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信息技术走进美术课堂
滨海县东坎镇坎南小学钱红曼
【关键词】解决激发引领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正在起着变化,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电脑绘画”也随之产生,学生对一新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电脑是一套奇妙无比的视觉艺术创作工具,具有卓越的表现力,神奇无比的新工具帮助孩子们完成了一幅幅精彩的画面,极大地鼓舞了孩子们的信心。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尝试将信息技术带进课堂,学生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感到非常的新鲜,电脑的课件、网络、教学软件等可以使平常见惯的范画、情景、实物,与声音、文字、动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美术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象,可以马上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那么,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有机地结合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解决表现美的困难
1、利用画图工具解决绘画中的难点。
以往,我们总认为绘画教学主要就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对于学生作业评判的标准也是像与不像。而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要摆脱旧观念,认识到让学生学
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技能技巧方面的困难,我们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信息技术的画图工具就方便多了,而且效果更加理想。如在教学《雪》这一课时,学生要准备颜料、水、毛笔、蜡笔等材料,课前准备很烦琐,而且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颜料往往在不经意时弄到衣物上或其它地方,且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使用了电脑中的画图工具就简单多了,学生可以利用画图中的剪切、粘贴、复制等工具就可以把这幅画顺利完成,特别是利用画图中的喷笔工具很容易的画出雪花飘飘的感觉。再如教美术教材第十一册《冷色和暖色》时,学生需要的材料也非常烦琐,而且学生工具很难带全,作业效果并不理想,水分把握不住,画面容易脏、乱。如果引入了电脑中的画图软件,学生很快就能从“自定义色彩”中区分色彩的冷暖,并且能通过“漆桶”变换色彩,感受不同色调给人的不同感觉,学生再用冷暖色对比作画,就能表现出比较理想的画面。
2、利用课件解决手工课的困难。
小学美术教材中安排了相当比重的手工课。手工制作需要学生的眼、手、脑和谐结合,较绘画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低年级孩子,脑中储存的信息量有限,部分学生完成作业很困难,老师费尽心机,预先做好手工,通过图解或直接分步制作来传授技能,鼓励学生联想创作,但效果不够理想。如果让课件走进课堂,一切就简单化了。如在教学第二册《这是我呀》一课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人物的特征、动态
难以理解,而且是用黏土来制作自己,按照传统的方法学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做了美术课件就变得轻松多了。我通过动画组合人物的重要部件、把人物的制作步骤设计成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获取知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这个节课中,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利用课件学习,很快便可以解决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制作过程中参考课件给予的提示,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模仿、提问,顺利地完成人物的制作。课中,老师不仅脱离了烦琐的讲解和示范制作过程,还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位置,使手工课变得非常“轻松”。再如教学《有表情的面具》一课,我通过课件向学生播放面具的由来、用途,通过(课件)观察寻找面具各部分特征,总结色彩特点,在图文并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快掌握了不同面具的特征,再通过课件适当引导制作,学生的兴趣很浓,作业效果非常好,老师教得也很轻松。
二、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小学美术教材从立足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编排了相应的设计课,《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和掌握详尽的、准确的技法过程,而在于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大体了解其基本常识,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1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备课和教具的准备上颇费心思,教师既要准备大量的图例,又要考虑在有限的课时
内解决难点问题,学生练习、反馈的时间明显不足。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原来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主动探讨为主,学生间协作学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与学的形式。我们不仅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重点、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设计能力。“超级小雪”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画图软件,提供了大量的绘图工具,比如:直线、曲线、圆形、矩形等等。学生们借助这些工具,只需要点击、拖拽鼠标即可绘制出美丽的图案。在图案的制作方面,使用电脑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比如教学美术教材第三册《相同图样排排对》一课,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二方连续纹样的描绘技能,能利用线、面的组合来产生美丽的图案,学生按照过去的方法只是使用铅笔、颜料工具徒手来画,这种方法学生普遍感到很吃力,很难画出一个标准的纹样。使用“超级小雪”来进行辅助设计就方便多了。我把“超级小雪”中“印章”这个工具介绍给他们,并且介绍了制版、复制、粘贴等操作技巧。学生在试过这些新工具、新方法之后,立刻感受到了电脑绘画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极大地提高了对绘画的兴趣,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作品“我的新衣服”、“新教室”、“小熊站好队”……在使用信息技术完成主题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为学生的主动参与、自我学习奠定了基础,从而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三、信息技术引领学生走进美的殿堂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具有强大的审美教育功能,能让人在鉴赏中获得启迪。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是仅有的几幅挂图,
加上老师不停的介绍这样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学生对所学的某些欣赏知识不容易消化。电脑网络的介入,给美术欣赏课注入了活力,使美术欣赏课充满了生机,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使枯燥的欣赏课变得“津津有味”。例如美术课本第九册《非洲雕刻》,传统美术课最多只拥有几幅挂图,很难使学生的精力全部投入,而且一节课很难讲完。而我课前先上网搜寻有关非洲雕刻的素材,再布置学生利用校园网络资源进行素材收集,课上我提供相应的素材与学生收集的素材相比较,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学生对非洲雕刻知识很快得以理解消化,学生个个学得“津津有味”。再如美术教材第十一册《中国古代青铜艺术》,面对那些瓶瓶罐罐,学生往往不专心,而我充分了利用校园网,课上让学生自己来上网“求知”,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你从网上了解到了什么?你知道古代人是怎么制造青铜器的?你了解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吗?……通过讨论,学生很快掌握了古代青铜知识,大大节约了上课时间。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在声像中得到了美的熏陶。
四、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现在的小学教材注意各学科间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我也力图做到这一点,每学期举办一、两次综合实践能力汇报。根据不同学段设计不同的汇报内容,第一学段的学生年龄小,我只要求他们根据语文课本中的儿歌、童话设计头饰和面具,并表演舞蹈。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