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3首宋词浅谈宋代咏物词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3首宋词浅谈宋代咏物词的发展
在中国的诗词史上,是有一个咏物的传统的。我们知道最早的诗是《诗经》,但是《诗经》里并没有咏物的作品。尽管有《关雎》《硕鼠》这样看似是写物的题目,但是它们并非咏物之作。原因就在于这些作品只是以物为一个感发的起点,是由此物而想到其他的东西,所以其诗歌的重点不在物,而是诗人经由此物所感发出来的东西。这正是我们常说的“比兴”了,以物为比,由物而兴,但“感物吟志”重点是“志”而非“物”。到屈原宋玉的时代,“赋”发展起来了。《文心雕龙》讲到“赋”的时候说,“赋”是“铺也”,是“铺采擒文,体物写志”,在赋的铺陈里面,物就成了真正的描写对象。其后发展到建安时代,才高八斗的曹子建是咏物的代表作者,他的咏物诗被分为两类:隐语和巧谈。在我的理解当中,“隐语”即将自己想说的话隐藏起来,这种隐藏也许是被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所迫,也许是自身乐意为之,总之被划为隐语一类的诗歌表面上看来是只“体物”而不“写志”,但读到的人可以体会到被作者“隐藏”起来的东西;而“巧谈”则是更多地是为了写物而写物了,因为我们知道自古文人有结团聚社创造作品的传统,所以大家聚到一起,共拟一个题目,通常是以某物为题,各人发挥尽力自己的才情来写之咏之,于是这里产生的咏物作品就往往是文人们铺张辞采,各逞巧谈的结果。再往后到初唐的陈子昂,普遍认为是他把咏物诗从堕落的道路上解救出来,他一改“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咏物状态,提倡“体物寄志”,并亲身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从而使此后的唐人纷纷开始注重咏物之中的托意了。历史再往后走,产生了一个更加伟大的诗人,是他在咏物诗中开创出一条更博大更富于感动力量的路途,他,就是杜甫。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注重比还是注重兴的咏物诗,一定是贵在有托意,要有兴寄才能算是真正好的咏物诗。
因为词是诗之后很久才出现的文学形式,所以我想要研究词还是要从诗的发展脉络一路顺下来才更容易理解。以上讲的都是咏物的传统式怎样在诗中传承的。到了中晚唐五代以后,词开始兴起了。同诗歌一样,刚开始的词里也没有真正的咏物词,尽管与诗的兴发感动不同,词一开始就是写美女和爱情这些“实物”的,但是它们却不能被称为咏物词。其原因正如上面所说,真正的咏物作品是要有托意的,要“吟志”“写志”,绝非仅仅描摹物态就可以的。那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咏物词才真正出现呢?正是苏东坡之时。
所以题目里的3首宋词的作者正是从苏东坡开始,而这3首词分别是苏东坡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周邦彦的《六丑》以及王沂孙的《齐天乐·蝉》。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苏东坡最有名的一篇咏物词。我们的教材上说苏轼的咏物词开始将状物态与抒人情合而为一,而可惜的是他所作的咏物词不多,但我觉得能有这样一篇真正的咏物佳作也就够了。正如后人评价的那样,东坡“偶尔作歌”,即可“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这首词是一首和词,当时苏轼的朋友章质夫作了一首《水龙吟》,是咏杨花的,苏轼就也写了一首来和他的韵。只要把他们俩人做的词一对比,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苏轼这首词的好处。“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实则“有思”,而“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其想象之奇妙夸张之极度让人不禁拍案叫绝。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这才是真正的咏物词啊!所以后人都说苏轼的咏杨花才真正掌握了杨花的精神,是“咏杨花而得其神理”,比起章质夫的只写杨花的外表形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苏轼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为中国诗词文化所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难以想象假如历史上没有他,那不知要少了多少名篇佳作,宋词很可能也不能在文学史上登峰造极,留下那样辉煌灿烂的一笔了。
继苏轼创造了真正的咏物佳作之后,中国文学的咏物传统才真正在词里欣欣向荣地发展起
来。不得不提到的是令一个备受推崇的词学家---周邦彦。叶嘉莹先生有一首绝句论周邦彦词的,我觉得非常准确精要,特摘抄于此:
顾曲周郎赋笔新,惯于勾勒见清真。
不矜感发矜思力,结北开南是此人。
如果说苏东坡只是“偶然为之”,“新天下之耳目”,却让人无法效仿,那周邦彦的“不矜感发矜思力”,法度井然,使人有门径可依,故“作词者多效期体制”,才真正为南宋咏物词的重寄托开启了门路。我们就来看他的《六丑》。相传周邦彦与柳永一样,也善于自度曲。“他新创、自度的曲调共五十多调,虽创作调之多不及柳永,但其所创之调皆声腔圆美,用字高雅,较之柳永所创的部分俗词俗调,更符合南宋雅士尤其是知音识律者的审美趣味,因而受到更广泛的遵从和效法。”《六丑》正是他自创之调。据说《六丑》曾唱给当时宋朝皇帝宋徽宗听,徽宗不明白为何此调要叫六丑,就问周邦彦,周邦彦说:“此曲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绝难歌。”也就是说这个曲子是六个不同的调子结合在一起的,而且都是最难歌唱的曲调。足可见他曲调之复杂,思力之精巧。我们再来看这首词的内容。上片写春归花落,一去无迹,感叹滞留他乡的漂泊之情,下片叙东园悼花,怜香惜玉,暗写自己的身世之痛。所以他是借写落花以抒发伤春惜花之情,兼写身世之感。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咏物词了。不仅咏物至于拟人,而且有托意有兴寄,表面写花实是写人,词面叹花悲花实则叹己悲己,这样的词才能给人以美感而至于感动。我们的教材上说,周邦彦所做咏物词既丰富,如咏新月、春雨、梅花、梨花、杨柳等,又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正是非常准确的概括。
有了苏轼的开创和周邦彦的树典,宋代咏物词开始像夏花一样尽情开放了。而写咏物词最多的就是下面这位作者了---王沂孙。他总共只留下来六十几首词,其中四十几首都是咏物的。如果说苏轼的咏物词一般来说还是感情的感发,真正以勾勒描绘的手法以思索安排来写咏物词的是周邦彦,到了王沂孙,因为亲身经历了亡国惨痛,他写出的咏物词则更多打入了身世之感,甚至被后人推崇为“忠爱缠绵”,把他比作屈原,比作杜子美。从《蝉》来看,王沂孙是借咏秋蝉来托物寄意,所寄之意即国破家亡、末路穷途的无限哀思。开篇化用“蝉是怨齐王”的典故,而“一襟”则表现了怨之深恨之切,“年年翠阴庭树”也是用了李商隐的咏蝉诗“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读不懂的人也许觉得这词毫无特别之处,能读懂的人则会被词面之内蕴藏的丰富联想而感动,就是叶嘉莹先生说的“联想轴”的作用。“乍咽”是“凉树”,“还移”是“暗叶”,无论你怎样呜咽嘶鸣千移百转始终逃不过这样凄清孤寂的环境,这自然就让读者联想到词人自身的处境,想到他在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境地之下伤痛荒凉的心境,我觉得这就是达到咏物词的最高境界了,仅仅是咏物,不着一字身世情感,而让人读之却晓之解之感之动之。总之,全词以寒蝉的哀吟写亡国之恨,词人哀吟,正如如寒蝉悲鸣,既贴物写形、写声,又超物写意写情,不失为一首咏物佳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宋代的咏物词发展到王沂孙这里已经是很成熟了:于层层转折之中寄托了深远的悲慨,难怪王沂孙被编写了《宋四家词选》的周济赞为“思笔可谓双绝”。
周济还说:“咏物最争托意。”我觉得可以用来总结一下我这篇文章了,宋代咏物词也正是沿着“争托意”这样一条路发展下来的,最终在词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参考书目: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