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教材.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基本操作程序: 把性质和期限不同的各项资金集中起来,然后
按资产流动性的大小进行梯次分配,即分配于现金 准备、短期放款、证券投资和固定资产贷款。
资金来源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资金池
借入资金 资本金 图2-1资金汇集示意图
资产运用
现金准备 二级准备 放款 证券投资 固定资产 投资
(二)资金配置法
(3)贷款需求限制。设客户对贷款总需求至少为3000 万元,即X1≥3000万元。
第三步,构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线性 规划模型
R=0.1X1+0.05X2
X1+X2≤5000万元
X1≥3000万元
X2≥0.25X1
从图2-3中看出E点位于OE线与AB线的交点,即
1.简称“AAA”法。是指商业银行在选择资产种 类时首先直接考虑负债结构的特点,包括各负 债项目的法定准备金和周转速度等因素,然后 据以对资金来源进行分类和划分,并确定相应 的资金分配方向。
2.操作规范 适用该方法具体操作时,可以在银行内部
建立活期存款中心、储蓄存款中心、定期存款 中心、资本金中心等部门,对资产的分配加以 调剂。
3.理论观点
该理论认为, 资产的流动性和 活期存款
分配的数量与获 储蓄存款 得的资金来源有 关,也就是必须 定期存款
按照资金来源的 不同性质来进行
资本金
资产分配。
现金准备
短期证券
短期放款
长期放款 与投资
如右图所示 图2-2资金配置示意图
(三)线性规划法
(Linear Programming Approach)
这是一种规范化定量 分析方法,较前两种方法 建立目标函数 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但是,它的不足在于计算 过程中运用的限制性因素 确定限定性因素 很难准确估计,如果估计 不准就会影响结论的准确 求出线性规划模型的解 性。
案例
设某银行的负债总额为5000万元, 其2000万元为活期存款(D),定期存 款(T)为3000万元;可用于贷款(X1) 和购买短期证券(X2)。设贷款收益率 为10%,证券收益率为5%,不考虑成本。
试利用线性规划方法测算资产负债 的优化配置。
解析
第一步:首先确定目标函数。 如设定目标为利息收入最大化,则
目标函数为: 利润R最大化=0.10X1+0.05X2
第二步:确定约束条件(假设该 银行有三个约束条件)
(1)资金总量限制。即X1+X2≤5000万元
(2)流动性限制。设短期证券(X2)须占贷款的25% 以上,以保持足够流动性。即X2≥0.25X1
(1)贷款具有自控性 D (10.1) (10.1)2 (10.1)3 (10.1)4 (10.1)5
(2)贷款具有自偿性
100 100 100 100 100
(3)贷款具有担保性
(10.1) (10.1)2 (10.1)3 (10.1)4 (10.1)5
(二)资产转移理论
1.资产转移理论及其产生的背景 这一理论的产生与西方国家证券市
(三)线性规划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 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数量方法,线性规划方法 是企业进行总产量计划时常用的一种定量方法。
(一百度文库资金汇集法
1.简称POF法。是指商业银行将各种不同渠道形成 的各项负债集中起来,然后再依据资金需要的轻重 缓急排的先后次序,把资金分配到各项资产。 在分配资金时通常首先考虑资金的流动性,只 要这种配置符合银行的总体管理目标就行。
移投放到极容易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的高
流动性证券上,即以证券形式保存其资
产作为二级准备,这样可以在满足存款
支付时,把证券迅速而无损地转让出去,
兑换成现金。
保持了流动性
3.资产转移理论的特点
增加了盈利性
(三)预期收入理论
1.预期收入理论及其产生的背景 :
该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当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已逐渐从战争中复 苏起来,开始了高速发展。
(一)商业性贷款理论
1.商业性贷款理论及其产生背景
商业性贷款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的初期, 当时企业的资金需求因其规模比较小,主要依 靠自有资本经营,只有出现临时性资金需求不 足时才向银行借款,这就决定了贷款的短期周 转性。
2.商业性贷款理论的特点
1 100 2 100 3 100 4 100 5 100
第二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 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和掌握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与方法 了解和掌握银行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与方法 了解掌握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与 方法 了解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现状和发展
第一节 资产管理理论及方法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自1998年起实施 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3.预期收入理论的特点
找到了运用资产的经济动因 促进了业务的开拓 加强了银行地位
二、资产管理方法
(一)资金汇集法:又称“资金集中法”或“资 金总体法”,是20世纪30~40 年代西方商业银 行资金管理中普遍运用的一种传统的资产管理 方法。
(二)资金配置法:又称资金转换法 、“资金 分配法”,是20世纪50年代在商业银行资金管 理中广泛运用的方法。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资金需求的多 样化,而且需求量也大幅度上升,不仅 需要增加短期资金,而且又产生了以固 定资产投资和设备更新为主的长期性资 金需求。
2.预期收入理论观点
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运用应以未来的 收益为保证。如果未来收益没有保证,即使是 运用于短期商业性贷款和可转让证券,也会造 成经营风险;如果未来收益有保证,可以进行 长期贷款和投资。
场的完善与发展有密切关系。
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 西方各国政府开始大量发行短期国债, 这就为银行提供了新的流动性资产,而 证券二级市场的活跃又为银行提供了可 选择又能变形的交易环境。
2.资产转移理论观点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保持资产
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有必须提高盈
利性的需要。为此,可以把部分资产转
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完整资产管理 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方法。
一、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
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 初期,完善和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是 以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为重点的一种管理 理论。
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和经营业务的发 展,资产管理理论演进了三个阶段:商 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 入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