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工程 第六章 物流系统规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产业发展环境; 2.物流系统的生产要素; 3.企业组织与企业战略; 4.市场需求情况。
第三节 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问题
物流网络是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 设施构成的集合:由于进行物流作业的组织和
设施的数量、规模,以及地理关系等都直接影响着 向顾客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成本,因此一个结构合理 的物流网络对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的影响十分重 要。
Min Σ Σ Cij(Ti) · Tij
物资运输调拨计划决策
当一个企业的产品有多个生产基地和多个 市场时,需要决定产品从不同生产基地到 不同市场的分拨方案,在满足需求的前提 下实现总运输成本最小化;
供应地与需求地之间的直达运输: 目标函数:min Z = Σ Σ Cij · Xij
单一设施选址规划:只需确定一个设施点位置,只
把运输成本作为决策依据,重心法最为常用。 已知条件: 1.工厂仓库和配送中心的坐标值(xi,yi); 2.单位运输费率Ri; 3.设施点i的货物运输需求量Vi
假设条件: 1.假设运输费用与距离成正比; 2.运输线路为直线或基本按直线考虑; 3.忽略在不同地点选址可能产生的规定投资、劳动力、 库存成本差异; 4.不考虑将来运输费率变化; 5.待选设施到现有节点 i 之间的距离为Di。
1.企业内部因素; 2.外部环境因素; 3.物流成本因素。
企业内部因素
1.企业战略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竞争战略对
物流网络设计有重要影响。以生产成本为导向的企 业更倾向于在成本最低的地区布局设施;强调市场 反应能力的企业,更倾向于在靠近目标市场的区域 布局生产设施;
2.产品技术因素的影响:生产产品工艺复杂
外部因素:设施建设所选区位的地价、人力成本等; 内部因素:设施建成后的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
1.库存持有成本:物流设施数目增加,库存量上升, 引起库存持有成本上升; 2.运输成本:进货成本和送货成本,一般来说,单位 进货成本比单位送货成本要低; 3.设施成本:设施的建设和租赁成本,也包括维持设 施运营的相关成本,大多与货流量无关。
从区域经济的发展角度看,从单个企业物 流合理化转向追求区域物流的合理化,是 符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解 决好区域物流系统的优化,有利于保障整 个区域经济的协调与持续发展。
区域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
1.区域物流主题要素:参与或从事区域物流活
动的经济组织,属于区域物流服务的供给方,提供 运输、存储等服务;
1.业务运作文件; 2.会计报告; 3.物流研究; 4.公开出版物。
第四节 物流设施选址优化
物流设施指物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如工 厂、仓库、分拨中心、配送中心等。 物流设施选址优化就是要确定物流网络中 各设施点的数量、功能、规模、位置,从 而确定物流网络结构。
影响设施选址决策的影响因素:
物流网络优化的总目标是物流网络总成本最小化, 包括库存持有成本、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同时满 足客户的服务要求。
物流网络规划所需数据及来源
所需数据:
数据来源:
1.产品线上的所有产品清 单; 2.顾客、存货点、供应源 地理分布; 3.每一区域顾客对每种产 品需求量; 4.运输成本和费率; 5.运输时间、订货周期、 订单满足率; 等
物流网络节点类型: 1.转运型节点: 2.储存型节点: 3.流通型节点: 4.综合型节点。
物流网络线路的一般特点: 1.方向性; 2.有限性; 3.多样性; 4.连通性; 5.选择性; 6.层次性。
物流网络规划主要任务:确定网络中的节点
数目、相对位置、连接关系。 设计要考虑两个因素:空间方面要考虑各设施的地 理位置;时间方面要考虑客户得到产品的时间,在 满足客户服务目标的情况下综合衡量各项物流成本, 从而决定选址。 物流网络规划主要分两大类: 1.物流网络结构优化,主要是选址决策; 2.车辆运输线路优化,确定运输最优路径。
重心法模型:
Min TC = Σ Vi · Ri · Di
对目标函数求偏导数,可得待选址设施坐标公式;
设重心法求解步骤:
1.确定已知的供给点与需求点坐标、运输量、费率; 2.忽略Di的影响,令Di=1,利用求物体重心的方法求得 设施的初始值坐标(x0,y0); 3.根据(x0,y0)计算其到各节点的距离Di; 4.把Di带入坐标公式,求出修正(x,y); 5.根据修正的(x,y)计算Di; 6.重复4、5两步,直到收敛; 7.依据最优坐标计算运输总成本。
3.物流系统优劣的评价标准;在提出方案之
前制定出评价标准,以对各种可行方案做出客观公 正的评价。
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
1.国家级物流规划:着重于以物流基础设施和
物流基础网络为内容的物流基础平台规划;
2.区域级物流规划:着重地区物流基地、物流
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节点以及综合物流 园区的规模和布局的规划;
城市物流据点的配置考虑:
1.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要求物流设施集约化布局; 2.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要求分散化布局,加强信息 与综合控制能力,以减小库存。
区域物流系统布局原则
1.按行政区域布局:资料易于收集,易为政府
关注支持,但强化了行政干预,会违背市场规律。
2.按经济区域布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体现
了自然资源的状况,同时也体现了区域物流中心的 完整性和开放性。 完整性:物流中心提供了经济区域内各个部门的相 互联系,经济区域的内聚力一定程度上靠区域物流 中心维系; 开放性:不断从外界获得商品和信息,同时又向外 界传递商品和信息。
区域物流系统的布局原则应该按照“经济 区域”而不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
混合整数规划法优点:能够将固定成本以最优的方
式考虑进去,能够提供数学上最优的选址方案。 其代价是需要耗费很长计算机运行时间求得最优解,且 优化模型理解困难。
模拟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选址决策方法:可以得
到满意解,但无法确定所选方案与最优解之间的差距。
第五节 物流运输组织及调度决策
运输是物流系统的关键环节,其中包括运 输方式的选择、运输调拨计划决策、车辆 路径优化。
P5 8 8
Vi 2000 3000 2500 1000 1500
Ri 0.4 0.4 0.6 0.6 0.6
优点:重心法计算简便,能够快速得到一个理论上的
最优点,可据此确定一个区域,作为初始布局方案;当 各节点坐标与运输总量分布均匀时,运输费率为线性时 ,重心法求得的初始值(x0,y0) 就是一个满意解。
、生产设施和设备投资高,适合采用数量少而规模 大的集中布局策略。
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要素包括经济策略、税收优惠、 政治环境、基础设施、市场竞争等因素;
1.政治因素及经济政策的影响; 2.基础设施的影响; 3.竞争因素的影响。
物流运营成本和物流设施成本的权衡
物流网络中设施数量、规模、生产能力配 置发生改变时,物流运营成本及设施建设 成本也会发生变化。
从源头的供应点到最终需求点的流动是由一系列的 运动过程和停顿过程间断构成的。运动的过程是运 输,停顿的过程是各级存储点。
将线路和存储点连接起来,就构成物流网 络。其关键要素就是线路和节点。 线路与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就决定 了物流网络的不同特点、不同功效。
节点和线路在物流网络中发挥着不同的作 用。物流活动中的包装、流通加工、装卸、 分拣等都在节点处完成,对运输活动的调 度也是在节点处进行。
缺陷:
1.只考虑了可变运输成本,没有考虑不同地点建仓库所 需的固定投资、运营费用的不同; 2.运输成本与运距呈线性关系,而实际运费非线性; 3.各节点间路线假设为直线,可用大于1的折线因子,将 直线做放大处理。
多设施选址规划: 从实际来看,多设施选址更有意义,因为 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不只是运输费用,还 应包括仓库数量、容量、库存成本等; 应用最广泛的是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
存在中间转运的物资运输调拨: 目标函数:min Z = Σ Σ Σ Ckij · Xkij
min=3*A1+2*A2+3*A3+5*B1+4*B2+1*B3+4*C1+2*C2+2*C3; A1+A2+A3=1500; B1+B2+B3=3000; C1+C2+C3=2000; A1+B1+C1=2000; A2+B2+C2=2000; A3+B3+C3=2500; 工厂 需求 A B C 1 3 5 4 2 2 4 2 3 3 1 2
货物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及时性原则; 3.准确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1.运输方式选择的定量方法:以总成本C(T)
作为决策准则。 Min Σ Σ Cij · Tij 约束条件ΣTij = Tj
2.当备选运输方式的总运输费用与其货流 量有关时,就需要一个更复杂的模型进行 优化
2.区域物流客体要求:指物流服务的需求。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区域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影响区域物流需求结构;
3.区域物流载体要素:区域物流的基础设施条
件,是物流活动依赖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平台。
区域物流系统化是物流系统中比较高的层 次,其主要是规划、建立和完善区域物流 网络体系,实现功能分配合理、运行机制 兼容,能够协同运作。
经济区域不像行政区域划分明显,其边界是模糊的, 这也形成经济区域的开放性。 行政区域具有相对长期的稳定性,而经济区域发展 相当活跃。
区域物流基地的规划
建立物流基地、园区、中心时,要考虑区 域的经济总量和规模,若该区域经济总量 和规模不大,就没有必要建立物流基地。
一个区域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四项基本要素:
3.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在物流基础平
台上,大量的企业、经济事业单位进行运作,供应、 分销、配送等,合理运作的规划的指导;
4.企业物流系统规划:生产企业,从“营销支
持”“流程再造”角度进行物流系统的建设规划, 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第二节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
区域原指有一定空间的地方和景观,是具 有特点的政治、自然和经济意义的地区范 围。
第一节 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
规划设计一个物流系统要考虑一下方面: 1.物流系统的输入条件;指物流系统的范围
及外部环境,包括物料特性、物料流量、环境条件、 经济数据、物料搬运设备的数据。
2.物流系统的输出结果;物流系统的目标任
务,对于任何工程问题,都可以有多种解决途径, 但是输入、输出必须是明确的。
min=A*0.4*@sqrt(@sqr(x-3)+@sqr(y-8))+ B*0.4*@sqrt(@sqr(x-8)+@sqr(y-2))+ C*0.6*@sqrt(@sqr(x-2)+@sqr(y-5))+ D*0.6*@sqrt(@sqr(x-6)+@sqr(y-4))+ E*0.6*@sqrt(@sqr(x-8)+@sqr(y-8)); A=2000; 序号 xi yi B=3000; P1 3 8 C=2500; P2 8 2 P3 2 5 D=1000; P4 6 4 E=1500;
min=g1*c1*(110000*24+110000*16+110000*0+390000)+ g1*c2*(110000*24+110000*8+110000*5+300000)+ g2*c1*(110000*16+110000*16+110000*4+390000)+ g2*c2*(110000*16+110000*8+110000*2+300000)+ c1*800000+c2*4000000; @bin(g1); @bin(g2); @bin(c1); @bin(c2); g1+g2=1; c1+c2=1;
【教学目标】
1.熟悉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 2.了解区域物流系统概念及其规划的程序及方法; 3.掌握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问题及设施选址规划方法; 4.掌握物流运输组织及调度决策的方法,车辆路线优化的 常用方法。
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不同的 层次。物流系统的规划涉及战略层次的规 划、策略层次的规划和运作层次的规划。 不同层次的规划内容和适用的方法具有很 大差异。 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对提高物流系统运营 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满意 度等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