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6章: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形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网络拓扑结 构、环形网络拓扑结构、网状网络拓扑结构、混合型拓扑 结构 、
按管理性质分类 :公用网 、专用网 按网络功能分类 :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基础
6.1.5 网络互联设备
1. 中继器(Repeater)和集线器(Hub) 中继器具有对信号再生放大功能,用于延伸网络段,使 整个网络的地区范围得到扩充。中继器用于网络后,网 络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网络上各工作站仍可共享同一 网络上的服务器。 集线器是一种特殊的多路中继器,即具有对信号再生放 大功能,又能管理多路通信。它能连接多个工作节点, 并可实现集线器之间的互联。
1. 资源共享 硬件共享:用户可以使用网络中任意一台计算机所附接的硬件设备,
包括利用其他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来分担用户的处理任务。例如: 用户可以共享打印机、共享硬盘空间等。 软件共享:用户可以使用远程主机的软件(系统软件和用户软件), 既可以将相应软件调入本地计算机执行,也可以将数据送至对方主 机,运行软件并返回结果。 数据共享:网络用户可以使用其他主机和用户的数据。 2. 数据传输 支持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
4. 交换机(Switch) 交换机是用于实现交换功能的设备。它采用类似电话总 机的交换式技术,使各连接端口能独占带宽,从而提高 局域网的总带宽。交换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网 络发展进入了基础
6.2 认识Internet
6.2.1 Internet的概念 6.2.2 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 6.2.3 Internet的常用术语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及 Internet应用基础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基础
6.1 计算机网络概念 6.2 认识Internet 6.3 接入Internet 6.4 Internet Explorer的使用 6.5 上网查询行业发展动态信息 6.6 电子邮件 6.7 编辑文档与图表作为电子邮件附件,发送 电子邮件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基础
6.1.3 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通信节点之间通信的物理通路,它对 网络数据通信质量有极大的影响。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 缆、光纤和无线传输介质(微波、激光和红外线等)。
1. 双绞线:双绞线是由一对外层绝缘的导线绞合而成,外加套管作保护层。双 绞线价格低廉,但数据传输率较低,一般为几Mb/s,抗干扰性能也较差。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基础
6.1 计算机网络概念
6.1.1 6.1.2 6.1.3 6.1.4 6.1.5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网络互联设备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基础
6.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发展的产物, 并在用户需求(应用)的促进下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自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问世以来,计算机网络的演 变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1. 单机系统(1946年—20世纪50年代末):计算机只能支 持单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所有资源为单个用户所占用。
2. 分时多用户系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 多个用户利用多台终端共享单台计算机的资源。
3. 远程终端访问系统(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中 后期):利用通信线路将终端连到主机,用户可以不受地 域限制地使用计算机的资源。
2.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一根较粗的硬铜线,在其外面套有屏蔽层。同轴电缆 价格高于双绞线,但抗干扰能力较强,连接也不太复杂,数据速率可达数 Mb/s到几百Mb/s,所以常被中、高档局域网广泛采用。
3. 光纤:光纤又称光缆,或称光导纤维,是一种能够传输光波的电介质导体, 内层为光导玻璃纤维和包层,外层为保护层。光纤数据传输率可达100Mb/s 到几Gb/s,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损耗少,且安全保密好,目前已被许多高速 局域网采用;但价格昂贵。
1. Internet的产生
4. 计算机网络系统(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将多台计 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在一起,相互共享资源。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基础
6.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计算机网络就是指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 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运 行支持下,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数据的传输。
4. 无线传输:无线传输介质非常适合于难于铺设有线传输线路的偏远地带和沿 海岛屿,也为大量的便携式计算机入网提供了条件。目前常用的无线传输有 微波、卫星信道、红外线和激光等。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基础
6.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跨度分类: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局域 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网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基础
6.2.1 Internet的概念
Internet的汉语意义即国际互联网,是一种国 际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Internet是目前世界 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更确切地说是最大的 互联网络,它几乎覆盖了整个世界。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基础
6.2.2 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
2. 网桥(Bridge) 网桥是用于两个同类的网络(一般指具有相同类型的网 络操作系统)的互连。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基础
6.1.5 网络互联设备
3. 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用于连接多个同类或不同类型的局域网(或广 域网)。它具有很强的异种网互联能力,除能取代网桥 用于异种局域网连接外,还可用于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 联,以及广域网的互联。路由器还具有选择路径的功能, 在多于两个网互联时,节点之间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传 送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