,使道教音乐得到很好的保存延续。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杜光庭,他对道教音乐的延续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和杰出贡献。唐代斋醮仍袭南朝传统。当时道内继续撰集科仪的重要人物有张万福、杜光庭等,他们大体都以陆修静所撰为本。
至元代,道教出现了全真与正一两大道派,道乐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全真重清修,其乐多清幽出世;而正一重斋醮与符篆,道乐雄浑、古雅。明初朱元璋设玄教院统辖全国道教(后玄教院改称道录司),下令清整道教,命道士编制斋醮仪范,道乐也由此逐渐规范化。明洪武十一年,建“神乐观”,置提点、知观等职,隶属太常寺,掌管宫廷祭祀活动和乐舞生,由精通乐舞的道士主领,乐舞生由征集的道童充任,服饰如全真道士。除京师外,在五岳也设有乐舞生,以备国家祭典用。明初著名道士冷谦曾主“神乐观”,定雅乐。清代在道乐管理上基本沿袭明代旧制。北京的东岳庙、蟠桃宫、吕祖祠、岳庙、关庙均属“神乐观”,居乐舞生,平时著道装,蓄发住庙,但可有家室,父子世袭。遇有朝廷盛典,即奉诏人宫参加祭典仪式。演奏的乐曲属宫廷祭典音乐,使用乐器比较多,雄壮宏伟而又不失欢快。在民间,道乐与各地的地方曲调广泛地融合,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道乐风格。道乐走上了多样化、地区化和世俗化的道路。
2 道教音乐的特征
中国古代音乐由于无谱无录音记录,古代音乐的具体形态风格特点就很难认定,只能根据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