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教案
课题:1.1 概述
1.2常用低压电器
1.3基本控制线路
需2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构成和构成原理
教学重点:常用基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各种控制线路的工作过程分析
教案编写日期: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前言:电气控制系统实际上是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继电接触器控制是一门重要的控制技术,尤其在电力拖动等领域中,应用的十分广泛。
1.1概述: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新建的工业控制采用这种控制方式,随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的发展,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方式得到迅速推广,对当时我国工业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直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部分自动控制仍采用这种方式。
1.2常用低压电器:
1.低压电器的分类
(1)按工作方式可分为手控电器和自控电器。手控电气是依靠外力(如人工)直接操作来进行切换的电器,如刀开关、按钮等。自控电器是依靠指令或物理量(如电流、电压、时间、速度等)变化而自动动作的电器,如接触器、继电器等。
(2)按用途可分为低压控制电器和低压保护电器。低压控制电器主要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及动力设备中起控制作用,如刀开关、低压断路器等。低压保护电器主要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及动力设备中起保护作用,如熔断器、继电器等。
(3)按种类可分为刀开关、刀形转换开关、熔断器、低压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主令电器和自动开关等。
2.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1.3基本控制线路:
1.3.1单向运动控制线路
自动控制系统中,电动机拖动运动部件沿着一个方向运动,称为单向运动,这是基本控制线路中最简单的一种。根据控制要求不同,单向运动分为点动和长动单向运动。
1.3.2 多地控制线路
在大型生产设备上,为使操作人员在不同地方均能进行启、停操作,常要求组成多地控制线路
1.3.1 双向(可逆)运动控制线路
双向控制是电动机既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对于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来说,实现正、反转控制只要改变其电源相序,即将主回路中的三相电源任意两相对调,电动机就将改变转动方向。常用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利用倒顺开关(或组合开关)改变相序;另一种是利用接触器的主触点改变相序。前者主要适用于不需要频繁正、反转的电动机,而后者主要适用于需要频繁正、反转的电动机
课题:1.4电动机气动控制
1.5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电路
需2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电动机的四种启动控制线路和两种制动控制线路
教学重点:定子串电阻启动、反接制动控制线路的原理
教学难点:能耗制动控制线路的理解与分析
教案编写日期: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4电动机启动控制
1.4.1定子串电阻启动控制线路
1.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的原理分析:
2按钮控制电动机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线路分析
1.4.2电动机的Y-Δ启动控制线路:
自动控制Y-Δ降压启动电路的分析
1.4.3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简单介绍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原理
1.4.4三相交流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控制
1.按电流原则控制三相交流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串电阻启动控制线路分析
2.时间原则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情动控制线路分析
1.5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电路
1.反接制动控制线路的原理及工作过程分析
2.能耗制动的定义及能耗制动电路的工作分析
课题:2.1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历史与发展
2.2PLC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需2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PLC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PLC的特点与应用范围
教学难点:PLC控制与继电控制、电子控制的异同
教案编写日期: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前言:可编程控制器是以自动控制技术、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
2.1.1 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1.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被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2.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外一些厂家采用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单元,使其功能大大增强。PLC这一名称已不能准确反映它的特性。
3.1980年,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将它命名为可编辑控制器(PC),为避免混淆,可编辑控制器仍称(PLC)。
4.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定义(P28)。
5.总之,可编辑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带有指令存储器和I/O 接口。
2.1.2 PLC的产生与发展
1.PLC的产生
(1)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特点与缺点。
(2)对于日新月异的工业发展,人们寻求一种新型的通用控制设备,取代原有的继电器接触器系统。
2.PLC的发展
(1)CPU由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组成,控制功能比较简单,能完成定时、计数及逻辑控制。
(2)CPU采用微处理器,数据处理能力获得很大提高,增加了数据运算、传送、比较等功能,实现了对模拟量的控制。
(3)CPU开始采用8位和16位微处理器,使数据处理能力和速度大大提高,PLC开始具有了一定的通信能力。
(4)CPU开始采用了32位微处理器,数学运算、数据处理能力大大增强,增加了运动控制、模拟量PID控制器,联网通信能力进一步加强。
(5)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CPU使用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运行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出现了智能化模块。编程语言还增加了高级语言。
2.1.3 PLC的发展趋势
1.方便灵活和小型化
(1)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