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新闻报道的最佳角度
拍电视新闻的技巧原则
![拍电视新闻的技巧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aeef3e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9.png)
拍电视新闻的技巧原则拍摄电视新闻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原则,以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则,可以帮助记者拍摄出专业水准的电视新闻。
1. 角度选择: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拍摄新闻场景,以突出新闻的重点和故事情节。
记者可以通过采访相关人士或了解事件的背景来确定最合适的角度。
2. 稳定镜头:使用稳定的镜头拍摄新闻画面,避免晃动和不稳定的画面。
这可以通过使用三脚架或稳定器等设备来实现。
3. 深度和远景:为了给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背景,记者应该尽量拍摄深度和远景。
这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和调整焦距来实现。
4. 光线控制:控制光线是拍摄电视新闻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记者需要根据场景的光线条件,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和光线设备,以确保画面明亮清晰。
5. 引导观众:在拍摄新闻时,记者需要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和镜头的切换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这可以通过平滑的移动和合适的镜头切换来实现。
6. 选取合适的镜头:记者应该根据新闻的内容和场景选择合适的镜头。
不同的镜头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信息,记者需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7. 切勿干扰现场:记者在拍摄新闻时要尽量减少对现场的干扰,避免影响事件的正常进行。
这包括尽量不要走入镜头、不要对被采访者施加压力等。
8. 尊重被采访者:记者在采访和拍摄新闻时应尊重被采访者的权益和隐私。
记者应事先与被采访者沟通好拍摄意图,并尽量避免拍摄他们不愿意展示的内容。
9. 合理编辑:在拍摄完成后,记者需要进行合理的编辑,以保证新闻报道的流畅和连贯。
这包括删除多余的画面、调整镜头顺序和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等。
10. 播报语言清晰准确:在新闻播报时,记者需要使用清晰准确的语言,避免模糊和歧义的表达。
记者应事先准备好稿件,并进行必要的演练,以确保播报的流畅和专业。
拍摄电视新闻需要记者具备一定的技巧和专业知识。
通过掌握上述原则,记者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观众的满意度,为观众提供准确、严谨的新闻信息。
报道定位如何选择报道的重点和角度
![报道定位如何选择报道的重点和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c9bca6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d.png)
报道定位如何选择报道的重点和角度报道是传媒工作者常常进行的任务之一,选择正确的报道定位以及合适的报道重点和角度是确保报道有效、准确传达信息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如何选择报道的重点和角度,以及如何对报道进行定位。
一、报道定位的选择报道的定位是指对报道的整体目标和方向的确定。
在选择报道定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受众分析:首先需要明确报道的受众对象是谁。
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受众的报道定位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时效性:时效性是报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具有时效性的报道定位可以增加报道的关注度。
时效性可以根据事件的紧迫性、新鲜度以及公众关注度进行判断。
3. 价值导向: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积极的社会责任感,选择具有价值导向的报道定位可以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报道重点和角度的选择在确定了报道定位之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报道重点和角度。
以下是一些选择报道重点和角度的方法和建议:1. 时事热点:选择时事热点作为报道的重点和角度,可以增加报道的关注度和吸引力。
时事热点通常与当前社会热点事件、国际话题等相关,选择合适的时事热点可以增加报道的价值。
2. 人物故事:人物故事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角度。
通过报道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可以生动展现事件的影响和背后的故事,加深受众对事件的认知和关注。
3. 专题报道:专题报道可以深入挖掘一个具体的领域或问题。
选择合适的专题报道角度,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剖析,可以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信息,满足受众对于该问题的需求。
4. 视角多元化:在选择报道的重点和角度时,要尽可能考虑到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通过多元化的视角,可以更全面地呈现事件的各个方面,避免片面和偏颇的报道。
三、对报道进行定位在确定报道的重点和角度之后,需要对整个报道进行定位,确保报道准确传递信息。
以下是对报道进行定位的一些建议:1. 事实准确:报道应该基于事实,不应夸大、歪曲事实。
试论怎样选择最佳新闻角度
![试论怎样选择最佳新闻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3707fe3a3968011ca300913a.png)
—
题 。在 新 闻报 道 中 编 辑 要 充 分 发 挥 解 说 词 的分 析 、 合 和 综 评 论 的功 能 , 新 闻报 道 中一 些 抽 象 的 、 念 的 内容 明 晰地 将 理 表 达 出来 。 画面 内容 升 华 到理 性 的 高度 , 方 位 揭 示 新 闻 将 全
响。
一
三是 注意 发 挥 音 乐 和 音 响 的 作 用 音乐 和音 响是 电视 表 情 达 意 的特 有 手 段 。 编 辑 必 须 具
、
巧 取 角 度 是 新 闻 报 道 的 客观 要 求
有较 高 的分 辨 声 音 的能 力 , 够 在 纷 繁 复 杂 的声 音 中 , 速 能 迅
分辨 出哪 些 是 有 用 的 音 乐 和 音 响 . 些 是 无 用 的 噪 音 , 而 哪 进 在制 作 节 目时 , 那 些 能够 表达 主题 思 想 . 节 目起 画龙 点 对 对
响 。 编辑 巧 妙 地 运 用 声 音 符 号 , 增 强 电视 新 闻的 感 染 力 。 能
一
误 差 , 少 不 必 要 的 解 说 时 空 , 能 对 某 些 视 觉 画 面 起 强 调 减 还
是要充分的 心 理 距 离 ,强 化 传 播 效
报 道 的 丰 富 内 涵 和 主题 思 想 . 受 众 既知 道 “ 什 么 ”义 知 使 是 ,
道 “ 为什 么 ” 。 编 辑 要 善 于利 用 解 说 词 传 递 思 想 感 情 。常 言说 , 言 为 “
心 表 ” “ 人 心 者 , 莫 先 乎 情 ”, 情 不 深 ,则 无 以 惊 心 动 、感 .“
新闻写作角度
![新闻写作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3e9772f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6.png)
新闻写作角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其写作角度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能从独特的角度切入,引发读者的共鸣。
本文将探讨新闻写作角度的选择与应用,以帮助读者和写手更好地把握新闻创作的方向。
一、新闻写作角度的定义新闻写作角度,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作者站在何种立场和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观察、分析和表达。
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新闻作品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
二、新闻写作角度的分类1.政治角度:关注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策法规等,强调政治意义和影响。
2.经济角度:关注经济发展、行业动态、企业成败等,强调经济价值和趋势。
3.社会角度:关注社会现象、民生问题、道德伦理等,强调社会效应和人文关怀。
4.文化角度:关注文化现象、艺术成就、教育成果等,强调文化内涵和传承。
5.科技角度:关注科技创新、科研进展、技术应用等,强调科技力量和变革。
6.人物角度:关注新闻事件中的典型人物,以人物为主线,展现新闻事件。
7.深度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挖掘,揭示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等。
8.独家角度:挖掘独家新闻线索,提供独特见解,突出独家报道。
三、新闻写作角度的选择原则1.真实性:新闻写作角度必须基于事实,不能脱离实际,凭空捏造。
2.重要性:选择对读者有较大影响和价值的角度,突出新闻的核心内容。
3.新颖性:追求独特的视角,避免重复他人的观点,提高新闻的吸引力。
4.深度性: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挖掘,揭示事件背后的真相和内涵。
5.人文关怀: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展现人性的光辉,传递正能量。
四、新闻写作角度的应用实例1.以政治角度为例,可以关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报道。
2.以经济角度为例,可以关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分析政策扶持、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因素。
3.以社会角度为例,可以关注老龄化问题,探讨养老、医疗、心理等方面的解决方案。
4.以文化角度为例,可以关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新闻摄像中的角度选择与应用
![新闻摄像中的角度选择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cb055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c.png)
新闻摄像中的角度选择与应用不同的摄影角度会产生千差万别的视觉效果,因此,新闻摄像师在拍摄过程中的角度选择对一档好的新闻节目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摄像角度选择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新闻效果,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新闻摄像师,就更应该重视新闻拍摄中的角度选择和应用。
一、新闻拍摄角度1.水平拍摄角度水平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一种拍摄角度,水平拍摄角度一般可分为正面拍摄、背面拍摄、侧面拍摄、斜面角度四种。
正面拍摄是摄像机镜头与被摄对象正面相对的拍摄方法,正面拍摄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新闻拍摄角度。
从正面角度拍摄出的画面显得端庄,构图具有对称美,通常都会给人一种相对稳重的感觉,比较直观的表现出新闻的主题。
这种拍摄角度将画面中的被摄对象完全展现在观众面前,达到形象生动的宣传效果。
一般情况下,拍摄人物专题时经常会采用这种拍摄角度,能够较好的展现被采访对象的整体面貌和肢体细节动作,达到更加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
当然,这种拍摄角度也有其局限性,就是正面拍摄的画面立体感较差,因此常常需要切换其他角度以增加画面的纵深感。
背面拍摄是指摄像机位于被摄对象的背面,被摄对象与摄像机的朝向一致。
新闻拍摄中常常将被摄对象与其所关注的对象一同展现出来,这样可以使观众走进主体人物的内心世界,使镜头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感受。
另外,背面拍摄角度在拍摄人物时不能表现出任务主体的面部表情,表达的主题比较含蓄。
侧面拍摄就是摄像机与被摄对象正面成90°的位置进行拍摄。
侧面拍摄的角度可以使被摄物体侧面的轮廓特征明显,也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也十分强烈,更好的交待主体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关系,给人以更加直观感受和共鸣。
斜面拍摄就是摄像机位于正面与侧面之间的位置进行拍摄。
斜面拍摄可以让新闻画面更加丰富生动,合理的运用斜面拍摄角度可以让被摄对象的立体感更加突出,还能够增强视觉效果,较好的表现出画面中被摄对象的位置关系,让受众更加直观感受新闻的主题思想。
试论怎样选择最佳新闻角度
![试论怎样选择最佳新闻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f042a9d8ba1aa8114531d969.png)
试论怎样选择最佳新闻角度[角度,是指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所谓新闻角度,指的是记者选取新闻事实的立足点,表现新闻事实的切入点,揭示新闻主题的突破口。
甘惜分教授在其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说: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
”记者善于选择新闻角度,将会有效地挖掘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突出事物的个性特征,使自己的新闻报道不同凡响。
一、巧取角度是新闻报道的客观要求世间万事万物复杂多样,变化无穷,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状态和意义就会有所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同样在新闻报道中,一个新闻事件的出现,一个典型人物的涌现,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诸多矛盾、诸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使其呈现出复杂性和多面性,而且每一侧面都可能呈现出不同的表象与特点。
对于同一新闻事实,站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去观察和报道,其形态各异,所蕴含的意义、所体现的新闻价值,有时连舆论导向都会有区别,甚至大相径庭。
因此,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对新闻事实要从不同方向切入,多侧面体现新闻价值,选择最佳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选的好,不仅能体现和提升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而且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令人耳目一新。
相反,一个好的新闻素材,新闻视角没特点,人云亦云,老生常谈,就没有多少人看,使其新闻价值被埋没,也造成新闻资源的浪费。
二、选择最佳新闻角度的路径和方法著名记者艾丰把选择新闻角度喻为“挖矿”。
他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床,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更准确、更鲜明地表现这些价值。
”我们选择新闻角度,就是寻找反映事物的最佳位置,也是记者观察、挖掘、表现新闻事实的切入点、着眼点、侧重点。
然而,作者面对大千世界,接触到的新闻事实众多,选择角度在实践中如何操作呢?新闻角度选择的思路多种多样,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种:1.人无我有,从逆向思维中选择新角度。
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与切入点
![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与切入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409d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4.png)
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与切入点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与切入点在新闻行业中被认为是关键的要素之一。
一个好的报道角度和切入点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提供深入而全面的信息,使报道更有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与切入点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角度和切入点,以及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角度和切入点。
一、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的重要性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决定了报道呈现的视角和信息的重点。
一个好的角度可以突出报道的独特性和价值,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角度也可以决定报道的立场和倾向,对于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起到重要作用。
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可以让报道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
二、新闻报道的切入点的重要性新闻报道的切入点是进入报道主题的途径和方式。
一个好的切入点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问题,使报道更具深度和广度。
切入点还可以决定报道的紧迫感和时效性,对于及时反映当前事件和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可以提升报道的价值和影响力。
三、常见的角度选择与切入点1. 人物角度:通过报道某个人物的经历或观点来展示事件的重要性或背后的问题。
比如通过采访受灾者来描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或通过专家讲解来揭示社会问题的根源。
2. 问题角度:通过聚焦某个社会问题的不同方面,展示其现状和影响。
比如报道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分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学生权益保障等方面。
3. 事件角度:通过报道某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影响,展示事件的重要性和背后的原因。
比如报道突发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影响,引起公众对预防和应对的重视。
4. 趋势角度:通过报道某个社会趋势的发展和变化,展示其对社会生活和个人的影响。
比如报道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和生活方式改变,引发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四、选择合适的角度和切入点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角度和切入点需要综合考虑报道的目的、受众的需求以及事件本身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选择的方法和指导:1. 新闻价值:选择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事件和问题作为报道的角度和切入点。
谈新闻报道最佳角度的选择
![谈新闻报道最佳角度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3dc8687e4b73f242326c5f0e.png)
谈新闻报道最佳角度的选择作者:叶凌来源:《采写编》2014年第02期角度,泛指客观事物的出发点。
新闻角度指记者以新闻敏感,挖掘、表现事物的新闻价值时所取的角度,是记者采访报道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一个新闻事件,可以有多种报道角度,有人从工作角度报道,有人从生活角度报道;有人从经济角度报道,有人从社会角度报道。
选取报道的角度不同,体现的新闻价值、表达的思想意义自然不同。
而“选择最佳报道角度,就是选择新闻事实的最好观察点,是选择表达主题思想的最佳集合点,是实现新闻的社会价值最好切入点”,这是许多记者苦苦追求的目标。
那么,怎样选取新闻报道的最佳角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运用宏观思维,从全局高度选取报道佳角角度所谓宏观思维,就是整体的思维、全局的思维、历史的思维。
“宏观思维就是记者从各个侧面,各种角度全面审视、考察报道对象及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有通观全局、把握全局的能力”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能把记者“托”到一个制高点,鸟瞰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从纵览全局中透视问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运用这种思维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思考问题具有前瞻性、大局观。
新闻是时代的镜子和脉搏,它要反映历史的进程,时代的动向。
所以任何新闻报道都要顺着时代风向标指向,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政治家的头脑和眼力纵观全局,审时度势,著名记者艾丰有句名言:“记者要想总理的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记者要善于运用宏观思维,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把鲜活的新闻事件拿到时代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去俯视、衡量、把握、比较,从而“掂量”出被报道对象在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正确估量出其新闻价值。
如果选取某个角度新闻报道,能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能揭示重大主题,和时代合拍,和大局合拍,和党的方针、政策合拍,则所选的角度就是好角度。
郭梅尼说:“作为一个记者,首先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心中要有一杆时代的秤,要把你所采写的新闻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来衡量,放在时代的天平上来称称,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它的新闻价值。
谈新闻报道最佳角度的选择
![谈新闻报道最佳角度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cdf925cf7ec4afe04a1df29.png)
追 求 的 目标 。 那 么 , 怎 样 选 取 新 闻 报 道 的 最 佳 角 度 呢 ?
笔 者认 为应 从 以下 方 面 人 手 :
一
眼 ,心 中要 有 一杆 时代 的秤 ,要 把 你 所 采 写 的新 闻 放 到 时 代 的大 背 景 下 来衡 量 ,放 在 时 代 的 天 平 上来 称 称 ,才 能 比 较 准 确 地 判 断 出 它 的新 闻 价 值 。新 闻 实 践 表 明 :记 者 要 选 准新 闻报 道 的 最佳 角 度 ,吃 透 中 央 精 神 ,了 解 全 国 情 况 和 当地 具体 特 情 况 ,善 于 从 身 边 多 姿 多彩 的新 事 物 、新 变 化
时 代 特 征 ,能 揭 示 重 大 主 题 ,和 时 代 合 拍 ,和 大 局 合 拍 , 和 党 的方 针 、政 策 合拍 。则 所 选 的角 度 就 是 好 角度 。 郭梅尼说 : “ 作 为 一个 记 者 ,首 先 要 有 一 双 时 代 的 慧
角度报道 ;有人从经 济角度报道 ,有人从社 会角度报道 。
远 道 而 来 的 义 工 ,汪 汪 叫 了 两 声 就 闪 到 院 子 里 去 了 。 ” 用
稿件 《 那 些 年 ,那 些 人 ,那 些事 — — 走 近 怀 化 义 工 》 、 反 映建 筑工 地 围挡变 化 的稿 件 《 工 地 围挡成 “ 画廊 ” ,很 美! 》 ,分 别配 发 了 新 闻 短 评 《 向怀化 义工致敬》 、 《点 。鸟 瞰 林 林 总 总 的 大 干 世 界 ,从 纵 览 全 局 中透 视 问题 “ 会 当 凌 绝 顶 ,一 览 众 山 小 ” 。运 用 这 种
思 维 站 得 高 、看 得 远 、想 得 深 。思 考 问 题 具 有 前 瞻 性 、
寻找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寻找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53bffb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1.png)
寻找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寻找新闻角度的那几种法子。
你想想啊,这新闻就像那摆在你面前的一大桌菜,各种各样的食材、做法,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那怎么才能从这一堆里挑出最特别、最能吸引人的那一道呢?这就得靠咱们的本事啦!先说第一种方法,就像在菜市场挑菜一样,得有双“火眼金睛”,去发现那些别人没注意到的细节。
比如说,大家都在报道一场比赛的结果,嘿,你要是能找到比赛中某个选手的一个特别表情,或者是场边一个有趣的小插曲,这角度不就一下子独特起来了嘛!这就好比大家都在看那大树的粗壮树干,你却发现了树干上一个奇特的纹理,是不是一下子就不一样啦?还有啊,咱得学会换位思考。
别老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事儿,得想想读者们想看啥。
就像你喜欢吃甜粽子,可有人就爱吃咸粽子呀!你得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琢磨。
比如说报道一个政策,别光说政策内容,得想想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这个政策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啥影响,从这个角度去挖掘,那新闻不就更有看头啦?再来说说类比这一招。
有时候,一些复杂的新闻事件就像一团乱麻,你得找到一个合适的类比,才能让大家一下子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好比说一个新的科技发明,你把它类比成大家都熟悉的某个东西,这样大家理解起来不就轻松多了嘛。
就像给那复杂的机器装上了一个通俗易懂的把手,一拉就明白啦!另外,别小瞧了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儿。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都可能成为一个绝佳的新闻角度。
比如说,大家都在报道城市的高楼大厦,你却去关注那些小巷子里的烟火气,那多有意思呀!这就像在繁华的大街上走累了,突然拐进一条安静的小巷,发现了不一样的风景,能不让人惊喜嘛!还有啊,多跟人交流也很重要。
听听别人的想法、看法,说不定就能给你带来新的灵感呢。
这就跟一群人一起吃饭,你尝尝我的菜,我尝尝你的菜,说不定就发现了新的美味呢!你说,找新闻角度是不是挺有意思的事儿?就像一场有趣的冒险,你得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
别老是走别人走过的路,得自己去闯出一条新的道儿来。
新闻角度选择的方法
![新闻角度选择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3bb38a27284b73f342500f.png)
年过花甲的李陈氏,尽管没上过学,没学过地理,但她认识地图上的北京、新乡、西安、上海。儿行千里母担忧,她的四个儿子在那些地方打工或工作。看着地图上一片黄绿色包围着的西安,好像儿子就在身边.东黑河周围的农民,也开始喜欢地图了.上蔡县新华书店说,1993年.农民从他们那儿买走了17500幅。
(《中国青年报》1994—04-26)
三八节妇女组不谈妇女问题
本报记者张玉玲
“妇女组不谈妇女问题”。这是3月8日下午,记者听完全国政协妇联14组的讨论时得到的印象.
与记者有同感的是今天会议主持人-—中国科协副主席胡启衡委员。她说,妇女委员们现在很少谈妇女问题,而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国家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建议。妇女委员们的参政议政能力大大提高,实实在在地在履行自己的权力。
一、以旧见新找角度
这里的旧,是指新闻报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年年重复的老题材,例如农业报道中“春种秋收四季歌”、如交通报道中的“冬运与春运"、教育报道中每年一度的高考,还有节日报道,如血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新年、春节等。在新闻报道中还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反复报道的老话题,如脱贫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国有企业改革、反腐倡廉、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等。如果在这些报道中,找不到一个新的角度,那么它们必然雷同、陈旧,引不起受众兴趣.
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f1ac6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7.png)
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第一节一个关系成败的切入点新闻角度的定义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一、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新闻角度选得准,新闻价值倍增。
反之,选得不准,报道老一套、一般化,就会削弱新闻价值。
二、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多面性,因此对同一件新闻事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
角度不同,新闻价值可能不同,因此表达的思想意义也就不同。
三、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独辟蹊径,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别人所未走过的路径,发掘出事实的新的新闻价值。
第二节寻找最佳新闻角度什么是最佳角度读者的需要就是最佳角度一、根据不同读者群的定位寻找最佳报道角度一般来说,这个角度应该是新闻事实与你所在传媒的“导向定位”和主要受众群需求这三者“聚焦”的结果。
二、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角度在选择新闻角度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读者在时间、地点、心理或者利益上的接近点。
接近的因素越强,读者的阅读愿望也就越大。
第三节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一、以旧见新找角度以旧见新找角度,就是要求记者在报道老题材、老话题时,要善于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推陈出新。
犹如老树开新花,找到新花,就容易写出新意。
二、以小见大找角度这里指的是表现大主题可以选择小角度,即“寓大于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三、虚中觅实找角度所谓虚中觅实,主要指对一些抽象性、概念性强的事实材料,要尽量寻找其中所包含的实在而具体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入手表现整个事实的新闻价值。
四、逆向思维找角度所谓逆向思维,是指遇到有些事,可以倒过来想一想,在这种类似“反思”的过程中寻找新闻角度。
五、发散思维找角度即要求以一个新闻目标(或一个新闻事物)为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在思考时,思路要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新闻角度选择的方法
![新闻角度选择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bc5ab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f.png)
新闻角度选择的方法1. 从独特性入手呀!就像大家都在报道一场比赛的结果,你去挖掘比赛中某个选手不为人知的奋斗故事,那多新鲜!比如说大家都在说某个明星获奖了,你去讲讲这个明星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家人的付出,是不是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呢?2. 要关注热点背后的冷门啊!大家都追着热点跑,你得看到热点背后那些被忽视的角度。
好比大家都关注一部热门电影的票房多高,你去关注那些在电影中跑龙套但很努力的小演员呀,这才有意思呢!3. 站在不同人群的角度去看呀!别老是从大众的视角,换一换嘛。
就像报道一场活动,别光说参与者的感受,去问问志愿者、工作人员的看法,这样多全面!比如报道一场演唱会,你去了解一下保安大哥维持秩序时的辛苦和感受,不是能让新闻更丰富吗?4. 尝试挖掘细节呀!别老是浮在表面,深入进去找那些小细节。
比如说报道一起事故,别光说发生了啥,去找到现场的一个小物件,讲讲它背后可能的故事呀,多引人入胜!5. 抓住反差来写啊!强烈的对比多能吸引人。
好比大家都觉得某个人很成功,你却去报道他曾经的失败和挫折,那多震撼!比如一直说某个地方很繁华,你突然讲讲它以前的破旧模样,是不是会让读者眼前一亮呢?6. 结合情感角度呀!别老是干巴巴地报道事实,加点情感进去。
就像报道一个感人的故事,把那种感动传递给读者呀。
比如报道一位老人的奉献,把你对老人的敬佩之情也表现出来,能不感人吗?7. 从未来的角度想想呀!别光盯着现在,想想以后会怎么样。
比如说一个新政策出台了,大胆预测一下它未来的影响,多有前瞻性啊!就像一个新科技出现了,你去设想未来人们的生活会因此发生什么改变,那多有意思!我觉得新闻角度的选择真的太重要啦!选对了角度,新闻就能变得超级精彩,能吸引更多人去看,去关注,去思考!。
新闻写作期末考试简答题大二下
![新闻写作期末考试简答题大二下](https://img.taocdn.com/s3/m/ee2cee9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5.png)
新闻写作期末考试简答题大二下1、什么是新闻角度?如何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答:新闻角度是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与窗口,它从事实的一个侧面去揭示新闻主题。
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一般说,要抓“四点”、“一小”。
四点即:(1)抓特点。
客观事物是丰富多采的、发展变化的,有共性有个性。
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征,新闻才会受读者欢迎。
(2)抓新点。
即角度要新,通过某一侧面、角度去反映主题,使新意盎然,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
(3)报道同一事物,应注意错开角度,即寻找不同的侧重点。
目的是使新闻主题既不与别报重复,又报道了新闻事实。
(4)选新闻角度要有群众观点,即从群众的角度看事物。
从群众角度、读者的角度入手,就能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使新闻主题表现得通俗明确。
“一小”即:角度要小。
凡是选准了一个小的角度,摆出具体生动的事实,就容易把主题写得有深度,写起稿来显得生动、活泼,受读者欢迎。
这样,选准小的角度,就有利于主题深化,有利于抓到具体的材料,有利于报道人物与事物的个性特征,稿子容易写得短小精悍,并且做到时效性强。
2、什么是通讯情节?怎样展开(写好)通讯情节?答:通讯的情节是指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结局的完整过程,带有一定的故事性,比较具体、生动感人,它主要是通过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的。
有的通讯,具有贯串全篇的整体情节,它本身便成为通讯中总体故事展开的主线,并以此联缀数个相关的小故事或典型的细节,构成一篇既有具体的个性化的内容,又有统一整体画面的通讯。
通讯典型情节的展开,具体方法如下:(1)从写作角度上说,通讯情节要写得具体完整。
一个情节要有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和结局这几个部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完整的印象。
有一些事实很有意义,很能说明问题,但构不成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就要用细节来弥补情节的不足。
(2)通讯情节的展开要注意描写与叙述、具体与概括紧密结合,才能把情节写得深刻感人。
生动的形象描写要借助综合叙述来贯穿,才不会写得支离破碎;综合的叙述要有具体的形象描写来补充,才不致枯燥无味。
记者如何选择合适的新闻素材和报道角度
![记者如何选择合适的新闻素材和报道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0f610c0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b.png)
记者如何选择合适的新闻素材和报道角度作为一名记者,选择合适的新闻素材和报道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新闻的质量和影响力。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公众的需求和社会的背景。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记者如何选择合适的新闻素材和报道角度。
一、关注社会热点和公众关注的话题选择合适的新闻素材和报道角度,首先要关注社会热点和公众关注的话题。
社会热点往往是公众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安全等方方面面。
记者可以通过关注社交媒体、观察社会现象以及与公众进行互动,了解公众的关注点和需求,从而选择合适的新闻素材和报道角度。
二、挖掘深度报道的潜力在选择新闻素材和报道角度时,记者可以挖掘深度报道的潜力。
深度报道是对一个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它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给公众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记者可以选择一些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通过深入调查和采访,挖掘出问题的不同层面和细节,从而进行深度报道。
三、注重多元视角和客观报道记者在选择新闻素材和报道角度时,应注重多元视角和客观报道。
新闻报道需要尽可能地呈现事实真相,而不是个人主观的看法和评价。
记者可以采访多个相关方,收集不同的观点和声音,以便更全面地呈现事件的真实情况。
同时,记者还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带有个人偏见和情感色彩,以确保报道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四、关注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记者在选择新闻素材和报道角度时,应关注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新闻报道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还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记者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社会价值和正能量的素材,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生活状况,通过报道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思考,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记者选择合适的新闻素材和报道角度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热点、深度报道潜力、多元视角和客观报道、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等因素。
只有通过准确把握这些要点,记者才能够选择到更具有价值和影响力的新闻素材和报道角度,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新闻服务。
谈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
![谈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3c571ce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f.png)
谈新闻报道⾓度的选择2019-06-03写好新闻,表现好主题,全在于⼀个技巧,⽽技巧,⾸先要“巧”在⼀个“⾓度”上。
同样⼀个报道题材,同样⼀件新闻事实,选择⼀个好⾓度会给⽂章增⾊,使新闻价值成倍增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选择⾓度呢?笔者认为,选择报道⾓度可以从下⾯⼏个重点着⼿:⼀是抓特点,⼆是抓棱⾓,三是抓新意。
抓特点,就是抓时代的特点新闻报道,⾸先是通过⼤量的典型事实和先进⼈物事例来宣传党的⽅针政策。
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作重点。
这就要求新闻⼯作者在认真学习党的⽅针政策、吃透精神的前提下从多⽅⾯进⾏⼴泛宣传。
要做到紧跟形势,就必须在特点上下⼯夫,在特点上选⾓度。
例如:《⼤众⽇报》曾刊登过⼀篇通讯《他猜错了书记的⼼》,获全省好新闻⼀等奖,并被收⼊《⼭东好新闻集》⼀书。
该⽂作者就抓住了时代特点,挖掘出了最佳⾓度。
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个别⼲部乱拿乱要,影响群众关系的不良风⽓,为此,党和政府及时提出,⼲部要廉洁奉公,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就是当时的时代特点。
作者没有从⼀般的思维和普通的⾓度着笔,⽽是在⼀个“猜”字上下⼯夫。
“猜”,给⼈留下悬念。
当某书记⼤热天来到⽠地,敲这个、拍那个的时候,联想起个别⼲部乱拿乱吃的情况,⽠农总会猜疑:他们⼜要⽩吃⽩拿了。
结果事件的发展恰恰相反,这位书记不仅没吃⼀个⽠,反⽽送来了包销合同,为⽠农解决了卖⽠难的问题。
这种欲纵先收、欲进先退、以⼩见⼤的笔法和居⾼临下把握时代脉搏、以点带⾯、曲径通幽的新闻⾓度,正是⽂章成功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我们⾝边每⽇每时发⽣的变化,都蕴藏着很多新闻信息,问题在于我们看到、听到这些信息之后,能不能放到社会全局的⾓度上加以衡量,从中提炼出好的⾓度。
⼤家知道,报纸、电视、⼴播是党和政府赖以指导⾯上⼯作的舆论⼯具,正因为如此,我们报道的新闻必须是与各项政治、经济等⼯作有密切的联系,并且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事实。
抓棱⾓,就是抓“闪光点”基层通讯员中,有不少同志爱抓⼤⽽全的综合报道,总认为这样的新闻有分量,但往往⾯⾯俱到,重点不突出,四平⼋稳,没有棱⾓,更多的则写平凡⼈物、平凡⼩事。
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
![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ba3a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0.png)
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选择新闻角度是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新闻角度可以让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眼球。
那么,如何选择新闻角度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
首先,选择新闻角度要考虑新闻事件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在选择新闻角度时,要优先考虑新闻事件的时效性。
比如,某个重大新闻事件刚刚发生,此时选择直接报道事件的经过和影响,会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而如果是一个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事件,可以选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报道,让读者对事件有一个新的认识。
其次,选择新闻角度要考虑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
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是选择新闻角度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新闻事件可能对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可以选择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报道。
比如,某个社会事件可能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影响,可以选择从这些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报道,让读者对事件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再次,选择新闻角度要考虑新闻事件的人文关怀。
在选择新闻角度时,要考虑到新闻事件背后的人文关怀。
新闻报道不仅是要报道事件的经过和影响,更要关注事件对人们的生活、情感、命运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新闻角度时,可以选择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进行报道,让读者更加关注事件背后的人文情感。
最后,选择新闻角度要考虑新闻事件的多样性。
新闻事件的多样性是选择新闻角度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新闻事件可能有多个方面的内容,可以选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让读者对事件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比如,某个新闻事件可能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可以选择从这些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报道,让读者对事件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总之,选择新闻角度是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新闻角度可以让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眼球。
在选择新闻角度时,要考虑新闻事件的时效性、社会影响、人文关怀和多样性,让报道更加全面、深入、生动。
希望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选择新闻角度,写出更加生动有趣的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价值与报道角度选择
![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价值与报道角度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e775f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c.png)
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价值与报道角度选择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所报道的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新闻事件。
然而,同一个事件会有不同的报道角度,这也导致了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价值和报道角度选择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价值以及报道角度选择,并列举六个子标题进行详细论述。
一、新闻价值的评判标准新闻价值是指新闻报道对公众和社会产生影响的程度。
评判新闻价值的标准有很多,其中包括重要性、真实性、即时性、近距离性和矛盾性等方面。
新闻报道应该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公众关注的问题,同时保持真实、客观和公正的原则。
二、媒体选择报道角度的原因媒体在选择报道角度时,会考虑很多因素,如自身立场、新闻制作成本、公众需求、新鲜度和竞争优势等。
媒体会根据自身定位和社会影响力来选择报道角度,以吸引读者的关注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三、报道角度的多样性对社会影响的意义报道角度的多样性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报道角度可以帮助公众了解到多角度的信息,增加对事件的理解和思考。
同时,报道角度的多样性也能够避免信息的单一性和偏颇性,提供更加客观和全面的新闻报道。
四、新闻报道中的倾向性和公正原则新闻报道中的倾向性是指媒体在报道中可能出现的主观倾向和偏见。
媒体应该秉持公正原则,坚持真实、准确和客观的原则来进行报道。
同时,媒体也应该注意避免政治、宗教、种族和性别等敏感问题的倾斜。
五、新闻报道中的正面与负面报道新闻报道中的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对于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
正面报道能够传递积极的能量,提升人们的信心和乐观情绪。
负面报道则更容易引起公众的负面情绪和消极影响。
媒体应该在报道中兼顾正面和负面,保持新闻的公正平衡,避免过度渲染和刻意夸大。
六、新闻报道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新闻报道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是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媒体应该遵守道德规范,照顾公众的利益和隐私。
同时,媒体还应该重视真实性和透明度,避免编造和歪曲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所谓新闻角度,就是指记者挖掘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彰显新闻事实的切入点,表现新闻主题的突破口。
一条新闻,同样的主题思想,报道都要求标新立异,独具匠心,这里的关键在于选择新的角度。
选择最佳的角度去表现新闻主题已成为一个记者认真探讨的问题。
所谓新闻角度,就是指记者挖掘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彰显新闻事实的切入点,表现新闻主题的突破口。
一条新闻,同样的主题思想,报道都要求标新立异,独具匠心,这里的关键在于选择新的角度。
选择最佳的角度去表现新闻主题已成为一个记者认真探讨的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同一个新闻事实,由于选择的角度不同,所表现出的效果就不大一样。
黄山的“天都峰”西侧的一个小山头,站在这边看叫“五老上天都”,站在那边看,则成了“金鸡叫天门”。
角度,虽然并不在根本上影响新闻报道的价值,但它却起着促进或促退的作用。
我们的报道,如果老是从一个角度取材,即使都是正确的,需要的,但就同“好戏不出三遍唱”一样,时间一长,雷同过多,人们就会感觉到单调乏味。
久而久之,观众就会望而生厌。
因此,巧选角度,是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那么,如何选择新闻报道的最佳角度呢?
放眼全局选角度
新闻是时代的记录。
每个时期有一种反映时代主流意识,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主导精神,即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新闻的灵魂,是广播电视宣传的主旋律。
成功的经验证明,选择新闻角度,首先要放眼全局,站在时代的高度,寻找你所报道的新闻素材所体现时代精神的“闪光点”。
找到了“这一个”与时代精神辉映的“闪光点”,便是最佳的新闻角度。
比如,1997年焦作人民广播电台采制的《“股份水”浇灌农家田》一稿,就有很强的针对性。
当时,相当一部分人对实行股份合作制疑虑重重,农民对“股份制”更是谈之色变。
作者选择了这个事例进行报道,有极强的新闻价值和指导意义。
该新闻被评为当年度河南省好新闻二等奖。
后来的农村变化证明,这个“新的萌芽”,符合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心愿,代表了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的新方向。
由此我们可以说,当这类新生事物刚刚露头的时候,在采访时就应该敏锐地发现它,及时地抓住它。
因为它往往是新事物的火花、新创造的先声、新经验的先导,这才是最重要的最新鲜的新闻事实。
逆向思维选角度
所谓逆向思维,即求异思维,就是在写作运思时,力求在选材、立意、表现角度、写作技巧、语言运用等方面有打破常规的思路、方法、和创意,给受众以新鲜感。
实际上,客观事物常常是一种倾向被另一种倾向所掩盖,聪明的记者应该有辩证头脑,在新闻角度的选择上搞一点反其道而行之。
反其道而行不是唱反调,而是你选这方面的角度,我看看能不能选另一个方面的角度,你这个角度从正面选,我看看能不能从反面选,两面作文章唱的一个中心思想。
曾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扶贫会上小车多》和《振兴开封经济座谈会开成催眠会》也都是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巧选角度,创出精品的成功例子。
其实,记者的任务都是去报道会议本身的内容,但由于记者的职业敏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会上发现了“会外”的新闻,正题反做,反其道而行之。
记者的角度一变,就把新闻写活了。
以小见大选角度
“一滴水珠反映一个世界”。
有些小事件看起来虽小,其实含义是非常深刻的,就如同强光灯,光源虽小,但照明度高辐射面大。
有的小事件甚至还带有方向性,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见
微知著,以小喻大,把握时代脉搏,搞好深度报道。
当然,写出深度,并非随意拔高,而要把事件的精神实质揭示透彻,将其精华跃然纸上。
典型的小事件,写好了,就会取得以班见豹的效果。
我们一些同志常常抱怨抓不到重大题材,不能“一鸣惊人”。
岂不知,小题材如果选得准,挖掘得深,同样可以反映重大主题,同样可以大爆冷门。
例如:2002年河南省广播好新闻一等奖作品《老陶的生意经:赔钱,赚了信誉也值得》,就把农民经纪人陶玉生主动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在赔本的情况下,依然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的事写得十分透彻。
陶玉生为了兑现承诺,让群众信任自己,宁愿自己赔本,也不让老百姓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