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在同学中的调查及自己的感受谈一谈新课程对我们的影响。关键词新课程学生调查教育现状几点看法
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际上是教育的竞争,而基础教育是教育竞争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满足不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今年,安徽省正式实行新课程改革,我有幸成为其中的受益者。在此过程中,我和别的同学一样碰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迫使我自己去思考:怎样的学习方式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呢?
对此,我在本班及芜湖一中、安师大附中、合肥一中、铜陵一中的贴吧上*1进行了一次有关新课程改革的调查。参加调查的人数112人。主要从下表中几方面进行了调查:
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明显感觉压力增大,部分同学对自己缺乏自信。而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新课改增加了我们兴趣,大部分同学认为内容增多、难度加大。我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是:任何一种改革都需要有一个探索和适应的过程。而新课改要求我们由过去一味读死书、死读书的思维方式和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自我创新能力、自主求知的过程以及新的学习方式。所谓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它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一、我国教育现状
据了解,有关专家对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多方调查和研讨。结果显示,我国义务教育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
①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通过自身社会实践获取知识甚少。
②是学生难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
由此可见,课改前主要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束缚了学生自主探索性和创造性。因而难以融汇贯通、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二、我的几点看法
新课程改革宗旨:倡导我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我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总体概括为:主动、探究、合作。*2
如何适应这种要求呢?我现就此谈谈自己浅见。
首先,我认为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只要拥有了兴趣,就可以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力量,而对人生的热爱则是主动学习的源泉,才能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就拿我来说吧,曾有一段时间一写文章便江郎才尽,肚里空空,不知如何落笔;后来经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的教导,渐渐地喜爱上了读书,在读书中体会了乐趣,并常常能有感而发,写文章自然就可以信手拈来。然而学习中还存在功利式的主动,其目的仅仅为了提高分数。这些人一旦考不好,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动摇,这与探求知识的主动就有了本质的区别。目前,我们课量大,进度快,这就更需要我们的主动性。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只能“授之以渔”而非以前的“授之以鱼”。那么我们可以按照老师授的“渔”自主获取新的知识。
其次,要勇于探究。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人们往往谈到探究就认为要像科学家那样探究深层次的、尖端的技术,我要说的是我们应该不断研究身边有趣的、出现的现象,从未知到已知。比如:学校组织的科研性研究,我拟将数学中指数的概念与社会保险养老问题结合起来,分析我国老年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们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善于观察、仔细分析,敢于质疑,并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这次参加研究性调研活动,我第一次开展调查、第一次搜集分析资料、第一次做幻灯片,调查报告反复写了6次,几乎想放弃,但是最终有一种精神支持着我坚持了下来,即:执著。我想探究不仅仅是追求一个结论、一个知识,它更是一种经历,包括经历挫折与失败,其实正是这种经历才是我们成长中所真正需要的。
第三,古人有云“教学相长”,这也是古为今用的学习方式之一,即相互合作。“相长”有很多方式,同学间、师生间、学校与社会间,比如我们参加社区活动等等。社会进步需要合作,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我认为在学习中讨论是最基本的、最有效的合作方法之一。“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人的思路较窄,几个人讨论既可以集思广义,又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决同一问题。同时在讨论中将能够为自己观点服务的知识调动起来,使自己的知识得以重组、深化。又比如,参加“我为社区,社区为我”活动,我们开展了绿化小区,爱护花草等一系列活动,不仅为他人创造了优美的环境,同时也从中获得了一些生
活经验,懂得了如何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拓展自己的思维。
第四,不断反思,主动审视自我。我们的学习方式、方法需要不断更新,我们的目标、计划也要随之不断更新。由于课改后课程容量加大,进度加快,在课堂上许多知识点不可能重复提及,所以对每一个阶段都要自我反思,回头看看、总结一下过去,针对自己的短处进行必要的修正。这里我要重点提到的是:修正不仅仅是学习方法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心态、心理的调节。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是接受挑战的基础。
第五,提纲挈领,努力做到“高效低耗”。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本大约150页的历史教材,用7天的时间去看,等把书本一合,闭上眼睛去想,只能记住三分之一。而改用提纲挈领的方法,先看目录,抓住全书的纲要,以时间为线索,弄懂每一个部分,结果用了同样多的时间,记住了五分三。也就是说要将知识系统化地进行归类,整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了解课标,准确把握学习内容深广度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适应新课改,必须改变我们以往的学习方式,包括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我们学有所成,最终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说明及参考文献:
*1网址为www。Baidu。com 贴吧芜湖一中等
*2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芜湖市第一中学高一(七)班
张硕颀
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