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过程要点及知识综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三力平衡下台风移动的特征示意图,热带及西风带系统对台风移动路径影响的示意图或实例分析,天气预报中正常、异常路径台风移动的预报着眼点;
-藤原效应,理解双台风互旋情况下台风路径的变化和预报。
台风过程知识"组装"及与前面章节的关系
台风是发生在赤道外高温洋面上的热带气旋,与锋面气旋相比,台风是发生在单一气团里面的、无锋面低气压系统。温带锋面气旋多发生在静止锋上(静止锋上波动,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之间),而台风多发生在ITCZ中[两半球气流之间]。对应发展的温带气旋,高低空配置特征符合达因补偿原理。同理,高空辐散大于低空辐合也有利于台风增强。与温带气旋的斜压结构不同[轴线随高度倾斜],台风轴线垂直于地球表面,且具有暖心结构;与强对流天气系统局地强风暴的条件[强环境风垂直切变]相比,台风需要的垂直风切变要弱。在系统的移动上,温带气旋沿高空槽前引导气流移动,而台风一般沿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气流移动。在系统的发展机制上,温带气旋主要由斜压不稳定能量提供,通过有效位能转化为动能,而台风主要由凝结潜热释放,通过CISK机制促进台风的发展。
(5)极涡在预报寒潮冷空气形成中的作用。
(6)长波调整在与寒潮爆发的关系。
(7)冷空气堆积过程中长波有无调整。
(8)预报东亚地区的寒潮爆发如何观察东亚大槽对长波调整即将发生的指示作用。
(9)如何分析引导寒潮冷空气南下高空槽的发展变化。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1大型降水天气过程概述及暴雨成因
●要点:
-中国主要大型降水过程有哪些;
●要点:
-天气学上低纬度的界定;
-低纬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简介;
-低纬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低纬度环流的基本特征(大气的温、压、湿、风水平、垂直结构特征,平均经圈环流,纬圈环流,海表面温度的分布特征以及相关的ENSO现象-El Nino与南方涛动)
●重点:
-中、低纬度系统的差异;
-低纬度大气环流的三维结构特征。
寒潮的爆发(是否有长波调整的可能[槽脊的发展和移动、高纬度阻塞系统的变化])
与《大气环流》紧密联系,冬季环流特征及成因,长波及长波调整
寒潮过Biblioteka Baidu思考题
(1)寒潮过程中地面锋面和冷高压中心的活动特点。
(2)500hPa上的高度槽是如何影响地面锋活动。
(3)预报寒潮南下时的思考着眼点。
(4)关键区在预报冷空气堆积和预报时的关键参考作用。
(3)ITCZ的空间结构,季节变化特点及与东亚雨带、环流季节变化的关系。
(4)东风波的定义、形成、结构特征及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5)赤道反气旋与赤道缓冲区、洋中槽的概念。
(6)热带云团的定义、分类、结构及其发生发展机制。
(7)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形成机制和变化规律。
(8)南亚高压的形成机制和变化规律。
-一般降水的形成过程;
-暴雨等级划分;
-暴雨的主要成因;
-暴雨产生的两类环流型。
●重点:
-中国主要大型降水过程;
-暴雨的成因。
●难点:
-对暴雨的成因,即充沛的水汽、垂直上升运动、持续的作用时间及地形的作用四个方面的具体函意的理解。
2华南前汛期暴雨过程
●要点:
-华南前汛期降水概况及特征;
-华南前汛期暴雨发生的环流特征;
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
●要点:
-副热带高压带的概况,包括定义、形成机制、表征副高带变动的参量(位置表示法、强度表示法、经向偏差);
-全球副高带的垂直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介绍(定义、结构特征、副高变动对中国天气的影响);
-南亚高压介绍(定义、结构特征、副高变动对中国天气的影响、年际年代际变化)。
-横槽型
●重点:
-三种寒潮天气形势酝酿阶段和爆发阶段环流场的基本特征。
●难点:
-三种主要寒潮天气过程的形成和爆发的环流变化特征。
3寒潮预报
●要点:
-寒潮的强冷空气堆积的预报
-寒潮爆发的预报
-寒潮的路径与强度的预报
-寒潮天气的预报

重点:
-寒潮爆发的预报
-寒潮的路径与强度的预报
●难点:
-三种类型寒潮爆发的预报着眼点;
与《大气环流》紧密联系,夏季环流特征及成因,长波及长波稳定。与寒潮对比,寒潮主要着眼于冷空气活动,大型降水更多关注暖湿空气变化及影响。
大型降水过程思考题
(1)大型降水过程中行星锋区与副热带高压活动特点及关系。
(2)500hPa上的短波槽对地面天气系统及降水的影响。
(3)预报暴雨发生时的思考着眼点。
(4)副热带高压在大型降水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9)ITCZ与热带云团、台风的关系
热带气旋(台风过程)
●要点:
-热带气旋的概况介绍,包括热带气旋的定义、命名、分类、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基本路径、台风的群集性;
-热带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征;
-热带气旋的发生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及其机制;
-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与预报。
●重点:
-热带气旋的结构;
- CISK机制;
-华南前汛期暴雨天气系统与天气型
-比较经典的锋面降水模式与华南锋前暖区暴雨的不同,加深对华南暖区暴雨的特点与可能成因的认识。
3梅雨暴雨过程
●要点:
-梅雨定义;
-正常梅雨与异常梅雨;
-梅雨暴雨发生的环流特征;
-梅雨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
-梅雨过程的预报。
●重点:
-梅雨暴雨发生的环流特征;
-异常梅雨及其成因;
-实际台风的温、压、湿、风场结构图,以及台风结构的三维综合示意图及发展过程中结构变化的动态演示图,建立台风的三维立体结构的概念;
-根据角动量守恒原理,介绍台风眼及云墙区的形成机制,加深对台风结构的理解;
- CISK机制正反馈过程作用的流程框图,有利于台风发展的各种条件之间关系的系统框图,帮助理解台风的发生发展机制;
-槽脊发展的预报及阻塞崩溃的预报;
-寒潮的路径与强度的预报-综合动态图
寒潮过程知识"组装"及与前面章节的关系
冷空气的形成(看源地[高空冷中心的位置和强度变化、极涡的位置、形状、个数]、看环流[是否有槽发展或移动,特别是槽后是否有脊发展,引导或使多股冷空气汇合到关键区并增强]、看偏北低空急流左侧切变涡度[对高空冷中心的增强作用])
- ITCZ的结构和天气;
- ITCZ的形成机制;
-热带云团的定义、分类、结构及其发生发展机制。
●重点:
- ITCZ的分类----信风带与无风带的特点;
- ITCZ的活动规律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
- ITCZ的形成机制及三维结构特征;
- ITCZ的活动规律与其他天气系统活动的关系。
●补充内容:
-我国风云2号及NOAA卫星的云图资料及ITCZ的结构及天气,对ITCZ的三维结构特征理解和形成机制的掌握;
●难点:
-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理解低纬度与中高纬度系统的本质差别;
-建立对低纬度大气环流的三维立体的结构图象;
- Walker环流与Hadley环流的相互作用在ENSO循环中的作用。
●补充内容:
-从动力学角度理解低纬度与中高纬度系统的本质差别时,补充大气运动方程组的量纲分析;
-在以前学过的全球大气环流的基础上单独提出低纬度环流的基本特征,包括大气的温、压、湿、风水平、垂直结构特征,热带平均经圈环流(Hadley环流),热带纬圈环流(Walker环流),让学生建立起低纬度大气环流的三维立体的结构图象;
与《大气环流》紧密联系,从经向环流特征来说,主要是与Hadley环流有关的平面天气系统。
盛夏华北地区黄河气旋引起的暴雨多与热带系统参与有关。
热带副热带天气系统思考题
(1)副热带高压的空间结构,季节变化特点及与东亚雨带、环流季节变化的关系。
(2)南亚高压的空间结构,季节变化特点及与东亚雨带、环流季节变化的关系。
寒潮天气过程
1寒潮概述
●要点:
-寒潮定义、发生频数
-冷空气强度划分
-冷空气源地
-寒潮路径(寒潮关键区)
-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的结构及其变化
●重点:
-寒潮、寒潮关键区的概念;
-寒潮南下的路径及冷空气来源;
●难点:
-根据位涡守恒关系理解寒潮冷空气南下中的结构及其变化。
2寒潮天气过程
●要点:
-小槽发展型
-低槽东移型
-影响台风移动的三力的分析;
-预报台风路径时对主要天气系统的考虑。
●难点:
-台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画出各主要要素的剖面廓线分布];
- CISK机制在台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台风路径预报中的引导气流原理。
●补充内容:
-台风概况的介绍中补充2000年开始实行的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热带气旋的命名方法、命名的原因、原则、每种名称的意义;各种台风云图,充分了解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最新进展和知识;
-梅雨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
●难点:
-将梅雨暴雨发生环流特征与暴雨产生的四大要素相结合起来,理解其产生的环流条件;
-异常梅雨形成的原因。
4北方盛夏暴雨过程
●要点:
-北方暴雨的气候特征;
-北主暴雨发生的典型天气形势;
-三大雨带的比较。
●重点:
-北方暴雨的气候特征;
-北方暴雨发生的典型天气形势。
●难点:
-副高移动与三大雨带的关系;
暴雨及预报(大气环流是否稳定,是否中纬度存在"平直"西风气流,冷暖空气势力强弱的对比[引起持续降水的冷空气强度一般不强],水汽输送及水汽通量散度区域的分布及移动和变化,引起上升运动天气系统的移动及强度变化,低纬度天气系统的参与情况,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及变动情况、南亚高压的位置及移动,高低空急流的配置、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可能相互作用和影响)
●重点:
-副热带高压的形成机制;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变动与中国三大暴雨带的关系;
-南亚高压的结构特征及其东西振荡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
-副高带的垂直结构;
-西太平洋副高变动与中国夏季降水带的关系;
-西太平洋副高与南亚高压的异同点。
●补充内容:
-副高带的表示法-经向偏差,副高带的垂直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以利于对副高带结构的理解,并了解国内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
-比较三大雨带暴雨产生的环流条件,建立整个夏季降水与大气环流三维空间演变的关系。
大型降水过程知识"组装"及与前面章节的关系
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源地与水汽输送[是否有或可能产生来自低纬度的暖湿气流或气流合并加强,副高与西风带系统的相对位置及变化、热带系统的位置及变化]、环流[是否稳定的天气形势、行星锋区的位置、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变化]、垂直运动条件及地形[引起垂直上升运动的天气系统及稳定度因素])
-两种ITCZ类型的示意图及全球ITCZ位置的季节变动,掌握ITCZ的活动规律,以及对其它系统的影响。
4东风波和热带涡旋
●要点:
-东风波的定义、形成、结构特征及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赤道反气旋与赤道缓冲区的定义、形成及其生命史;
-洋中槽(TUTT)的定义及其特征;
-高空冷涡的结构、天气特征。
●重点:
-西太平洋副高的二次北跳和三次稳定期与中国夏季三大雨带的对应关系图,加深对副高变动与我国夏季降水关系的理解;
-南亚高压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南亚高压异同点的比较,加深对西太平洋副高与南亚高压的理解。
3赤道辐合带(ITCZ)与热带云团
●要点:
- ITCZ的定义、分类;
- ITCZ的活动规律;
(5)高纬度长波或超长波活动对大型降水形成的作用。
(6)水汽输送条件的分析和判断。
(7)华南前汛期降水、梅雨降水、华北东北盛夏降水对应的大气环流形势特点。
(8)影响华南前汛期降水、梅雨降水、华北东北盛夏降水天气系统的特点。
(9)如何分析导致大型降水发生的垂直运动条件。
低纬度天气系统:
1低纬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及低纬度环流的基本特征
-补充有关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ENSO现象的介绍,包括海表面温度的分布特征(东太平洋的冷舌以及西太平洋的暖池),什么是El Nino与南方涛动,经典的ENSO循环中Walker环流与Hadley环流的相互作用,让学生了解国际上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热点及研究动态,从而更好地理解低纬度大气系统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华南前汛期暴雨天气系统与天气型;
-华南锋前暖区暴雨。
●重点:
-华南前汛期暴雨发生的环流特征;
-华南锋前暖区暴雨的特点及成因。
●难点:
-如何将华南前汛期暴雨发生的环流特征与暴雨产生的四大要素相结合起来,以理解其产生的环流条件;
-如何理解锋前暖区暴雨的成因。
●补充:
-华南前汛期暴雨发生的基本环流特征;
-东风波的概念及结构特点;
-赤道反气旋与赤道缓冲区、洋中槽的概念;
●难点:
-两类东风波模型的结构特点。
●补充内容:
-两类东风波的结构特征的介绍,加深对实际天气系统中热带东太平洋信风带中的东风波与季风区中的东风波的不同结构特点的认识。
热带副热带天气系统知识"组装"及与前面章节的关系
低纬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低纬度环流的基本特征(基本上是Hadley环流影响的区域)从基本经向环流和两半球气流相互作用[包括经向季风环流]的观点,掌握热带与副热带天气系统就比较容易[ITCZ和副热带高压分别对应Hadley环流的上升支和下沉支;南亚高压对应亚洲季风垂直经向环流的上升支;东风波是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南部气流上的波动;云团[特别是超级云团]是发生在ITCZ中的强对流系统;赤道反气旋是发生在北半球夏季ITCZ南侧对流层底层,由于南半球越赤道气流转向产生的系统;高空冷涡则来自中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