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性疾病护理PPT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病因:
1.肺炎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双球菌,有荚膜。以第3 型毒力最强。
2.肺炎球菌为寄生在口鼻咽部的正常菌群。 3.免疫功能受损,肺炎球菌侵入人体而致病。 4.少数: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26
发病机制:
1.发病以冬季和初春为多。 2.上呼吸道免疫功能受损---细菌侵入下呼吸道、
肺泡繁殖。 3.肺炎球菌不产生毒素,不引起组织坏死或空洞。
14
诊断要点
(2)胸部X片有肺炎的征象:以肺泡 浸润为主。
(3)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 学检查
15
诊断要点
2、评估严重程度 三个因素 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全身
炎症反应程度 (1)病史:年龄>65岁 ;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 (2)体征:R>30次/分;P >120次/分;BP<90/60mmHg;
20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 痰的色、量、质 呼吸困难、紫绀 有无感染性休克
21
对症护理
高热的护理
休息 有利于呼吸的体位 寒战时注意保暖 高热时物理降温 及时更换衣物、被褥 口腔及皮肤护理
22
对症护理
咳嗽、咳痰的护理 气急发绀的护理 给氧 胸痛的护理
体位-协助患护理★
28
临床表现
1.诱因 2.症状 3.体征 4.并发症
受凉、淋雨、醉酒、 疲劳、病毒感染
29
临床表现
1.诱因 2.症状 3.体征 4.并发症
起病急,寒战、高热 肌肉酸痛,脉快, 患侧胸痛,咳嗽,铁 锈色痰,气促
30
临床表现
1.诱因 2.症状 3.体征 4.并发症
急性面容,口角疱疹, 气急、紫绀。 早期:R运动减小, 轻度叩浊,R音低及 胸膜摩擦音 肺实变体征:叩浊, 语颤强,管状R音 消散期:湿罗音
边缘密度浅而模糊,无实变征。
8
(3)间质性肺炎 支气管壁及周围组织、肺泡壁增生及间
质水肿;呼吸道症状轻;X显示不规则条 索状阴影,从肺门向外伸展。
9
病理
病原体抵达下呼吸道孳生繁殖,肺泡毛细 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及 细胞浸润。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
雷白杆菌等
肺组织的坏死性病变
27
病理分期:
充血期:12~24小时,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 血。
红色肝变期:发病后1~2天,肺泡内渗出物以 红细胞为主。
灰色肝变期:发病后3~5天,肺泡内渗出物以 白细胞为主。
消散期:3~5天,病灶吸收,消散,肺脏复张。 病变消散后不留纤维瘢痕。 机化性肺炎:肺泡内纤维蛋白吸收不完全
观察休克的征象 环境与体位 吸氧 纠正酸中毒 补充血容量
独输入)
血管活性药物 对因治疗 病情转归观察
生命体征、病情变化 重症监护室、仰卧中凹位
高流量吸氧 补液静滴5%碳酸氢钠 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遵医钠(单
注意滴速 抗生素
24
二、肺炎球菌肺炎
(pneumococcal pneumonia) 由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所致 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和血痰 X线胸片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
分类
1、按病因分类 (1)细菌性肺炎 (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 (3)病毒性肺炎 (4)真菌性肺炎:白念,曲霉, (5)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6)理化因素: 放射性肺炎 胃酸吸
入引起的化学性肺炎 类脂性肺炎
5
分类
3、按解剖分类
(1)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2)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空洞
一般肺炎治愈后多不遗留瘢痕
10
临床表现
症状
咳嗽、咳痰 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 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
呼吸困难,呼吸窘迫- 肺炎病变范围大 者可有
发热
11
临床表现
体征
早期无明显异常 呼吸频率增快,鼻翼煽动,发绀-严重 触诊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支气管 呼吸音等,也可闻及湿性啰音
12
辅助检查
痰:最常用的下呼吸道病原学标本
X线:炎性浸润影 片状或条索状 血和胸腔积液培养 血液检查: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高
13
诊断要点
1、肺炎的诊断 (1)症状和体征
咳嗽 咳痰 或原有症状加重 出现脓痰血痰 胸痛、发热、呼吸困难等 体征:重症呼吸增快、鼻翼扇动、发绀。 肺实变体征 并发胸腔积液体征 肺部杆菌感染的共同点 肺实变或病变融合,组织坏死易形成多发性 脓肿。可波及胸膜。
(3)间质性肺炎
6
(1)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肺泡炎变—肺段或叶炎变,肺实质炎变,不累 及支气管,主要致病菌是肺炎球菌,肺部X显示 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
7
(2)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A.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和终末 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
B.常可闻及湿罗音,无实变体征。 C.X显示为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阴影,
T ≥40℃ 或≤35℃ ,意识障碍,存在肺外感染
(3)实验室和影像学 3、确定病原体
16
治疗
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 1、抗菌治疗 敏感抗生素。 2、对症、支持治疗 3、重症肺炎的治疗首选广谱的抗生素,
足量,联合用药。
17
常用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 清理呼吸道无效 气体交换受损 潜在的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2
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发的原因
1.病原体的变迁 2.人口老龄化,吸烟 3.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增高 4.病原学诊断困难 5.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6.部分人群贫困化加剧 7.伴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
分类
1、病因分类 2、患病环境与宿主状态分类 3、解剖分类
4
18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对症护理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用药护理 心理护理
19
一般护理
环境与体位
空气清新、室内通风好、室温、湿度、 休息、舒适、清洁等
体位
胸痛-患侧卧位 意识障碍-半卧位、侧卧位 每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
饮食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半 流质饮食
足量饮水
授课内容
一、肺炎概述 二、肺炎链球菌肺炎 三、葡萄球菌性肺炎 四、肺炎支原体肺炎 五、病毒性肺炎 六、真菌性肺炎 七、护理
1
一、肺炎的概述
肺炎 pneumonia
包括终末气道、肺泡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 实质炎症。
近年,虽应用强力的抗生素和有效疫苗, 肺炎总的死亡率不再下降,而有所升高。
病因:
1.肺炎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双球菌,有荚膜。以第3 型毒力最强。
2.肺炎球菌为寄生在口鼻咽部的正常菌群。 3.免疫功能受损,肺炎球菌侵入人体而致病。 4.少数: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26
发病机制:
1.发病以冬季和初春为多。 2.上呼吸道免疫功能受损---细菌侵入下呼吸道、
肺泡繁殖。 3.肺炎球菌不产生毒素,不引起组织坏死或空洞。
14
诊断要点
(2)胸部X片有肺炎的征象:以肺泡 浸润为主。
(3)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 学检查
15
诊断要点
2、评估严重程度 三个因素 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全身
炎症反应程度 (1)病史:年龄>65岁 ;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 (2)体征:R>30次/分;P >120次/分;BP<90/60mmHg;
20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 痰的色、量、质 呼吸困难、紫绀 有无感染性休克
21
对症护理
高热的护理
休息 有利于呼吸的体位 寒战时注意保暖 高热时物理降温 及时更换衣物、被褥 口腔及皮肤护理
22
对症护理
咳嗽、咳痰的护理 气急发绀的护理 给氧 胸痛的护理
体位-协助患护理★
28
临床表现
1.诱因 2.症状 3.体征 4.并发症
受凉、淋雨、醉酒、 疲劳、病毒感染
29
临床表现
1.诱因 2.症状 3.体征 4.并发症
起病急,寒战、高热 肌肉酸痛,脉快, 患侧胸痛,咳嗽,铁 锈色痰,气促
30
临床表现
1.诱因 2.症状 3.体征 4.并发症
急性面容,口角疱疹, 气急、紫绀。 早期:R运动减小, 轻度叩浊,R音低及 胸膜摩擦音 肺实变体征:叩浊, 语颤强,管状R音 消散期:湿罗音
边缘密度浅而模糊,无实变征。
8
(3)间质性肺炎 支气管壁及周围组织、肺泡壁增生及间
质水肿;呼吸道症状轻;X显示不规则条 索状阴影,从肺门向外伸展。
9
病理
病原体抵达下呼吸道孳生繁殖,肺泡毛细 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及 细胞浸润。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
雷白杆菌等
肺组织的坏死性病变
27
病理分期:
充血期:12~24小时,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 血。
红色肝变期:发病后1~2天,肺泡内渗出物以 红细胞为主。
灰色肝变期:发病后3~5天,肺泡内渗出物以 白细胞为主。
消散期:3~5天,病灶吸收,消散,肺脏复张。 病变消散后不留纤维瘢痕。 机化性肺炎:肺泡内纤维蛋白吸收不完全
观察休克的征象 环境与体位 吸氧 纠正酸中毒 补充血容量
独输入)
血管活性药物 对因治疗 病情转归观察
生命体征、病情变化 重症监护室、仰卧中凹位
高流量吸氧 补液静滴5%碳酸氢钠 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遵医钠(单
注意滴速 抗生素
24
二、肺炎球菌肺炎
(pneumococcal pneumonia) 由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所致 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和血痰 X线胸片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
分类
1、按病因分类 (1)细菌性肺炎 (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 (3)病毒性肺炎 (4)真菌性肺炎:白念,曲霉, (5)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6)理化因素: 放射性肺炎 胃酸吸
入引起的化学性肺炎 类脂性肺炎
5
分类
3、按解剖分类
(1)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2)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空洞
一般肺炎治愈后多不遗留瘢痕
10
临床表现
症状
咳嗽、咳痰 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 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
呼吸困难,呼吸窘迫- 肺炎病变范围大 者可有
发热
11
临床表现
体征
早期无明显异常 呼吸频率增快,鼻翼煽动,发绀-严重 触诊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支气管 呼吸音等,也可闻及湿性啰音
12
辅助检查
痰:最常用的下呼吸道病原学标本
X线:炎性浸润影 片状或条索状 血和胸腔积液培养 血液检查: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高
13
诊断要点
1、肺炎的诊断 (1)症状和体征
咳嗽 咳痰 或原有症状加重 出现脓痰血痰 胸痛、发热、呼吸困难等 体征:重症呼吸增快、鼻翼扇动、发绀。 肺实变体征 并发胸腔积液体征 肺部杆菌感染的共同点 肺实变或病变融合,组织坏死易形成多发性 脓肿。可波及胸膜。
(3)间质性肺炎
6
(1)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肺泡炎变—肺段或叶炎变,肺实质炎变,不累 及支气管,主要致病菌是肺炎球菌,肺部X显示 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
7
(2)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A.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和终末 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
B.常可闻及湿罗音,无实变体征。 C.X显示为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阴影,
T ≥40℃ 或≤35℃ ,意识障碍,存在肺外感染
(3)实验室和影像学 3、确定病原体
16
治疗
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 1、抗菌治疗 敏感抗生素。 2、对症、支持治疗 3、重症肺炎的治疗首选广谱的抗生素,
足量,联合用药。
17
常用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 清理呼吸道无效 气体交换受损 潜在的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2
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发的原因
1.病原体的变迁 2.人口老龄化,吸烟 3.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增高 4.病原学诊断困难 5.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6.部分人群贫困化加剧 7.伴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
分类
1、病因分类 2、患病环境与宿主状态分类 3、解剖分类
4
18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对症护理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用药护理 心理护理
19
一般护理
环境与体位
空气清新、室内通风好、室温、湿度、 休息、舒适、清洁等
体位
胸痛-患侧卧位 意识障碍-半卧位、侧卧位 每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
饮食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半 流质饮食
足量饮水
授课内容
一、肺炎概述 二、肺炎链球菌肺炎 三、葡萄球菌性肺炎 四、肺炎支原体肺炎 五、病毒性肺炎 六、真菌性肺炎 七、护理
1
一、肺炎的概述
肺炎 pneumonia
包括终末气道、肺泡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 实质炎症。
近年,虽应用强力的抗生素和有效疫苗, 肺炎总的死亡率不再下降,而有所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