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法律思想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仲舒的法律思想探究

【摘要】本文立足于西汉的时代特点,从董仲舒“大一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入手,主要通过对《春秋繁露》中相关部分的初步研究,力图把董仲舒的“大一统”法律思想作一较为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旨在形成对董仲舒法律思想的正确评价,突出其法律思想中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意义。

【关键字】大一统德主刑辅春秋决狱秋冬行刑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of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Grand Unified Theory of Dong Zhongshu.Also it mainly study the relevant parts of the《Chunqiu fanlu》. The article tries to probe into and study the Grand Unified Theory of Dong Zhongshu deeperly, aimed at forming the right assessment about it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reflcted by the Grand Unified Theory of Dong Zhongshu.

[key words] the Grand Unified Theory morals first and punishment secondly sentencing in autumn and winter executing in autumn and winter

引言

董仲舒(前179~前104),董子,汉代思想家,政治家。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汉族。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

两汉时期,是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初步发展的阶段。就法律制度而言,“汉承秦制”。但随着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儒家思想成为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支配着汉代立法、司法实践以及律学的研究,并且影响着汉代以后两千年的封建法律,以至法律儒家化成为中华法系的重要特征之一。

由董仲舒创立的、以《公羊春秋》为主干的、兼采阴阳、法、道、名诸家学说而成的新儒学,适应了汉代维护君主专制、实现大一统的需要,并且更直接地与现实政治相结合,取得了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得到汉朝统治者的重视与采纳,开始成为统治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正统思想。而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中包含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律发展的史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封建法律思想的熠熠生辉的瑰宝。

一、董仲舒法律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 西汉初期的政治经济

政治——分裂割据:西汉初期,政治上实行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的体制,中央直接管辖的地区不过十五郡,仅占全国土地的三分之一。随着诸侯力量的膨胀,频频的反汉分裂活动也就愈演愈烈。如汉高祖刘邦时,“反者九起,几无天下者

五六,……不能以是一岁为安【1】”。汉景帝时终于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汉政权岌岌可危。百越(南方诸越人的统称)和匈奴纷纷向汉朝发难。“佗乃自尊号为南武帝,发兵攻长沙边,则数县焉。”【1】

经济——贫富悬殊、地区差别:西汉初期,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老者息于堂,丁壮者耕耘于田”,轻徭薄赋,生产力得到迅速恢复,社会财富大增。到汉武帝初年时,“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资财……”但是,真正富裕的是地主豪强,他们不仅占有大量的土地,而且千方百计地兼并农民的土地,所谓“弄法犯奸而富,….以末致财,用本守之”。于是出现了“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社会现象。从而,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

总之,在政治经济上,不仅有汉朝中央政权与诸侯、百越、匈奴等的激烈斗争,而且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汉政权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二) 西汉初期的思想学术

西汉初期政治上的分裂割据,经济上的贫富悬殊、地区差别,反映到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共存,思想不一,各家各派尖锐斗争局面。

(三) 董仲舒的法律思想产生成为历史的必然

西汉初期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是消除分裂割据,加强地区联系,以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统一成为了当时社会前进的基本趋势和历史发展的主流。董仲舒的法律思想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董仲舒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封建“大一统”思想

“大一统“思想是董仲舒法律思想的核心和一以贯之的主张,是董仲舒其他法律思想如“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形成和衍生的必要基础和前提。

1、“大一统”思想的内涵:

“大一统”作为一个术语出现,最早是在《春秋公羊传》中。《春秋》隐公元年载:“元年春,王正也。”《公羊春秋》解释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谒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可见,“大一统”是由“王正月”来的。古代有所谓的“三正”:夏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商以建丑之月为正月,周以建子之月为正月。任何帝王受命建立国家,首先要改正朔,易服色由改正朔而起的。“三正”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云:“《春秋》曰:‘王正月’,《传》曰:‘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以谓之王正月?曰: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2】

《公羊传》由“王正月”而提出“大一统”,主要是着眼于政治文化意义上的“一统”,但是“大一统”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大一统”中的“大”在这里是作为动词,相当于“以……为大”,有强调、尊尚、推崇的意思。由此可知,“大

①华友根.董仲舒思想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

①华友根.董仲舒思想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