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破解当前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的认识

一、中国当前经济形势

去年是世界经济跌宕起伏的一年,经历了金融风暴的冲击,世界市场经济都受到极大的重挫,特别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各经济上牵连的国家都会受到影响,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险象环生。

在中国面临经济危机时,国家充分发挥了宏观调控的作用,国民经济在面临经济危机之时仍有所发展。这得益于我国宏观力量调控经济模式和及时的经济结构调整适应市场的变化。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作为“关系国民

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是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和深化理论认识的结果。因此,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是在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

的结果,反映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

的全面和深刻认识,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

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破解当前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理论创新和重大意义(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联系

首先,二者之间具有理论上的传承关系。其次,二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替代关系。第三,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包容关系。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指社会财富量的增多,还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特点。

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注重数量的增长,而且更注重通过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注重经济总量的扩张,而且更注重经济结构及运行质量;三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注重经济领域的发展,而且更注重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乃至注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应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

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种发展要体现科学性,如进行非科学的发展,简单地将发展看成是经济数量的增长,不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去发展,发展是难以为继的,甚至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胡锦涛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当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已扩大和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并将会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及时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重大战略。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

四、对转变经济发展是一场持久战

胡锦涛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

全球金融危机当中,中国产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国政府谨慎地将长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短期刺激计划结合起来,中国经济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增长的质量上。

在转变经济发展中,我们应当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有利于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及时转变经济方针并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经济发展的脚步,经济自然有所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景更为可观。

我们相信在有政府作为后盾,我国的经济结构得到适时的转变,在今后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我国的经济也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