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对出行行为的影响分析综述
基于位置信息的用户行为轨迹分析与应用综述
基于位置信息的用户行为轨迹分析与应用综述陈康;黄晓宇;王爱宝;陶彩霞;关迎晖;李磊【摘要】近年来,随着空间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基于位置信息的用户行为轨迹分析及其应用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已展现了良好的商业前景.根据应用的领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智能交通应用和用户行为分析应用两种类型.本文分别对这两类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对每类应用,都概括了在相关领域中研究的典型问题和代表性结果.最后,讨论了在用户行为轨迹分析研究中的主要技术特点,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电信科学》【年(卷),期】2013(029)004【总页数】7页(P118-124)【关键词】位置服务;行为轨迹分析;智能交通;社交网络;大数据【作者】陈康;黄晓宇;王爱宝;陶彩霞;关迎晖;李磊【作者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广州510630;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州510006;中山大学软件研究所广州510275;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北京 100032;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广州510630;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广州510630;中山大学软件研究所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1 前言近年来,随着以GPS导航仪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的普及与应用,人们已经能够以相对低廉的代价获得大量的用户实时位置数据,如在GPS导航系统的支持下,可以实时获得汽车驾驶员当前所在的经、纬度位置信息和行驶方向信息;对于随身携带移动电话的用户,能以基站定位的方式,估计出该用户所在的大概区域。
特别地,对于给定的用户,将其在一组连续时间点上的位置“串联”起来后,就形成了他在这个时间段内的行为轨迹数据。
在大量用户位置和行为轨迹数据的背后,隐含了丰富的空间结构信息和用户行为规律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利用,不仅有可能发现个体用户的日常行为规律和群体用户的共性行为特征,甚至还有可能掌握其社交关系信息,这对智能交通、广告推荐等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交通领域研究综述与前沿问题展望
国内外交通领域研究综述与前沿问题展望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交通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国内外交通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本文将对国内外交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前沿问题进行展望。
一、国内交通领域研究综述在国内,交通领域的研究涉及到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经济、交通技术等众多方面。
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交通规划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在宏观层面,国内学者对城市交通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网络建设、城市交通总体布局、交通出行模式等方面。
城市交通网络的研究涉及到道路规划与设计、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和优化、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网络建设等问题。
城市交通总体布局的研究涉及到城市尺度的交通规划、交通运输需求预测、城市交通出行模式及人口、资源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交通出行模式的研究则主要包括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式的相互关系、城市交通出行行为模式、交通需求模型的建立和预测等方面。
在微观层面,国内学者对交通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拥堵与交通流理论、交通信号优化、交通管理手段等方面。
交通拥堵与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旨在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通过建立合理的交通流模型和优化交通流控制策略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交通信号优化的研究涉及到交通信号系统的设计与控制,通过合理设置信号灯的时序来优化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交通管理手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管理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如交通管制、交通改革、交通安全等。
二、国外交通领域研究综述与国内相比,国外交通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细致。
各国学者在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
尤其是在交通领域的创新技术和可持续交通方面,国外学者在研究上具有较大优势。
在交通规划方面,国外学者注重交通模式的多样化和综合交通规划的开展。
他们以可持续交通为目标,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便利性、鼓励步行和骑行、减少汽车使用等方式来改善城市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与居民出行行为关系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与居民出行行为关系研究摘要: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对居民的出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与居民出行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公共交通服务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机制,包括时间、成本、便利性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的建议,以促进居民更加便捷、绿色的出行方式。
1. 引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
发展公共交通服务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了解其与居民出行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和提升居民出行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2. 公共交通服务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2.1 时间上的影响良好的公共交通服务可以缩短居民出行所需的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公共交通的优先通行权、高频公交线路等都能够减少居民等待时间和行程时间。
而对于长途出行,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等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大幅减少通勤时间。
2.2 成本上的影响公共交通服务相对于私家车出行来说,具有较低的成本。
购买车辆、保养维修、燃料和停车费用等都是私家车出行的负担,而公共交通票价相对较低。
因此,改善公共交通服务可以降低居民的交通出行成本,提高出行的可承受能力。
2.3 便利性上的影响公共交通服务的便利性可以促使居民选择更加经济、环保的出行方式。
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覆盖范围广、站点布局合理,出行路线规划方便等,都能够提高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的意愿。
3. 公共交通服务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机制3.1 交通出行需求的满足公共交通服务的发展可以满足居民不同出行需求,如通勤、购物、娱乐等。
提供多样化的公共交通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降低居民使用私家车的冲动。
3.2 出行时间和空间需求的匹配公共交通服务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出行选择,使居民能够更好地匹配出行时间和空间需求。
比如,高峰期增加公交车班次和地铁列车班次,提供灵活的出行时间选择。
3.3 出行成本的控制公共交通服务较低的票价相较于私家车出行是一种经济的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个人交通支出。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300字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1)对城市交通拥堵产生原因的研究Bull(2001)认为,城市公交系统的吸引力下降容易导致交通出现拥堵问题。
在不少城市,公交系统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途径。
这主要是公交系统可以节约公共交通资源,以有限的资源满足公众的交通需要。
为此,公交系统的吸引力下降容易导致人们选择其他交通公交,例如公众选择自驾车作为交通公交。
另外,Bruno. A(2008)还补充认为,公交的吸引力还影响人们对政府治理城市交通的信心。
公交系统水平常常被人们视为政府管理交通的能力的表现。
为此,低下的公交发展水平容易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消极的影响[2]。
David F(1995)认为城市交通拥堵产生原因主要为部分公民的交通意识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这给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
Dublin (2002)认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不能够仅仅依靠交通法规。
法规随着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公民的交通行为进行规范。
但是,单纯的法律强制却不能发挥完全的作用。
毕竟,交通法规无法完全对公众的交通行为进行全范围的限制和规范。
这需要交通道德意识的补充[4]。
Fries(1992)指出,良好的交通意识可以提升公众的自律能力,自觉性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
但是,由于公共交通意识教育的缺失,公民的交通道德意识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低水平的公共交通意识导致部分公民没有认真遵守交通法规,导致交通的混乱。
另外,低水平的公共交通意识还影响了行政政策的执行。
一些公众由于缺乏良好的公共意识,没有严格执行政府颁发的交通措施。
这导致措施的效用大打折扣,影响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3]。
Leblan(2006)提出,数量庞大的自驾车无疑给城市的交通管理带来沉重的压力,导致城市交通出现了拥堵。
相对于其他出行方式,自驾车这种方式占有更大的公共交通资源,严重降低了道路的使用效率。
政府难以通过对自驾车的管理以实现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
城市交通拥堵对居民出行成本的影响分析
城市交通拥堵对居民出行成本的影响分析城市交通拥堵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给居民的出行造成了诸多不便和额外的成本。
本文将分析城市交通拥堵对居民出行成本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缓解拥堵问题的建议。
首先,城市交通拥堵导致居民出行时间变长。
在拥堵的交通环境下,车辆行驶速度缓慢,车流量大,通勤时间明显延长。
居民需要提前几倍的时间出门,以确保能按时到达目的地。
这无形中增加了居民每天的出行时间成本,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安排。
其次,交通拥堵还导致居民的精神压力增加。
在拥堵的交通环境中,车辆密度高,车辆之间的争道和倒车现象频繁发生,驾车者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以防发生碰撞。
这种压力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也影响了居民的精神健康。
长期处于拥堵交通环境中,居民可能会产生疲劳、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他们的生活造成消极影响。
此外,交通拥堵还给居民的经济成本带来了负担。
在交通拥堵时段,车辆油耗增加,造成燃油费用的增加。
此外,停车场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导致停车费用的提高。
居民需要花费更多的金钱来应对交通拥堵带来的额外开支。
这些额外支出在长期累积下来,影响了居民的财务状况。
那么,如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居民的出行成本呢?首先,建设多元化的交通系统是关键。
除了传统的公交和私家车出行方式,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加强城市内部的道路规划,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步行和共享单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车辆的数量,缓解交通拥堵。
其次,推广智能交通系统是必要的。
通过智能信号灯控制、智能导航系统以及实时交通信息发布,可以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交通流动。
居民可以根据实时路况选择最佳路径,减少拥堵时的等待时间。
这将有效减少居民的出行成本,提高出行效率。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
例如,提高公共交通车辆的数量、频次和服务质量;降低公共交通票价;划定专用公交车道等。
这些政策措施可以鼓励更多的居民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降低出行成本。
行人轨迹预测 综述
行人轨迹预测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行人轨迹预测是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主要研究如何利用传感器数据和算法模型来预测行人在未来时刻的运动轨迹。
该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行人的数量和行为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研究如何准确、高效地预测行人的运动轨迹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目前,行人轨迹预测主要分为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两种。
传统方法主要是基于行为模型和轨迹特征的统计分析,如基于贝叶斯网络、最近邻算法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行人的运动规律和行为模式,但是存在对特征和参数的依赖性较强,预测精度有限的问题。
而深度学习方法则是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对大量的轨迹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从而实现更加准确和灵活的轨迹预测。
这种方法无需依赖于人工设计的特征,而是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自动学习行人的运动规律和行为模式,预测效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人轨迹预测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深度学习模型,如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注意力机制等,用于提高轨迹预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行人轨迹预测还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行人自身的行为特征、环境的复杂性、传感器的准确性等。
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因素,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和挑战。
行人轨迹预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需要整合多种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应用。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行人轨迹预测将在智能交通系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0字】第二篇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中的行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交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行人轨迹预测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交通管理者更好地规划交通流动,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车联网研究综述范文
车联网研究综述范文车联网(Connected Vehicle),是指基于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汽车与外部环境、其他车辆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连接与信息共享,以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的出行体验的一种技术。
车联网的发展将深刻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交通管理方式,被视为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车辆通信是车联网研究的核心。
通过车辆通信技术,车辆可以实现与周围车辆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信息交互。
车辆通信主要涉及V2V通信和V2I通信。
V2V通信是车辆之间的通信,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碰撞预警、交通拥堵信息分享等功能;V2I通信是车辆与交通基础设施的通信,可以获取交通信号灯信息、路况信息等,为驾驶员提供更准确的导航和出行建议。
其次,智能驾驶是车联网研究的重点。
智能驾驶技术可以帮助驾驶员进行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等操作,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智能驾驶的核心是感知、决策和控制。
感知模块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车辆周围的信息;决策模块通过算法和模型分析数据,做出相应的决策;控制模块将决策结果转化为实际的驾驶行为。
最后,交通信息服务是车联网研究的应用方向之一、通过车联网技术,车辆可以实时获取交通信息,如路况状况、附近的停车位情况等,驾驶员可以据此进行出行决策。
此外,交通信息服务还包括导航、广播电台、音乐服务等应用,为驾驶员提供更全面的交通出行服务。
车联网的研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车辆之间的通信技术,要实现车辆之间的高效、可靠的通信需要解决传输速度、抗干扰等问题;其次是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车辆传输的信息涉及个人隐私,如何保护用户数据安全成为研究的重点;再次是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车联网的发展需要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相匹配。
总结来说,车联网研究的进展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车联网技术将进一步完善,为人们提供更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交通运输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发展和运行起着关键性的支持和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交通运输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庞大,需要更高效、可持续和智能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交通运输领域的一些重要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当前研究的热点和挑战。
一、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与演化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多元化、复杂且动态的系统,它包括各种交通模式、设施和服务。
过去几十年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交通运输系统经历了从传统的单一运输模式到综合交通网络的演化。
文献综述了这一演化过程,探讨了新兴的交通运输概念和技术,如智能交通系统、共享交通和电动车辆等,以应对交通拥堵、碳排放和能源效率等问题。
二、交通需求与出行行为研究了解交通需求和出行行为对于规划和管理交通运输系统至关重要。
本节综述了相关的文献,包括交通需求的建模方法、出行模式的选择和旅行时间的预测等。
这些研究为交通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了指导,以优化交通网络和服务,并提高用户的出行体验。
三、可持续交通运输的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交通运输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节综述了一些关于可持续交通运输的文献,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交通方式、减少尾气排放和增加交通系统的能源效率等。
这些研究提供了实现可持续交通运输的策略和方法,为政策制定者和业界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四、交通运输的智能化与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正朝着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本节综述了一些关于智能交通系统、无人驾驶技术和交通网络的数字化改造等方面的文献。
这些新技术和应用将改变人们对交通运输的认知和使用方式,并对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五、跨界与一带一路交通运输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合作和发展的机遇,特别是在交通运输领域。
本节综述了一些关于一带一路相关的交通运输发展文献,包括跨国铁路、海运合作和物流通道的建设等。
这些研究为跨界合作和交通互联互通提供了框架和实践经验,以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 绿色低碳 综述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交通运输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不仅承载着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还对城市的环境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也越来越严重,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如何实现交通运输的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交通运输的绿色低碳发展现状在当前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交通运输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加快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建设智能交通系统等。
在城市层面,也出台了一些限制车辆通行、鼓励骑行出行的政策举措,以减少碳排放和交通拥堵问题。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交通运输的绿色低碳发展,但仍存在许多挑战。
绿色低碳交通是指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碳排放的交通方式。
相比传统交通方式,绿色低碳交通有以下几个优势:1. 减少碳排放: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工具等绿色交通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车辆尾气排放的碳量,降低碳排放量。
2. 减少能源消耗:绿色交通方式可以采用更为高效的能源,减少燃料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降低交通拥堵:发展公共交通、鼓励骑行等方式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4.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绿色低碳交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并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要实现绿色低碳交通发展,需要在政府、企业和个人多方共同努力下不断探索和创新。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绿色低碳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
2.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政府可以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覆盖范围。
3. 鼓励骑行出行:骑行是一种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政府可以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市民选择骑行出行。
交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交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交通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无论
是城市还是乡村,交通都贯穿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质量。
首先,交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便利。
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们
可以更加便捷地前往目的地。
无论是公共交通工具还是私家车,都让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交通的便利性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提高生活效率。
其次,交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经济影响。
发达的交通网络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货物和人员的流通。
交通的便利性和高效性让商品能够更快速地运送到各个地方,从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同时,交通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此外,交通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环境影响。
交通工具的使用会产生一定的环
境污染,比如汽车尾气排放、噪音污染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成为了社会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交通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交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它既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
便利,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在享受交通便利的同时,也要意识到交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交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数据理论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具有数据规模大、类型多、价值高、处理速度快等特点。
大数据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大数据理论进行总结,分析其发展现状、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大数据理论概述1. 大数据定义大数据是指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价值高、处理速度快的数据集合。
它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大量性、多样性、价值密度低和高速性。
2. 大数据来源大数据来源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政府机构:如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等。
(2)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
(3)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
(4)社会公众:如社交媒体、在线论坛等。
3.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
以下列举几种关键技术:(1)数据采集:Hadoop、Spark等。
(2)数据存储:HBase、Cassandra等。
(3)数据处理:MapReduce、Spark等。
(4)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
(5)数据可视化:ECharts、Tableau等。
三、大数据理论发展现状1.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大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环保等。
例如,在金融领域,大数据技术可以用于风险评估、欺诈检测等;在医疗领域,大数据技术可以用于疾病预测、治疗方案优化等。
2. 技术不断创新大数据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如分布式计算、深度学习、云计算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大数据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大数据技术研发和应用。
例如,《“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
四、大数据理论应用领域1. 金融领域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评估:通过对客户的历史交易数据、社交网络信息等进行分析,评估客户信用风险。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引言交通工程是研究和规划交通系统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交通网络、交通运输管理、道路设计、交通流理论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交通需求的增加,交通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对交通工程领域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为交通工程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1. 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规划与设计是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手段来优化交通网络的配置和交通设施的布局。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探讨交通规划与设计的方法、模型及其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
2. 交通系统管理与控制交通系统管理与控制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通信工具来监测和调度交通流量,以提高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和出行体验。
文献综述中可以讨论交通系统管理与控制的关键技术,如交通信号控制、智能交通系统等,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局限性。
三、交通流理论与模型1. 交通流理论交通流理论研究交通流量的形成、演化和稳定特性,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交通流的行为。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介绍交通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交通流模型的优缺点。
2. 交通模型与仿真交通模型和仿真是交通工程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建立交通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平台,可以快速评估不同交通管理策略的效果和影响。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对交通模型和仿真技术进行综述,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其应用价值。
四、交通工程技术与应用1. 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道路设计是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布局和设计道路可以提高交通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介绍道路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技术,以及交通安全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2. 公共交通与出行行为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和运营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探讨公共交通规划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出行行为对公共交通需求的影响因素。
五、结论本文对交通工程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围绕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交通流理论与模型、交通工程技术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居民出行行为研究在交通网络分析中的应用综述
182交通科技与管理理论研究0 引言交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交通工具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它以人作为交通的主体,起交通主体作用,基于人的需求,以多种交通方式为交通移动的载体,以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基础,以环境作为相互影响的背景,为劳动生产、工作学习、贸易往来、科学文化活动、社会交往和信息传递提供高效和便捷的条件。
长期以来,交通领域的各方面研究和应用往往忽略或轻视人的因素,其后果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就交通规划方面来说,自“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法建立以来,交通规划长期以此作为交通需求预测的标准方法,但存在着交通方式划分方法不合理、以小区为单位而忽略了个体差异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交通流的网络分配上更为突出。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多种传统集计方法无法解决的交通问题逐渐显现以及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不少学者开始考虑使用非集计的方法,以居民的出行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利用更少的数据获得更全面的研究成果。
1 居民出行行为研究在交通网络中的应用1.1 基于出行行为的交通网络均衡建模交通网络均衡即路网资源均衡使用,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一定的交通需求分配到交通网络上,而不会出现过饱和现象,这与交通参与者的路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其主观心理作用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驾驶路径。
Connors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建立了固定需求条件下的用户均衡模型,模型没有考虑出行者对路网状况的感知误差[1];黄海军等深入分析了固定需求网络中用户均衡的效率损失上界,进一步界定了用户均衡与系统最优之间的关系[2];赵凛等对比了基于前景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的路径选择模型,提出前景理论可以更好的刻画出行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路径选择决策行为[3];Hai Yang 对 UE、SO、CN 策略混合行为网络均衡问题进行了建模,考虑了不同行为策略下的路径选择问题[4];关宏志等基于出行者对路网信息的不完全掌握和选择行为有限理性假设,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交通选择行为模型[5];张波等分别研究了累积前景理论和有限理性下的随机用户均衡交通分配模型,有助于更加精确地描述交通流的实际分布形态[6];Xu 基于出行可靠性来设定参照点,运用累积前景理论建立了一个用户均衡模型[7]。
出行距离对于居民出行影响研究综述
188交通科技与管理理论研究0 引言影响居民出行方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了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出行的便捷程度等。
在这里通过对出行距离的研究来分析居民的出行规律以及特征,在不同距离下居民出行方式分担率的不同,对于城市交通规划及管理以及确定各种运输方式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杨海霞[1]对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唐区域的出行研究,确定了研究区域中短距离的阈值为200 km。
当区域之间出行距离超过200 km 时,将其划分为中长距离出行。
在城市内部交通当中,周文竹,王炜[2]等人通过对城市内部出行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出行距离在3 km 和7 km 附近出行量会峰值,因此对城市内部出行划分为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出行。
针对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不同出行距离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已经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详细的探讨。
主要在以出行距离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理论和模型,通过对多种影响因素分析,得到居民出行方式对不同交通方式的选择。
1 城际中长距离出行对出行影响在此方面进行研究的范雪婷[3]对旅客出游方式选择和敏感性分析进行研究,探讨影响出游方式的因素,采用广义时间效应的 logit 模型预测各种出行方式的分担率,最后对影响因素的出游需求作了敏感性分析;杨海霞、董志[1]等将非集计巢式logit 应用于城际之间的商务出行的交通方式选择进行建模,并分析了旅客对出行方式的选择。
分析影响商务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最终根据模型运算得到选择各种出行方式的概率。
卢欣[4]提出了八项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结合结构模型,以计划理论为核心,量化各项影响因素,建立了旅客中长距离出行方式选择模型;芮海田,吴群琪[5]将旅客的个人特征与出行特征作为评价出行决策的影响指标,建立居民中长距离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并结合弹性理论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的敏感度。
姜伟,赵阿柱[6]对个人特征、出行特征与出行交通方式选择运用多元Logit 模型进行建模,再通过SPSS 对模型各项参数进行标定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了个人出行特征对各种出行方式选择的关联程度有着不同的影响。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出行行为预测与交通优化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出行行为预测与交通优化研究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的普及,人们对出行行为的需求越来越高。
然而,如何预测出行行为,并对交通进行优化,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幸运的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出行行为预测与交通优化研究正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出行行为预测是指通过对大量的出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来预测人们的出行模式和趋势。
大数据分析能够处理海量的出行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揭示出人们的出行习惯和规律。
例如,通过对移动应用中的位置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人们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出行偏好,进而预测未来的出行需求。
基于大数据的出行行为预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出行模式预测。
通过分析大量的出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出行模式,如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和私家车等。
这些出行模式的选择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出行距离、时间、费用和个人喜好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哪种出行模式。
其次,交通拥堵预测。
交通拥堵是当今城市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历史的交通数据和实时的交通信息,预测未来的交通状况。
这有助于交通管理部门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减轻交通拥堵问题。
例如,在高峰时段,我们可以预测哪些道路容易拥堵,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班次或者设置临时通行限制,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再次,出行时间预测。
人们的出行时间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探索人们在不同时间段的出行频率和出行目的地。
这有助于交通规划者预测未来的出行需求,并合理规划交通网络。
例如,在高峰时段,可以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班次,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而在非高峰时段,可以适当减少班次,以节约资源。
最后,交通优化。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交通优化可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调整道路限行政策等手段,优化交通流动。
例如,通过分析车辆的实时位置数据,可以预测车流量并调整交通信号灯的时长,以减少车辆的停顿时间和排队等待时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交通状况社会实践报告
交通状况社会实践报告
交通状况是社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对于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交通状况,提出改进建议以改善交通状况。
首先,我们可以调查交通拥堵的状况,观察哪些道路、时间段和地点经常出现交通拥
堵的情况。
通过观察交通拥堵的原因,可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增加公共交
通工具,优化道路设计等。
其次,我们可以调查交通安全的问题,观察哪些地区和路段存在交通事故的频率较高。
提出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加强交通规则执法等建议,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交通对环境的影响,比如排放的尾气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噪音
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
提出减少汽车使用、鼓励步行和骑行等可行的环保措施。
通过社会实践报告,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交通状况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善建议,为促
进城市交通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基于前景理论的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综述
0 引言 国内外众多的研究学者在出行方式选择决策问题方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与成果。
但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期望效用理论框架下构建的非集计模型的研究,而在实际情境下,出行者受到来自自身的如经济收入、出行目的等主观因素以及来自外界的如复杂的路网状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非理性的出行选择行为,这与期望效用理论所假定的“完全理性人”以及“追求效用最大化”相违背,而前景理论比较贴合实际的描述了实际环境下出行者的出行。
虽然前景理论在交通领域已经等到了应用,但还不很成熟,以下将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个层面介绍出行方式的研究以及前景理论在出行选择问题上的研究状况。
1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研究决策问题的主流的理论和方法是“期望效用理论”。
1944年,VonNeumann和Mor-genstern首次提出了效用期望最大化理论[1],后经过Savage[2]用直觉的偏好关系推导出了一个由效用和主观概率来决定出行者选择决策的“主观期望效用理论”。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理论与实际诸多不相符的现实也慢慢暴露出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有Allais悖论和Ellsberg悖论,Allais通过实验得出人们在不确定言语描述环境下会表现出不一致的偏好关系,而Ellsberg 在其实验中也证实模糊环境往往会令决策者违背savage的确定性事件原则,这些都与期望效用理论的原则相违背[3]。
在基于前景理论研究出行行为选择决策问题时,参照点的设置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自然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就比较多。
Avineri在其建立的累积前景理论模型中研究了对不同类型的出行者分别设置相应的参照点对最终出行选择决策行为的影响[4];Rongchang和Ryuichi在基于前景理论研究出行者的出行时间问题时验证了设置参照点的适应性和必要性;类似的,Sagi在研究影响出行者面对风险态度的出行方式选择时,充分考虑了在风险下参照点设置的重要性,并认为参照点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出行者面对风险的态度的。
国内环境行为研究综述
国内环境行为研究综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国内环境行为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的国内环境行为研究,包括研究的领域、方法和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研究领域1.城市交通出行行为: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出行量不仅加剧了交通拥堵、污染和安全问题,也对人们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
因此,研究城市交通出行行为,特别是绿色出行行为的促进和障碍因素,是当今环境行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中使用了问卷调查、实验控制、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结论表明,出行者的社会认知、行为习惯、经济状况、环境意识和个人价值观等因素对绿色出行行为有重要影响。
2.能源消费行为:能源消耗对环境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能源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个人的教育水平、收入、能源价格、意识和行为习惯等因素对能源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
其中,能源价格的影响最为显著,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能源价格政策来影响和引导个人的能源消费行为。
3.垃圾处理行为:随着城市垃圾量的不断增加,垃圾处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表明,个人的环境意识、知识水平、社会认知、行为习惯以及垃圾处理设施的便捷程度等因素对垃圾处理行为有重要影响。
其中,社会认知和行为习惯是影响垃圾分类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环境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国内环境行为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实验控制、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
其中,问卷调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但是受访者的回答并不能代表其真实的行为表现。
实验控制法是用于控制其他因素,从而独立考察某一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但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
回归分析法是用来研究多个因素对某一行为的影响程度,但是需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统计方法,可以同时考虑多种因素对环境行为的影响,但其应用范围比较有限。
车辆管理文献综述
车辆管理文献综述车辆管理是指对车辆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综述车辆管理的相关文献,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车辆管理的重要性车辆作为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车辆管理可以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安全性能,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因此,车辆管理对于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车辆管理的内容1.车辆维护管理车辆维护管理是车辆管理的核心内容。
它包括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等工作,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车辆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制度,合理安排维护计划,提高维护效率。
2.车辆调度管理车辆调度管理是指根据运输需求和车辆资源,合理安排车辆的使用和调度。
它包括车辆调度计划的制定、调度执行的监控和评估等工作,旨在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率,减少空驶率和拥堵情况。
3.车辆安全管理车辆安全管理是保障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车辆安全检查、驾驶员培训、安全意识教育等措施,以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乘车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4.车辆运营管理车辆运营管理是指对车辆运营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
它包括运输合同的签订、运输任务的分配、运输过程的监控和运输效果的评估等工作,以提高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
三、车辆管理的发展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车辆管理正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现代车辆管理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车辆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运输质量。
同时,车辆管理也面临着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管理模式。
四、车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1.智能化管理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车辆管理将趋向智能化。
通过车载传感器、智能调度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车辆运行状态、驾驶行为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分析,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 汉理 工大 学学 报 ( 通科 学与 工程 版 ) 交
J u n l f u a ie st fTe h oo y r a o o W h n Un v riyo c n lg
( a s o tt nS in e& En ie r g Tr n p rai ce c o gn ei ) n
V ol36 N o. _ 3
J n 0 u e2 1 2
交 通 信 息 对 出行 行 为 的影 响分 析综 述
姜 桂 艳 张春 勤 吴 正 言 李 继 伟。
( 吉林 大 学 汽 车 动 态 模 拟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吉 林 大 学 交通 学 院。 长 春 l 0 2 ) 3 0 5
然而 , 进 的 出 行 者 信 息 系 统 ( d a cd 先 avne
ta ee nomains se , rv lrifr t ytms ATI ) 有 效 性 取 o S的
决 于 出行 者对 AT S信 息 的 响应 程 度 , I 即交 通 信
息对 出行 者 出行行 为 的影 响 模 式 与影 响程 度.自 2 O世纪 8 O年 代 以来 , 内外 学 者 先 后 对 此 进 行 国 了大 量 的调查 与分 析 , 主要从 出行 者 的角度 , 研究
2 交 通 信 息 对 出行 方 式 选 择 的影 响
了交 通信 息对 出行 目的地选择 、 出行 方式 选择 、 对
对 出发 时间选 择 和对 出行路 径选 择等 四个方 面 的
影 响.
熊勇 清 等 采用 问卷 调查方 式对 旅游 目的地
选 择 的 影 响 因 素 进 行 了 调 查 , 用 嵌 套 L gt 利 o i 模
1 交通信 息对 出行 目的地选 择 的影 响
以得 到 一 般 的 结 论 .
Kra 等通 过现 场 访 问 和发 送 邮件 方 式 调 an
查、 分析 了出行前 和 出行 中交 通信 息 对 非 通 勤 者
收 稿 日期 :0 卜1 - 0 2 1 21 姜 桂 艳 ( 9 4 : , 士 , 授 , 士 生 导师 , 要 研 究 领 域 为 交 通 信 息 采 集 、 理 与应 用 技 术 1 6 一) 女 博 教 博 主 处
为的影 响变 得尤 为重 要.
Ma masn[ 等基 于互联 网和 s h sa i = { P调查 法 获 取 相关 数据 , 利用 离散 选择模 型 ( r bt 型和 对 P o i模 数 似然 函数 ) 析 了交 通 信 息 对 购 物 目的地 选 择 分 的影 响. 结果 表 明 , 出行者 的社 会 经 济 特性 ( 性 如 别 、 龄 、 历等 ) 购物 目的地 的 改变 具 有 弱 相 年 学 与 关性 ; 对所 在城 市 不熟 悉 的 出行 者 更倾 向 于改 变 购物 目的地 ; 常 去 同一 商 场 购 物 的 出行 者 不 太 经 可能 改变 出行 目的地 ; 出行 者 获 得 交通 延 误 信 当 息时 , 改变 购物 目的地 的可能性 增 加.
国家“6” 8 3 计划 项 目( 准 号 :0 9 批 2 0 AA1 Z 1 ) 吉林 大 学 研 究 生 创 新 基 金 项 目( 准 号 :00 0 5 资 助 1 28、 批 2 1 12 )
第 3期
姜 桂 艳 , : 通 信 息 对 出行 行 为 的影 响分 析综 述 等 交
・ 5 ・ 4 1
通 常情况 下 , 大部分 出行 者 , 特别 是通 勤者 的 出行 目的地是 明确 的和 固定 的 , 如 , 班 、 例 上 上学 和 回家 等 ; 外 出购 物 或 旅 游 出行 者 的 出行 目的 而
地是 可选 择 的.
型分 析 了情感 印象 和约束 因素在旅 游 目的地 选择 过程 中的作用 . 结果 表 明 , 旅游 者对 某一 旅游 目的 地 的情感 印象 越 好 , 且该 目的地 被 感 知 的 约束 并 因素 越少 , 则该 目的地被 选择 的机 率越 大. 目前 , 虽然 部 分 学 者研 究 了交 通 信 息 对 到 达 目的地 的影 响 , 要 集 中在研 究 交 通 信 息 对 旅 游 主 或 购物 目的地 的影 响 , 由于研究 文献 较少 , 足 但 不
购物 目的地选 择 的影响 . 结果 表 明 , 非通 勤 者选择 购 物 目的地多 以商 场特 性 为 基 础 ; 提 供 延 误信 在
息 的 情 况 下 , 约 2 的 非 通 勤 者 会 改 变 购 物 目 大 5
的地.
据交 通 信息对 出行 行 为 的 影 响 , 制定 更 有 效 的信 息 发布 方法 和策 略. 因此 , 了解交 通信 息对 出行 行
摘 要 : 对 制 定 交 通 信 息 采 集 与 发 布 策 略 的需 要 , 出 行 目 的 、 行 方 式 、 针 从 出 出发 时 间 和 出行 路 径 的
角 度 , 绍 了 相 关 的典 型 研 究 成 果 , 结 了 交 通 信 息 对 出 行 者 出 行 行 为 影 响 研 究 的 主 要 进 展 , 析 介 总 分 了 我 国 在 相 关研 究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和 不 足 , 指 出未 来 的研 究 方 向. 并 关 键 词 : 通 工 程 ; 行 行 为 ; 通 信 息 ; 响 ; 述 交 出 交 影 综
中 图 法 分 类 号 : 9 . U4 1 1 DO1 1 . 9 3 jis . 0 53 4 . 0 2 0 . 0 :0 3 6 /.sn 2 9 — 8 4 2 1 . 3 0 3
随 着交通 信 息 发 布方 式 和设 备 的不 断 完善 ,
交通 信 息对 出行行 为 的影 响越来 越大 l ; 外 , 1此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