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典时期建筑特征第三章:爱琴文化建筑

合集下载

爱琴文化的建筑-

爱琴文化的建筑-

• 克诺索斯宫殿院子西侧是仪典性部分。二层正中 有一个大厅,它前面是轴线严正的空间序列。院 子东侧是生活用房,没有轴线。可见当时很理解 沿轴线的纵深布局的意义。 • 宫殿大门平面象横向的工字形,在中央的横墙上 开门洞,有时在前面设一对柱子,夹在两侧墙头 之间。这种大门形制是爱琴文化各地通用的,后 古希腊建筑汲收。 • 费斯特的宫殿大体相似。 • 爱琴文化地区的建筑同叙利亚相似。 • 克诺索斯和费斯特的两所宫殿,尺度亲切,风格 平易,形式玲珑轻巧,变化突兀。宫殿富有装饰, 有大幅壁画和框边纹样。 • 宫殿里广泛使用圆柱,这种柱子流行于爱琴海各 地,影响到早期的希腊建筑。
克 诺 索 斯
迈 西 尼 和 泰 伦
一.古代爱琴海文明14世纪) · 迈锡尼文明(前18世纪-前12世纪) 合称:“克里特文明 — 迈锡尼文明”
2. 建筑特点及重要实例 1)克里特建筑 建筑特点: a. 建筑类型多为世俗性建筑。 b. 多采用院落、柱廊,重视柱头处理。 建筑实例: “米诺斯王宫” 2)迈锡尼建筑 建筑特点: a. 多用石材,军事防御性强 b. 在门上常用三角形作装饰 c. 已把柱作为装饰看待 建筑实例: “迈锡尼宫殿”
• 克里特 • 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遗址中比较重要 的有克诺索斯和费斯特的宫殿。 • 克诺索斯宫殿以一个60X29的长方形院子为中心, 另外还有许多小天井,一般每个小天井周围的房 子自成一组,各组房子顺地势错落,内设楼梯和 台阶。底层约有100多间房间。宫殿内部空间极其 复杂,所以古希腊人叫它迷宫。 • 当地气候温和,所以房屋开敞。室内外常常只有 几棵柱子划分,房间之间也是这样。每一组房间 中,有一间主要的房间,称为正厅,长方形,以 较狭的一边向前,正中设门,门前有一对柱子。 这种正厅的形制也在小亚细亚的爱琴海岸流行, 作为最早的庙宇形制。

外国建筑史3--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古爱琴文化)

外国建筑史3--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古爱琴文化)

--
克里特岛

第三章 爱琴文化建筑
Aegean Architecture
外 国 建 筑 史
欧 洲 “ 古 典 时 代 “ 的 建 筑
二、爱琴文化时期建筑
(一)克里特文化----米诺王的宫殿------克诺索斯宫殿(“众城之城”)
克诺索斯王宫 1、“米诺” 字义为牛头怪物出入的迷宫 2、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 布局复杂迷乱——迷宫; 美加仑式——门口设两根柱子; 3 圆柱:上粗下细; 4 壁画:以蓝色为主要底色
克诺索斯宫殿平面图(书34)
--


特殊的地理位置: 同时受西亚和埃及两 大文明发源地的影响。 海上交往。米诺王建 立的海上霸权。
第三章 爱琴文化建筑
Aegean Architecture
外 国 建 筑 史
欧 洲 “ 古 典 时 代 “ 的 建 筑
二、爱琴文化时期建筑
(一)克里特文化----米诺王的宫殿------克诺 索斯宫殿(“众城之城”)
2、古代爱琴海的居民:爱琴海地区的早期居民不是希腊人,古代希腊作家称他们为皮拉斯
吉人、勒勒吉人和卡里亚人。他们被称为地中海民族,与小亚细亚半岛的居民有较多的关系。
--


第三章 爱琴文化建筑
Aegean Architecture
外 国 建 筑 史
欧 洲 “ 古 典 时 代 “ 的 建 筑
二、爱琴文化时期建筑
--


第三章 爱琴文化建筑
Aegean Architecture
外 国 建 筑 史
欧 洲 “ 古 典 时 代 “ 的 建 筑
二、爱琴文化时期建筑
(二)迈锡尼文化----狮子门、泰仑卫 城

爱琴文化的建筑

爱琴文化的建筑

爱琴文化的建筑且行且珍惜/fengshen111985爱琴海的岛屿上和沿岸地区,在公元前三千纪时曾经有过相当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它的中心先后克里特岛和巴尔干半岛上的迈西尼。

爱琴文化的建筑同埃及的互有影响。

爱琴文化也被一些人称为希腊早期文化。

克里特岛克里特岛的建筑,主要类型有住宅、宫殿、别墅、旅舍、公共浴室和作坊等。

克里特岛的建筑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这里不仅是米诺斯王朝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因为宫中有众多的库房、作坊、存放经济档案的办公室和征收税款的机关。

新王宫时期最后落成的王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总数在1500间以上,楼层密接,梯道走廊曲折复杂,厅堂错落,天井众多,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外人难觅其究竟,因此古希腊神话传说中誉之为“迷宫”。

现在王宫遗址已得到充分发掘和部份复原,其建筑总体呈长方形,按米诺斯宫室的通例,四周不设围墙望楼,全宫以长方形中央庭院为中心(长60、宽30米),倚山而建,地势西高东低,因此庭院以西楼房有两三层,以东楼房则有四五层,从东麓远望王宫,但见层楼高耸,门窗敝廊参差罗列,其景观为古代王宫所罕见。

庭院西面楼房主要用于办公集会、祭祀和库存财物,东面楼房则是寝宫、客厅、学校与作坊。

各层各处都有楼梯相连,尤以庭院东面的中央大楼梯最为宏伟,它有天井取光,三面构成柱廊,梯道宽阔,彩绘艳丽,被誉为王宫建筑最杰出的纪念物。

其旁之双斧大厅分内外两室,以折叠门扇相隔,冬可保暖夏可通风,显示米诺斯建筑的灵巧。

厅旁的王后寝宫则是一套典型的米诺斯豪华住房,内壁绘有海豚戏水的壁画,优美雅致,相连小间有浴室和冲水厕所,这种卫生设备在古代是独一无二的。

和建筑的高度水平相仿,王宫各处的壁画也是古代艺术的上乘之作,显示了克里特文明注重灵巧秀逸的特色,和东方各国的威严沉重有别。

克诺索斯的宫殿位于一个不大的丘阜上,平面布局相当杂乱,空间复杂。

外国建筑史(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

外国建筑史(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
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夏、商、西周王朝和春秋 战国时期 夏 王 朝(大禹)公元前21世纪——前 16世纪 商 王 朝(成汤)公元前16世纪——前 11世纪 西周王朝(后稷)公元前12世纪——前 771年 春秋战国(东周)公元前770年 ——前 221年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三、建筑实例
1、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的王宫——纤细华丽,空间复杂,风格平易。
雕 塑 - 掷 铁 饼 者
雕 塑 - 爱 神 维 纳 斯
雕 塑 - 摩 西
雕 塑 - 仕 女
雕 塑 - 斗 士
高浮雕-人与人头马搏斗
高 浮 雕 - 仕 女
浮 雕-仕 女
浮雕-战斗
壁 画 - 仕 女
壁 画 - 青 年
油 漆 画
漆 盘
器 皿
器 皿
器 皿
古代西腊对世界建筑的深刻影响
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
5比较(图49-54P41书P43)详细见讲稿 ⑥柱式的结构逻辑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1、 承重部分:柱饿坊——①垂直构体,柱作竖直划分(凹 槽) ②水平构件饿坊作水平划分(水平线脚) 2、非承重结构檐(檐口檐壁)——装饰多用此处 ⑦柱式的适应性——强调强大的生命力不受教条约束随环境规 模而变化(室内室外角柱中柱)可用于多中性质的建筑灵活 可调整:如开间细部尤其是爱奥尼适应性更强用于庙宇宫殿 Doric柱:早期的柱头象一只浅浅的碗侧面围廊弯而柔软到了古 典盛期成为一中倒置的圆锥围廊2边有提刚劲挺拔西长比柱身 粗,早期的有点沉重到怕提农包括柱头的高度比为底面直径 的5.47倍很匀称,但不具雄健的气质,槽于槽之间的相交成 很锋利的线造成光线的变化使柱显得更加峻峭有加(图说 P41P52)
精典的建筑型制 完美的艺术形象 严谨的设计原则 成功的技术经验

古代建筑-古代西亚建筑,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

古代建筑-古代西亚建筑,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 - 公元前146 年)。地理范围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 整个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顿和色雷斯、亚平 宁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公元前5、6世纪,特别 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 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 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 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 又被古罗马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 精神源泉 。
欧盖尔神庙
早期山岳台
新苏美尔时期山岳台
锥形马赛克装饰 。
乌尔城
乌尔塔庙
乌尔住宅
乌尔住宅复原
古巴比伦(Babylon)
西亚巴比伦尼亚南部奴隶制城邦。以巴比 伦城为中心。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列 依人在此建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约公 元前1894~前1595年)。其第六代国王汉穆 拉比(Hammurabi)(约公元前1792~前 1750年)先后征服其他城邦,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
三种柱头
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
了神庙的外立面形式。古希腊建筑艺术的
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 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这些形 式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 即以后古罗马人所称的“柱式”。
多立克柱式:希腊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 的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 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苏美人相信人是为了服侍神而降生的,国 王是神明在世界上的代理人,人必须服从 神,否则必受惩罚,因此建造高耸的塔庙, 展现人神之间的关系。苏美尔的每个城市 都有它自己的神和神学,而且随着时间的 变迁这些神也发生变化

外国建筑史(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

外国建筑史(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

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
5比较(图49-54P41书P43)详细见讲稿 ⑥柱式的结构逻辑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1、 承重部分:柱饿坊——①垂直构体,柱作竖直划分(凹 槽) ②水平构件饿坊作水平划分(水平线脚) 2、非承重结构檐(檐口檐壁)——装饰多用此处 ⑦柱式的适应性——强调强大的生命力不受教条约束随环境规 模而变化(室内室外角柱中柱)可用于多中性质的建筑灵活 可调整:如开间细部尤其是爱奥尼适应性更强用于庙宇宫殿 Doric柱:早期的柱头象一只浅浅的碗侧面围廊弯而柔软到了古 典盛期成为一中倒置的圆锥围廊2边有提刚劲挺拔西长比柱身 粗,早期的有点沉重到怕提农包括柱头的高度比为底面直径 的5.47倍很匀称,但不具雄健的气质,槽于槽之间的相交成 很锋利的线造成光线的变化使柱显得更加峻峭有加(图说 P41P52)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2、迈锡尼城的狮子门——BC2000下半叶,迈锡尼城巨石砌筑,防御性强,
结构合理。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3、泰伦卫城——粗犷 雄健,防御性强。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四、爱琴文化建筑的特点及成就: 1、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 2、工字形的平面的门 3、柱子的型制:上粗下细 五、作业和思考题: 爱琴文化的建筑特点有哪些?
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
一、 自然状况: 1、由上百个位于爱琴 海周围得城邦组成的 地区较希腊 2、气候温和,空气透 明,适合户外活动, 雨量充足 3、生产大理石,石灰 石。 古代西腊是欧洲文化 的摇篮,古代的西腊 建筑开拓了欧洲建筑 的先河。 大致相当于中国 (东周王朝)春秋战 国时期(公元前770 年 ——前221年)。
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
檐口挑出的部分的底面有一种叫顶板的装饰构件。在长方 型的石板上雕出几排圆疙瘩。每快3拢板上方有一块,其 间隔嵌板上也有一块。从间隔上,从下往上形成1;2;4 (柱距.嵌板.钉板)的节奏,构件及其间距越往上越小, 就象树木由根到梢的变化一样,有生产的活力。 Doric方棱方角,没有曲线线脚没有经过雕饰的线脚,保持 他风格的纯粹。 柱身凹槽比Doric多几个,槽与槽之间不相交,保留着一小 段圆形柱身外廊的弧面,粹而且处处与Doric对比Ionic柱: 也是风格纯 它形成很早但定型比Doric晚,在古希腊时代还有些做法有 明显的变化。 柱基是两或三层的凸圆盘和凸圆槽组成的像压缩的弹簧, 很有弹性。 所以柱身上垂直线条密而且柔和,显得轻灵。

02 古希腊建筑

02 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特征:精致、秀美、典雅的气度和宜人的艺术特色。

爱琴文化建筑(克里特、迈锡尼)1)相同点:①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②以分散的院落通风采光③不规则布局,设有中轴线④工字形平面大门,上粗下细的石柱2)不同点:①克里特:纤秀华丽,毫不设防②迈锡尼:粗旷雄健,有极强的防御性√柱廊的艺术特色:①使庙宇四个立面连续统一,符合庙宇在建筑群中的位置要求;②形成丰富的光影和虚实变化,消除了封闭的墙面的沉闷之感;③使庙宇同自然相互渗透,关系和谐;④其形象适合于民间自然神的宗教观念,适合圣地上的世俗节庆活动。

√风格的成熟:①独特性:有易于辨识的鲜明特色,与众不同;②一贯性:其特色贯穿它的整体和局部;③稳定性:其特色不只是表现在几个建筑物上,而是表现在一个时期内的一批建筑上。

√古希腊柱式:1)母度:古希腊柱式中,主子最下部的半径为一个母度,是古希腊柱式和建筑的基本度量单位。

一旦确定便决定了建筑的大部分尺寸。

2)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柱式:√雅典卫城:艺术特色及特征:①为纪念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建造;②建筑艺术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③充分地考虑到地形的变化和山上山下的观赏角度,主要建筑沿西、南、北三边布局;④雅典娜神像为整个卫城的构图中心,卫城的主体建筑为帕提农神庙,多立克与爱奥尼柱式交替使用;⑤雅典卫城在高低起伏的台地上,构筑出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形态优美、统一完整的建筑艺术形象,表明古希腊建筑艺术达到一个灿烂的高峰,也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和审美理想的完美体现。

√卫城山门:①雅典卫城的入口,大理石建筑②东高西低,屋顶断为两部分,以保持两立面的完整构图③主体使用多立克柱式,室内通道两侧采用三对爱奥尼柱式,这种处理方式是古典时期建筑成熟的一个标志④建筑外观简洁朴素,内部装饰华丽√胜利神庙:1)位于卫城山门南侧,规模小、前后廊式,采用爱奥尼柱式2)艺术特色:①起到点题作用,即雅典卫城是为庆祝波希战争胜利而建②位于山门南侧,其布局与山门取得了构图上的均衡作用③向山门处的扭转,将最佳视角朝向由山下拾级而上的观赏者√帕提农神庙:艺术特色:①由白色大理石砌筑,位于卫城最高处,有很好的观赏距离②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③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也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最高形制④主立面朝东,迎着太阳而背向卫城中心⑤圣堂内部采用上下两层多立克柱子重叠而成,以此反衬神像的高大和内部的宽阔帕提农神庙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柱式建筑的最高成就。

第二篇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第二篇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二、人文状况
1、历史 荷马文化时期:12BC~8BC,其建筑今已无存; 古风文化时期:8BC ~ 6BC,纪念性建筑形成; 古典文化时期:5BC,纪念性建筑成熟,古希腊本土建筑繁荣昌盛期;
希腊化时期:4BC~1BC,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北非,并同当地传统相结合。
2、宗教 氏族前期——祖先崇拜;
希腊后期——守护神崇拜,如雅典娜、阿波罗;
罗马柱式 券柱式
五、建筑实例
1、神庙。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建筑的代表,也是罗马穹顶技术 的最高代表。
万神庙外立面
万神庙内景
万神庙
2、军事纪念物:凯旋门是为炫耀侵略战争胜利而建,替度(Titus)凯旋 门为单拱门,塞维鲁斯(Severus)和君士坦丁(Constantine)为三拱门凯旋门。 纪功柱是歌颂皇帝战功的纪念物,如图拉真纪功柱。
图片从左到右依次为: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
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
科林斯柱式
(三)典型实例
1.古典盛期的代表:雅典卫城及其主要建筑包括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 庙(Parthenon)、伊瑞克提翁(Erechtheion)庙,以及雅典娜雕像。群体布局体 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根据祭祀庆典活动的路线,布局自由活泼,没有明 确的轴线,建筑物安排顺应地势,照顾山上、山下观赏角度,综合运用了多立 克和爱奥尼两种柱式。 雅典卫城建筑特点: ①利用地形高低错落,顺应自然环境灵活布局;
七、古罗马的建筑成就及特点
1、柱式——五柱式完善; 2、结构——梁柱与券拱结合的体系,创造了宽敞鲜活的内部空间; 3、空间——单一集中式(万神庙)、单一纵深式(巴西制卡)、复合 空间(卡拉卡拉浴场); 4、其大型公建风格雄浑,凝重,宏伟,形式多样,构图和谐统一。

第3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第3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正厅——宫殿中心。形制同克里特。独立单 栋建筑,正厅当中有象征氏族祖先崇拜的不 熄的火塘。
迈锡尼卫城
迈 锡 尼 卫 城 隐 蔽 的 入 口
迈 锡 尼 卫 城 狮 子 门
迈锡尼卫城宫殿复原剖视图
迈锡尼狮子门:
高宽皆为3.5m,平面为工字形,便于防御。 过梁中间厚90cm,两边渐薄,符合受力特 点。 过梁上发叠涩券,呈三角形,过梁不承重。 过梁上一块高3.5m正三角形的石板,雕刻一 对相向而立的狮子,守护着象征宫殿的柱子 ,工艺精湛。
·
正厅(美加仑Megaron)——每组围绕天井 的房间有一个主要房间,长方形,短边向前, 正中设门,门前一对柱子,形成前廊。 ——最早庙宇的形制。
西北方向长方形露天剧场——可容几百人。 ——最早的露天剧场痕迹。
露天剧场






中 心

院 落
宫平面克诺Fra bibliotek斯王宫复原想象图
建筑特征:
墙体——下部乱石砌筑,以上用土坯,土坯墙 加木骨架。墙面抹泥或石灰,露出木骨架,涂 成红色。
泰仑卫城平面
正厅
泰仑卫城复原图
泰仑卫城复原图
泰仑卫城入口大门
3.迈锡尼卫城(Mycenae)
约公元前14世纪建造,位于高于四周40— 50m高地上。
内部功能:包括宫殿,贵族住宅,仓库,陵 墓等。
防御森严:外围一道大约1km长石墙,几米厚 ,石块很大,多有5—6t重(大力神式砌筑, 或独眼巨人式砌筑)。
大门——工字形。便于防御。
克诺索斯宫殿遗址
克诺索斯宫殿遗址
克诺索斯宫殿遗址
克诺索斯宫殿遗址
克诺索斯宫殿遗址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室 内 空 间

外国建筑史部分----古希腊

外国建筑史部分----古希腊

外国建筑史部分----古希腊1、爱琴文化古代爱琴地区是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西海岸的地区。

是著名的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的故事发生的背景。

先后出现了以克里特和迈西尼为中心的古代爱琴文明,是古希腊以前的文化。

2、倒柱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国王王宫里的柱子,他们柱头和柱础都是一个大圆盘,而且上粗下细,比例匀称,挺拔俊秀。

影响到希腊的早期建筑。

3、迈西尼狮子门迈西尼卫城有个3.5米宽的狮子门,门上的过梁中央比两端厚,结构上是合理的,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

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棵象征宫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4、圣地、卫城在氏族制时代,部落的政治、军事和宗教中心是卫城。

部落首领的宫殿里,正厅中央设着祭祀祖先的火塘,它是维系全氏族宗教的象征。

在有些圣地里,定期举行节庆,人们从各个城邦汇集拢来,圣地周围陆续造起了竞技场、旅舍、会堂等公共建筑,而在圣地的中心则建有神庙,它们是公众欢聚的场所,是公众鉴赏的中心。

5、柱式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

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仙稀9世纪,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的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order。

6、多立克式一种在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里流行的柱式。

粗笨,有古埃及建筑的影响,反映着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

多立克式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细长比1:4-6。

柱知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础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么匠1.2至1.5倍。

注:在古希腊无柱础,古罗马有柱础。

7、爱奥尼式一种是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邦里的柱式。

比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反映着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艺术趣味。

柱身比例修长,上下比例变化不显著,细长比1:7-10,柱身刻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有多层的柱础,檐部高度与柱高的比例为1:5,柱间距为柱径的2倍。

【外国建筑史】第3章:古希腊建筑

【外国建筑史】第3章:古希腊建筑
住宅、旅馆、公共浴室、作坊等 · 遗址中比较重要的有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
1·米诺斯王宫 ·关于米诺斯王、米诺斯牛、米诺斯王宫的几则 神话 ·米诺斯王宫 ·平面 占地在一公顷左右 —— 迷宫
·层高 ·柱 象征
·正殿:双斧殿
王后寝宫——美加仑室
二·迈西尼城 迈西尼在希腊半岛上, 它和它附近城市的文 化略晚于克里特。 现存主要建筑有古城 墙、阿伽门侬墓等。 由施里曼发掘。
1·古城墙、狮门 ·迈西尼城外面围一道或几道石墙,有几米厚, 石块很大,常有5-6吨重,得名为大力神式砌筑。
·狮门 ·柱用于装饰 → ①象征
→ ②与克里特文化同类型 ·叠涩结构
2·阿伽门侬墓 · 叠涩穹隆
三·梯林斯卫城 ·约建于公元前1300年 ·宫殿建筑群 ·美加仑室
§3· 3 荷马文化时期的建筑 (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
·很注意形象的完整 性有意从不同角度 去欣赏
§3· 5 古典1· 古希腊柱式
檐部 · 檐口
·檐壁 · 额枋
柱子 · 柱头 · 柱身 ·(柱础)
2·多立克(一译“陶立克”)柱式 ·起源 :古希腊陶立安族
古典时期 ·性格:男性 ·细长比:1:4 —6 ·无柱础 ·横断面:20个浅槽 ·檐部:三陇板
第三章:古希腊建筑
§3·1 古希腊建筑史分期 一·爱琴文化时期 · 公元前3000年—前1400年 · 施里曼发现爱琴文明 ·伊文思 克里特岛米
诺斯王宫的发掘 ·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二·荷马文化时期 ·公 元前11世纪—前8世纪 ·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 《奥德赛》
三·古风文化时期 ·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 ·承前启后时期 ·神庙的形制 ·多立克、爱奥尼柱 已见萌芽 · 文化面貌: 古朴凝重

欧洲古典建筑

欧洲古典建筑

雅典卫城是西方建筑艺术史上经典的纪念性建筑,菲迪亚斯 总设计师。包括雅典娜女神、帕提农神庙、厄瑞克提翁神庙等。
古希腊柱式——多立克
形态简洁,其柱高是直径的4到6倍,雄健 威武,显示了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它从 地面直指天空,由下向上逐渐变细。柱头的造 型简朴,其中帕提农神庙就是这种柱式的代表。
巴西利卡:对后期的基督教建筑产生很大影响, 通常使用与会场、市场和法庭。平面呈长方形,两端或 一端接半圆形建筑,厅堂内部通常会有两列或四列内柱。
米诺斯王宫室内
王宫主要以木骨土坯 砌墙。
土坯,一般长20到50 厘米,宽15到38厘米,厚 4到9厘米。用深褐色粘土 制成坯,晒干后用来砌墙。 其方法是错缝叠砌,再用 黄泥粘接。墙砌成后,再 在外面抹上一层草泥。
柱子圆形,上粗下细,鲜红色。
墙壁上的壁画
壁画多是色彩鲜艳。
王后寝宫——美加仑室
古罗马建筑主要 包括神庙、供奴隶主 和游民享乐的斗兽场 和公共浴场、到处都 有规模巨大的输水道, 还有凯旋门。
第一次成功运用穹隆顶的建筑是公元前27年的罗马万神庙 与罗马帝国的建立同年
万神庙平面与剖面图
门廊为希腊式,正面有8棵高 达14米得科林斯式柱子,柱身用 整块的深红色花岗岩石凿成,柱 头柱础额枋和檐部都是白色大理 石。
古罗马凯旋门中最雄伟和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建于公元312年
君士坦丁凯旋门浮雕
凯旋门上两个圆 形浮雕,是这个时期 的新浮雕样式,也是 早期基督教美术的一 种体现。
下面为一横带装 饰,描写的是皇帝登 基的仪式。
凯旋门女儿墙
女儿墙上刻铭文,左右墙面是高浮雕, 在每个科林斯式柱顶都立有圆雕人像。
古罗马“巴西利卡”平面图
古希腊柱式——爱奥尼

欧洲古典时期的建筑特征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欧洲古典时期的建筑特征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古 代 希 腊 地 图
古代西腊对世界建筑的深刻影响
精典的建筑型制 完美的艺术形象 严谨的设计原则 成功的技术经验
古代西腊的主要建筑成就
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 圣地和庙宇形制的演进 柱式的诞生 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完美的艺术形式
古代西腊纪念性建筑的主要时期
公元前800年600年大致形成 公元前500年基本成熟 公元前400年进入广阔的发展时期
夏 王 朝(大禹)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 商 王 朝(成汤)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西周王朝(后稷)公元前12世纪——前771年 春秋战国(东周)公元前770年 ——前221年
克里特文化
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向奴隶 制过渡。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便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700年-1600年全岛附属于米诺王为中心的王
多 立 克 、 爱 奥 尼 、 科 林 思 三 柱 式
多立克柱身20个凹槽 爱奥尼柱身24个凹槽
庙宇各部位的装饰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立面
多 立 克 柱
式 的 庙 宇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
多 立 克 柱 式 的 庙 宇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檐部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檐部三陇板
雕 塑 - 掷 铁 饼 者
雕 塑 - 爱 神 维 纳 斯

塑 - 摩
西
雕 塑 - 仕 女

塑 - 斗 士
高浮雕-人与人头马搏斗
高 浮 雕 - 仕 女
浮 雕-仕 女
浮雕-战斗

画 - 仕


画 - 青 年
油漆画
漆 盘

02欧洲古典时代建筑

02欧洲古典时代建筑

古希腊神话所反映的平民的人本主义世界观,深深影响着柱式的发展。这个世界 观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是:人体是最美的东西。柱式中的度量关系,就模仿人 体的度量关系。这体现了希腊人对人体的审美观。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记载一则希腊 故事说,多立克柱式是仿男体的,爱 奥尼柱式是仿女体的(《建筑十书》, 第四篇,第一章)。

克里特岛的宫殿里广泛使用圆柱, 柱子最大的特点是上粗下细,仿佛 不是自下而上的支承构件,而是屋 顶向下伸出的腿,细长比大约是1: 5~6。这种柱子流行于爱琴海各地, 除了上粗下细这个特点,还影响到 早期的希腊建筑。
克诺索斯宫殿复原想象
克诺索斯宫殿遗址——古爱琴海地区克里 特岛,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500年

这个时期希腊的宗教定型了,英雄— —守护神的崇拜形成了一些全希腊意 义的圣地。神庙该用石头建造,“柱 式”也基本定型了。
古典时期

此时是希腊文化的鼎盛时期。公园前500~前499年,在与入侵的波斯帝国的斗 争中,形成了雅典的领袖地位。胜利后,财富和人才 纷纷向雅典集中,雅典的经 济和文化也因此达到一个高峰。
迈锡尼:粗犷雄健,有极强的防御性; 克里特:纤秀华丽,毫不设防。 共同点: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工字形平面的大门,上粗下细的石柱 等,这些共同点影响到以后的希腊建筑。


第四章 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 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 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 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

遗址中比较重要的是克诺索斯和费斯特的宫殿。克诺索斯位于一个不大的丘阜上, 平面布局相当杂乱,以一个60mx29m的长方形院子为中心,另外还有许多采光 通风的小天井,与周围的房间自成一组,各组房子顺地形错落。宫殿内部空间及 其复杂,所以被古希腊人称为迷宫。

D03第三、四章爱琴文化和古代希腊的建筑

D03第三、四章爱琴文化和古代希腊的建筑
外 国 建 筑 史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总结回顾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一、爱琴文化 二、克里特(Crete)文化(约公元前2000-前1450)
米诺斯(Minos)宫殿(约公元前1600年),克诺索斯(Knossos)
三、迈锡尼(Mycenae)文化(约公元前1600-前1100)
1、迈锡尼(Mycenae)卫城(公元前14世纪) 2、泰仑(Tiryns)卫城(公元前14-前12世纪) 3、阿特鲁斯(Atreus)宝库(公元前1300-前1250)

三、古典柱式
1、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柱子比例粗壮(1: 5.5~5.75),柱间距较 小(1.2~1.5柱底径); 檐部厚重(约为柱高的 1/3); 多立克柱式的檐壁是三 陇板及陇间壁; 极少线脚,偶或有之, 也是方线脚; 装饰雕刻是高浮雕甚至 外 圆雕,强调体积。
相同的正厅形制,主要建筑材料是木材和生土。
2、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
宗教定型了,形成了一些有全希腊意义的圣地以及圣地的代表性布局。
柱式基本定型,神庙用石材建造并形成了一定的形制。
3、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
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建造了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
代表——雅典卫城,其中的帕提农(Parthenon)神庙达到了神庙艺术的
三、迈锡尼(Mycenae)文化(约公元前1600-前1100)
2、泰仑(Tiryns)卫城(公元前14-前12世纪)
泰仑卫城巨石墙
迈锡尼的建筑特点: 外 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国 建 筑 史
城墙内采用叠涩拱顶的炮台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迈锡尼文化

第三章 爱琴文化建筑

第三章 爱琴文化建筑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 公元前二千纪出现于爱琴海 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 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 为中心,又称克里特一迈西尼文化 (Crete—Mycenae) 。
古 爱 琴 海 和 古 希 腊
• 特点 (1)上粗下细的柱子 (2)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布置 (3)工字形平面的大门 • 克里特岛:建筑主要以世俗性建筑为主,代表建筑 克里特岛:建筑主要以世俗性建筑为主, 为米索斯王宫 • 特点 (1)色彩丰富鲜艳,多用橙、黄、红、黑 色彩丰富鲜艳,多用橙、 用采光天井, (2)用采光天井,房间宽敞 (3)风格精巧纤细富于装饰 • 迈西尼:主要遗址有迈西尼的狮子门,阿特卢斯宝 迈西尼:主要遗址有迈西尼的狮子门, 库等 • 特点 (1)极强的防御性 (2)风格粗犷雄健
壁 画 上 的 女 郎 颇 有 现 代 人 气 质 型 和 色 彩 极 其 生 动 祭 司 的 浮 雕 壁 画 像 其 人 • •

迈西尼
迈西尼在希腊半岛上, 迈西尼在希腊半岛上,它和它附近 城市的文化略晚于克里特的。 城市的文化略晚于克里特的 。 它们的主 要建筑物是城市的核心——卫城 。 卫城 卫城。 要建筑物是城市的核心 卫城 里有宫殿, 贵族住宅、 仓库、 陵墓等等, 里有宫殿 , 贵族住宅 、 仓库 、 陵墓等等 , 外面围一道或几道石墙, 有几米厚, 外面围一道或几道石墙 , 有几米厚 , 石 块很大,常有5 吨重, 块很大,常有5-6吨重,得名为大力神式 砌筑。 砌筑。
始建于约公元前1600年-前 始建于约公元前1600年 1600 1500年 依山而建, 1500年,依山而建,规模很 中央是一东西27.4 27.4米 大。中央是一东西27.4米, 南北51.8米的长方形院子, 51.8米的长方形院子 南北51.8米的长方形院子, 周围分布着各种房间。 周围分布着各种房间。院子 东南侧是国王起居部分, 东南侧是国王起居部分,有 正殿。王后寝室、卧室、 正殿。王后寝室、卧室、浴 库房与大小天井等; 室、库房与大小天井等;西 面有一列狭长的仓库, 面有一列狭长的仓库,北面 有露天剧场,东南角有阶梯, 有露天剧场,东南角有阶梯, 直抵山下。 直抵山下。

古希腊建筑归纳

古希腊建筑归纳

古希腊建筑1.1爱琴文化:以爱琴海为中心的许多小岛和多山的沿岸狭窄地区的文化。

爱琴文化的建筑与埃及互有影响,而古代希腊则继承了爱琴文化建筑。

爱琴文化的建筑:克里特建筑(世俗性)类型:住宅、宫殿、别墅、旅社、公共浴室和作坊等。

19世纪发现的克诺索斯和费斯特宫殿是米诺王的宫殿。

其建筑技术和亚述及叙利亚相似,墙下部用石砌,以上用土坯内加木骨架,或都用石砌,但保留木骨架作为装饰。

宫殿内广泛使用圆柱,柱顶有较大圆盘柱帽。

建筑外观纤秀华丽,亲切开放。

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殿(公元前16世纪)鸟瞰复原图(米诺文明的颠峰):爱琴文化的建筑:迈西尼文化(迈西尼卫城和国王墓)是迈西尼的核心建筑和最重要的遗迹,卫城有以处狮子门,附近有传说为国王阿特鲁斯的墓。

建筑外观粗犷雄健,防御保守。

公元前11世纪迈西尼文明崩溃,到公元前8世纪,进入了"黑暗时代”。

公元前8世纪,希腊演变为诸多独立的小城邦组成的集合体。

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西尼卫城平面图(公元前1600年):传说的国王阿特鲁斯墓(穹顶):叠涩穹窿顶:渐次接近的两排砖的系列按其对称轴旋转得到的三维结构。

迈西尼卫城的狮子门,宽3.5米,门上的过梁中央比两端厚,结构上是合理的,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

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棵象征宫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拱:真拱和叠涩拱。

大跨度的空间得以解决。

真拱:以放射线排列砖的系列,形成一段弧线。

组成真拱的砖是一段圆环。

砖用不着粘合,拱上面的重量自动地把这些砖紧紧地压在一起。

叠涩拱:渐次接近的两排砖的系列,支撑的重量主要是由那悬空的两排砖决定的。

砖的强度和砖粘合的程度越强,拱能承受重量越大。

1.2 古希腊建筑:公元前8世纪起,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西岸和爱琴海的岛屿上,以及意大利、西西里和黑海沿岸的奴隶制国,总称为古代希腊。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的建筑同样也是西方建筑的开拓者。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狮子门,卫城的主要人口
公元前3世纪出现于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 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 里特——迈西尼文化。 (一) 克里特、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 诺索斯的米诺王宫。空间高低错落。依山而建,规模很大 ;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宫殿西北有 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二) 迈西尼。其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 卫城。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风格粗犷,防御性强。迈 西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爱琴文化
综述:
古代爱琴海地区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爱琴海各岛屿、希腊半岛和小 亚细亚沿岸地区。爱琴文化出现于公元前34世纪,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
岛上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一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2世纪以后湮
没。 爱琴文化的遗址有米诺斯王宫,迈锡尼城的狮子门、泰伦卫城、阿 特卢斯宝库等。其建筑布局、石砌技术、柱式和壁画、金属构件等都有 很高水平,对古希腊建筑颇有影响。米诺斯王宫依山修建,梯道曲折回 环,高低错落,千门万户,是希腊神话中的“迷宫”。其壁画朴实多采 ,柱子上粗下细,建筑开敞,风格精巧纤丽,令人赞叹。英国阿尔图· 伊文思(1851年一1941年)自幼为希腊神话中的“迷宫”所着迷,立志寻 找“迷宫”,后来成为考古学家,1900年开始发掘,经8年,挖掘出这 座王宫
爱琴文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爱琴文化
1、克里特岛建筑:以世俗性的为主,有住宅宫殿、 别墅、旅舍、公共浴室和作坊等
。 克诺索斯宫殿
公元前2100年,以60*29M的长方 形院子为中心。
爱琴文化的建筑的特点:爱琴文化地区的建筑技术用亚
述和叙利亚的相似-----墙的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奥尼柱式的庙宇
爱奥尼柱式庙宇的檐部
爱奥尼柱式的柱头
爱奥尼柱式的庙宇檐部(里面)
爱奥尼柱式的柱础
科林斯柱式的庙宇
科 林 斯 柱 式 的 庙 宇
夏 王 朝(大禹)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 商 王 朝(成汤)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西周王朝(后稷)公元前12世纪——前771年 春秋战国(东周)公元前770年 ——前221年
克里特文化
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向奴隶 制过渡。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便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700年-1600年全岛附属于米诺王为中心的王
古 代 希 腊 地 图
古代西腊对世界建筑的深刻影响
精典的建筑型制 完美的艺术形象 严谨的设计原则 成功的技术经验
古代西腊的主要建筑成就
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 圣地和庙宇形制的演进 柱式的诞生 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完美的艺术形式
古代西腊纪念性建筑的主要时期
公元前800年600年大致形成 公元前500年基本成熟 公元前400年进入广阔的发展时期
古代西腊的社Leabharlann 和政治情况建筑成就的取得是政治斗争和社会进步的结果
以农业为主的城邦: 世袭特权、落后保守
以手工业、商业、航海业为主的城邦: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代表着古昔腊 先进的思想和文化
古代希腊的圣地与庙宇
庙宇:公共性纪念建筑、建在海湾岗阜之上、 山林水泽之滨
圣地:民间举行崇拜守护神仪式和各种庆典活 动的场所
克诺索斯宫殿
克诺索斯宫殿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室 内 空 间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甬 道
克诺索斯宫殿顶棚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仕 女 壁 画
克诺索斯宫殿室内壁画
克诺索斯宫殿室内壁画
迈锡尼文化
公元前1700年—1500年: 在希腊的南部逐步形成了一个以迈锡克人
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450年—1400年:
雕 塑 - 仕 女
雕 塑 - 斗 士
高浮雕-人与人头马搏斗
高 浮 雕 - 仕 女
浮 雕-仕 女
浮雕-战斗
壁 画 - 仕 女
壁 画 - 青 年
油漆画
漆 盘
器 皿
器 皿
器 皿
古代西腊的地理位置
公元前800年,在巴尔干岛、小亚细亚、爱 琴海的岛屿上和意大利、西西里岛、黑海沿 岸地区,建立了许多小奴隶制城邦国,它们 总称古代希腊。
国。 克里特文化直接受埃及和西亚先进文化的影响,并有
所创新 。 克里特文化伴随着米诺王国势力的不断扩张而波及至
希腊本土,并对希腊本土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克里特岛的建筑
最早大门和庙宇形制、最早露天剧场和柱式 代表作——克诺索斯宫殿(迷宫) 特 点——尺度亲切、风格平易、形式玲珑、
变化突 兀、富于装饰、典雅秀美
迈锡克人占领了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殿, 迈锡尼文化从此取代了克里特文化,进入了迈 锡尼文化时期。
迈锡尼的建筑
代表作——泰仑卫城、迈锡尼卫城、 迈锡尼狮子门
风 格——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泰 仑 卫 城



狮 子 门



狮 子 门
爱琴文化的建筑特点
不同之处:
迈锡尼的建筑——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克里特的建筑——纤秀华丽、毫不设防
圣 地 的 庆 典 活 动
岗阜之上的圣地
早期的多立克庙宇
早期的多立克庙宇
早期的多立克庙宇
古代希腊柱式的三种形态
多立克柱式-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 爱奥尼柱式-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 科林思柱式-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
希腊柱式的阳刚与阴柔之美
多 立 克 、 爱 奥 尼 、 科 林 思 三 柱 式
共同之处:
上粗下细的石柱 工字型平面的大门 宫殿以正室为核心
第四章:古代西腊的建 筑
古代西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代的 西腊建筑开拓了欧洲建筑的先河。
大致相当于中国(东周王朝)春秋战 国时期(公元前770年 ——前221年)。
雕 塑 - 掷 铁 饼 者
雕 塑 - 爱 神 维 纳 斯
雕 塑 - 摩 西
爱琴文化是指发生在爱琴海内的岛屿及其周
边沿岸地区的文化现象,是先于古希腊文化的一
种文化形态。 爱琴文化深刻影响着希腊文化,被称为希腊
的早期文化,是希腊文化的发祥地,它与古埃及 文化相互影响和继承。
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夏、商和西周王朝时期。
爱 琴 海 地 域 图
爱琴文化的发展过程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文化 公元前1500年——迈锡尼文化 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时期 公元前900年 —— 荷马时代 公元前800年 —— 雅典及奴隶制城邦国建立 公元前600年 —— 雅典霸权建立 公元前500年 —— 雅典衰落 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夏、商、西周王朝和春秋战国时期
多 立 克 、 爱 奥 尼 、 科 林 思 三 柱 式
多立克柱身20个凹槽 爱奥尼柱身24个凹槽
庙宇各部位的装饰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立面
多 立 克 柱 式 的 庙 宇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
多 立 克 柱 式 的 庙 宇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檐部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檐部三陇板
欧洲古典时期的建筑 特征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不止一个,但古希腊成就最高。 自由民主制的城邦是古希腊文化的先进代表,留
给欧洲的宝贵财富是:
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 科学精神和现实主义
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是血脉的传承关系。 欧洲人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称为古典时期。 古典时期的文明灿烂辉煌、达到很高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