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发展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发展与城市化水平预
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南京大学毕业论文
(申请学士学位)
论文题目:福安市城区总体规划中的
人口发展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顾朝林教授
2002年6月
目录
一、前言
新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00年的%。最近,工程院已将新中国的城市化列为科技发展的十大成就之一。今后,我国的各大城市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等,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已在“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即“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走符合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考虑规划区范围内人口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预测。笔者不试图
进行理论创新,而是对长期以来人们采用的预测方法进行归纳和评价,并结合福建
省福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实际,选择和修正适当的人口发展模型,考虑多种影响人口
发展的因素,预测2000-2020年福安市的人口发展规模及城市化水平。根据所学知
识,并通过实地调查踏勘,提出适合福安市发展情况的城市化途径。
二、理论与方法
(一)、人口预测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人口是反映国情、国力基本情况的重要指标,区域研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
素之一,分析现状、制定规划时首先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一个城市规划师,在面对
一项城市总体规划时,他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在诸多问题中,重要的是如何科学、
准确地去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因为城市人口规模在城市规划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
位,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人口规模决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基础设
施的建设规模。如果城市人口规模预测得不准,实际人口超出了预测人口较多,就
会造成今后城市用地紧张,基础设施不敷使用,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城
市拥挤,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同时,如果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超出实际人口较
多,又会造成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或使部分基础设施闲置。二是城市人口规模与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很大,在社会经济体制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
渡的今天,城市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城市人口规模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这就要求规划师在预测和确定城市人口规模时,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现状,研究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相关性。三是城市人口规模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劳永逸、短期行为不符合其发展规律。当代的城市建设发展不能仅仅考虑自身这一代,还要考虑下一代乃至下几代的发展,这就要求规划师在预测、确定城市人口规模时,充分考虑这一点。
(二)、城市化与衡量指标
城市化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主要含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镇)集中(也包含农村剩余劳力向城市的流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将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形成一个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城市化主要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人口向城市集中,尤其表现为乡村人口大量向城市人口转变;另一方面,城市质量的自身完善过程,包括城市居住环境、城市服务设施、城市交通体系等的完善。
1、城市化质量水平的衡量指标
过去的一些学者把城市化水平简单的认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现在许多学者认为城市化是复杂的过程,城市化水平也应该是有复杂的因素组成的综合指标。城市化有数量更要有质量,因此,有学者认为综合的城市化水平更能说明一地区的城市化程度。(列出学者的姓名,文章及发表年,将这些文章放在参考文献中)从城市化构成的7个要素中选取9个指标来构成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
(1)城市人口比重;(2)适龄人口中学的入学率;(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城市第三
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5)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长度;(6)城市用水普及率;(7)城市人均住房面积;(8)城市万人拥有的医生数;(9)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其中,
(1),(2)两项反映人口构成和人口素质;(3)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4)反映生产经
济构成;(5),(6)反映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7),(8)反映城市社会服务水平;(9)反映城市的环境质量。根据专家打分法给各个要素加权打分,即可算出城市化水平。
2、人口城市化水平
通过上述7个城市化要素计算城市化水平法,虽然可以从城市化质量角度来表现一地区的城市化程度,但是,在现实的城市规划中并不好操作。其一,以上7个要素,基本上都有专门的部分来论述:社会经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绿地规划与环境保护等,在城市规划中没有必要为了算城市化水平而把它们放在一块;其二,专家打分带有专家的主观因素太多,权限很难设定,得出的城市化水平未必准确;最后,目前国内的城市规划基本上采用人口指标来表达城市化水平,如果一地区用以上综合指标来算城市化水平,就不能和周围城市或全国其他地区进行横向的比较。因此,本文,采用“人口城市化水平”来代替城市化水平。
所谓“人口城市化水平”,就是用城镇人口占一地区的百分比来表示城市化水平,公式为:
U=Pu/P
其中,U为城市化水平,Pu为城镇人口,P为总人口。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36%左右,正处于城市化水平发展迅速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因此,用人口城市化水平表示
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当然由于统计口径不同,城镇人口具有不同的定义,所算得城市化水平也会有所不同。
3、非农业人口指标
在计划经济时代,用户籍人口来区分城乡人口,城镇人口就是非农业人口。但是在实际中,城镇人口并不等于非农业人口,
因为有的非农业人口住在农村,而有些生活在城镇的人口却是农
业户口。当然,那时从统计上看,非农业人口的数字和城镇人口
的数字差不多,故常用非农业人口代替城镇人口。随着改革开
放,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农民进城从事非农业活动,却没
有非农业户口,用非农业户口来计算城市化水平就面临严峻的挑
战。也就是说,用非农业人口方法,即户籍口径,推算城市化水
平,数据完备、计算方便,但在如今情况下,误差大。
4、城镇人口指标
城镇人口是从地域上来划分的,既按常住地类型,将人口分为市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第一、二、四次人口普查中均采用这一口径。这一标准也不能很好地表示出城市人口,它没有包括在城市中流动的人口,以及可能把城市建设区外的农业人口包括进去。
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采用建成区人口的概念。所谓“建成区”,是指城市行政区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包括市区集中连片部分及分散在近郊与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用地。“建成区”的概念实际上就是把城镇的概念具体化,它打破了用行政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