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的民营化之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企的民营化之路

摘要:

国企改革,历来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企改革20多年来,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各个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企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战略上调整、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巩固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关键词:

国企民营化改革

基本内容: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搞了一些国有企业,这是应该肯定的,任何国家都有公有事业,都需要为社会提供一些公共产品,解决一些一般的民间投资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60年代过早地消灭了私有制,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这样划分社会的产权结构过于简单,结果造成了短缺经济,什么都靠票来解决。可以说,现在的问题都是那时候遗留下来的。

国有企业毛病很多,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一是表面上全民所有,实际上是所有者不到位,是“全民所无”。二是由国家统筹盈亏,盈了上交,输了国家全包,没有预算的约束,并且资源高度集中,但是利用不充分。三是委托代理关系不清,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不公平,尤其是个别的人还想监守自盗。

国企改革的方向不会变,对于绝大多数国企来说,它们的改制必然是走民营化道路。这样的改制将继续深化和完善,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事关决定全局、决定长远的根本大计,我们的大战略,是不能因为碰到一些困难,或产生一些问题时,就轻言转变的。例如国企的产权改革问题,不能因为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因为有些人对改革不理解,也不能因为惧怕国有资产的流失,就轻易改变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战略、大方向。

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把握不住,迷失方向,在改革问题上打退堂鼓,那就大错特错了。

改革国有企业,首先要解决人太多的问题。以前提出过一个口号:“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的因素,大多数国企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冗员过多,人浮于事,劳动效率低下等弊端。大量国企经营亏损或经营业绩较差,以致不少国企在改革的过程中造成大量工人下岗,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有几千万职工下岗或失业,如果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造成社会稳定的隐患,这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在国企改革中,如何做到安排好职工的出路,不甩包袱,不将就业负担推向社会,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国企改制的任务之一。浙江省有一个老国企——江山水泥厂改制为浙江虎山集团后,全员就业,合理安排所有职工,使之各得其所,改制后的企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进入“2004年中国成长企业100强”,虎山集团的总裁张剑星被评为“中国改革十大风云人物”,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第二,党和政府关于国企改革的方针政策不是什么权宜之计。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将进一步形成多元化格局,即大多数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产权主体多元化。这样,除了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需要由国有资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外,大多数国企则要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在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要变成股份制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而在党和政府的鼓励、支持下日益壮大的民营资本已积极参与国企的改组改制。正因为如此,国企的民营化改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第三,不能因国资流失而否定国企改制的大方向。在国企改革中,确实存在国资贱卖等国有资产流失、职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债权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新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把原来不错的国企搞垮的现象,有的问题还更严重。例如,内蒙古长城地毯有限责任公司在没有权威机构估价以及充分竞争的情况下,由当地政府决定搞拍卖,将净资产5904万元的国企,仅以2050万元的低价卖给了私企老板。有

的原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利用改制之机,自买自卖,为改制后给予职工补偿留下后患。尤其是企业改制后导致国有土地使用权财产价值流失。据报载,有一个饮料厂改制时,股金总共还不到十万元,而在该厂拆迁时,靠着该厂免费得来的土地,每个股东都得到了至少几十万元的拆迁费。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完整的指导国企改制的政策文件。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止国企改革,或改变国企改革的大方向,而只能去加强改革中的监督管制,发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作用,规范国企改革的程序,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强国企改革的透明度,公开、公平、公正地操作国企改革,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减少、防止甚至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继续坚定不移地、积极稳妥地推进国企的改革,绝不能因噎废食,使改革改制中途止步。

第四,要对国有资产的流失作具体分析。国资流失,有的是改革改制不当引起,有的则是由国企内的蛀虫所蚕食。而在很多情况下,后者所占的比例可能更大些。如震动江城的“武汉电脑大世界”出售事件,有人危言耸听地称2.6亿元巨额国资被港商鲸吞。但事实证明,并不是港方侵占了国企利益,而是国企内的蛀虫逐步侵吞国家资产,将企业慢慢掏空,搞得资不抵债。出售“武汉电脑大世界”,只是为了偿还公司债务,是合资公司董事会为维护公司利益作出的正确决策,国有资产在国企管理人手中流失了。这正说明,国企必须改革改制。在国企改革和改制过程中,国家和政府明文规定,由于时机和条件现在还不成熟,也由于不符合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大型国企不能搞MBO(管理层收购),并为管理层收购设立了禁令,这是正确的决策。同时,还需要制定中小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具体条例,规范改制,规范产权转让,规范操作程序,从而推进国企深化改革改制的健康进行。

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我认为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三个问题:

第一,国企改革有没有时间表?国有企业改革在计划经济时期已经开始,经过了28年,到现在还基本没有完成。最近理论界在研究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很多人提出不能说到十一五结束时国企改革就基本到位。现在的情况是,每一年有关部门都说我们今年国企改革有新

措施、新思维、新办法,但是每年的新办法都是一带而过。所以到现在为止,国企改革还没有明确时间表。

第二,国企改革如何定位?国家所有制究竟怎样定位?过去的定位是,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就要动摇。既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那就不仅不能改,而且还要巩固。如果是这样定位的话,国企改革就很难进行了。现在有人认为国企改革是资源配置的需要。中央文件提出来国有企业有三种类型,这三类企业关系到国家安全,关系到资源垄断,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那么,什么叫关系国家安全的企业?银行、金融业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安全,算不算国有企业?再有就是抓大放小,什么叫大,什么叫小。印钞厂很小,但是要国家掌握的。理论上可以说清楚,但是实际上操作起来很困难。有人说国退民进,就是要搞私有化,有进有退,哪些行业要退?有些竞争性行业要退,是不是银行也要退?这些问题都没有定位。如果定位搞不清楚的话,改革起来就非常困难。现在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决定对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

第三,国企改革最难改的是什么?就是国有经济的官本位,我们的国有经济是有级别的。我们的国有经济的官员都有级别,这个官本位使得很多人不愿意改,特别是领导级别的不愿意改。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国有经济还停留在搞顶戴花翎的时代。因此一些领导就不太在意怎么改,而在意我的权有多大,我的官有多大。所以国企改革的关键是要改掉官本位。现在一家垄断、一股独大的企业很多。金融企业就是一家垄断、一股独大,有些国有银行虽然是改制了,但是还是一家独大,它里边国有占绝大多数,其他的股民哪怕是反对也没有作用。在国家垄断、国家一股独大的情况下,要改革是非常困难的。

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改制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最近几年,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这更加速了国企民营化改革的步伐。据权威统计,2004年,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到375万家,比上年增加了75万家。以石油石化企业为例,全国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已经有4800多家,在有的领域中,民营企业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在国企改革改制过程中,对改革改制正在逐步做到制度化,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制度正在走向健全,表现在新的国有资产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