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争创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根据上级要求,自2010年6月份以来我校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学校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一、加大资金投入,构建教育信息化的硬环境。
学校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2010年9月把每一个班级都建成多媒体网络教室,建成了48台的标准微机室,并组建了校园网络。学校为了推进信息化工作进程,提高教师们的积极性,采用优惠政策鼓励教师个人购买计算机:购买笔记本电脑个人支出2000元,剩下的全部由学校统筹解决。
1、校园网。利用移动网络接入惠民县教育信息网,网络覆盖到每个多媒体教室、办公室和各班级。配备了2台交换器、9台无线路由器,同时建立了校园广播系统。
2、计算机教室。建成共有1台教师主控计算机和48台学生计算机,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现教师主控、电子登录、文件服务和网络控制等功能,保证学生一人一机的上机要求等。
3、多媒体教室。学校建有九个多媒体教室,实现了班班多媒体,每个班级有电子白板、实物展示台、音响等,基本满足学校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需要。每个教室都可无线上网,进行多媒体教学。
4、学校的每个办公室都安装了无线路由器,教师的笔记本电脑全部能够无线上网,方便了老师们查阅资料、网上办公研讨以及在学校局域网内的资源共享。
二、加强软件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1、强化信息技术课程。
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开齐开好信息技术课,把信息技术课纳入正式课程,3—6年级每班每周一课时。我们着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
技能。
2、构建信息化平台
(1)博客建设/
学校建立了何坊乡刘集小学博客,学校博客主页设有教育教学、图片中心、资源中心等栏目,做到定期更新。使之成为学校信息发布的平台,师生交流的平台,学校档案积累的平台,师生个人成长记录的平台。目前鉴于博客功能有限,学校正在积极建设学校网站,以便满足信息资源的上传保存、网上教研等教学活动的需求。
(2)资源库建设
为了更好地满足我校的教学需要,我们还自主开发切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资源库,建立了学校资源库,分学科、分年级、分栏目存放备课、试题、课件等各种教学资源。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实行校内共享,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再就是购买了英才网教育资源,课堂采用“齐齐乐”师生互动软件,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更加方便了老师们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师资队伍。
我们对教师进行全员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所有在职的教师,均参加了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50周岁以上的老师最少要学会使用实物投影仪,50周岁以下的老师必须学会使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我校在职教师90%以上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为计算机网络资源与教育教学相整合,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证。
通过培训,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大大提高,将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已蔚然成风,利用网络自觉进修、自我提高也成为我校教师有效的学习手段。学校规定5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制作课件不得少于20个,并与考核、评优、骨干申报相挂钩。目前我校对教师的各种培训正在实施之中,为确保实效我们制定了系列制度和详细的计划,相信今后我们的每一名教师都会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佼佼者。
四、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切忌喧宾夺主。
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即课堂中学生应永远是主
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是起了辅助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他们之间是互相协作的关系,而不能相互替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课堂教学,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下,各种教学方法互相协调,相互促进,绝不能滥用,绝不能喧宾夺主,取代学科教学。
2、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制作教学课件,优化教学设计。
我校教师基本实现了备课时,围绕学习主题展开,筛选信息,巧妙安排,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3、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和学生的整合,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师生是共同的学习伙伴。针对部分教师及学生计算机知识相对贫乏的问题,我们从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这三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五、强化机制,确保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长期、有效、健康地开展,学校制定了信息化工作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形成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教务处和信息技术教研组三级管理网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网络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学校落实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资金,学校修订、建立了一套激励机制,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跟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挂钩,和学生的评优评先挂钩,从而有效地促进全体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也为学校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有效保障。
经过2年多的探索实践,我校的课堂教学效率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不断提升,学生的课堂满意率、知识掌握率也显著增加。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例如我们的办公自动化还没有启动、学校网站需要建立并维护更新、信息资源库的完善更新等。特别是因为教师年龄等问题,所以老师们对于电子的白板的运用、微机的使用维护等还不够熟练,有待进一步提高水平。我们今后会努力探索,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实施,真正实现学校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