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隐性德育的主渠道,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对教职工的价值取向和工作态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传统轻创新,严重存在着“千校一面”毫无特色的校园建设的窘境。为此,笔者认为作为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要创新思路,认真研究和分析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将大楼、大师、大爱作为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才能建成具有浓重“职业特色”的中职校园文化。
一、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普教痕迹浓,现代职教特色淡。
放眼当今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其薄弱环节就是未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没有凸显“职业性”。由于职业学校创建较晚,校园文化建设往往脱离不了传统的普教痕迹,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果与咄咄逼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明显逊色。
2、重视校企合作办学,忽视企业文化引入。
近几年来,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方面确实下了很大功夫,校园内出现了“订单式培养”、“企业冠名制教育”、“工学交替”等各种教学班,学校和企业接触确实也很密切了,但很多职业学校只是重视校企合作办学,而很少关注企业文化的引入,忽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教学过程都离不开与企业文化对接,只有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的中职校园文化才是完整的、有特色的、系统的,也才是最能发挥学校办学功能的校园文化。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上述不足,其实质是我们的教育观念、方式、手段及学校管理机制等跟不上现代社会要求的具体反映。它们削弱了现代素质教育的力度,冲淡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拉大了学生接受社会现实的心理距离,不利于学生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成符合中职教育目标所要求的校园文化,需要科学设计和精心营造。
二、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解决思路
加强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进而提升办学特色,已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时代主
旋律,体现中职特色,要在大楼、大师、大爱建设上下功夫。主动贴近社会、主动贴近市场、主动贴近企业,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
(一)突出“中职性”,构建中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1、物质文化要有“中职”的特色基调。
物质文化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载体,是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及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来陶冶和净化学生的。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在兴建新校区,建设新校园,但似乎都在比谁的大门气势恢弘、比谁的大楼雄伟壮观、比谁的校园别致优美…...。对中职学校来说,笔者认为漂亮的大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实训材料等。这是中职校园文化的特色基调和物质基础。
2、制度文化要有“中职”的行为规范。
“中职”的行为规范是指针对中职校园文化环境下所建立的一套必须共同遵守的制度和标准。包括校规校纪、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不但要有文化内涵,更要体现“大爱”和“中职性”,一切围绕学生的“高技能”、“应用型”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同时,为了实训操作安全、规范,要把操作规范和要求张贴在实验室、车间、实训场。老师管理也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做到“方圆有度,奖罚分明”。对学生来说,真正实现用制度规范行为、用爱心启迪心灵、用行为提高实践能力。对教职员工来说,既要实现用制度规范行为,还要实现用制度激励和鞭策各位教职员工,将教职工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关心教职工学习、生活和工作,要在完善系统的制度下形成浓郁的制度文化来教育、熏陶和规范师生的言行。
3、行为文化要有“中职”的活动特点。
行为文化是指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它具有广泛的娱乐和审美功能。学校的师生活动和学生的社团活动都要具有鲜明的中职特色,都要围绕“高技能”、“高素质”开展一系列职业实践活动、科技作品制作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等。比如:
经常举办一些“专业技能大赛”、“模拟岗位练兵”、“艺术作品展示”等具有专业特色的、能促进师生技艺和技能提高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感。使教职工在活动中增强专业技能,提高育人水平。
4、精神文化要有“中职”的理想追求。
学校多年积累、沉淀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次体现。当前中职学校要注重对师生进行市场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成才意识、技能意识和效益意识的培育。要根据市场和社会要求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校训思想,要通过经
常性的系列知识讲座、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技能竞赛,培育师生文化心理,增强师生文化认同感和责任感,引导和教育师生为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努力追求。
5、师资培训要有“中职”的奋斗目标
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目前虽有国家级、省级培训,但对整个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来说,还远远不够。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日新月异,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的中职老师,自然要跟上企业发展的需求,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所以,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师”建设不容忽视,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很多职业学校为了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不断拓宽办学思路,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二)围绕“市场性”,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
学校的精神统领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策略。作为中职学校无论是办学方向、专业设置,还是学生就业,都要以市场为导向,用市场运作的理念和管理办法来调动全体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用市场需求来调节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供求矛盾,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市场是中职学校的发展平台,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晴雨表”和“指挥棒”。所以,中职学校既要了解市场现实的需求和状况,又要研究市场的发展规律和方向,以此来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笔者认为,中职学校要通过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思路,紧紧围绕市场做文章,将办学新理念融汇进学校精神文化,使之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观念,共创校园精神。同时,中职校园精神的创建还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职校的专业特点,把学生的职业定向、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其基本内容应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拼搏竞争精神、以人为本精神等。中职学校应结合职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基于学校传统、时代要求及服务社会的行业不同,形成既具有学校特色,又富有时代特征的校训。
(三)贯通“企业性”,注重先进企业文化的引入与整合。
职校学生的就业走向大多是企业,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着职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必须亲近。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能否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环境,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