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关系分析法与请求权基础分析法共42页

合集下载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的运用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的运用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的运用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的运用请求权基础分析法(Anspruchs method)又称为归入法、涵摄法(Subsumtions method),是指通过寻求请求权基础,将小前提归入大前提,从而确定请求权是否能够得到支持的一种案例分析方法。

运用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来分析案例,其构造为“谁得向谁,依据何种法律规范,主张何种权利”。

依此,解题的主要工作在于探寻得支持一方当事人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的法律规范和依据。

有学者将请求权基础的运用称为“找法”,即寻找该请求权的实体法依据,尤其是现行法律依据。

采取请求权检索方法的好处在于:因该方法逐一检索,因此很少会遗漏请求权;也不会遗漏法律条文的适用;因为在讨论请求权能够成立的时候必然要检索积极要件与消极要件,所以可以发现抗辩权是否存在。

请求权和责任的确定,对请求权进行检索时应当考虑请求权的先后顺序进行检索,首先将请求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进行先后顺序的考虑。

但这只是一个学理上的方法,是对法官裁判以及法律学人研究案例具有指引作用的操作指南和思维方法,但不是法律的明文规定的裁判规范,并不具有强行性。

并且,请求权的检索还涉及运用者的角度,作为一名法官、律师或案件的当事人,其在纠纷解决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检索的内容和顺序也各有侧重,有一定区别,也未尝不可。

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在适用中通常分为如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判断请求权的性质由于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给付之诉,因此我们首先要判断究竟是确认之诉、形成之诉还是给付之诉。

如果当事人提出的不是给付之诉,则没有该方法适用的余地,此时应当采取法律关系分析法。

在确定了可以适用该方法后,则应当判断请求关系的主体和内容,即谁基于何种理由向谁提出何种请求,因为这是案例分析的前提。

例如,甲请求乙返还借款,或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请求权基础检索法既是按照三段论的方法展开,同时又穿插了对规范要件满足与否的判断,因此这又涉及了法律解释的问题,所以归入法在德国学者认为其不是完全的逻辑推理法,主要是一个解释法。

王泽鉴:请求权基础与法学方法(最终版)

王泽鉴:请求权基础与法学方法(最终版)
2.損害賠償:請求權基礎? 要件
效果:損害賠償
Ⅱ.B 電腦:具有缺陷
1.瑕疵給付(請求權基礎?) 要件
效果
2.損害賠償(請求權基礎?) 要件
效果
要件 效果
範圍(113) 減損(119)
造成損失 損害賠償範圍(113)
所失利益
預先說(采英國法的 Hadley v. Boxendale rule)
2.案例研討
(1)甲出賣 A、B 二個電腦給乙。A 電腦遲未交付,交付之 B 電腦故障不能
使用,乙受有經濟損失。乙對甲得主張何種權利?
Ⅰ.A 電腦:遲未交付
1.繼續履行:請求權基礎?(寫出精確條文)
2 / 38
教授于三月五日下午知其事,即以限時專送致函於 B 出版社,敘明事由,表示撤 回訂書單,倉卒之間,未貼限時專送標籤,並誤投于平郵郵筒,延至三月七日上 午始行到達。B 出版社於三月六日上午收到 A 教授的訂書單,即於當日下午寄發 百科全書,於三月九日到達,A 教授拒絕受領。試問 B 出版社得對 A 教授主張何 種權所有權 返還使用某物的利益 償還所支付的費用 支付價金、報酬 賠禮道歉 精神損害賠償等
合同(合同法 235) 不當得利(通則 92) 無因管理(通則 93) 侵權行為(侵權 6、2、15)
4.法律依據:具體的法律規定(規範基礎,包括最高院解釋意見)
(二)案例事實、法律規範、請求權基礎 【自動販賣機上的兩個一元馬克】(見下圖)
契約上的請求權(合 同法 107)?
1、 甲設自動販賣機:要約
要約邀請 要約:意思表示
2、乙投入 ab 二個馬克 (1)承諾:成立買賣契約
a 馬克
(2)支付價金:移轉所有權 (3)甲取得 ab 二個馬克所有權 b 馬克

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法律关系分析法

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法律关系分析法

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法律关系分析法(一)法律关系分析法概述整个民法的内容,不外乎法律关系之主体、客体、权利义务及其变动和变动的原因.法律关系分析的方法,是指通过理顺不同的法律关系,确定其要素及变动情况,从而全面的把握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逻辑三段论的适用以准确适用法律,做出正确的判决的一种案例分析方法。

法律关系分析方法的优点:第一,在存在多种复杂的法律关系时,能够条分缕析地分析各种权利义务。

通过对法律关系的分析和把握,将各种法律关系比分开来,以不同的法律关系确定当事人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第二,排除非法律关系的因素。

很多生活关系由道德、风俗、习惯、宗教等社会规范调整,法律并不介入,如民法学说上所谓的“好意施惠关系”、“自然债务”等理论。

例如,甲乙二人素来交好,甲邀请乙到家里做客,此为好意施惠关系,由当事人的私人友谊调整,而不构成民法上的债权债务及违约责任问题。

第三,把握法律关系的要素。

即主体、客体和内容。

法律事实导致法律关系发生变动,但它本身并不是法律关系内在的要素。

第四,把握法律关系的变动。

一定的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及其变动的效果,是将抽象的法律规范与具体的法律关系加以连接的中介(二)法律关系分析法的特点通过理顺不同的法律关系,确定不同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性质,和权利义务内容。

及确定其要素及变动情况,从而全面的把握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适用法律。

特点:第一,考察案件事实,在此基础上在适用法律,把案件事实的分析与法律的适用作为两个步骤。

第二,它是对法律关系三要素的全面考察,第三,是法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

其不仅是一种案例分析的方法,而且适用于法学研究和民法体系的构建。

(三)法律关系分析法的运用第一步,考察案件事实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四个步骤:1.明确争议的核心关系,围绕该核心关系还有哪些“有关联的法律关系”,二者关系如何。

请求权的基础及法律规定(3篇)

请求权的基础及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请求权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它是民事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请求权对于维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请求权的基础和法律规定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请求权的基础(一)请求权的概念请求权是指民事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它是一种具有直接效力的权利,权利人可以直接向义务人主张权利,义务人应当依法履行义务。

(二)请求权的特征1. 直接性:请求权具有直接性,权利人可以直接向义务人主张权利,无需通过第三方介入。

2. 具体性:请求权具有具体性,权利人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内容明确。

3. 限制性:请求权受到法律、道德和习惯的限制,权利人不能滥用请求权。

4. 相对性:请求权具有相对性,权利人只能向特定的义务人主张权利。

(三)请求权的种类1. 合同请求权:合同当事人基于合同约定,请求对方履行合同义务的权利。

2. 侵权请求权:侵权行为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受害人请求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权利。

3. 知识产权请求权:知识产权人请求他人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权利。

4. 无因管理请求权:无因管理人在管理他人事务中,请求受益人支付必要费用的权利。

5. 捐赠请求权:捐赠人请求受赠人按照捐赠协议履行义务的权利。

6. 继承请求权:继承人请求分割遗产、继承遗产的权利。

三、请求权的法律规定(一)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法,其中对请求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合同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不得违反合同约定。

2.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4.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法律关系分析法

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法律关系分析法

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法律关系分析法(一)法律关系分析法概述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定的生活关系”,即法律规范所调整的那部分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包罗万象、复杂多变的,其中并非所有的社会生活关系都由法律调整而形成法律关系,法律仅是截取有法律干预之必要的那部分社会生活,构建成法律关系,塑造为法律秩序。

法律关系的分析方法即是以法律关系为基础的一种法学方法。

所谓法律关系分析的方法,是指通过理顺不同的法律关系,确定其要素及变动情况,从而全面的把握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逻辑三段论的适用以准确适用法律,做出正确的判决的一种案例分析方法。

法律关系的分析方法是法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

其不仅适用于对案例的分析,而且适用于民法体系的构建。

德国民法的潘德克吞体系就是严格按照法律关系的内在逻辑展开的。

其总则——分则模式:总则分为权利主体、权利客体、权利的变动、法律行为(变动的原因);分则为法律关系具体内容的展开,即各种的法律权利。

法律规定,无论其范围大小,总不外乎法律关系,而法律关系之构成,总不外乎上述之要素,整个民法的内容,不外乎法律关系之主体、客体、权利义务及其变动和变动的原因,民法典每一编及每一特别法的内容,也不外乎此,不过各有详略而已。

因此,法律关系被德国学者梅迪库斯先生称为“私法的工具”,可见其重要性。

所以,确定存在不存在法律关系?存在什么样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各个构成要素是什么?是每一个民法学习者在考察法律问题时都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可以说,熟练掌握了民法的法律关系,就能够深入理解整个民事权利的逻辑体系。

在案例分析中有效地运用法律关系分析方法,其优点在于:第一,在存在多种复杂的法律关系时,能够条分缕析地分析各种权利义务。

通过对法律关系的分析和把握,将各种法律关系比分开来,以不同的法律关系确定当事人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第二,排除非法律关系的因素,即在区别法律关系与非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将考虑对象聚焦于法律关系。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运用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运用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的运用请求权基础分析法(Anspruchs method)又称为归入法、涵摄法(Subsumtions method),是指通过寻求请求权基础,将小前提归入大前提,从而确定请求权是否能够得到支持的一种案例分析方法。

运用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来分析案例,其构造为“谁得向谁,依据何种法律规范,主张何种权利”。

依此,解题的主要工作在于探寻得支持一方当事人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的法律规范和依据。

有学者将请求权基础的运用称为“找法”,即寻找该请求权的实体法依据,尤其是现行法律依据。

采取请求权检索方法的好处在于:因该方法逐一检索,因此很少会遗漏请求权;也不会遗漏法律条文的适用;因为在讨论请求权能够成立的时候必然要检索积极要件与消极要件,所以可以发现抗辩权是否存在。

请求权和责任的确定,对请求权进行检索时应当考虑请求权的先后顺序进行检索,首先将请求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进行先后顺序的考虑。

但这只是一个学理上的方法,是对法官裁判以及法律学人研究案例具有指引作用的操作指南和思维方法,但不是法律的明文规定的裁判规范,并不具有强行性。

并且,请求权的检索还涉及运用者的角度,作为一名法官、律师或案件的当事人,其在纠纷解决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检索的内容和顺序也各有侧重,有一定区别,也未尝不可。

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在适用中通常分为如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判断请求权的性质由于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给付之诉,因此我们首先要判断究竟是确认之诉、形成之诉还是给付之诉。

如果当事人提出的不是给付之诉,则没有该方法适用的余地,此时应当采取法律关系分析法。

在确定了可以适用该方法后,则应当判断请求关系的主体和内容,即谁基于何种理由向谁提出何种请求,因为这是案例分析的前提。

例如,甲请求乙返还借款,或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请求权基础检索法既是按照三段论的方法展开,同时又穿插了对规范要件满足与否的判断,因此这又涉及了法律解释的问题,所以归入法在德国学者认为其不是完全的逻辑推理法,主要是一个解释法。

法律关系分析法与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法律关系分析法与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8条规定:“有下列 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特别巨大 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 刑,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 的……”
▪ 第二,考察法律关系的各要素
▪ 1、明确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谁向谁主张权利 ▪ 例如,甲和乙之间订立了粮食购买合同。合同的
▪ 3、明确法律关系的客体
▪ 例如,在一个有关修筑高速公路的公司中, 甲和乙分别对该公司享有50%的股权。在 公路修完以后,政府给该公司补了一块地。 政府将按两家公司的股权比例来补地。因 为甲将他的股权转让给了丙,甲和丙双方 就股权是否发生了转让发生了争议。
▪ 双方争议的焦点是因为地价上涨,都想拿 到地。解决案件的关键点是究竟要讨论地 的问题,还是股权的问题?
Qtrly Rev. 13 (1898)
▪ 所谓法律关系分析的方法,是指通过理顺 不同的法律关系,确定其要素及变动情况, 从而全面的把握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权 利义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 的适用以准确适用法律,做出正确的判决 的一种案例分析方法。
一、法律关系分析的要点
▪ 第一,明确争点,分清法律关系及其关联
▪ 2、时间对于时效期间和除斥期间的计算、要约 与承诺期间的计算、清偿期的到来、失权的效辖、准据法的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 2、明确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明确权利义务 的性质、效力、行使
▪ 例如,甲旅游公司与乙客运公司发生债务 纠纷,乙客运公司驾驶员遂将甲旅游公司 的游客抛在旅游景点,独自返回。游客和 客运公司应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
▪ 债权为对人权,具有相对性,只能在当事 人间发生拘束力,原则上只能对相对人主 张;物权、人格权等为绝对权,可以向任 何侵害人主张。

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二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二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二:请求权基础分析法(Anspruchs method)请求权基础分析法(Anspruchs method),又称请求权规范基础检索法或归入法、涵摄法(Subsumtionsmethod)。

该方法通过考察当事人的请求权主张,寻求该请求权的规范基础,从而将小前提归入大前提,最终确定请求权是否能够得到支持的裁判结论。

其考察以当事人的请求权为基础展开,因此首先探讨请求权的基础理论,再探讨请求权基础分析法在分析案例中的具体运用。

(一)请求权(arspruch)概述所谓请求权(arspruch),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请求权人自己不能直接取得作为该权利的内容的利益,必须通过他人的特定行为间接取得。

请求权包括债权请求权、绝对权的请求权、继承法上的请求权、亲属法上的请求权等。

请求权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说汇纂学派代表人物温德夏特(Windscheid)于1856年发表的《从现代法的立场看罗马私法上的诉权》一书中提出。

他认为,请求权就是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

此种观点为《德国民法典》所采纳,并为许多大陆法国家的民法所运用。

请求权的特点是:1.请求权具有相对性。

请求权都是发生在特定的相对人之间的一种权利,不论是基于债权产生的请求权,还是基于物权和其他绝对权利产生的请求权,都要转化为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请求权只能向特定的义务人提出,要求其履行义务。

请求权作为相对权,产生于特定当事人之间具有特定给付内容的关系。

2.请求权作为独立的实体权利,连接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权利,因为民事诉讼程序上的诉可分为三种,确认、给付和变更之诉,这三种诉讼中给付之诉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而给付之诉的基础就是实体法上的请求权。

只有理解了请求权,才能理解给付之诉的基础。

3.请求权既可以作为独立的权利,也可以作为实体权利的内容。

请求权大多表现为实体权利,例如物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等。

正是因为请求权可以采取独立的形态,因此权利人可以转让、抵销、准许延迟或免除请求权的具体内容。

法学方法论与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法学方法论与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法学方法论与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王利明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在英美国家,注重归纳法和论题式的思维,往往采用个案分析(case by case)的方法;而在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的国家,强调演绎法和体系化的思维。

下面分析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法律关系分析法和请求权基础的分析法。

一. 法律关系分析法所谓法律关系分析方法,是通过理顺不同的法律关系,确定其要素及变动情况,从而全面地把握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依据逻辑三段论以准确适用法律,做出正确的判决的一种案例分析方法。

(一)法律关系分析法的特点其一:此方法首先着眼于对案件事实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再适用法律,把对案件事实的分析于法律的适用作为两个步骤。

其二:它是对法律关系三要素的全面考察,而非仅对法律关系的某一特定内容即请求权的考察。

请求权基础的分析方法则是通过考察当事人的主张,探究其法律基础和事实依据。

其考察范围限于与请求权有关的法律事实和规范事实。

采用法律分析方法,可以高屋建瓴地分析各种法律关系。

在一种法律关系中,可能有多个权利,而不仅仅包括请求权。

其三:法律关系的分析方法是法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

它不仅是一种案例分析的方法,而且适用于法学研究和民法体系的构建。

(二)此方法的运用分为两个步骤1.考察案件事实所涉及的法律关系。

这一步又包括以下几步:第一个步骤是明确争议点及其相关的法律关系,即明确争议的核心关系,围绕核心关系还有哪些“有关联的法律关系”,二者的关系如何。

第二个步骤是明确是否产生了法律关系。

如好意实惠等就不构成民法上债权债务关系。

第三个步骤分析法律关系的性质,如分析究竟是合同关系,侵权关系,无因管理关系还是不当得利关系,确定不同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对于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影响很大。

第四个步骤是考察法律关系的各要素,即考察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

第五个步骤是是否发生了变更,消灭的后果,以及考察变更,消灭的原因何在。

请求权分析法[不完全法条]

请求权分析法[不完全法条]

请求权分析法[不完全法条]请求权分析法请求权分析法是指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出发,以案件事实为依据,检讨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否具有法律依据即请求权基础,从而依法支持或驳回当事人诉讼请求的民法适用方法。

其法理之构造为:"谁得向谁,依据何种法律规范,主张何种权利。

"也称之为"找法",即寻找该请求权的实体法依据,尤其是现行法律依据。

基本信息•中文名请求权分析法•依据案件事实•性质一种案件分析方法•重要人物归人适用方法及范围法官审理民事案件的主要工作,在于探寻支持一方当事人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的法律规范和依据。

请求权分析法以考察当事人的请求权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展开,通过逐一检索的方式来寻找法律适用根据,故该方法的好处在于:因该方法采用逐一检索的方式,故一般很少会遗漏请求权,也不会遗漏法律条文的适用;此外,在讨论请求权能否成立的时候,必然要检索积极要件与消极要件,所以,还可以发现抗辩权是否存在。

但该分析方法的适用,需要法官对现行法律规范体系有一个清晰把握,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

当事人锁定请求权或者提出具体的诉因后,法律不允许法官帮助当事人再选择请求权或诉因,除非当事人只提出某项具体请求,没有明确法律关系基础和法律依据。

面对请求权和法律关系已经确定的情况,法官应当沿着以下思路或者步骤进行案例分析。

判断请求权的性质首先是以法律体系和请求权类别为标准,判断属于哪类请求权,然后在每一个大类请求权之下,以请求权产生的具体依据为标准,进一步判断请求权的性质。

一般来讲,请求权分析法主要适用于给付之诉,不宜适用确认之诉和形成之诉。

在确定了可以适用该方法后,则应当判断请求关系的主体和内容,即谁基于何种理由向谁提出何种请求,因为这是案例分析的前提。

请求权检索请求权检索的原因在于:虽然原告提出请求,但通常并未提出请求权的法律基础。

例如原告提出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但没有指出该请求权的法律基础是什么,是基于侵权的法律基础,还是基于合同违约或无效的法律基础,需要法官进一步分析和检索;另一种情况是,虽然原告提出了某种请求并指出其请求权的法律基础,但法官仍然需要依职权对其请求权的法律基础进行检索,因为当事人所指出的请求权基础不一定正确,需要法官予以确认。

案例分析方法比较

案例分析方法比较

案例分析方法法律关系分析方法:是指通过理顺不同的法律关系,确定其要素及变动情况,从而全面地把握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逻辑三段论的适用以准确适用法律,做出正确的判决的一种案例分析方法。

法律关系分析的方法,又称为历史的方法,它就案例事实发生的过程,依照顺序检讨其法律关系。

简要概括其步骤:1、考察案件事实所涉及的法律关系1)分析争议点及与其相关的法律关系,即明确争议的核心关系。

2)分析是否产生了法律关系。

如果是好意施惠关系,则由当事人的私人友谊调整。

3)分析法律关系的性质。

例如分析其究竟是合同关系、侵权关系、无因管理关系还是不当得利关系。

4)分析考察法律关系的各要素,即考察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

5)分析是否发生了变更、消灭的后果,以及考察变更、消灭的原因。

2、考察法律适用这一过程是逻辑三段论运用的过程。

搜寻法律规范,即查找适用核心关系与有关联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

3、得出结论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所谓请求权基础,是指得支持一方当事人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的法律规范。

是指通过寻求请求权基础,将小前提归入大前提,从而确定请求权是否能够得到支持的一种案例分析方法。

简要概括一下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分析案例的步骤:1、判断请求权的性质简言之,就是要做到:1)确认究竟是确认之诉、形成之诉还是请求之诉;2)如果是其他之诉,则应当采取法律关系分析法。

如果是请求之诉,则应当采取归入法;3)判断请求关系的主体和内容。

即谁基于何种理由向谁提出何种请求。

例如,甲请求乙返还借款,或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2、请求权检索请求权的检索通常是由于原告虽然提出请求,但并未提出请求权的基础。

例如,只是提出赔偿损失,但没有指出是基于什么请求权而提出的。

另一种情况是,虽然原告提出了某种请求并指出其请求权基础,但法官仍然依职权对其请求权基础进行检索,即“原告提出事实,法官确认权利”。

原则上,请求权的体系应当按照如下顺序来确定:(1)考察请求权的先后顺序应将合同上的请求权作为第一顺序的请求权加以考虑。

法律关系分析法与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法律关系分析法与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 这是一个全部历史的一贯整体, 当任何人企图讲述它的一个片段 时,必然会发现,他的第一个句 子就会撕开一张无缝之网。
§ ——英国著名的法律史学家F.W 梅特兰
(F.W. Maitland) 《英国法律史序》(A Prologue to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14 L.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关系分析法与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第一步,判断请求权的性质
§ 首先需要确认究竟是确认之诉、形成之诉还是给 付之诉。如果当事人提出的不是给付之诉,则没 有该方法适用的余地,此时应当采取法律关系分 析法。
§ 案例1:甲单位要购买两辆汽车,后来因为有关 部门没有批准,甲单位就将购买的两辆汽车登记 在其办公室主任乙的名下。以后,办公室主任下 海经商了,就将这两辆汽车带走。有一辆,他自 己在使用,另外一辆卖给了第三人丙。后来,被 甲发现。甲请求确认这两辆车归其所有,并同时 请求确认乙和丙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要求乙丙 返还汽车。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关系分析法与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第二步,请求权检索
§ 1、是列举原告的请求可能涉及的请求权及类型 § 根据我国法律请求权类型有: § 债权的请求权,其中包括合同履行的请求权、违
约损害赔偿请求权、缔约过失请求权、无因管理 请求权、侵权的请求权、不当得利所产生的返还 请求权。 § 物权请求权,其中包括返还原物请求权、停止侵 害请求权、排除妨碍请求权、妨碍预防请求权。 § 占有保护请求权,其中包括在占有受到侵害的情 况下,而使占有人享有的占有返还请求权、妨碍 排除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 § 人格权和身份权上的请求权 § 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等。
§ 公安部门在接到举报之后以涉嫌保险诈骗罪将其 刑事拘留,渠县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达州 市检察院指定大竹县检察院起诉,大竹县法院一 审判决帅英无罪。

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二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二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二:请求权基础分析法(Anspruchs method)请求权基础分析法(Anspruchs method),又称请求权规范基础检索法或归入法、涵摄法(Subsumtionsmethod)。

该方法通过考察当事人的请求权主张,寻求该请求权的规范基础,从而将小前提归入大前提,最终确定请求权是否能够得到支持的裁判结论。

其考察以当事人的请求权为基础展开,因此首先探讨请求权的基础理论,再探讨请求权基础分析法在分析案例中的具体运用。

(一)请求权(arspruch)概述所谓请求权(arspruch),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请求权人自己不能直接取得作为该权利的内容的利益,必须通过他人的特定行为间接取得。

请求权包括债权请求权、绝对权的请求权、继承法上的请求权、亲属法上的请求权等。

请求权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说汇纂学派代表人物温德夏特(Windscheid)于1856年发表的《从现代法的立场看罗马私法上的诉权》一书中提出。

他认为,请求权就是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

此种观点为《德国民法典》所采纳,并为许多大陆法国家的民法所运用。

请求权的特点是:1.请求权具有相对性。

请求权都是发生在特定的相对人之间的一种权利,不论是基于债权产生的请求权,还是基于物权和其他绝对权利产生的请求权,都要转化为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请求权只能向特定的义务人提出,要求其履行义务。

请求权作为相对权,产生于特定当事人之间具有特定给付内容的关系。

2.请求权作为独立的实体权利,连接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权利,因为民事诉讼程序上的诉可分为三种,确认、给付和变更之诉,这三种诉讼中给付之诉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而给付之诉的基础就是实体法上的请求权。

只有理解了请求权,才能理解给付之诉的基础。

3.请求权既可以作为独立的权利,也可以作为实体权利的内容。

请求权大多表现为实体权利,例如物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等。

正是因为请求权可以采取独立的形态,因此权利人可以转让、抵销、准许延迟或免除请求权的具体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