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报告结果
流行语的类别包括综合类、国际时政类、国内时政类、经济类、科技类、社会生活类、文化教育类、体育娱乐类、社会问题专题。我选择了近几年的几个比较流行的词语,包括:郁闷、抓狂、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额滴神啊、你太有才了、不要和我比懒,我懒得和你比、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爷爷都是从孙子走过来的、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家看出来、我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我不是一个随便的人,我随便起来不是人……、汶川大地震、生命、爱心、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火炬传递、南方雪灾、众志成城、油价上涨、节能减排、神舟飞船、躲猫猫、满文军、瘦肉精、甲型H1N1等28个流行语。包涵了社会生活的几个方面。
调查结果分析:
选择网络流行语如“郁闷”、“抓狂”等的人居多,而且大部分为B类人群;选择一些综合类流行语,如“额滴神啊”、“你太有才了”等的大部分为A类人群;选择时政类流行语如“神舟飞船”、“汶川大地震”、躲猫猫”等的大部分为C类人群。
造成各类流行语使用者年龄差异的主要原因,我想归结为以下几点:
1、受教育程度的差异,造成了个人素质程度的不同。经调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如C类人群,对时政类的流行语比较敏感,他们关注的大多是社会问题,比如现在让多数人恐慌的甲型H1N1,还有曾经震惊全国的5·12汶川大地震。而接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如A类人群,他们只是盲目跟风,也许有些人连使用的词语的意思是什么都有可能不知道。
2、对社会热点关注的方面的不同。现在由于电脑的普及,加上网络的传播的快捷,许多的青年人,甚至是小学生都开始使用电脑,聊Q,网上冲浪,他们从网上学到了许多的网络流行语,例如,“郁闷”、“抓狂”、“囧”等等,许多的青少年都把自己的QQ的个性签名设置成“不要和我比懒,我懒得和你比”、“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等等。他们关注的大多是在网路上比较流行的新鲜事物。而C类人群,多有阅读书籍、报刊等的习惯,他们关注的社会热点基本上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瘦肉精”、“众志成城”、“甲型H1NI”等等。
3、个人理想追求的不同,也会造成使用者在年龄上的差异。A类B类青少年现在基本上属于比较张狂的一代,他们对自己的未来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很大程度上不懂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没有一个确切的奋斗目标。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对网络着迷,只对网络上的新鲜事物有极大兴趣。而C类人群,他们大多数已经当了父母,懂得作为一个家长的责任,对未来的道路有了深刻的认识,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有一个确切的拼搏的目标。他们需要更好的物质生活,更高的精神的追求,所以他们对时政方面的词汇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调查报告总结:
流行现象的普遍化,是现代社会、开放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速,价值多元程度的扩大,求新求异心态的泛化,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等等,都成为流行现象得以形成与扩散的社会基础。
应该说,作为一种独特语言现象的流行语,在任何时期都会存在。但是,在社会、文化、心理变化加剧的时期,“流行语现象”不仅会更加丰富,而且常常更加突显。由于社会性和文化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因此,流行语总是从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取向与动态。
所谓流行语,是指某个时点上产生的,首先在一定范围风行,然后进一步传播的,以鲜活形式来表达特殊含义的词语。从形成机制上看,某个语词之所以一经产生就会迅速流传开来,是与它所具有的高度的流变性、时效性、现实性、鲜活性、大众性这几个重要特征分不开的。
就流行语的兴起与传播而言,素有标新立异特征的青年、尤其是城市青年所创造的流行语最为引人注目。流行语已经成为青年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从而也就成为了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的青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类型流行语在使用者年龄的差异上是比较明显的。网络流行语在青少年中流传较广,而一些时政类、社会类的流行语则在中年人中间流传较广。
就网络流行语而言,它们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了新的交际方式的产生,即以网络为媒介而实现的人际交流的方式。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网络语言。语言是人类的主要交际工具,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领域开展交际活动的特殊语言现象,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信息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语言符号,包括网络术语、网络流行语、网名用语以及与网络有关的词语。狭义的网络语言就是网络流行语,即网民在互联网上用来交际的约定俗成的习惯用语。
网络流行语作为社会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工具,其产生既不能脱离语言系统,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语言记录了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观念的更新,与社会发生着“共变”。语言形式的改变,与多媒体元素一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思想的跳接、语义的断裂,由此出现了大量的网络新词。语言系统的三大要素中,语音和语法相对稳定,而词汇则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不断变化的词汇来看,其中的基本词汇是内核部分,较为稳定;新词语属于外围部分,相当活跃。网络流行语正是外围新词语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部分,其构成形式与传统语言相比,其中特色可见一斑。
而青少年又是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一类人群,所以网络流行语成为了青少年在交流中使用的主要语言。
总之,流行语在使用年龄上的差异是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的,不能一概而论。
流行语使用年龄差异的调查报告
人文学院
07对外汉语
郭琴峰
0701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