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足球你准备好了吗

一、如何看待几年来的校园足球

新中国走过65年历程,改革开放也有35年了,今天,国家提出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是好事吗?我以为充其量是一项补救措施,是亡羊补牢,是对多年欠账的偿还。因此,既需要制定和落实各项具体政策和措施,又不应当评价太高。

无论足球运动本身,还是社会对中国足球的期望,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一次终于从娃娃抓起,中国足球的春天已经不远了。其实,校园足球本身不可能把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从落后变得强大,世界上没有哪个足球强国是靠大力开展校园足球登上巅峰的。毫无疑问,校园足球是基础,我们一直强调盖万丈高楼,重要的是打好地基。但是,好的基础不会自动转换为好的成果,地基没问题,不等于往上盖的时候也没问题了,会简单容易。还要看到足球基础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校园足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其他部分。因此,只能说不搞好校园足球,中国足球肯定没戏,但不能说搞好校园足球,中国足球肯定成功。

形而上学,绝对化,片面性,这些思想方法和认识曾经把中国的很多事情搞坏了,起码是耽误了。我们应当全面、客观、辩证地认识校园足球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发挥校园足球在文化教育和体育中的独特功能,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不要因为处在一个长期欠账的特殊时期就随意放大和抬高校园足球的定位。历史的教训证明,人为放大的东西往往是不能持久的。

不久前,国务院召开全国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介绍了现状和未来目标,听起来让人兴奋。接下来,大家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了实现会上提出的目标。但是,即便几年后,全国校园足球在网点学校、注册数量、各级联赛等方面形成了更大规模,从几十发展到几百、几千、几万,是不是就可以说完成了预期目标呢?我认为,到那个时候,校园足球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真正的目标应当是为今后长期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搭好平台,不仅在时间、场地、师资、竞赛方面,而且在观念、思路、制度上都进入新常态,才能说校园足球走完了第一步。

二、校园足球从不自然回归自然

有特定针对性,由政府下发文件、职能部门制定规则、基层学校具体操办,这样的校园足球只能是特殊时期出现的特殊情况,是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二十多年持续下滑的救急,是为了达到阶段性目的而为。我们不必盲目为之鼓掌,而应当一面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一面继续反思多年来应试教育和忽视体育的教训,防止民族悲剧的重演。同时,建立科

学的教育观,使今后的孩子们从进入基础教育的那一天,就能德智体全面发展,接受包括体育在内的综合教育,进行包括足球在内的体育锻炼。这样的教育环境需要全社会调整价值取向和评价体系,这样的教育氛围下开展校园足球会呈现一种自然的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孩子们说:“喜欢踢球吗?来吧,尽情踢,这里有老师教你,有同学跟你一块儿踢。”

这种是不是带有很强的理想化色彩?肯定过于理想,与时下的情况相距好多年。但是,理想不是没有根据的幻想或胡思乱想。理想就是事业的目标,是通过不懈努力可以实现的。

在很多关于校园足球的探讨中,提到“培养兴趣”,都是完全没有争议的。如果换个说法,说“踢足球是不能强迫的”,这就没那么好听了。“培养兴趣”和“踢足球是不能强迫的”这两种说法意思虽然不完全一样,其实很接近,有明显的共同点,不妨将两句话连接起来,“因为踢足球是不能强迫的,所以要从培养兴趣做起”,这样就容易接受了,因为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

将足球纳入体育课必修和体育考试项目,带有不可否认的强制性。孩子不愿意踢球,不喜欢踢球,有什么错吗?在“必修”的规定下,他不能不踢,但可能踢不好,因而很难产生兴趣。是孩子有问题,还是规定有问题?结论应当是这样的校园足球不自然。

建议学校和老师们在组织足球教学和活动的时候,注意力不必过多放在完成课时等“规定动作”上,最好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自主、创新、生动活泼。几年前,在广州市教育局采访,得知他们对中考体育设有20个项目,200米跑是必考项目,其余都供考生选择。足球考试是踢射门墙,由于报名的考生太少,教育局决定以后不再设这个项目了。我很赞成这种在实践中及时调整的做法,上千名考生只有区区几个人选择射门,说明考试设计不合理,不公平。一脚踢偏或踢飞的情况国家队队员都有,对孩子来说,损失和打击太大,对校园足球来说,也太功利。

三、校园足球与校外足球

对真正喜欢踢球的孩子来说,校园足球能不能满足乐趣?远远不能满足。对真正有足球天赋的孩子来说,校园足球能不能成为未来通向职业足球的桥梁?也许可以把孩子送到职业足球的大门口,最终能不能迈过门槛,走进职业足球的天地,不都是校园足球要做或能做的事情。

老一代足球宿将在少年儿童时期怎样踢球?北京的史万春说他小时候踢的是胡同足球,

上海的张宏根说他踢的是弄堂足球。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随时代的不同而变化,今天的孩子在校园足球活动中能不能得到像胡同足球和弄堂足球那样的快乐,我觉得很难。光靠校园足球,大多数孩子是不会着迷的。

足球是社会化程度很高的运动项目,孩子们踢球的伙伴不一定在本班,比赛的对手不一定在本年级或本校,个别踢得好的孩子才有机会通过学校有组织地参加与外校比赛。我们还不具备广泛开展社会足球、草根足球的条件,譬如在居民小区、街道社区、大院等地方,基本没有给孩子们留下空间,走出学校,到处都可以堂而皇之地禁止踢球。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校园足球搞得越好,与校外的反差越大。陕北志丹县地处山沟,公共体育场地极端匮乏,喜欢踢球的女孩子可以从小学踢到初中,如果不能考上高中,意味着这辈子的足球踢到了尽头,初中毕业就与足球永别了,那正是踢球最好的时候啊。

社会足球发展滞后,对校园足球百害而无一利,只有社会足球发展起来,发达起来,校园足球才会有更宽敞的出口,才可能争取家长少拖后腿。为此,学校和社会都应当支持、帮助孩子们在校园之外参加足球活动。一些城市公共体育场地基本被年轻白领占领,五人制、七人制足球踢得很热。他们踢球是一种体育消费,拉动了体育产业,倒是很符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精神。可是,场地外面扒着铁丝网看大人踢球的孩子是什么感受,谁来关心?如果这些地方留出一定时间段,免费或低收费,让大人站到外面扒着铁丝网看小孩踢球,那才是一幅和谐社会的画面。真希望在里面踢得最快活的也是校园足球踢得最带劲的孩子。

校园足球跟踢野球相比,优势在于没有脱离学习环境,又能起到课堂和书本中无法获得的教育效果,将德育和智育自然有机地融入其间,诸如规则意识、纪律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等,校园足球都是非常好的教育载体。当校园足球不再是为了上报统计数据,而是与社会协调,共建体育教育的发展平台,受益的何止中国足球,一定是全社会。

四、教练、比赛及其他

在一所学校里,纪律性最强的应当是校代表队的学生。很长时间里,踢球的都是学习很差、调皮捣蛋、没人爱管的孩子。有人说,素质这么差,中国足球当然冲不出去,将来应当选最优秀的学生去踢球,中国足球一定有戏。我倒觉得,不能用挑好孩子去踢球这种“外科手术”的办法来改变球员素质,而应当通过校园足球活动把所谓表现不好的坏孩子培养和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