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大数据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建设背景 (2)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要求 (2)

(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 (3)

二、建设思路 (4)

(一)建设理念 (4)

(二)建设目标 (4)

(三)建设意义 (5)

三、建设内容 (6)

(一)搭建一个集心理评估、预警、教育、宣传、干预功能,全面覆盖社区的智能心理服务平台 (6)

(二)一批针对社区居民进行全面心理服务的三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 (7)

(三)建设一系列统一规范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标准 (7)

(四)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社会心理大数据应用服务 (8)

(五)发布一份《社会心理服务年度工作白皮书》 (9)

一、建设背景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要求

2016年6月,中央综治办出台了《关于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系点的通知》,明确提出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要求,更好地指导基层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过前期摸底和综合评估,决定将北京市丰台区等12个地区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系点,力争将联系点打造成示范点,通过搭建形成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健全完善社会心理服务机制、探索创新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有效预防个人案(事)件发生,要充分发挥以点带面和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育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健康中国”不仅是身体健康,也应重视心理健康,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2016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与中宣部、公安部等22个部委联合发文,出台《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认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各类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等),“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心理调适技能及综合心理素质,来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要求各级单位、部门积极认领各自工作模块内容,制订心理健康工作规划,集合内部专业人才与社会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资源力量,协作推进开展相关工作,积极落实心理健康服务。

2018年11月19日,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通知》,也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搭建基层心理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心理援助服务平台,通过热线、网络、APP、公众号等建立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平台。

综合以上国家政策对“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和指导建议,在各联系点率先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多途径建立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和社会心态预测预警平台,有效倾听群众心声,及时了解掌握社会心理需求,疏导不良情绪困扰

和心理压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心理服务,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充分维护和保障社会心态稳定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且亟待解决的工作。

(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社会民众在就业谋生、教育医疗、人际交往、家庭关系、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困扰和需求日益凸显,引发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一些在行为、心理、生存方式、所处经济地位和社会层次上有别于普通民众的特殊人群,包括刑释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吸毒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他们普遍具有经济窘迫、抵制力差、流动性高、社会地位低下等共性特点,而且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很难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相对固定的社交圈,加上这些群体的高度流动性,既容易受到犯罪分子蛊惑裹挟走向歧途,也容易受到他人侵害迫害。如果对此类人群不及时予以特殊关注,会对社会稳定带来很大隐患。

(社会心理服务人群分类)

2019年10月20日发生在某市小学11岁女生被不足14岁的初中男生杀害的恶性事件,给全社会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同时又一次让大众认识到借助心理大数据的智能平台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服务,加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从而加快平安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通过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集中做好特殊人群重点人员的心理健康排查工作,实现动态管控,积极开展“心理防控工程”建设,调动社会资源,加强

心理疏导,给予特殊关爱,帮助其快速融入社会,集中化解涉及特殊人群的社会矛盾与实际诉求,较大限度消除涉及特殊人群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大限度减少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二、建设思路

(一)建设理念

社会心理服务智能平台建设工作将以“心理大数据指导智能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体系”为核心工作理念,制定科学实用的社区居民心理工作机制、工作标准,依托移动互联网为核心服务载体覆盖全体社区居民,以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委会)三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为专业工作落地基地,充分利用社会专兼职心理工作骨干队伍,有序有效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监控重点人群的心理动态,及时预警、矫治,维护社会稳定,为全体社区居民,提供常态化的心理健康评估、心理调适、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

(二)建设目标

为充分保障心理健康服务落实到每一个居民及重点人群,本次智能平台的整体建设目标是构建整套基于移动互联网、心理大数据、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标准的“社区居民及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智能综合平台”,希望达成以下目标:搭建一个集心理评估、预警、教育、宣传、干预功能,全面覆盖社区的智能心理服务平台(PC端及APP端),通过APP为社区居民及重点人群提供随时、随身、随地的心理健康服务。

建设一批针对社区居民、重点人群进行全面心理服务的三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确保区县、街道及村、社区的心理工作规范化、体系化的开展。

在此基础上,建设一系列统一规范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标准,预防社区居民尤其是重点人群危机事件的发生;通过定期、持续性的心理数据获取,构建社区的心理大数据,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社会心理大数据应用服务,借助社区心理服务中心等专业机构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服务,为社会稳定团结工作做好有力辅助;根据社区心理大数据提供的信息,对年度心理服务工作进行总结,每年发布相应工作的白皮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