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组织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我国综合运输发展的影响因素

我国综合运输发展的影响因素

我国综合运输的影响因素综合交通运输定义:现代交通运输业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组成的。

每一种运输方式有其特定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形成了各自的技术运营特点、经济性能和使用范围。

铁路运输能力大、费用低、连续性强,可以全天候运行,是我国运输的主力。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通用性强、时效性好,能实现“门到门”运输。

水路运输能力大、投资省、费用低、占地少,特别是沿海和长江,即使国内运输干线,又是国际运输重要通道,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航运速度快,舒适性强好,是大城市间及边远地区长途客运的重要力量。

在对外开放的情况下,航空运输作用更为显著。

管道运输能力大、占地少、成本低、石油和天然气的最佳运输方式。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在五中运输方式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

综合运输体系是对单一的运输方式而言,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为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和、联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形成统一的运输过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我国综合运输的发展:我国综合运输发展有出生、成长、成熟、完善四个阶段。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从前苏联引入综合运输理念后,历经出生和成长阶段,目前正在向成熟阶段过渡。

我国综合运输的阶段变化有以下标志:第一,综合运输已成为运输界以至全社会的共识。

综合运输从小范围应用研究到运输界普遍采用。

通过40年的推广,综合运输理念已经为交通运输业各部门、各机构和众多人士所接受,并已经运用在运输系统的建设之中。

第二,综合运输的实践效果日趋凸现。

综合运输从诞生之日起,就作为一项应用学科直接面向经济建设,并取得了斐然成果。

第三,对综合运输的理论探讨逐步深入。

运输界人士对综合运输提出了系统性、替代性、协调性、综合性、发展性、可持续性等基本理论。

各类交通运输书籍、杂志上综合运输文章也屡见不鲜,充分显示出综合运输理论研究的氛围。

浅谈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质量组织管理的应用与研究

浅谈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质量组织管理的应用与研究

浅谈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质量组织管理的应用与研究发布时间:2021-08-30T06:47:53.638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5月第13期作者:张辉[导读] 我国的铁路建设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发展的过程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张辉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摘要:我国的铁路建设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发展的过程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于这样的情形我们应该摆正心态,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在不断对于之前方法验证、完善、否定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行业向前发展。

就当前社会发展状态来说,铁路交通运输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严重缺乏市场化进程。

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的现状难以全面满足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

这篇文章从运输质量等角度进行阐述,希望对于大家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质量;行车组织引言就当前社会发展状态来说,铁路交通运输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严重缺乏市场化进程。

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的现状难以全面满足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需求不断提升的现代社会,人们对铁路交通运输工作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

然而当前铁路交通运输市场难以全面满足人们的需求。

对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对于提升铁路交通运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关键意义。

1影响铁路行车组织的安全因素 1.1环境因素针对环境因素而言,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铁路运输的自然环境是影响铁路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恶劣天气下,铁道的运行将会受到阻碍,常年曝露在自然环境下难免会受到侵蚀或者是寿命缩短等现象;在洪水、泥石流的影响下会对铁道带来大面积的瘫痪或者是整修,雨季的雷暴天气对铁路的电力系统设施也是最为常见的因素之一,例如前几年雷雨天气,导致运行铁路停止前进,最后发生严重的铁路交通瘫痪,最后铁道部经过检测是雷暴天气的影响使其导致信号失误;再次自然地理位置的影响,国家这几年针对于铁路的发展是前攻后进,为了拓展边疆地区的发展,青藏铁路的修建是我国发展边疆地区的重要举措,针对边疆地区的自然环境来说,又要守住自然景观,又要保证该地区在设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完整修建,这项工程耗费了很多资源,一切都是为了保护青藏地区原生态景观的前提下修建和完工的。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从系统论观点动身,与运输平安有关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四类:人、机器、环境与管理。

一、单因素影响分析1.人员因素影响分析(1)人在保障运输平安方面的重要性人对运输平安的特别性有:主导性、主观能动性及制造性。

(2)影响运输平安人员分类影响运输平安的人员:运输系统内人员,运输系统外人员。

(3)运输平安对人员的素养要求平安素养包括思想素养、技术业务素养、生理、心理素养以及群体素养。

2.设备因素影响分析(1)与运输平安有关设备类型运输基础设备:固定设备、移动设备运输平安技术设备:平安监控设备、平安监测设备、自然灾难预确报与防治设备、事故救援设备及其他平安设备。

(2)铁路运输设备特点以及改进平安性的途径铁路运输设备特点:种类多、数量大、整体性强、延长面广、配置分散、连续运转、冲击猛烈、自然力影响大、设备有形损耗严峻、运用中设备监控难度大、故障处理时间紧。

改进运输设备平安性的途径有:强化运输基础设备,加大其平安系数,使之适应列车重量、密度、速度提高的要求。

研制和采纳先进的运输平安技术设备。

(3)影响运输平安的设备因素影响运输平安的设备因素主要指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平安技术设备的平安性能,包括设计平安性和使用平安性。

设计平安性:设备的牢靠性、可修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先进性等。

使用平安性:设备的运行时间、维护保养状况等。

3.环境因素影响分析影响运输平安环境包括内部小环境和外部大环境。

二、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分析人、机(设备)、环境三者是构成铁路运输平安保障系统的最基本组成要素,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有七种方式,因此只有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有效地保证铁路运输的平安。

三、管理因素影响分析铁路运输平安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减免运输事故及由此引起人和物的损失而进行危急掌握的一切活动。

影响运输平安管理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平安组织、平安法制、平安技术、平安教育、平安信息和平安资金等,如教科书的P21图2____7所示。

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探讨

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探讨

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探讨摘要: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迅速。

为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铁路系统持续进行运输设备更新和动力改造,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需求。

但铁路运输实际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进而制约运输效率的提升。

因此,优化铁路运输组织进而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是当前铁路运输工作中的重点。

本文旨在为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提供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铁路运输;运输生产;方法措施引言在我国铁路系统快速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大主要铁路交通运输枢纽承受着巨大的运输压力,运输的任务也在逐年上升,而作为衡量铁路运输量的重要依据,比如货运发送量、周转量以及里程量等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虽然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铁路运输设备投入运行以及铁路设备的更新换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铁路运输压力。

但这些工作仍不能有效的解决铁路系统中由于货源分配不均衡、机车使用效率不高、运输秩序复杂以及货运司机超负荷工作等因素而导致的运输生产效率不高的现状。

因此铁路运输系统运输效率的提升,就需要分析制约铁路运输效率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优化运输组织。

1.影响铁路组织运输生产效率的问题1.1货源分配不均匀及竞争问题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的加快,促使南、北方城市轻重业发展、产品销售运输、生产力布局对铁路统筹指挥能力、运输组织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造成现阶段铁路系统在基础建设、设备设施配置使用等方面出现与实际运输需求不均衡、不适应的局面。

二是因铁路系统前期规划和实际发展的限制,铁路运输生产效率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随着国内物流行业及大型运输企业市场现代化发展,优质便捷的服务、机动灵活性等特点越发显现,与铁路系统之间竞争力和冲击力逐渐显现和放大。

1.2运输组织和客观问题造成积压一是车站对阶段性货运发送计划不掌控、与货主沟通联系不畅等造成现场工作车集中到达,不能及时进行编解和输送,易对运输组织畅通造成影响。

二是因受天气原因、机车动力、站内股道运用等影响,现场运输组织不利、各工种间没有做到紧密配合,易出现保有量过高、运输组织不畅、装卸车指标下滑的问题。

影响运输效率原因分析和对策

影响运输效率原因分析和对策

影响运输效率原因分析和对策许进崇(南宁局调度所,助理工程师,广西南宁530029)摘要:通过分析南宁局集团公司的运输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线路设备质量优化站场设计、提高行车有关人员的业务水平、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等相应对策,对提高运输效率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铁路运输组织;安全效率1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1.1设备因素1.1.1线路设备线路坡度大、曲线半径小,电气化率低,线路设备老化,地理环境复杂,地质灾害频发。

这些都是威胁南宁局集团公司行车安全和影响运输效率的重要因素。

管内湘桂线柳州南站至滩头湾站、焦柳线,都为山区铁路且非电气化区段。

受线路坡度大、曲线半径小、机车牵引力不足等因素影响,湘桂线柳州南站至滩头湾站间图定吨位2850t(普超3000t),焦柳线八斗站至牙屯堡站更是全集团公司唯一还在使用补机的区段。

1.1.2外部因素管辖的线路多为山区铁路,且受降雨和台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频发。

每年集团公司管内南昆线、焦柳线、湘桂线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影响,主要为泥石流、水漫线路、道床冲空、塌方、危岩落石等灾害。

1.1.3站场设备柳州南站是中路网性编组站,接入来自各个方向的车流,然后根据不同的去向、不同的区段牵引吨位,重新编组,其解编能力直接影响集团公司的运输发展。

车站虽然为集团公司唯一的纵列式三级六场车站,解编能力强大,但站场设备设计存在不合理。

柳州南站三级六场投入多年,上行场的下行车流还不能实现站内交换。

货场装好的车辆因道岔和股道有效长等原因,也不便直接拉至柳州南二场解体,而是拉至柳州南六场编入折角车流或欠轴开车,造成解编能力重复和浪费。

1.1.4机车设备随着黎湛线、河茂线电气化的改造完成,南宁局集团公司投入大量的电力机车,机车牵引吨位由原来的4000t提高到4500t。

但由于各区段的牵引吨位不同、机车型号不同,需在编组站、区段站减轴、补轴作业,增加车站的解编作业,加大车站的中转停留时间。

铁路运输组织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组织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随 着基础设施建 设力度的 不断加大 , 铁 路 在 国 民 经济 中的 作用 日益 显 著 。 为 作 大 众 化 的交 通 工具 , 国的 铁 路 事 业 发 展 我 迎 来 了前 所 未 有黄 金 期 。 过 6 年 的 发展 , 经 O 我 国铁 路 现 代 化 建 设 取 得 了重 大 进 展 , 高 速 铁 路 、 车 车 辆 、 原 铁 路 、 有 线 提 速 机 高 既 等 技 术 迈 人 世 界 先 进 行 列 。 国 铁路 以 占 中 世界铁路6 %的 营 业 里 程 完 成 了 世 界 铁 路 2 %的运 输 工 作 , 经济 社会 发 展 作 出 了重 5 为 要 贡献 。 2 0 年 铁路 运输 资料 统 计 显示 , 国铁 07 全 路 货 运量 ( 含行 包 ) 1 2 7 3 4 3 万吨 ,L 0 6 的  ̄20 年 2 82 万吨 增长 9 0 占全 国 货运 量( 824 .%; 不含 远 洋 运输 )2 . 5 吨 的 l . %。 国铁 路 2 15亿 42 全 客运量 l 5 7 万人 ,L 0 6 的1 5 5 万人增 36 0  ̄20年 26 6 长8 O 占全 国客运量2 2 7 { 人的6 1 。 .%l 2 .8 L .% 尽 管 如 此 , 由于 我 国地 域 的差 异性 和 区 域 但 经 济 发 展 的 不 平 衡 性 , 路 运 输 的 快 速 增 铁 长 依 然 难 以 满 足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的需 求 。 这 不仅与铁路分布的不均衡性有 关 , 同时 也 与 铁 路 本 身运 输 的效 率 有 很 大 的 关 系 。
2铁路运输的影像 因素分析
2. 1路 网组成 的复杂 性
我 国 铁 路 经 历 了快 速 的 发 展 , 论 在 无 营 运 里 程 和 运 量 方 面 , 得 到 了极 大 的提 都 高 , 路 网的 复 杂性 依 然 限 制 着 铁 路 的 运 但 输 。 先 , 国铁 路 区域 发展 极 不 平衡 。 0 首 我 8 % 的 铁 路 网集 中 在 中 东 部 区 域 , 北 和 西 南 西 地 区 铁 路 拥 有 率 相 对 较 低 , 致 区 域 性 路 导 网 超 负 荷 运 转 , 大 的 限 制 了 区 域 铁 路 运 极 输 的发 展 。 其次 , 国 铁路 本 身 的 发 展层 次 我 不 齐 , 运专 线 、 客 高速 铁 路 、 速 铁 路 、 货 快 客 混 运 和 专运 线等 并 存 。 车 运 行 分 布 方面 , 列 部 分 区 域 白天 基 本 以 客 运 为 主 , 间 多 以 夜 货运 为 主 , 也 难 免 在 客 运 间歇 插 调 部 分 但 货 车 , 对 调 度 本 身带 来 了极 大 的挑 战 , 这 同 时 也 制 约 了运 输 效 率 的提 高 。 次 , 路 运 再 铁 输 , 别是 其 运输 管理 体 系 还 需不 断 提 高 , 特 以 适 应 日益 增 长 的 运 输 需 求 。 2 2 区域 经 济发 展的 不平衡 性 . 我 国 的 区域 经济 发展 极 不平 衡 , 部沿 东 海城 市成 为 经济 发展 的 龙头 和 引领者 , 而这 些 区域 对 铁 路运 输 的需 求 也 体 现 出其 差 异 性 。 不 断加 大 铁 路 路 网 建设 的 同时 , 路 在 铁

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最新版】

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最新版】

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1、影响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维持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

铁路运输企业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其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1)铁路设备对安全的影响。

对行车设备的改造施工及故障处理,多数情况需停止信号联锁的使用,要在无联锁的情况下接发列车,操纵台无显示、信号停用、道岔失去联锁,从准备进路、交递凭证、引导接车到区间列车的掌握均由人工来完成,对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大。

2000年全路发生的17起行车重大、大事故中,有7起(占41.2%)是在施工情况下发生的。

设备临时故障是在作业人员无准备的情况下,信号及联锁设备发生变化,一般在水害、雷击、暴风雨雪等自然环境下及设备老化等时,易发生临时故障,对运输安全影响也较大。

哈尔滨铁路局每年发生影响接发列车安全的设备故障约1200起。

(2)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

规章制度有遗漏、不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

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①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②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③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3)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

①作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握或理解有误,影响作业安全;②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影响作业安全;③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影响作业安全。

1999年8月2日5:10,哈尔滨铁路局万乐站因3#道岔故障(1-3联动道岔光带和表示灯无显示),影响上行出站信号不能开放,使用路票发车,5:38 Y212次旅客列车进2道停车,值班员确认3#道岔是定位后,对故障的判定和处理不当,误认为1#道岔也是定位状态,5:40列车启动行至信号机前司机发现l#道岔是反位,停车构成未准备好进路发车的险性事故。

铁路专用线货运量影响因素探讨

铁路专用线货运量影响因素探讨

铁路专用线货运量影响因素探讨发布时间:2022-01-07T02:40:53.485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26期作者:薛婧艳[导读] 随着铁路既有线货运能力日趋饱和,实现货运增量的突破点聚焦在新开通的货运通道上,作为铁路网的“毛细血管”,铁路专用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薛婧艳太原铁路机械学校,山西太原 030000摘要:随着铁路既有线货运能力日趋饱和,实现货运增量的突破点聚焦在新开通的货运通道上,作为铁路网的“毛细血管”,铁路专用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国家发展铁路专用线的政策引导下,应着重分析铁路专用线货运量影响因素,找出解决策略。

以期提升铁路专用线货运量。

关键词:铁路;专用线;货运量;影响因素;1 我国铁路专用线货运发展现状1.1 铁路专用线货运需求增长伴随我国产业经济结构的不断改革与优化,铁路专用线的运输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除去煤炭、钢铁、矿石等大宗货物运输,许多产品逐渐改变了“粗、大、笨”形象,向“轻、薄、小”方向发展。

第三产业产品、高附加值、批量小而品种多的货物和比重不断增长,倒逼铁路货物运输向便捷化、快捷化方式转变,而高铁在便捷性和时效性上表现更加突出。

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产品,如高档生鲜、时效性强的商务文件等选择高铁进行“当日达或次日达”。

高铁货运在市场上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份额,该市场的客户群体描摹特征为对运输时限、环境安全、温度条件有较高的要求。

1.2 铁路零担货物运量持续增长随着我国铁路制度改革的加快和货运能力的逐步提升,高铁从过去的客运到后来的货运,经历了漫长的改革历程,随着高铁货运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物流的快速发展,高铁零担货物运输量持续上涨。

1.3 快运运输竞争“白热化”整体来看交通运输业因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货运市场化中的快运竞争开始加剧,尤其是公路、铁路及航空方面货运的竞争出现“白热化”。

在铁路运输技术不断改善的背景下,高速铁路的运输条件也得到了大力改善,运力也得到了相应增加,货物运输更加快捷、安全、可靠。

分析铁路运输组织的构成及相关影响因素

分析铁路运输组织的构成及相关影响因素

分析铁路运输组织的构成及相关影响因素摘要:本文通过对车站分布,组织管理模式等各方面因素的论述,分析了铁路运输组织的构成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并且对区域经济发展和铁路路网关系的复杂性进行了定性分析。

通过对铁路管理模式和价格体系、机制的分析,提出了实现铁路运输核心竞争力提高的竞争机制。

本文旨在为进行铁路运输组织人员提供分析构成及相关影响因素。

关键词:铁路运输组织影响因素Abstract: Through the discourse upon the station distribution and organization pattern, the composition and related impact factors of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s are analyzed in this essay.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railway network is made. Through the analysis to railway management, pricing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the core competition mechanism of railway is proposed.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can be provided to railway transportation organizers.Key word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impact factor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铁路设施在国民生活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对国民生活、经济体系的影响日益加深。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概况、铁路客运行业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概况、铁路客运行业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概况、铁路客运行业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一、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概况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对于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经济布局和国防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我国一直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十二五”时期,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快速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3.4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6倍,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

铁路、民航客运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50%以上,城际、城市和农村交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场站一体化衔接水平不断提升。

高速铁路装备制造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电动汽车、特种船舶、国产大型客机、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等领域技术研发和应用取得进展,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交通重大工程施工技术世界领先,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实现全国联网,新能源运输装备加快推广:,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随着综合运输通道的完善、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客商务出行、休闲旅游出行等需求及货物跨区域运输、调配的需要逐渐增加。

2013年以来,我国旅客运输周转量及货物运输周转量整体处于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

《2020-2026年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按照运输方式进行分类,交通运输可以分为铁路、公路、水运、民用航空等方式,各类运输方式的旅客运输周转量呈现不同发展态势。

其中,铁路、民用航空旅客周转量增长速度较快,铁路运输旅客周转量占比由2011年31.02%提高至2018年41.34%;民用航空旅客周转量占比由2011年14.64%提高至2018年31.31%;水运旅客周转量占整体旅客周转量比重较低,处于较为稳定状态;公路旅客周转量及占比有所下降,由2011年54.09%下滑至2018年27.12%。

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探讨

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探讨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 2022.01引言:影响铁路组织运输生产效率的因素比较多,这就应在深入分析各项因素的条件下确定合理解决对策,逐步提升铁路组织运输生产效率,确保铁路组织各项工作实际开展效果可以满足相关行业现实发展要求。

当然还应保证提升铁路组织运输生产效率的对策达到合理状态,借助合理策略及时调整铁路组织运输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控制各项问题恶化,并在提升铁路组织运输生产效率的同时推进该项也向着合理方向发展。

1.影响铁路组织运输生产效率的因素1.1管理因素。

在铁路组织进行运输生产工作时,没有结合各项要求对铁路组织展开有效管理,这也会导致铁路组织在开展运输生产工作时出现问题,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生产效率,各类货物运输与相关行业综合发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同时相应管理不达标还会导致铁路分界口机车利用效率下降,铁路分界口分类货物运输工作会受到限制,这就会导致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出现作用力浪费的现象,造成铁路运输生产受到限制,铁路组织运输生产效率下降速率持续上升。

同时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差距较大的国家,矿产资源的出口外销及内需进口也主要集中于几个大的沿海城市,南北方经济发展模式区别较大,北方城市以重工业为主,矿产需求量大,南方以技术型产业为主导,与北方城市有较大区别,这样就导致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地区铁路线密集、运输量大,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烟稀少,铁路线路较少,导致铁路系统货源分配比例不均衡,从而引发资源、人力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1.2人员因素。

铁路货车司机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会出现过于疲劳的现象,导致铁路运输经常出现晚点现象,铁路组织运输生产效率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同时铁路组织工作人员没有针对运输生产工作进行有效管理,铁路运输生产会因为各部门工作人员实际参与力度低下而出现问题,造成铁路运输生产问题频发,相应工作实际开展效率会受到很大影响。

铁路运输事故主要因素及隐患

铁路运输事故主要因素及隐患

铁路运输事故主要因素及隐患1.铁路运输事故的主要指引因素(1)人员影响因素由于人在运输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安全运输中起关键的作用。

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

运输系统内人员主要指车务、机务、工务、车辆、安监、客运、货运等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特农民是保证运输安全的最关键的因素。

(2)设备因素影响运输安全的铁路运输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两类。

运输基础设备由线路、车站、信号设备、机车、车辆、通信设备等;运输安全技术设备包括安全监控设备、检测设备、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设备、事故救援设备等。

(3)环境因素影响运输安全的环境条件包括内部小环境和外部大环境。

内部小环境:对于一般微观的人机环境系统而言,内部环境通常指作业环境,即作业场所人为形成的环境条件,包括周围的一切生产设施所构成的人工环境。

但是铁路运输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宏观大系统,因此,除了作业环境,影响运输安全的内部环境还包括通过管理所营造的运输系统内部社会环境等。

外部大环境:影响运输安全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提供的、人类一时尚难改变的生产环境。

自然环境对铁路运输的影响特别大。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最常见的是暴雨和洪水。

此外气候条件、季节因素、时间因素以及铁路沿线的地形地貌也是不容忽视的。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管理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社会风气等对铁路运输安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铁路运输事故的主要安全事故隐患(1)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主要隐患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隐患主要是车务机务两方面:车务方面主要是作业人员向占用线接人列车,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逸,违章调车作业等;机务方面主要是机车乘务员运转中擅自关闭“三项设备”盲目行车,作业中不认真确认信号盲目行车,区间非正常停车后再开时不按照相关规定行车,停留机车不采取防溜措施。

解析铁路运输组织的影响因素

解析铁路运输组织的影响因素

解析铁路运输组织的影响因素摘要:在我国众多交通行业中,铁路行业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

然而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铁路运输行业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铁路运输组织的影响因素,并探析了加强我国铁路运输组织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运输组织;影响因素;方法引言我国的铁路运输具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与我国国计民生相关联的一项基础性行业,也是我国近年来对国有企业经济改革的重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铁路运输行业也正朝着现代化的方面发展。

然而,在进行转变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铁路物质基础薄弱,不能满足货运量的需求等,以至于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较慢。

因此,对影响铁路运输组织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是当前我国铁路行业发展的重点。

1铁路运输组织的概述1.1运输组织模式运输组织模式,即用哪种方式作为主要的运营模式。

一般来说,货运是线路运营主要模式,而线路末的运营模式是客运,或者是客货共运。

1.2客货列车对数及通过能力无论是客运列车,还是货运列车,其出车对数都对铁路的实际运营量有重要的影响。

另外,客运列车与货运列车的比例,近期、远期规划等,都是铁路运输组织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但是,要提高铁路运输的运营能力,不仅要看客货列车的对数,最重要的还是决定于每一条铁路的通过能力。

由于每一条铁路在设计的时候就有一定的标准,并规定了等级,因此其通过能力也是早已确定了的,不同地域铁路网,其通过能力也不同。

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铁路通过能力密切相关。

因此,铁路在设计、规划的时候,要考虑沿线开发的经济项目,预留扩能线路。

2影响我国铁路运输组织的因素2.1外部因素2.1.1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一直都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优势,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这些地区的铁路建设远远发达于我国西部地区。

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的相关介绍

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的相关介绍

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的相关介绍铁路集装箱运输是指使用铁路运输集装箱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具有高效、快捷、安全的特点,因此在现代物流运输中广泛应用。

而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就是指在实际操作中,为实现铁路集装箱运输所需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工作的过程。

本文将围绕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的相关介绍展开阐述。

一、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的背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物流运输的需求急剧增长。

而集装箱运输模式作为一种革新的运输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物流运输的主流。

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其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也逐步提高。

因此,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铁路集装箱运输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二、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的内容由于铁路集装箱运输是实现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它的组织内容十分广泛。

以下是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的几个主要方面:1. 运输计划和调度铁路集装箱运输的核心是车运配合,所以组织铁路集装箱运输前,需要做好运输计划和调度工作。

具体包括按订单、货物类别和地域等要素编制运输计划,安排车辆的投送和取送等工作,确保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

2. 集装箱拼装和装卸铁路集装箱运输需要进行集装箱拼装和装卸工作。

集装箱拼装是指将不同货物装入集装箱中,确保每个集装箱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而装卸是指将集装箱中的货物从车上或车下装卸下来,这需要相应的设备和人员协同配合,确保装卸效率和运输安全。

3. 带式运输和铁路集装箱运输相结合铁路集装箱运输通常需要借助带式运输(例如,汽车运输)来完成货物的起运和终点运输,因此必须将带式运输与铁路集装箱运输相结合。

这需要运输组织者制定对应的路线,以确保货物的快捷、安全运输。

4. 运输中的风险控制在铁路集装箱运输中,必须对运输风险进行控制和规避。

这包括选择安全的车型和交通运输设备,采取相应的保险措施等。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货物安全运达。

三、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的意义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在现代物流运输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简答题简述影响铁路运输供给的因素

简答题简述影响铁路运输供给的因素

简答题简述影响铁路运输供给的因素
影响铁路运输供给的因素包括:
1. 铁路运输设施的条件:包括铁路线路的长度、路基的宽度和平整度、铁路桥梁、隧道、水泥路基等建设状况,以及车站、货场、修配厂、变电所等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2. 运力的配备:包括机车、车辆、机车车辆的维修保养设施等,足够的运输辅助设施对于铁路供给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3. 运行组织及管理能力:包括调度、征集、跟踪、统计、评价等,并且必须实现科学管理。

4. 经济运行机制:包括运价、收支、效益、财务等,更高效的成本管理及合理的收费系统对于提升铁路运输供给至关重要。

5. 相关技术水平:包括架线电压、信号控制、牵引力等等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方面。

这些因素的存在对铁路运输供给起着决定性影响,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的提升可以实现铁路行业的更好发展和更高水平的服务。

铁路重载运输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探讨

铁路重载运输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探讨

铁路重载运输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探讨李建兵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路公司【摘要】铁路是一个网络型产业,运输生产过程是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上进行的,每天有大量的列车在四通八达的铁路线路上昼夜不停地运行。

本文对影响铁路重载运输系统中几个重要的因素进行了初浅的分析。

【关键词】铁路运输重载轨道铁路运输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特点是边生产边消费,不能储存,这就要求各单位和各工种间密切配合,使之协调动作,像一架庞大的联动机一样环环相扣,有节奏地工作。

下文对影响铁路重载运输系统效率的重要因素做了介绍。

一、铁路线路和站场重载列车由于纵向冲击力的增加和车辆轴重的提高,对站场股道和线路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的强度、耐久性和可靠性。

铁路线路变形下沉主要是由于道床破坏所致,而道床破坏程度又与道床应力的3-4次方成正比,所以开行重载列车的线路,必须改善铁路路基,轨道的工作状态,同时由于牵引重量大,启动困难,对于轨道的平顺性和坡度要求也比较高。

重载铁路的线路应保证线路的基本参数,提高线路的平顺性;减缓线路的限制坡度;加大最小曲线半径;采用大号码的新型道岔;铺设无缝钢轨。

重载铁路站场的到发线长度应满足车站到发线有效长是决定列车牵引重量的基本条件。

对于办理始发、终到重载列车的车站应延长1-2股道站线到发线至1050m-1250m;一般中间站可延长1股道到发线;中途有列检作业的车站延长2股道。

采用缩短型C63、C61型运煤车时,1050m线路可牵引6500;若开行7000t-8000t或10000t列车,站线需要为1700m或2100m。

铁路路基是铁路线路的基础,它直接承受列车荷载,必须具备坚固、稳定、耐久的良好性能。

现在全国各处线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型钢轨数量不足、轨下基础薄弱、道碴质量不良、道床脏污板结严重、轨枕易于断裂、线路稳定性差。

为适应重载需要,应采用重型钢轨,承载力大的轨枕、扣件。

钢轨应向重型化、强韧化方向发展,改进钢轨的材质,提_______高钢轨的抗磨耗、抗疲劳、耐腐蚀和抗损伤的能力。

关于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问题分析

关于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问题分析

关于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问题分析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系统的核心目标,是铁路运输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铁路运输必须始终坚持将安全工作摆在首位。

近年来,随着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和广泛提速,并且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给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对铁路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铁路运输安全形势波动较大,重大、特大事故常有发生,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其不适应。

1.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我国铁路安全面临巨大的压力,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调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快速的工业化进程给铁路运输造成沉重的压力我国在逐步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实施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加快,危险货物的运输量不断增加,潜在的安全隐患增多。

同时,城市化带动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人员交流频繁,铁路运输的客流量显著增加,运输负荷较重,铁路运线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2)地质灾害频繁造成众多事故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近年来的灾害较多,如洪水、地震、山体滑坡造成路基坍塌、桥梁断裂、线路中断。

这给铁路运输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自青藏铁路运营来,如何保证在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多年冻土、雷电频繁、常年风沙下稳定安全的运行,也是铁路安全工作的一个难题。

(3)管理体制改革给运输安全带来诸多挑战自2021年铁道部实施全路撤销铁路分局,实施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和运輸生产力布局大范围调整以来,安全基础建设要不断深化,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体系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的安全检查监督制度要尽快建立和健全,这些都是新的命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4)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下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

当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时,安全工作隐患重重。

2.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2.1铁路运输中“人”的影响分析铁路运输系统人员子系统中的“人”是指作为工作主体的人(操作人员或决策人员)。

铁路货运组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铁路货运组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的经营理念 ,因此 ,铁路 货运 组织 计划 的制 订 和 日 常生产都是 围绕这个 核心进行 的 ,而不 是 以满足 客 户 的需求为核 心。这种不 符合 市场 发展 需求 的经 营 理 念使得铁路货运 组织工 作过 程 中出现 了很 多与 客 户利 益相悖 的规则 与行 为 ,产生 了一系列 的负面影 响 ,限制 了铁 路 货 运 在 货 物运 输 市 场 上 的竞 争 能
力。
物在装卸 车的过程 中造成 的货 物破 损率 较高 ,给货 主造成 了较 大 的经 济损失 。对 于急需货 物 的大 型企
业来 说 ,这样 的卸 车质量 和效 率 是不 能满 足生产 要
求 的。
12 3 运输 速度不 能适 应快捷 的要求 .. 随着社会 经济 的发展 ,市场 需求 的变 化 ,客 户
航 运 以其快 速 、安全 、准确 和 手 续 简便等 特 点 ,在
运输 市场 上与铁 路货运 展 开 了激 烈 的竞争 。铁 路货 运 要 想在 激烈 的市场竞 争 中掌 握 主动 权 ,求 得生 存 和发展 ,必 须要 转变观 念 ,改 革 与完 善 不合 理 的货
运体 制 ,提高运 输服务 质 量 ,增 强 铁路 货 运在 运输
率低 ,货 物运输 时效性 、准确性差 ,货 运组 织过 程 不透明 等不适 应 市场发 展 的缺 点 ,提 出建 立 以
客户 为 中心的经 营理念 ,建立健 全 营销 机制 ,简化 作业手 续和 实现货 运物 流化 等 改革措 施 。
关键词 铁路 货物运输 对策
1 铁路 货运组 织工作存在 的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得货运许 可。且每天上报 请求 车并 不是 全部 都 能得 到批准 ,满 足率 一 般 较低 。在 进 货 装 车 的过 程 中 , 铁路 货运装车 实行 门到门运输 方式 较 少。在 收费 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4浅析铁路运输组织的影响因素陈立星 兰州铁路局兰州车站摘 要:铁路运输在我国的众多交通运输行业中发展历史最长,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铁路运输企业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

本文主要分析了铁路运输组织的组成,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促进铁路运输企业发展,提高运输效率。

关键词:铁路;运输组织;影响因素铁路运输是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中发展历史最长的行业之一,具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企业,因此,也是我国近年来国有企业经济改革的重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铁路运输业正从传统的行业向现代化发展。

但是,在转变过程中,也随之出现了很多问题,铁路物质基础薄弱,不能适应日益扩大的货运量需要,导致我国铁路运输行业与国外的铁路运输行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果不及时改进,会影响其向现代化的转变进程,阻碍经济的发展。

因此,分析铁路运输组织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

1 铁路运输组织的组成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尽管铁路运输可以分为货运和客运两个基本形式,但其内部的组成结构是基本相同的。

1.1 车站车站是铁路运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运输可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决定了铁路运输的方式及内容。

因此,铁路车站的设置非常重要,既要考虑到现在的经济发展现状,也要考虑到未来运输的发展前景,同时要兼顾区域的差异,科学、合理地安排车站的位置,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1.2 经营管理模式铁路的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对铁路运输组织、运营管理、线路建设、财务核算、养护维修等方面。

加强铁路运营管理,就是要实现路网的统一调度,以达到资源共享,从而降低运输的成本,以提高运营效益。

1.3 运输组织模式运输组织模式,即用哪种方式作为主要的运营模式。

一般来说,货运是线路运营主要模式,而线路末的客运运行模式是客运,或者是客货共运。

1.4 客货列车对数及通过能力无论是客运列车,还是货运列车,其出车对数都对铁路的实际运营量有重要的影响。

另外,客运列车与货运列车的比例,近期、远期规划等,都是铁路运输组织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但是,要提高铁路运输的运营能力,不仅要看客货列车的对数,最重要的还是决定于每一条铁路的通过能力。

由于每一条铁路在设计的时候就有一定的标准,并规定了等级,因此其通过能力也是早已确定了的,不同地域铁路网,其通过能力也不同。

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铁路通过能力密切相关。

因此,铁路在设计、规划的时候,要考虑沿线开发的经济项目,预留扩能线路。

2 铁路运输组织的影响因素2.1 铁路网路组成混乱随着社会主义改革进程的深入,我国的铁路运输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运输速度、运输量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铁路网络的构成混乱问题却仍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这导致我国的铁路运输改革处在“瓶颈”状态,得不到飞跃性的进展。

具体表现在:第一,路网建设区域不平衡。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铁路网路主要分布在东部或中东部的重点发展城市,而西部、中西部的落后城市,铁路的拥有率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这是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但是,路网分布的不平衡,也制约了铁路运输的发展,反过来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二,铁路路网类型分布不均。

我国铁路运输发展历史长久,基础深厚,这为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优势,但另一方面,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也在一定程度制约了铁路的现代化发展。

由于我国以往的铁路运营管理都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管理不规范,各种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列车线路参差不齐,交错混杂。

在列车调度上,一般来说,白天是以客运为主,而夜间主要是货运。

但是,客运插调货运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

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另外,快速铁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货运专线、客货混运等线路几乎没有明确的区分,各种线路并列运行。

导致运输管理体系混乱,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下日益提高的运输要求。

2.2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都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优势,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这些地区的铁路建设远远发达于西部的其他地区。

整个铁路网络建设网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不断往更便捷、更舒适、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无论在货运分离、客运专线,还是城际铁路、扩能改造方面,都呈现出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但是,西部、西北部的铁路网络发展却仍处于落后发展状态。

地区铁路网络发展不平衡,是我国铁路网路规划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3 加强我国铁路运输组织方法1753.1 政企分离,深化体制改革要提高铁路运输的运输效益,就必须加强管理的力度。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尽管铁路运输行业属于国有企业,但也要加强体制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铁路运输企业可以实行政企分离制度,将铁路部门的行政职能与企业职能分离,建立公司股份制,将铁路运输作为法人实体,进入市场竞争中。

铁路部门,一方面是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需要依据政府规定,完成铁路运输的基本职能。

同时另一方面,铁路运输也可以作为一种市场企业运作,进入市场竞争,定时召开董事会、股东会或监事会,明确企业内部的各种职责,这可以有效避免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管理落后,机制臃肿的弊端,有效提高铁路运输的运营效益,并能快速解决各种突发事件。

因此,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更深入地实行政企分离制度,是我国铁路运输的必走之路。

3.2 铁路运价的确定——市场需求在以往,我国铁路部门的运价一直都是以企业的利润目标以及运输成本来制定的。

这是一种没有考虑社会市场需求的定价方式,也没有顾及到顾客对运价 的接受能力,因此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

顾客对铁路运价的接受能力,一方面是指铁路运价不能超过大部分顾客的经济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是铁路运价变化不能超过顾客心理的可承受范围。

即一般来说,消费者心理上通常会倾向于打折商品,然后才选择原价商品。

因此,铁路运价的制定可以适当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趋向。

3.3 加强品牌建设铁路运输是我国众多的交通运输业中,发展时间最长,因此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运营体系,在社会上享有比较好的声誉,具有一定的品牌基础。

但是,随着航空业、公路运输等其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铁路运输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因此,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铁路运输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品牌建设,充分利用原有优势,把品牌意义提高到更上一层的高度,以取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份额。

4 结束语终上所述,铁路路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影响铁路运输组织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其他的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制约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根据市场需求制定运价,加强品牌建设。

只有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才能在取得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1] 钱洪林.试析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战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 厉国权.铁路运输经营与管理所面临的体制创新和课题[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3] 丁莉莉.浅析我国铁路运输效率[J].经济管理,2006,5.[4] 宋强太 杨月芳.中国铁路客运体制改革探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5] 武轶杰. 铁路运输组织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02).因为工程材料在工程资金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工程中不确定的因素也是比较多的,多以在市政哦国内乘编排招标文件以及在和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3.4 加强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在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因为市政工程在前期的设计和招标都已经完成,而且工程的工程量也已经有了具体化的分配,所以,在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和因素也相对来说较少,但是,工程真正形成主体还是要靠这一阶段,若果不能够在工程施工阶段仔细的对工程造价问题控制好,也会导致工程的投资失败。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阶段,首先要严格的控制好工程的变更情况,在施工的前期,要组织好施工人员对于现场的勘测,并且要对施工的图纸进行审核和技术交底,这样才能够避免施工中出现不改有的返工情况,对于通过设计来变更和扩大建设规模或提高建设标准的情况,要看是否能有原部门的审批。

如果真的必须要变更,那么就必须要经过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现场代表以及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等方面进行现场的合适,并且进行合理的资金和技术上的比较,要做对于工程量和造价之间的关系分析,尽量的减少合同要求之外的费用花销。

要严格对现场的签证进行管理,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中具有经常新的工作,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可能会给工程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这就要求工程的监理和市政工程的代表要拥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要做好施工现场的记录,同时也要经常在工地并且保持签证的习惯,要严格的加强施工现场的签证管理,制定施工现场签证的管理程序。

3.5 加强完工的结算工作在工程完工之后,可以根据合同和招标文件中的差额标准,比如施工单位上班的完工结算造价和审计核定时的造价中存在差异,则施工单位就需要承担超出的部分,并且会被处以一定量罚款。

4 总结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是一项带有管理,技术,施工,质量,法规,经济等很多知识结合的工作,需要在工程的前期,施工期间,和工程竣工后期来对工程的造价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够发现在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让工程的投资管理不断的变得完善,这样才能够让市政工程更加的具有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1]张国华.浅析市政工程造价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 2007(08)[2]吴克银.浅谈如何有效控制市政工程造价[J] 安徽建筑, 2006(05)[3]孙月施.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浅议[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4)[4]钟玉良,朱高新. 浅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J]科技促进发展, 2010(02)[5]王木坤.简析市政工程中的造价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1(10)[6] 钟玉良, 朱高新.浅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J]科技促进发展( 应用版),2010(02)(上接第17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