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探析
一.区域旅游合作竞争力分析
多因素分析海南省三大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有效的评价,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旅游的竞争力分析,进而为探索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提供依据。

(一)评价方法选择
评价区域旅游竞争力,用的较多是层次分析法,但这种方法在确定指标权重时是专家打分赋权,主观随意性很大。

而熵值法既可以解决指标权重问题,又能够反映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且有更高客观性。

因此,决定采用熵值法对海南省区域旅游竞争力情况进行分析。

(二)评价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的建立
按照指标选择的的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决定从旅游饭店设施、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景区情况、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基础设施五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海南省三大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如表1)。

2.评价过程
(1)数据标准化处理
记x为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数对应于m个区域与n个评价指标的样本矩阵,x=(xij)mxn,首先将各指标值标准化:令y= (xij
-min xij )/ (max xij-min xij )。

然后运用标准化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中,?—均值,σ—标准差。

由于,标准化后的数据,存在负值,我们对其进行平移,令u=tij +a,其中a为平移幅度,这里取0.5。

(2)比重的计算
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区域指标数值的比重pij:
(3)熵值的计算
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
(4)求得差异性系数
(5)确定权重
(6)综合指数计算
3.数据来源。

为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研究三大区域指标数据主要从2011年的《海南省统计年鉴》获得。

4.评价结果及分析
(1)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2)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
(3)评价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客房数(x2)、床位数(x3)、入境游客(x5)、国内游客(x6)、景区接待人数(x7)、景区营业收入(x8)、交通
运输旅客量(x13),这些指标的权重所占比重较大,是影响海南省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其中客房数和床位数属于旅游饭店设施的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的高低。

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其比重较大,符合评价旅游业竞争力状况的实际要求。

景区接待人数和景区营业收入反映了海南景区景点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

交通运输旅客量属于基础设施的指标,交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影响一个地区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从表3可以看出,从综合竞争力来看,区域旅游竞争力差异很大,东部地区最高,大约是中部地区的9.28倍,西部地区的8.89倍。

而且从各子竞争力情况看,东部区域各项指标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他区域均比较低。

其中,东部旅游接待人数是最低的中部地区8.12倍,旅游景区情况是最低的西部地区12.5倍,基础设施是最低的中部地区27.58倍,这与区域实际情况相符合。

东部沿海地区是海南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商贸、物流中心,在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在今后的区域旅游竞争合作中,东部地区作为一个大尺度的旅游经济地域综合体,充分发挥区位、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提高区域旅游业综合竞争能力。

同时,向其他区域外辐射,积极带动其他区域旅游业的均衡发展,最终提高海南省整体区域旅游竞争力。

二.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研究
(一)最佳合作模式——单核辐射或双核联动模式
由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区域是海南省的旅游核心地带,无论从接待能力、旅游景点、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交通配套设施、综合服务功能等都对其他区域有很大的影响力。

可以说东部地区经济中心地位和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他区域的发展。

尤其是东环高速铁路开通后,大大改善了东部的旅游交通条件,进一步加大了东部地区在全省的核心带动作用。

所以东部地区可以成为区域旅游合作的核心,形成“单核”辐射模式,带动其他区域联合发展。

在大区域空间范围内,两个地位和等级相当或相近的区域,不管是以“城市一城市”或“资源一资源”空间关系为特征,都可以形成市场共轭或资源互补的合作关系,形成双核联动模式。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逐步深入,西线的旅游觉醒了!西部七市县联合共同签署的《旅游协作区合作协议》,从建立保障机制、客源互送等六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实现西部旅游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发展。

海南西部旅游成为新亮点,与东部旅游完美结合起来的环岛游,形成了东西并进、山海互补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新格局,促进了海南省大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因此,东部、西部形成双核联动模式,同时向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区域旅游合作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辅助合作模式—“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增长极开发在轴线上的组合为基础,带动区域旅游资源沿主要交通干线延伸并向两侧辐射,推动区域旅游开发的平衡发展。

海南点轴开发模式应选择“海口”为一级增长极、以贯穿海南南北的“东线高速”+“海文高速”为一级增长轴,在这条轴线有较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特别有优越的交通条件,海口市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海南省经济发展中应起龙头作用,带动和辐射全省各地区的发展。

选择以“三亚”为二级增长极,“西线公路”+“海口—三亚”铁路为二级增长极,以“三亚”为中心,沿二级轴线带动和辐射海南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

通过一级和二级增长极、以一级和二级增长轴的有机配合和互动开发,带动和辐射海南全省的旅游持续稳步快速的发展。

(三)理想合作模式——网络型模式
网路型合作模式是区域空间开发的高级形态,是海南省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最理想模型之一。

网络型合作模式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区内交通已经或容易形成网络状,旅游市场发育成熟,区域间增长极和发展轴有较强的扩张效应。

如中国目前已经形成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湾三大城市群合作组织,就是典型的网络型合作模式。

虽然,海南省区域旅游资源丰富且极品旅游资源多,但区域旅游合作仍然面临很多的困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且区域差异明显,区域地方
保护主义浓厚,各自为政的局面始终存在,阻碍了区域旅游合作的顺利发展。

因此,网络型合作模式将是未来海南省区域旅游合作的理想模式。

海南正值国际旅游岛建设,也给海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如何正确选择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所以,海南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出更多的有利于区域旅游发展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8—1.
[2]高小华.湖南省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陈福川,马生全.海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分析—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研[j].海南大学学报,2009,12(6):601-6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