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发展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
第2卷第12期传媒观察
一、引言
学校教育是富有价值性、理性思想教育的殿堂,肩负着学术研究、教书育人的使命。从育人视角分析,立德树人是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人生境界、培育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可避免的教育问题。在信息爆炸、新老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应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育思维,借助媒介融合优势,发挥教育育人模式,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而为社会发展培育应用型人才。
二、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发展概述(一)媒介融合的学校教育概述媒介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在媒体时代快速发展下,形成新的媒介形式,为学校教学环境的变革提供契机,使教育环境不再是课堂教学模式,也是线下与线上教学模式。媒介融合是一种虚拟世界表达形式,也是一种新的社交活动形式。从媒介融合视角来看,学生不仅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接收者。媒体环境下,实现媒介融合模式,拓宽了学校教育形式,实现师生、生生、线上线下交流互动模式。在此教育背景下,能够拓宽教育视野,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使学生从以往被动学习知识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进而在教育中有所收获[1]。
(二)媒介融合的学校教育特性在媒体时代下,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生成,为人与人交流提供契机。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尤其是学生。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辨别信息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他人的蛊惑,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改变。而在媒介融合下,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契机,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特点,整合课程知识,将课程知识传递到互联网平台中,供学生学习、观看知识,给予学生正确的引领,将学生引向积极、向上、乐观的方向发展,进而培育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媒体时代下,媒介融合发展形势,是学校教育一种新的手段,实现媒介与教育之间的融合,彰显教育针对性,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媒体时代下,媒介融合发展模式,体现教育针对性、主动性、多样性、交互性、自主性等特性,进而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契机[2]。
三、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发展挑战与机遇(一)挑战媒体时代下,媒介融合发展形势,促进学生学习、生活智能化、科学化模式。在媒介融合视域下,互联网数据信息呈现巨大态势,但信息参差不齐,学生虽然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但意志力薄弱,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感染,使学生误入歧途。在此背景下,对学校教育形成一定的冲击,需要为学生开
展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尊重学生主体性,根据学生发展需要,
为学生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异质性学习需要,进而冲击学生全面发展。这就对教师综合素养提出一定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立足于课堂教学模式,还应该为学生开展线上学习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融合。同时,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化课程知识内容,还应该涉猎多种课程知识,诸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数学、历史学、哲学等课程知识,多方面教育引领学生,进而增强教学有效性。因此,在媒体时代下,促进媒介融合的发展,需要教师与时俱进,通过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进而更好地面对媒介融合下的挑战[3]。
(二)机遇
媒介融合是一种新的意识发展形势,其发展形势直接作用于学生群体,并且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形式,为学生获取知识、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带来机遇。对于学校教育模式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多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知识学习停留在形式,忽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育,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媒介融合环境下为教育教学带来机遇。媒体时代下,媒介融合形势,有助于教育领域实现线上线下教育模式,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融合,有助于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师生交流模式,教师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学生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使学生对知识全面掌握,并且通过交流板块,通过师生、生生交流解惑知识,在课下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实践、运用知识,增强学生教学体
验,进而培育学生综合素养[4]
。
四、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发展策略
(一)借助媒介融合资源,丰富教育资源在以往教育模式下,学校教育获取信息渠道狭窄,大都以书本教材为引领,为学生讲述书本教材知识,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在媒体时代下,实现媒介融合发展模式,促进课程知识与互联网知识的相融合,使教育形式向自由化、中心化、互动化方向发展,不仅创新教学形式,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借助互联网教育资源,丰富课程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使学生快速地融入教学活动中,进而使学生在教育中收获知识、成长。教育领域促进媒介融合发展,实现互联网知识与课程知识的相融合,能够将课程知识贴近于生活、贴近于学生实际、贴近于社会发展,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借助所学知识更好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进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互联网教育资源中,应立足于课程知识,根据课程知识内容,挖掘、搜集教育资源,通过教育资源丰富课程知识,进而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化时代的来临,为各行各业发展、改革提供契机。媒体时代下,人类以一种新的身份认知与重构世界。现实有形世界与虚拟无形世界的互动衔接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并且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现实的处境。因此,理清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发展形势,论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对教育领域发展的优势,提出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发展路径,对教育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价值。关键词:媒体时代;媒介融合;教育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12-0085-02
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发展思考
曾晓慧
(西北民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0)
作者简介:曾晓慧,女,壮族,广西百色人。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第2卷第12期传媒观察
(二)借助媒介融合介质,构建互联网教育平台
在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各种媒介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为教育教学多元化形式指明方向。媒体时代下,QQ、微博、微信、手机电视等交互平台,以及各个门类的网站、博客等形式的不断更新,为学校教育改革带来一定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应结合各个平台的优势,深入研究课程内容,并且掌握学生平台选取喜好,根据学生需要,借助平台开展网络教育模式,进而增强学生学习针对性。例如:教育领域借助微信平台,构建微信群,教师根据课程知识内容,发送相关的课程知识,引领学生观看知识,并且以主题为导向,引领群成员讨论问题,细化知识内容,进而增强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同时,创建微信公众号,根据学生喜好,定时推送知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而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教育[5]。
(三)借助媒介融合渠道,创新教学模式
在以往教育中,由于教师采取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学主体性,使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形成被动学习知识模式,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素养得不到有效发展,不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理念教育要求。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技能,还应该重视学生能力、素养、思维、品质的培育,进而为社会发展培育应用型人才。而促进媒介融合的发展,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借助媒介融合渠道,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开展实践性、探究性、讨论性教学活动。例如:在互联网平台中,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在课下为学生开展互动教学活动,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四)借助媒介融合契机,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播
媒体时代下,借助媒介融合发展优势,促进校园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校园文化是一所院校的精神支撑,也是一种软实力教育模式,能够潜移默化地引领、教育学生,进而促进学生茁壮成长。因此,教育领域应重视媒介融合的发展、创新形式,进而促进其更好地运用到教育领域中。借助媒介融合契机,大力弘扬校园文化,增强学生教育意识,提升学生校园文化认同感,进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例如:运用互联网平台,传播校园文化,将校园文化植入到学生思想观念中,得到学生的认可,不仅促进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还能够增强学校德育教育质量,进而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媒体时代下,媒介融合的发展,为教育领域注入新鲜血液,有助于实现教育教学混合式模式,增强学校人才培育质量。在学校教育中,应重视媒介融合的发展,借助其发展优势,实现课程教学与媒介的融合形式,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发挥教育育人成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健全学生人格,进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君静.媒介融合趋势下地方高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需求探究
[J].特区经济,2019(04):154-157.
[2]陈章,杨红,黄颖,郎伯涛.媒介融合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发展路径
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9(05):70-71.
[3]杨莉.媒介融合时代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探索——以
重庆部分高校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3):128-130.
[4]冯启玲.媒介融合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途径创新研究[J].长
春大学学报,2019,29(02):62-65.
[5]蔡木子.我国媒介融合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J].学习与实
践,2017(04).
(上接第84页)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很多青少年对于日韩文化有着较高的喜爱程度,究其原因,就是其在传播方式上多样化,同时善于创新,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歌唱跳舞类节目都有力地吸引着中国观众。同时,各种各样的歌唱团体和舞蹈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出来,其迎合了中国观众的心理和审美。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的跨国身份组成也有效地吸引了观众们的注意力,实现了节目方面的创新,例如,组员包含中国和韩国两国的艺人,能够牢牢地吸引两个国家的粉丝,同时,后期班底制作也实现了跨国合作,让电视节目不仅仅适用于某一个国家,而是能够在多个国家进行播放,在保留自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化特色,从而让节目变得更加具有亲和力,实现了受众群体的增加,这对于电视文化的跨文化、跨区域传播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作品的版权保护工作
近些年来,我国的电视制作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对于作品版权的保护并没有得到相关制作人员的重视。在电视制作的大IP背景下,我国建立了相关的知识产权法院,从而一步步地推动版权保护意识的提升,这也是推动电视跨文化传播中的必经环节。前几年,国家广电总局在严格作品版权方面进行了审查,严厉采取了行动,打击了盗版之风,很多网站上的盗版美剧和日剧都被下架,从而规范了国内的影视版权。在随后的几年中,很多视频网站都是经过了国外的授权才引入了一些电视作品,这种维护版权的做法,在长久来看是有助于中国电视节目的传播和发展的。只有与国际接轨,重视版权保护意识,才能真正为我国电视传媒走出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借助新媒体塑造中国国际形象
中国电视传媒必须要借助新媒体塑造中国国际形象,这是实现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必须要让世界人民全方位地了解中国,对中国建立起一个客观的认知和理解,让世界人民听到中国的声音[3]。主流媒体工作者必须要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要责任,我们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绝不能够让自己的文化被边缘化,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才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当今世界,互联网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性作用,我们必然需借助其媒体技术来让观众全方位的认知中国,打破从西方媒体获知的中国固有的传统形象,为世界人民展示有活力的、多元化的中国,只有这样,世界各国人民才能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才会对中国产生向往并且学习和接受中国文化,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的跨文化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融合之路势在必行。我们必须要顺势而为,探索电视传媒的转型办法,引入创新性的工作方法,改进电视节目的制作内容,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并且努力提升节目的原创性和质量,从而提高我国的文化影响力,真正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参考文献:
[1]司燕红.对外汉语教学电视节目的特点与文化传播策略探讨[J].
传播力研究,2019,3(02):198+200.
[2]陈东旭.大众文化传播与广播电视发展的趋势[J].传播力研究,
2019,3(02):12.
[3]米高峰,李媛媛,窦芳.用“声音”唤起电视综艺的“文化传播”自觉
[J].传媒,2018(23):70-72.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