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民谣

《乡村民谣》系列散文之一

年龄越大,离乡村越远,离开乡村越久,有关乡村的那些美好部分,会在脑海里日复一日的清晰,会叫人不自觉的回想起那些稔熟于心的绵长韵味,特别是,滋养自身一路成长的人情风物,更加叫人恋恋不舍,回味悠长。

生长在乡村,尤其是大山里的乡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连绵不绝、高低错落的山山岭岭,似乎除了山,还是一望无际的山,山顶飘着云朵,山腰升腾着雾气,简单是简单一些,四时变幻,也有说不出的趣味。当然,除了山,还有梯田,溪流,掩映在山坳树林里的村落人家,就是清溪流水,水田旱地,养活了山里人家,就是这些其貌不扬的土地,滋养了一辈又一辈的山里人。

现时的乡村,尽管与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跟几十年前比较起来,也说得上天壤之别。不要说电灯电话,就是电视、电脑、手机、网络等一干多媒体,早已进入了乡村,乡下人跟城里人一样,尽情享受着生活的便捷与繁盛,但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有这些,都是梦想,都是人们心中遥不可及的一种追求,物质生活贫乏不说,精神生活也相当匮乏,一年能看上一两回露天电影,就是稀罕得不得了的事。

所以在那个时候,山村里的小孩子,都是听着祖母、母亲的歌谣一天天长大,能走能跑的时候,跟在哥哥姐姐的后面,高一声低一声、长一句短一句唱着从祖母或者母亲那里学来的歌谣,在乡村的怀抱里,留下晃晃悠悠的小小身影,在乡村的土地上,留下蹒跚的串串脚印。

祖母抑或母亲教的歌谣,又是她们从老一辈那里继承而来,就这样代代相传,在每一个幼小的生命里,播种下文化的种子。尽管是朴素不过的乡土文化,但就是这一首首乡村民谣,滋润着一块块幼小的心田,在他们淳朴天真的精神世界,开始文化启蒙,通过俚语村言的说唱,声情并茂的演绎,启迪孩子们的智慧,教导孩子们成长。

尽管有一些民谣,有神仙味道,还有些迷信色彩,只能说在当时的环境里,教导孩子们牙牙学语的祖辈或者父辈,自身的知识有限,很多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他们根本无法厘清,就只好循着先辈的痕迹,口传心授;但这并不影响对孩子的启蒙,神仙菩萨、妖魔鬼怪或者奸佞小人,都只是一种载体,最终都是要告诫小子丫头们,做人,就要做个好人,做个直得起腰板、挺得起胸膛的人,是苦是难,都要堂堂正正,是忧是喜,都要清清白白。

听着这样的民谣长大,心里边就有一个非同一般的乡村世界,在幼小的内心里,似乎也多了一些文化痕迹,这是这样的民俗文化,缺少系统性,未必经得起再三推敲;但是,这不妨碍知识的萌芽,在每一个稚嫩的心灵里,渐渐生根,渐渐有一些时间况味。

记得刚懂事时,两三岁光景,不管娘累不累,赖在娘的怀里,跟娘一起,一遍一遍唱,小燕子,穿花衣,或者说,萤火虫,夜夜飞,打掌掌,菊花开,还有张打铁,李打铁,花喜鹊尾巴长,娘记得的儿歌多得很,小时候都背得滚瓜烂熟,走到哪,唱到哪,娘总是说,我们唱的,都是无名的曲子自来得腔,言语间,一脸的满足。

可惜现在,这些儿歌,这些在我心里的乡村民谣,竟忘记的差不多了,难得记住几首。突然想起这些小时候本随我们长大的乡村俚曲,心里边又多出许些滋味,仿佛时间能够倒流,我又回到了小时候,又是那个两三岁大赖在娘怀里不肯离开的小娃儿,一边缠着娘跟我一起唱儿歌,一边伸出小手,抚摸娘的脸,帮娘抹去脸上的汗珠。

回到现实中来,难免有些责怪自己,为什么一路走来,竟把娘当时教的歌谣遗忘殆尽,就是努力想记起,也记不起一鳞半爪,能不是遗憾?要是娘还健在,再问问她老人家也可以,缺憾的是,娘已过时很多年,就是有这个心,又向谁讨教去?况且我远在苏城,离老家千里之遥,这些民谣,又如何理得清楚?更何况,娘一辈的嬷嬷婶婶,差不多都已谢世,老家的土地上,还有几个人,记忆在心?

所以,有了写这组《乡村民谣》的念头,就当是重拾记忆,还原曾经有过的日子,梳理收藏于内心里的人情,我相信,曾经有过的人物,曾经优美的声音,甚至包括那些村言俚语连缀成的歌谣,都会是不少人心头抹不去的记忆,这些多年未曾触碰过的乡村民谣,会在很多人的心里,展开一轴乡村的画卷,勾兑出许多原汁原味的乡村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