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径管的射线透照工艺

浅谈小径管的射线透照工艺
浅谈小径管的射线透照工艺

目录

摘要: (2)

前言: (3)

1.椭圆成像透照布置的快速确定 (3)

2.透照3次时相隔120°和60°的选择 (5)

3.曝光参数修正 (6)

4、厚壁小径管透照工艺分析 (7)

4.1 大厚度比试件透照技术 (7)

4.2 管电压 (7)

4.3 曝光量 (8)

4.4 象质计 (9)

5.检测时机 (9)

参考文献 (10)

浅谈小径管的射线透照工艺

摘要:

在石油化工装置建设过程中,小径管射线检测的一次拍片成功率往往比较低。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且不易出错的透照布置方式和分析了2种透照方式的优劣及对透照工艺的优化,以提高小径管的一次拍片成功率。

根据不同的技术标准探讨厚壁小径管对焊接缝X射线探伤的透照工艺。通过分析,选择出合适的透照工艺,以获得较好的底片质量。

关键字:小径管;透照;曝光参数;X射线探伤;工艺分析

On the trail of radiographic tube

Summary:

Petroleum chemical plant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a film is often relatively low success rate of small diameter tubes ray dete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fast and less error-prone transillumination layout and analysis of the two kinds of ways transillumination transillumination merit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process, in order to improve small-diameter tube success rate of a film.

Explore the walled small diameter tubes welded seam transillumination technology X-ray dete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different criteria. By analysis, selection of suitable transillumina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obtain a better film quality.

Keywords: small diameter tubes; transillumination; exposure parameters; X-ray detection; Process Analysis

前言:

目前在电站锅炉安装和检修中,小径管对接焊缝为数甚多,随着大容量(>1000t/h)、高参数(亚临界压力、540℃)电站锅炉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厚壁小径管对接焊缝的检验问题。例如电站锅炉中的省煤器悬吊管、水冷壁悬吊管以及末级过热器等受热面小管对接接头,好多都是厚壁小径管。因结构、成本和时间等诸多因素限制,对小径管焊缝射线探伤多采用双壁双影一次椭圆成像透照,在对这些厚壁小径管的对接接头的检测中,底片质量和检出范围难于保证,所以探讨如何合理地选择透照工艺,以便扩大电站锅炉厚壁小径管对接焊缝双壁双影一次成像的检出范围,并确保危险缺陷(裂纹和根部缺陷等)的检出率,以及如何有效监测底片检出范围和灵敏度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射线照相是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它能直接获得缺陷的直观图像,对缺陷的定性,尺寸的定量比较准确,而且结果可以长期保存,所以被广泛采用。同时由于射线照相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等)的检出率很高,所以在小径管探伤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

1.椭圆成像透照布置的快速确定

外径D0≤100mm的管子称为小径管,根据JB/T4730.2-2005标准规定,同时满足T(壁厚)≤8mm和g(焊缝宽度)≤D0/4的小径管应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圆成像。

小径管椭圆成像常规透照布置首先必须计算偏移距离,再根据偏移距离来摆正射线机和工件的相对位置,偏移距离L0计算公式为:L0=(b+q)L1/L2=(b+q)[F-(D0+△h)]/(D0+△h)(1)

式中:L1——射线源到工件的距离;

L2——工件到胶片的距离;

△h——焊缝余高;

b——焊缝宽度;

q——椭圆开口宽度(椭圆影像短轴方向间距)。

小径管在石油化工管道装置、高温、高压蒸汽锅炉、热水锅炉中广泛存在。以一台300MW的火力发电机组为例:它一台1060t/h的锅炉安装焊口总数大约18000道左右,而小径管焊口就约为15000左右,约占83%。由于现场小径管规格繁多,

D0、△h、b都不尽相同,实际检验过程中一一计算偏移距离略显复杂,而且由于现场安装管道所处的位置差异,拉开焦距之后再量定偏移距离也是比较困难的。一般射线机发射的X射线束约为40°左右的立体锥角,为了使被检工件焊缝处于射线辐射场之内,射线机头需有一定的偏转,偏转不当将使得被检工件焊缝处于射线辐射场之外,造成曝光失败。

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和拍片成功率,现介绍一种适合现场检验使用的透照方法,检验方法示意如图1所示。

(1)根据标准要求确定射线机焦点至工件表面的距离L1,将射线机放置在这一距离位置;

(2)在工件的胶片侧选取点A,使A点到焊缝边缘的距离大致等于焊缝宽度;

(3)在工件的射线源侧选取焊缝边缘的B点;

(4)用一细线连接AB两点,绷紧拉直,调整射线机焦点处于D点位置;

(5)以D点为轴旋转射线机,使射线机窗口中心C点也处于ABD直线上;

使用此方法有以下优点:

(1)无需计算偏移距离,所以特别适合现场检测使用,可实现快速检测;

(2)椭圆开口宽度较好控制,成像美观;

(3)可以保证使用射线机的主射线进行检测,检测灵敏度较高;

(4)方法简便易学,现场检测不易出错。

2.透照3次时相隔120°和60°的选择

JB/T4730.2-2005标准规定,小径管环向对接焊接接头100%检测透照3次时,一般应相隔120°或60°透照3次。但是相隔120°透照和相隔60°透照对检测结果有什么区别并没有指出。经过分析,笔者认为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现在以倾斜透照椭圆成像来分析二者的区别,如图2所示,如果将小径管按120°分割成等分的3个部分。因为在AB段几何不清晰度和影像畸变都最小,所以缺陷检出率无疑是最高的,现将此段称为检测最优段,则相隔120°透照和相隔60°透照检测最优段的覆盖情况如图3、图4所示。

由此可知,倾斜透照椭圆成像相隔120°透照3次时检测最优段可正好覆盖整条焊缝,而相隔60°透照3次时检测最优段无法覆盖到图4所示的A3-B1段,即整条焊缝的1/3区域。同理可知,垂直透照重叠成像和倾斜透照椭圆成像检测最优段

覆盖情况相同。所以为了保证小径管缺陷检出率,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相隔120°透照。

3.曝光参数修正

因透照小径管时,焦距远大于管子直径,射线束可粗略地看作是平行入射于管子。透照厚度情况如图5所示。

在不考虑焊缝余高的情况下,透照厚度最小值为管壁厚度的2倍(即2T),理论最大值为假定射线束与内圆相切时的射线行程,即[2]。如果考虑焊缝余高,则透照厚度最小值不变,而透照厚度最大值为:

如:石油化工管道中常见的φ60×4mm焊口,在不考虑焊缝余高的情况下,最小透照厚度为8mm,最大透照厚度为30mm。若焊缝余高为2mm,则最大透照厚度为37.3mm。所以在小径管透照时曝光参数的选择应适当增加管电压,以满足透照厚度宽容度的需要。具体做法为:

(1)根据焦距计算所需最小曝光量:JB/T4730.2-2005标准规定700mm焦距时,AB级检测曝光量应不小于15mA·min,当焦距改变时按平方反比定律进行换算;

(2)查找曝光曲线,选取符合曝光量的管电压,如果有多组曝光参数满足要求,取管电压高的一组;

(3)考虑到焊缝余高和偏移照射所引起的透照厚度增大和透照厚度不均匀所需的宽容度要求,根据有关研究,管电压应增大20KV至25KV;

如:某一小径管透照时,焦距800mm,根据平方反比定律计算,最少需要19.6mA·min的曝光量。查得曝光曲线时有管电压125KV,曝光量25mA·min和管电压130KV,曝光量20mA·min两组曝光参数满足要求,则取后者。并且将管电压再

增大20KV至25KV作为最终曝光参数。

4、厚壁小径管透照工艺分析

4.1 大厚度比试件透照技术

射线透照常规工艺允许试件有一定的厚度差异,在射线底片上所能显示的厚度范围(符合标准规定的黑度上下限范围,如1.5~3.5),就称为RT厚度容度。但若试件厚度差过大,就会使透照质量失效,要解决此问题,必须采用一些特殊工艺或技术措施。

试件厚度差异的大小可用试件厚度比来衡量,试件厚度比可定义为一次透照范围内试件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之比,用表示。当大于1.4时,可以认为属于大厚度比试件。

大厚度比试件对射线照相质量的不利影响主要表面在两个方面:一是因试件厚度差较大导致底片黑度差较大,而底片黑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射线照相灵敏度;二是因试件厚度变化导致散射比增大,产生边蚀效应。

对大厚度比试件透照的特殊技术措施包括适当提高管电压技术,还有双胶片技术和补偿技术。

1)适当提高管电压

随着管电压的提高,底片上不同部位的黑度差将减小,这样,在规定的黑度范围内,可以容许更大的试件厚度变化范围,即提高管电压可以获得更大的透照厚度宽容度。此外,对厚度变化的试件透照,提高管电压可以减少散射比,降低边蚀效应。但是射线能量提高后,衰减系数减小,从而会导致对比度减小,对射线照相灵敏不利。因此,管电压不能任意提高。

2)双胶片技术

对厚度差较大的工件,可以采用在一只暗盒里放两张胶片同时透照的技术。

暗盒里放置的两张胶片一般应选用感光度不同的两种胶片(异速双片法),其中感光度较大的胶片适用于透照厚度较大部位的观察评定。另一种是在暗盒中放置感光速度相同的两张胶片(同速双片),观片方法是对黑度较小部位重叠观察评定,对黑度较大部位,用单片观察评定。

3)补偿技术

补偿技术是指用补偿块、补偿粉、补偿泥、补偿液等填补工件较薄部分,使透照厚度差减小的方法。

4.2 管电压

适当提高管电压是透照大厚度比试件最常采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提高管电压可以获得更大的透照厚度宽容度,对厚度变化的试件透照,提高管电压也可以减小散射比,降低边蚀效应。

但是提高管电压后,由式:=12.4/KU(1)

式中-射线波长

K-常数系数

U-管电压

得出,若提高管电压U,则会减小射线波长。

又因为:

(2)

式中-吸收系数

K-常数系数

-被透照工件密度

Z-被透照工件原子序数

-射线波长

对于同一种工件来说,密度和原子序Z是不变的,衰减系数与吸收系数是同一个值即=,所以,若射线波长的减小,导致衰减系数的减小。

而底片对比度:(3)

式中-底片对比度

-胶片对比度

-衰减系数

-被透工件厚度差

综上(1)-(3)式可得出:胶片和被透工件一定的情况下,若过多的提高管电压U,会造成底片对比度减小,这对射线照相灵敏度不利。

4.3 曝光量

JB/T 4730.2—2005射线检测部分中,管电压无具体要求,X射线照相,当焦距为700mm时,曝光量的推荐值为:A级和AB级射线检测技术不小于15mA·min;B 级射线检测技术不小于20mA·min;按此标准要求的曝光量透照,要求管电压较低,而对于小径管双壁投影来说,壁厚差很大,必然造成对比度过大,底片质量将不合格。

DL/T 821-2002 标准中,管电压也无具体要求,对外径小于或等于76mm的管子,其焊缝采用双壁双投影法透照时,允许一次透照并应选择较高管电压,曝光量宜控制在7.5mA·min以内,管子内壁轮廓应清晰地显示在底片上。若按此标准中要求的曝光量,而使底片符合要求,则必须提高管电压,这又造成底片对比度较低,底片质量也不能保证。

通过实践证明,对于8~12mm的厚壁小径管,采用240kV管电压,曝光量为13 mA·min~15 mA·min,标准焦距为600mm,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

如果透照焦距受实际条件限制不能达到600mm,则按下式计算,来修正曝光量。

式中-焦距600mm时的曝光量

-焦距改变后修正的曝光量

-600mm的焦距

-变化后的焦距

而曝光量E=管电流I×曝光时间t,并且现实所用X射线机管电流均为5mA,所以,在上式中用时间t代替曝光量E。

4.4 象质计

小径管椭圆透照时,按DL/T821-2002标准规定采用Ⅰ型专用象质计,即由五根直径相同的金属丝和铅字符号组成,按下列公式计算透照厚度选择金属丝的直径。

式中-透照厚度

D-管子外径

T-管子壁厚4、结论: 厚壁小径管X射线透照工艺选择,各标准规定不尽相同,各有一定的优缺点。实践证实,厚壁小径管采用上述透照工艺,既能达到较好的底片质量,又能获得较大的透照有效长度。

壁厚小径管X射线透照涉及几何不清晰度Ug(焦距适当即可满足要求)、灵敏度、黑度、对比度等。按上述管电压、曝光量透照工艺透照出的底片,清晰度好、灵敏度高,对比度较佳、黑度范围也符合标准要求。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5.检测时机

由于小径管透照需要比较大的焦距和活动空间,无法像透照普通管道那样直接将探伤机捆绑在被检件上进行。对于一些管廊上架空的焊口和一些限制了探伤机移动区域的焊口将难以检测,所以对于此类焊口应尽可能的在预制阶段检测,这需要施工单位的大力配合。

参考文献

[1]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射线检测.

[2]强天鹏.射线检测[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2版).

[3]罗更生,邬冠华.基于RT技术的小径管焊缝质量控制的试验研究[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0,9

GB4708 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4708-200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则、试验方法和合格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钢制压力容器的气焊、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电渣焊、耐蚀堆焊等焊接工艺评定。 2 总则 (1)焊接工艺评定应以可靠的钢材焊接性能为依据,并在产品焊接之前完成。(2)接工艺评定一般过程是:拟定焊接工艺指导书、施焊试件和制取试样、检验试件和试样、测定焊接接头是否具有所要求的使用性能、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对拟定的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评定。 3 对接焊缝、角焊缝焊接工艺评定规则 (1)评定对接焊缝焊接工艺时,采用对接焊缝试件。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亦。试件用角焊缝缝焊接 工艺时,可采缝用于角焊(厚度不限)。评定非受压角焊适。反,之亦可于管材的对接焊缝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2)板材压用于非受缝,反之亦可(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板材角焊试(3)管与 板角焊缝件评 )。限度的有效范围不角焊缝焊件时,焊件厚 。素、和次要因素工艺因素分为重要因素、补加因(4)焊接接工 艺因素。接头抗拉强度和弯曲性能的焊重要因素:是指影响焊接需验时,试艺因素。当规定进行冲击性补加因素:是指影响焊接接头冲击韧的焊接工素。增加补加因。响明显影的焊接工艺因素素次要因:是指 对测定的力学性能无(5)评定规则焊接方法需重定新评焊接 方法-改变。工艺评定焊接素a 当变更任何一个重要因时都需要重新试冲焊击 韧性,时则可按增加或变更的补加因素增何b当增加或变更任一个补加因素行试验。件进书。但需重新编制焊接工艺指导艺要更c 当变次要因素时不需重新评定焊接工,别接方法分工艺或焊接可以缝一条焊使用两种或两种上焊接方法时,按每种焊同d 当评定。合焊接焊方法,焊接工艺接试件,进行组种两亦行进评定;可使用种或两以上应,但艺法、焊接工焊种用,于合组合评定格后用焊件时可以采其中一或几种接方有件焊厚度的于适方焊每确条相,不因补素要其保证重因、加素变按关款定种接法用。范效围则规定评别组-材母 a 当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变时,某一钢号母材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可以用于同

无损检测X射线工艺卡内容及编制模板

无损检测X射线工艺卡内容及编制模 板 1

专用工艺卡编制内容说明 ( 1)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 为了规范和统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的归档文件和质量证明文件, 提高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 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 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组织有关人员, 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编制了锅炉压力容器质量控制表样并推荐使用, 其中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见下表B5-11。( 2)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填写说明 ( 1) 编制份数 本卡一式两份, 一份保留在探伤室, 另一份交探伤室供检测人员使用。其中之一应存于检测资料和底片的档案中(质保管理制度建立发放记录)。 ( 2) 工艺填写 ○1编号 一般按企业管理要求编号, 可根据各单位管理的需要来填写。 ○2工件部分 a 材料编号: 指产品材料编号, 如产品使用两种材料, 应分别填写。 b 规格: 指的是壳体规格( 容器类) , 表示方法为直径×长度×壁厚。其中: 直径对于卷制的筒体为内径, 对于无缝钢管作筒体指外径; 长度指壳体长度; 壁厚指壳体厚度。也可按图样规格栏的尺寸填写。 ○3探伤器材部分

a 屏蔽方式: 最常见的屏蔽方式有”背衬薄铅板”和”铅遮板”等, 按选用的方法填写。 b 显影液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 显影液配方指准备采用的显影液配方、可用代号表示。如胶片厂提供, 可填写”按胶片厂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指准备采用的数值。一般手工冲洗显影时间为4~8min, 显影温度为18~21℃; 自动冲洗按说明书填写。 ○4探伤检测工艺参数 a 焊缝编号: 指的是被检焊缝的编号, 填写时, 一般检测工艺参数相同( 焊缝长度和拍片数量可不同) 的同类焊缝的编号填写。例: ” B1~B7”, 即代表7条环焊缝。 b 像质计型号: 对钢制焊缝可供选用的像质计编号为Fe-10/16、Fe-6/12和Fe1/7三种。对外径≤100mm的管子焊缝宜使用等丝专用像质计, 如Fe-12、 Fe-13…… c 透照方式: 一般对于纵缝可填写单壁透照, 对于环焊缝可填写为单壁外透照、中心透照、偏心内透照( F>R或F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射线检测工艺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等材料制作的锅炉、压力容器及长输管道、钢质储罐熔化焊对接接头的射线透照检测工作。遇有特殊要求,应按相应的标准、规范执行。 2 引用标准 GB 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JB/T 7902—1999 线型像质计 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3 射线防护 3、1 X射线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应执行《检测作业安全防护指导书》与其它安全防护规定。 3、2 在现场工作人员应随身佩带个人剂量仪、射线个人报警器及防护服。 3、3 带一台射线剂量巡测仪,测定利用现场墙壁房屋及设备选择理想的屏蔽位置。 3、4 拍片现场划定“射线放射区”并放好警戒标记。 3、5 确认工作人员均已完成各自工作并离开辐射区,方可开启射线发生器进行透照。 3、6 每次透照完成后,均应用报警器确认射线就是否停止辐射后,方可进入辐射现场。 3、7 现场作业完成后对仪器进行清点、核对无误后清理现场,撤除警戒标志方可撤离现场。 3、8 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每年允许接受的剂量量为50 m SV。 4 人员要求 4、1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射线检测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射线检测工作。 4、2 射线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 5、0,并每年检查一次。从事评片人员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0、5mm

射线照相工艺规程

射线照相工艺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是我公司在制造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安装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射线探伤通用工艺. 本守则依据标准: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99 钢制换热器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 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检测规程-工业管道 GB50235-19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8-1993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 JB/T 4730-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一章(适用于压力容器) 1、对射线照相各项技术要求,针对压力容器的结构特点,提供保证射线 探伤工作质量所需遵循的通用工艺方法,本工艺射线探伤法符合 JBT4730.2-2005标准所规定的AB级照相法. 2、射线照相人员应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培训、考核所颁发的特 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后,RTⅠ或RTⅠ级以上资格人员担任. 3、射线照相须在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射线照相工艺卡的各项参数进行操 作.“射线照相工艺卡”应由RTⅡ及其以上资格人员逐项填写编制,并经 无损检测责任人批准后使用. 4、射线胶片的使用与暗室处理按“管理制度汇编”暗室工作及制度执行.

5、摄片时机对一般材料,应在焊后12小时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 应在焊后24小时进行. 6、委托探伤的压力容器焊缝必须有委托单位履行的无损探伤申请委托 单,申请单上必须有焊缝外观检验合格的见证和焊接检验员的签名. 7、射线照相前应对焊缝外观进行复验,焊缝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 的图象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与之混淆,否则应做适当的修整. 8、射线照相过程中的电离辐射防护应符合GB16357-1996《工业X射线 探伤放射性防护标准》GB18871-2002《电离辐射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9、射线照相的工艺要素和基本步骤: (1)透照方法的确定 (2)探伤编号方法 (3)几何条件的确定 (4)定位标记、识别标记、象质计的选用及摆放; (5)贴片及屏蔽散射线的措施 (6)射线窗口对焦 (7)曝光量的选择及操作 (8)底片质量自检

对接焊缝角焊缝焊接工艺评定规则

对接焊缝、角焊缝焊接工艺评定规则(1)简介:1、焊缝的连接形式评定对接焊缝焊接工艺时,采用对接焊缝试件。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亦适用于角焊缝。评定非受压角焊缝焊接工艺时,可仅采用角焊缝试件。板材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管 ... 、焊缝的连接形式 评定对接焊缝焊接工艺时,采用对接焊缝试件。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亦适用于角焊缝。评定非受压角焊缝焊接工艺时,可仅采用角焊缝试件。 板材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管材的对接焊缝,管材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也适用于板材的对接焊缝。 管与板角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板材的角焊缝,板材的角焊缝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也适用于管与板角焊缝试件。 焊接工艺因素 焊接工艺因素分为重要因素、补加因素和次要因素。 重要因素是指影响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弯曲性能的焊接工艺因素。. 补加因素是指影响焊接接头冲击韧性的焊接工艺因素。当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时,需增加补加因素。次要因素是指对要求测定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的焊接工艺因素。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与冲击韧性,而弯曲性能除有力学性能性质外,还表现为工艺性能。按照制订本标准时的重新评定焊接工艺判断准则,将焊接工艺因素分为重要因素、补加因素和次要因素。 变更或增加补加因素要不要重新评定焊接工艺,要看焊件是否要求冲击试验来决定,当规定冲击试验时,补加因素当作重要因素对待;当不规定冲击试验时,补加因素当作次要因素对待。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与冲击韧性,而弯曲性能除有力学性能性质外,还表现为将焊接工艺因素分为重要因素、按照制订本标准时的重新评定焊接工艺判断准则,工艺性能。. 补加因素和次要因素。 变更或增加补加因素要不要重新评定焊接工艺,要看焊件是否要求冲击试验来决定,当规定冲击试验时,补加因素当作重要因素对待;当不规定冲击试验时,补加因素当作次要因素对待。.

完整word版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焊缝射线人员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工艺和验收标准等内容。 本规程依据JB/T4730-2005的要求编写。适用于本公司板厚在2?30 mm钢制压力容器及壁厚T>2mm钢管对接焊接接头的X射线AB级检测技术。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GB151 的要求。检测工艺卡内容是本规程的补充, 由n级人员按本规程等要求编写,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2. 引用标准、法规 JB/T4730 —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放护标准》 JB/T7902《线型象质计》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一般要求 3.1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 理规则》考核并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3.1.1检测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校正视力玄1.0。评片人员还应辨别出 400mn距离处 高0.5mm间距0.5mm的一组印刷字母。 3.2 辐射防护 射线防护应符合GB18871 GB16357的有关规定。

透照厚度(W 范围、mm 应识别丝号 丝径(mm 3.3胶片和增感屏 胶片: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情况下,一般 X 射线选用T3或T2型胶片。 增感屏:采用前屏为0.03mm 后屏为0.03?0.10mm 的铅箔增感屏。. 3.4象质计 3. 4.1底片影像质量采用Fe 线型像质计测定。其型号和规格应符合 JB/T7902 的规定。象质计型号一般按下表 4选定。但对透照外径W 100mn 钢管环缝 时采用 JB/T4730附录F 的专用象质计。 3.4.2底片的象质计灵敏度选用 按透照厚度及不同的透照方法选择表 1至表3中要求达到的象质丝号。 3.4.3透照厚度W 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 通过 的各层材料公称厚度之和。焊缝两侧母材厚度不同时,以薄板计。 表1象质计灵敏度值-单壁透照、象质计置于源側 (AB 级) 表2象质计灵敏度值-双壁双影透照、象质计置于源側 (AB 级) 表3象质计灵敏度值-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透照、象质计置于胶片側 (AB 级) 3.3.1 3.3.2 3.3.3 胶片和增感屏在透照过程中应始终紧密接触。

焊接工艺评定资料

焊接件的设计及焊接工艺评定 一、焊接件的设计要求及在设计图上的正确表述: 1、焊接结构钢材的选择: 选择原则:抗拉强度、刚度、塑性、冲击韧性、成形性、焊接性等。 另外还需要考虑:耐蚀性、耐磨性、耐热性及材料的价格和市场供货状况。 2、焊接结构的强度计算: (1)、焊缝容许应力 各行业间的焊缝容许应力值常有差异,设计焊接结构时应遵循所纳入的行业的国家标准。 A、建筑钢结构焊缝强度设计值应符合: GBJ64—84《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J17-88《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18—8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B、压力容器结构焊缝容许应力: 压力容器结构中的焊缝,当母材金属与焊缝材料相匹配时,其容许应力按母材金属的强度乘以焊缝系数φ计算 压力容器强度计算时的焊缝系数φ a)最简单的结构形式; b)最少的焊接工作量; c)容易进行焊接施工; d)焊接接头产生变形的可能性最小; e)最低的表面处理要求; f)最简便的焊缝检验方法; g)最少的加工与焊接成本; h)最短的交货期限。 3、焊接结构工作图(设计图): 焊接结构设计图是制造焊接结构产品的基本依据,通常由总图、部件图及零件图组成(各行业有差异,有些企业是由总图及部件图两部份组成,而由施工单位即制造单位的工艺人员绘制零件图).

通常焊接结构设计图除常规的要求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结构材料; 2)、焊接方法及材料; 3)、焊接接头形式及尺寸的细节(或局部放大图); 4)、允许尺寸偏差; 5)、焊前预热要求; 6)、焊后热处理的方法.(消除应力热处理). 注:接头形式: 焊接结构及焊接连接方法的多样化,以及结构几何尺寸、施工场合与条件等的多变形,使焊接接头形式及几何尺寸的选择有极大的差异.优良的接头形式有赖于设计者对结构强度的认识及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优良的接头不仅可保证结构的局部及整体强度,而且可简化生产工艺,节省制造成本;反之则可能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甚至无法施焊.例如相同板厚的对接接头,手工焊与自动埋弧焊的坡口形式及几何尺寸完全不同;两块板相连时采用对接或搭连接,其强度、备料、焊接要求及制造成本也迥然不同,这就需要根据技术经济效果综合考虑,认真选择. 我国关于不同焊法的接头形式的国家标准有: GB985—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GB986—88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 它们具有指导性,需要指出,在不同行业及各个工厂企业,由于习惯及一些特殊要求,在接头形式及符号上会出现差异。 4、焊接方法及焊缝符号在设计图上的表示: 设计标准、规范与法规是指导设计、制造、试验与验收的重要依据。从事焊接结构产品设计的人员,应通晓本专业范围所涉及的各类原材料、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工艺、无损检测、焊缝及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与验收标准,此外,还应当熟悉与焊接有关的基础与通用标准。 焊接标记符号与辅助加工记号,已经批准实施的国家标准有: GB324-88 焊缝符号表示法; GB5185-85 金属焊接及钎焊方法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 GB12212-90 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 GB7093.2《图形符号表示规则产品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GB4457.3 《机械制图字体》; GB4457.4 《机械制图图线》; GB4458.1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 GB4458.3 《机械制图轴测图》; 它们通过符号、数字或以技术要求方式在图样中标明。(凡应用标准规定的,可在图样上直接标注标准号及合格要求,以简化技术文件内容。) 在技术图样中,一般按GB324-88规定的焊缝符号表示焊缝,也可按GB4458.1和GB4458.3规定的制图方法表示焊缝。焊缝图形符号及其组成,应按GB7093.2《图形符号表示规则产品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的有关规则设计和绘制,用于焊缝符号的字体和图线应符合GB4457.3和GB4457.4的规定。 焊接设计人员了解各种常用的及新推广的焊接方法、设备、材料、工艺基础知识,通晓现行的焊缝符号、标志方法、尺寸公差,熟悉最常用的焊缝质量检测方法与质量分等规定。 5、技术要求的一般内容: 技术要求

射线检测工艺卡(通用)

..................... 希St w/rrtf ................................................ 射线检测工艺卡 工程名称:工程编号:ZJ2003-001 委托单位:工艺卡号:ZJRT-2003/001 检测规范及其/、它工件名称蒸汽管道对接焊口 工件编号ZQ工件材质20#工件规格①219X 8坡口型式V焊接方法GTAW+SMA V /热处理状态/ 源种类X射线设备编号XXQ-2505焦点尺寸2X 2mm 技术等级AB透照方式双壁单影透照厚度16mm 透照次数6次检测部位焊缝、热影响区检测时机焊后 胶片型号上海申贝胶片规格180 X 80 (mm像质计型号R 10系列 像质指数13# 14#增感方式铅箔增感屏厚度0.03+0.03mm 曝光参数 200 KV 5 mA 1 min 400 焦距(mm 底片黑度 1.2-3.5 / Ci / min / 焦距(mm/ 显影温度20 C 显影时间5mi n 疋影温度20 C 定影时间15mi n 检测比例 验收标准冲洗方法手工 < 1% JB/T4730-94 一次透照有效长度114.6mm 合格级别II级药液配方套药 散射线控制方式采用后置铅板(3mr)i防护措施采用屏蔽及距离防护 注意事项: 1、现场应设置好安全区; 2、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4、注意对散射线的防护及用电安全 项: 编制:审核:批准: 资格:年月曰资格:年月曰年月日

d 纵向焊接接头源在外单壁透照方式

开向焊接接头漁在中心周向透照方式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目的 对射线检测作业的工艺作出规程性的规定,以保证射线检 测过程符合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 《程序文件与管理制度汇编》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容器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射线检测的作业过程。 3 引用标准 JB/T4730.1 -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 要求 JB/T4730.2-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 检测 4人员资格 4.1凡射线检测人员应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考核合格,并持有与工作相适应的有效资格证书。 4.2评片人员应每年做一次视力检查,矫正视力不得低于 1.0,并要求距离40mm能读出高为0.5 mm、间距为0.5 mm的印刷字母。

4.3取得不同射线检测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资格级 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检测原始记录应由相应□级或口级 以上资格人员核对,射线检测检测报告须经相应H级或□级 以上资格人员复核并签字后方能生效。 4.4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经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并取 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5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 5.1检测设备 按本公司《无损检测仪器使用、维护管理规定》执行。 5.2射线胶片 5.2.1 胶片系统按照GB/T19384.1 - 2003《无损检测工业射 线照相胶片第一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分为四类, 即T1、T2、T3、T4。T1为最高类别,T4为最低类别。 5.2.2射线检测技术为A级、AB级时,应采用T3及以上类别的胶片,射线检测技术为B级时,应采用T2及以上类别的胶片。 5.3观片灯 —95 —

射线探伤工艺规程

长沙天鹅工业泵股份有限公司 X射线探伤操作规程 TEJY8.2.4-2007A-09 1、目的 该项操作规程,对焊接件纵向焊缝的射线探伤实施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对焊接件纵向焊缝进行无损检测射线探伤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和射线探伤中全过程的管理。 3、选择的前提 对给定工件进行射线探伤时,应根据有关规程和标准要求选择适当的探伤条件。应以国标ISO17636为选择条件的依据,焊缝透照按底片影像质量由低而高的要求分A级、AB级和B 级三种检验等级。焊接件纵向焊缝焊缝的射线探伤,至少应满足AB级的要求。 不同的象质等级对底片的黑度、灵敏度与不清晰度有不同的规定。要满足规定等级的象质要求,从探伤器材、方法、条件及程度等各个方面都要预先进行全面地部署。 4、照相规范的确定 在照相过程中,除了合理地选择透照方法外,还必须选择好透照规范,使小缺陷能够在底片上明显地辨别出来,从而达到高灵敏度。有关规范的选择: 1)、射线源的选择,应选择小尺寸的射线源; 2)、透照距离的选择。在透照中,焦距选择大多在600~700mm间; 3)、胶片与增感屏的选择。通常照相时将原度为0.01~0.13mm的铅箔增感屏与非增感形胶片一起使用。 5、几何参数的选择 几何参数是影响射线照相灵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综合考虑与合理选择。 1)、焦点或射线源尺寸:焦点大小对缺陷影响在射线底片上的显示对比度和清晰度都有很大影响; 2)、焦点尺寸和几何布置会引起的影像模糊及放大; 3)、焦点尺寸与射线底片对比度; 4)、照射场内的X射线强度分布; 5)、透照距离L1的选择——对Uy值和满足K值的有效长度要综合考虑。

X 射线检验的透照方法

6 X 射线检验的透照方法 编号:CT-QD-23 6.1 外透法 6.1.1 单壁透照时,射线源置于钢管外,胶片放置在离射线源一侧的钢管内壁相应的 区域上,并与焊缝贴紧。 6.1.2 双壁单投时,射线源置于钢管外,胶片放置在远离射线源一侧的钢管外表面相 应的焊缝区域上并与焊缝贴紧。 6.1.3 双壁双投时,射线源置于钢管外,胶片放置在远离射线源一侧的钢管外表面相 应的焊缝区域上,且使射线的透照方向与环行焊缝平面成适当的夹角,使上下两焊缝在底 片上的形象呈椭圆形。 6.2 内透法 6.2.1 中心全周透照时,射线源置于钢管环缝中心,胶片放置在钢管外表面环行焊缝 上,并与之贴紧。 6.2.2 偏心透照时,射线源置于钢管环缝中心以外的位置上,胶片放置在钢管外表面 相应焊缝的区域上,并与之贴紧 7 X 射线的透照工艺 7.1 胶片:透照胶片应选用GB3323 中规定的J1 或J2 型胶片,其固有灰雾度不大于 0.3 。 7.2 增感屏:一般选用金属增感屏,在特殊情况下经合同双方同意也可使用金属荧光 增感屏。 7.3 射线源的选择:以管电压为400KV 的X 射线透照焊缝时,应根据透照厚度选取管 电压值。超过38mm 透照厚度时,可选用γ射线源。 7.4 像质计的放置 7.4.1 外径大于89 mm 的钢管,选用R10 系列像质计,一般放在胶片一端与管表面间。 7.4.2 外径小于和等于89 mm 的钢管,选用Ⅰ型专用像质计.一般放置于被检区一端的 30 胶片与管表面之间. 7.4.3 外径小于和等于76mm 的钢管,采用双壁双投影法时,应采用Ⅱ型专用像质计,一 般放置在环缝上余高中心处. 7.5 焊缝透照部位应有中心标记( )和搭接标记( ). 7.6 透照的几何条件

焊接工艺评定方案(修订)..

苏州宝带东路跨运河钢桁梁制造 焊接工艺评定方案(修订)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09月

一、总则 苏州宝带东路跨运河钢桁梁主体结构采用Q345qD钢材制造。各结构中存在多种不同规格的对接、熔透或坡口角接及T型角接接头,根据钢梁的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结合全桥钢梁的结构形式,我们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附录F1的相关规定,从各种形式接头所有的板厚规格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板厚组合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以下简称试验)。 二、接头选择 结合各部分结构形式,我们整理了结构中存在的各种不同板厚、不同焊接方法和不同施焊工位的各类主要对接、熔透或坡口角接及T型角接接头,详见《附表:苏州宝带桥全桥主要接头形式表》。并从所有的接头形式中选择了33组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板厚和接头组合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其中包括14组对接接头,10组熔透角接接头,5组坡口角接接头和4组T型角接接头。 三、试验材料和焊接设备 1、母材 本次试验用钢板包括厚度为8mm、12mm、20mm、25mm、30mm、35mm、40mm、50mm、55mm的Q345qD材质钢板。符合GB/T714-2008的技术要求。 试板规格:对接接头:150×800 角接接头:150×600 2、焊接材料 2.1埋弧自动焊: ①上下弦杆件节点板对接焊缝、箱型杆件棱角焊缝箱体外部采用H08Mn2E(φ5.0)焊丝,配合SJ101q焊剂。

②上下层桥面板对接焊缝填充盖面层焊接采用H08Mn2E(φ5.0)焊丝,配合SJ101q焊剂。 ③工型腹杆、桥面系T型横梁主焊缝采用H08MnA(φ5.0)焊丝,配合SJ101q焊剂。 2.2 CO2气体保护焊: ①上下弦杆件腹杆接头板、横梁接头板焊缝采用药芯焊丝E501T-1(φ1.2)焊接。 ②上层桥面U肋焊缝采用药芯焊丝E501T-1(φ1.2)焊接,下层桥面纵向板肋焊缝采用实芯焊丝ER50-6(φ1.2)焊接;弦杆、腹杆纵向加劲肋采用实芯焊丝ER50-6(φ1.2)焊接。 ③桁片制造腹杆与上下弦杆件之间的对接焊缝采用药芯焊丝E501T-1(φ1.2)焊接。 ④桥面板对接焊缝打底层焊接采用实芯焊丝ER50-6(φ1.2);横梁腹板、底板与上下弦杆工地连接焊缝采用药芯焊丝E501T-1(φ1.2)焊接;上下弦杆件之间工地对接焊缝采用药芯焊丝E501T-1(φ1.2)焊接。 ⑤各类连接角焊缝平位采用实芯焊丝ER50-6(φ1.2)焊接,立、仰位采用药芯焊丝E501T-1(φ1.2)焊接。 2.3焊条电弧焊:用于定位焊。采用焊条E5015(φ 3.2)。 以上选用焊材除H08Mn2E采用专用技术条件外,其余均符合以下国家标准的规定:

无损检测X射线专用工艺卡内容及编制

专用工艺卡编制内容说明 (1)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 为了规范和统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的归档文件和质量证明文件,提高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组织有关人员,按照《压力容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编制了锅炉压力容器质量控制表样并推荐使用,其中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见下表B5-11。 (2).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填写说明 (1)编制份数 本卡一式两份,一份保留在探伤室,另一份交探伤室供检测人员使用。其中之一应存于检测资料和底片的档案中(质保管理制度建立发放记录)。 (2)工艺填写 ○1编号 一般按企业管理要求编号,可根据各单位管理的需要来填写。 ○2工件部分 a 材料编号:指产品材料编号,如产品使用两种材料,应分别填写。 b 规格:指的是壳体规格(容器类),表示方法为直径×长度×壁厚。其中:直径对于卷制的筒体为内径,对于无缝钢管作筒体指外径;长度指壳体长度;壁厚指壳体厚度。也可按图样规格栏的尺寸填写。 ○3探伤器材部分

a 屏蔽方式:最常见的屏蔽方式有“背衬薄铅板”和“铅遮板”等,按选用的方法填写。 b 显影液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显影液配方指准备采用的显影液配方、可用代号表示。如胶片厂提供,可填写“按胶片厂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指准备采用的数值。一般手工冲洗显影时间为4~8min,显影温度为18~21℃;自动冲洗按说明书填写。 ○4探伤检测工艺参数 a 焊缝编号:指的是被检焊缝的编号,填写时,一般检测工艺参数相同(焊缝长度和拍片数量可不同)的同类焊缝的编号填写。例:“B1~B7”,即代表7条环焊缝。 b 像质计型号:对钢制焊缝可供选用的像质计编号为Fe-10/16、 Fe-6/12和Fe1/7三种。对外径≤100mm的管子焊缝宜使用等丝专用像质计,如Fe-12、Fe-13…… c 透照方式:一般对于纵缝可填写单壁透照,对于环焊缝可填写为单壁外透照、中心透照、偏心内透照(F>R或F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 1.编写铸钢件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2.液化气钢瓶环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3.管板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4.锅炉筒体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5.T形接头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6.天然气输气管道对接环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7.有一管线工程要做射线检测工作,其有关施工说明除依照合约NDT-RT-003的规定外,均依()。合约NDT-RT-003的规定如下:(1)检测范围:对接环缝,φ28x3mm、φ83x12mm、φ127x14mm的碳钢管线及管件;(2)检测时机:焊接完成冷至室温后;(3)检测比率:对接焊缝100%;(4)射源:照相厚度18mm以下用X光机,超过18mm者可用铱192;(5)胶片:杜邦65(Du Pont 65),尺寸300x80mm;(6)像质计:线条型,置于底片侧,双壁照像双壁判读应置于底片中央焊缝上。双壁照像单壁判读则放置与底片两端的焊缝上,距底片边缘15mm,细线靠外;(7)检测方法:外径89mm以下双壁照像双壁判读,超过89mm 时双壁照像单壁判读;(8)黑度:1.5-3.0;(9)灵敏度:1.5%以下;(10)标志:左上角为工程编号及位置编号;右上角为检测厚度,T之后加以mm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左下角为焊工编号及射线检测人员编号,分别以W及R表示;下中为同一焊口的张数编号及中心点符号,以A、B、C表示;右下角为照像日期,年月日均以两位数字表示,不足两位数者以零填补;(11)底片两边重叠时最少重叠25mm;(12)接受基准:()级。试编写其X射线透照的工艺规程。 8.右图所示中:板厚32mm,存在有 a.夹渣, b.气孔, c.夹渣与气孔, d.未焊透(熔穿不足),尺寸大小 如图示,按()判定,该焊道应 判定为几级? 9.右图所示中:板厚32mm,存在有 a.夹渣, b.夹渣, c.气孔, d.裂缝, 尺寸大小如图示,按()判定, 该焊道应判定为几级? 10.承上题,右图所示中的b夹渣 和c气孔应各自独立判为几级? 11.母材厚度5mm的钢板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底片中发现长3mm,宽2mm的缺陷,按()判定,应为第几级? 12.母材厚度30mm的钢板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底片中发现:a.一处长8mm,宽2mm的缺陷和相隔40mm处的b.一处密集点状缺陷(直径1mm,计有10个),按()判定,两处缺陷应各自独立判为几级? 13.母材厚度22mm的钢板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底片中发现:a.一处长8mm,宽2mm的缺陷和相

Q235B 8-8mm T字角焊缝 手工焊之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工艺指导书

Q235B 8-8mm T字角焊缝手工焊之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工艺指导书

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 单位名称: xxxx 公司(XX) 委托编号: HYLS-T3 焊接位置: 平焊 委托日期: 2007年12月7日 接头型式: T 接头编号: HYLS-T3 机械化程度(手工、半自动、自动) 手工 焊接方法: SMAW 保护气体: / 要求完成日期: 2007年12月13日 执行标准: JB4708-2000、GB50128-2005 检验项检验评定指检验项目 检验评定试样外观检JB4708-2000 无裂纹 拉伸 常温 焊缝 / / / 无损检测 射 / / 超 / / 弯曲 面弯 GB/T232-1999 JB4708-2000 各2条 渗 / / 背弯 / / / 磁 / / 冲击 焊缝/ / / 焊缝化/ / 热影 接头硬/ / 铁素体测/ / / 金相 微 / / 应变时效 / / / 宏 / / 腐蚀试验 / / / 注:手工焊mm/根,气体保护焊mm/min ,埋弧焊mm/h 。 接头型式简图: 母 材:钢号 Q235B 与钢号 Q235B 相焊; 规格: 8/8 焊材牌号: J427 ; 规格: φ4.0 角焊缝尺寸: 内角:8/10mm 外角:8/8mm

编 制Xxx 日 期 2007.12.7 审 核 日 期 批 准 日 期 焊接工艺指导书 单位名称: xxxx公司 焊接工艺指导书编号(WPS): WPS140-T-8/8 日期2007.12.8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 PQR140-SMAW-Ⅰ1-T-8/8 焊接方法: SMA W 机械化程度(手工、半自动、自动): 手工焊 焊接接头: T 简图: (接头形式\坡口形式与尺寸\焊层\焊道布置及顺序) 坡口形式: 无 衬垫(材料及规格): 无 其他: 母材: 钢号Q235B 标准号GB3274 类别号Ⅰ组别号I-1 与 钢号Q235B 标准号GB3274 类别号Ⅰ组别号I-1 相焊 厚度范围: 母材: 对接焊缝角焊缝8/8 管子直径\壁厚范围: 角焊缝不限 焊缝金属厚度范围: (对接焊缝) SMAW SAW GTAW GMAW 角焊缝内角:8/10mm 外角:8/8mm 其他 焊接材料: 焊材类别焊条焊丝/焊剂焊丝 焊材标准GB/T5117 焊材牌号(钢号)J427 填充金属尺寸φ4.0 焊材型号 焊材烘干温度350~400℃ 焊材恒温时间1~2h 其他

Se75射线源的曝光时间计算和透照工艺分析

Se75γ射线源的曝光时间计算和透照工艺分析 冯华平 (广州市锅炉压力容器监察检验所, 广州 510050) 摘要:通过对Se75γ射线源的特性分析,参考曝光时间计算的表格法和公式法,研发出Se75源曝光时间的快速计算仪器;通过拍片工艺试验,提出获取优化的透照工艺参数的途径。 关键词: Se75γ射线源曝光时间计算优化透照工艺 EXPOSURE TIME CALCULATION AND TECHNICAL ANALYSIS OF γ SOURCE Se75 Feng Huapi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Guangzhou 510050) Keywords:γsource Se75 , Exposure time calculation , Excellent exposure technical 近年来研制成功的第二代Se75γ射线源,从原来的单质硒改进成为热稳定性高、强度高的金属硒化物;射源形状从原来的圆柱形改进成为准球形,焦点尺寸比原来小23.5%,从而在几何不清晰度相同的情况下能使射源更接近被照工件,提高照射量率50%;它的半衰期是118天,是Ir192的1.6倍;它的发射平均能量为206Kev,接近X射线的能量水平,适宜透照5─40mm厚度的钢铁工件特别是锅炉受热面的小口径钢管工件,得到灵敏度和宽容度较高的透照影像。因为有这些优点,新一代Se75源推出市场以后就受到探伤工作者的重视和欢迎。[1],[2],[3],[4] 由于Se75源在我国使用时间还不长,探伤人员对它还有一个认识过程。特别是目前未见到关于它的曝光时间的快速计算工具;另外,由于它的射线能量和辐射水平都较低,因此曝光时间比Ir192源要长(经试验,相同条件下,Se75曝光时间约为Ir192的1.8-3.0倍),有时还比X射线曝光时间要长。如何根据它的性能特点选择优化的透照工艺参数,以求得透照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统一,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就这方面的内容作分析探讨。 一.Se75源对钢铁工件的曝光时间计算 根据文献[3]介绍,Se75源的透照厚度与曝光量的关系见表一所示。 Se75透照厚度与曝光量的对应关系表一 透照厚度 Se75曝光系数Ci·Sec/M2 黑度D=2.0 黑度D=2.5 mm 胶片D4 胶片D7 胶片D4 胶片D7 8 44320.28 18463.01 70242.91 29261.90 9 47500.97 19783.47 75283.97 31354.69 10 50909.93 21198.37 80686.80 33597.16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1、目的 本工艺规程是根据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第2部分:射线检测,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凡按国内规范设计、制造的锅炉、压力容器需作射线检测时,均应执行本工艺。本工艺自实施之日起,代替CKM-163001/06C。 2、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2?50mm的锅炉、压力容器全熔化焊对接接头和角接接头的X射线 检测方法及质量等级评定要求。 锅炉、压力容器的有关支承件和结构件的对接接头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

GB/T 12604.2 无损检测术语射线照相检测 TSG Z8001-201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T 1153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 部分:通用要求 NB/T47013.1-2015 2 部分:射线检测 NB/T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观片灯最低要求 GB/T 19802 GB/T 23901.2无损检测射线照相底片像质 GBZ 117工业X 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工业丫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GBZ 132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用金属增感屏 JB/T 5075 JB/T 7902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 1 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 GB/T 19348.1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2 部分:用参考值方法控制胶片处理GB/T 19348.2 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 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锅壳锅炉 GB/T 16507-2013 GB/T 16508-2013水管锅炉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5-2011 压力容器 GB 150-2011 4术语和定义 4.1 透照厚度W 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通过的各层材料公称厚度之和。 4.2 工件至胶片距离b 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4.3 射线源至工件距离f 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工件受检部位近源侧表面之间的距离。 4.4 焦距F 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4.5 射线源尺寸d 射线源的有效焦点尺寸 4.6 圆形缺陷 长宽比不大于3 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 4.7 条形缺陷 长宽比大于3 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 4.8 透照厚度比K 一次透照长度范围内射线束穿过母材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之比。 4.9 一次透照长度符合标准规定的单次曝光有效检测长度。 4.10底片评定范围

小径管透照工艺

如何确定厚壁小径管对接焊缝X 射线透照工艺 作者:梅县发电厂 潘军光 摘要:根据不同的技术标准探讨 厚壁小径管对接焊缝X 射线探伤的透照工艺。通过分析,选择出合适的透照工艺,以获得较好的底片质量。 关键词:X 射线检验;焊接接头;小径管;工艺 燃煤火电厂125 MW 机组受监金属部件中,有大量规格为76 mm×11 mm 的管子,需要对焊缝进行X 射线探伤。如按照习惯采取的曝光工艺,虽然能扩大评片区,但底片对比度小,灵敏度低,像质计不清晰。为获得较好的X 射线底片质量,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和探伤实践,寻找出较好的探伤工艺参数。 国内有标准规定小径管(外径小于89 mm)对接焊缝X 射线椭圆成像,为保证质量,一般曝光量不低于15 mA.min [1];也有标准规定对外径小于或等于76 mm 的管子允许选择较高管电压,曝光量小于7.5 mA.min ,黑度范围1.5~3.5[2]。以上两标准均没有严格给出具体的透照工艺参数,只对底片质量提出对比度、灵敏度和黑度的要求。以前曾有标准列出了一些推荐参数(如高电压、短时间)[3],但在实际探伤中获得的底片质量较差,对比度小,灵敏度低,像质计显示不够清楚。 1管电压的选择 在适当的范围内,射线底片的对比度差值越大则各种缺陷细节显示越清晰,因此在黑度一定的范围内,底片对比度越大,发现缺陷的灵敏度就越高。根据公式 ΔD=-0.434γ.μ.ΔΤ, 式中ΔD——底片对比度; γ——胶片对比度; μ——衰减系数; ΔΤ——被透工件厚度差。

在胶片和被透工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要增大对比度ΔD,就要增大衰减系数μ。对于同一工件来说, μ=τ=kρZ3λ, 式中τ——吸收系数; k——常数; ρ——被照工件密度; Z——被透工件原子序数; λ——射线波长。 密度和原子序数是不变的,所以,若增大衰减系数必须增大射线波长λ。由于 式中U——管电压。 若要增大射线波长λ,则要降低管电压U。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要提高底片对比度ΔD,就要降低管电压U。但是对于厚壁小径管来说,厚度变化较大,为增大曝光宽容度,增大有效评片区,又必须提高电压,但同时也要考虑射线机的使用寿命。我们知道,当工作负荷为满负荷的80%~90%时,可以有效延长X射线机的使用寿命。笔者认为,采用2505型X射线机透照,管电压为230 kV,此时获得的底片质量较理想。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Q345B ER50-6 焊丝 角焊缝(中对照)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Welding procedure qualification report (PQR) 编号NO: PQR021 焊缝类型Joint type: 角焊缝Fillet weld 试板钢号Test plate materials: Q345B 试板厚度Test plate thickness: 40mm 焊接方法Welding method: GMAW 焊接材料Welding materials: ER50-6 母材厚度范围Applicable parent materials thickness range: 5-200 mm 焊缝厚度范围Applicable filler metal thickness range: 5-200 mm 评定执行标准Assessment of implementation standards: NB/T 47014-2011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单位名称Company name: 焊接工艺评定编号PQR NO. PQR 021 预焊接工艺规程编号PWPS NO. PWPS 021 焊接方法Welding method GMAW 机械化程度(手工、机动、自动) The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manual, mobile, automatic) 手动manual 接头简图Drawing:(坡口形式、尺寸、衬垫、每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焊缝金属厚度)t:40mm 母材Parent materials: 材料标准Material Standard GB/T 1591 材料代号Material code Q345B 类别号 Fe-1 组别号Fe-1-2 与类别号 Fe-1 组别号Fe-1-2相焊接 Category No. Fe-1 Group No. Fe-1-2 and Category No. Fe-1 Group No. Fe-1-2 are welded 厚度Thickness 40mm 直径Diameter / 其他Others / 焊后热处理 Post weld heat treatment: 保温温度 Thermal insulation temperature(℃): / 保温时间范围 Thermal insulation time(h) / 保护气体protective gas: 气体种类混合比流量 Gas type Mixing ratio Flow rate 保护气 Shielding gas 20%CO2+80%Ar 1:4 15-25L/min 尾部保护气 Tail shielding gas / / / 背面保护气 Back shielding gas / / / 填充金属Welding materials: 焊材类别 Welding materials category No. FeS-1-2 焊材标准 Welding materials Standard GB/T 8110-200 焊材型号 Welding materialstype ER50-6 电特性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 电流种类 Type of current 直流(DC) 极性 Polarity 反接(EP) 钨极尺寸 Tungsten electrode diameter / 焊接电流 Welding current: 200-300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