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的用途及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鹿的用途及保护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事业管理1002班王安然2010334010214 摘要:梅花鹿发源于我国的华北地区,是鹿科的主要成员,主要分布于东亚,范围从西伯利亚到韩国、中国东部和越南,在日本和台湾等西太平洋岛屿也有分布。梅花鹿可谓全身是宝,鹿血、鹿茸、鹿尾、鹿筋、鹿鞭都有滋补养生的用途。也因为这样,梅花鹿数量不多,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是高度濒危动物,因此,需要国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护。

关键词:梅花鹿,用途,可持续发展

梅花鹿是亚洲东部的特产种类,在国外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日本和朝鲜,过去曾广布中国各地,但是现在仅残存于吉林、内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广西等有限的几个区域内。梅花鹿在中国已是高度濒危动物,总数量不到1000只。梅花鹿具有很高的药用养生价值,鹿茸、鹿筋、鹿血等均可入药。

1、梅花鹿的概述

1.1梅花鹿的外形特征

梅花鹿属中型鹿类,体长125—145厘米,尾长12—13厘米,体重70—100千克。头部略圆,颜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缝状,泪窝明显,耳长且直立,颈部长。四肢细长,主蹄狭而尖,侧蹄小。尾巴较短。梅花鹿的毛色随季节的改变而

改变,冬季体毛呈烟褐色,白斑不明显,与枯茅草的颜色类似。颈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条黑色的背中线从耳尖贯穿到尾的基部,腹部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块,其周围有黑色毛圈。尾背面呈黑色,腹面为白色。夏季体毛为棕黄色或栗红色,无绒毛,在背脊两旁和体侧下缘镶嵌着许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点,状似梅花,因而得名。梅花鹿雌兽无角,雄兽的头上具有一对雄伟的实角,角上共有4个杈,主干一般向两侧弯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横抱,角尖稍向内弯曲,非常锐利。

1.2梅花鹿的生活环境

梅花鹿生活于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不在茂密的森林或灌丛中,这样有利于快速奔跑。白天和夜间的栖息地有着明显的差异,白天多选择在向阳的山坡,茅草丛较为深密,并与其体色基本相似的地方栖息,夜间则栖息于山坡的中部或中上部,坡向不定,但仍以向阳的山坡为多,栖息的地方茅草则相对低矮稀少,这样可以较早地发现敌害,以便迅速逃离。

2梅花鹿的用途

2.1鹿茸的用途

鹿茸来源于雄性梅花鹿或马鹿未骨化的幼角,性味为甘、咸、温,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等功能;能改善勃起功能障碍、宫冷不孕、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等病症。但鹿茸性温助阳,阴虚阳亢及有内热者忌用。鹿茸主要有以下用途:补益气血——鹿茸功擅益精,精旺则能化气生血。临床上用于治

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症,以及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病等,能使病人的眩晕、头痛、倦怠乏力、齿龈出血、失眠等症状及血象得到较好的改善。同时,还可以治疗失血引起的贫血等。

强心复脉——临床上,常用鹿茸制剂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尤其是风湿性心脏病而伴有心悸、腰痛、尿少等症,以及应用于低血压及其它慢性循环障碍,颇具强心升压益脑的作用。因此,也有人将鹿茸用于治疗肺心病缓解期和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取其强心益脑复脉之效。

化瘀生肌——鹿茸有行血、化瘀、消肿、解毒和生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科疮疡及伤科跌打损伤等多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经久不愈者,疗效更佳。

强身抗老——它对降低肌肉疲劳、改善营养不良和蛋白质代谢障碍,扭转阳虚患者能量代谢低下的病理状态,促进疾病康复,均有裨益。对体弱、怕冷、无力、倦怠的久病患者,以及神经衰弱所致的头痛、失眠、心悸、疲倦、食欲不振、性功能低下,病后体衰伴有头晕、耳鸣、腰酸、精神不振、四肢无力、消化不良、小便频数的病人,均能显著地改善症状。

2.2鹿血的用途

鹿血有鹿茸血和鹿膛血之分,其中以前者为最佳。鹿血有补虚、和血、治虚损腰痛及心悸、失眠、崩漏带下的功能。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增强体质和促进机体机能的作用,对治疗神经衰弱及各种虚损症疗效甚佳。民间常以鹿茸血制酒,早晚服用,养生效果极佳。

2.3鹿尾的用途

鹿尾汇集鹿的阴血精华,有称“阳气聚于角,阴血聚于尾”。取鹿尾时从鹿的尾部椎骨处切割取出,除去筋部、残肉及毛茸,用线缝合,然后挂起自然风干。鹿尾巴含丰富蛋白质、胶质乳磷酸钙、维他命c、维他命d、维他命e、维他命b12、镁及锌等矿物质。有壮腰益肾,大补虚损,增强体力,消除疲劳的功能。

2.4鹿筋的用途

鹿筋是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四肢的筋,有补肾阳、壮筋骨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劳损过度、风湿关节痛、子宫寒冷、阳痿、遗精等症状。可以制成菜肴食用,或煲成汤,可以补脾暖胃、强壮筋骨,防治关节痛。

3.梅花鹿的保护存在的问题

3.1人为生产活动的干扰严重制约了梅花鹿生存发展的空间。我国有不少乡镇、村庄位于自然保护区附近,许多村民生活居住在保护区的试验区内,甚至缓冲区也有少量村民居住。这些村民的人为生产活动与梅花鹿的正常生息繁衍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加剧,对梅花鹿的生长繁殖造成了很大影响。

3.1.1 砍柴、采茶、落后的耕作方式对梅花鹿的影响。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自然保护区内居民获取能源和资源的方式还较原始,砍柴、采摘茶叶、采药、烧荒烧粪以增加土壤肥力等生产活动造成了保护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以及植被遭受破坏,破坏了梅花鹿的生活环境,对梅花鹿的生活生长造成了不良影响。

3.1.2 非人为直接操作的狩猎装置对梅花鹿的危害。因国家采取禁枪、禁猎的政策,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严历打击,包括梅花鹿在内的森林资源都得到了有效保护,但同时也使野兔野猪等繁殖力极强的动物数量急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农作物产生了破坏性危害,迫于压力,农户往往会在山脚和田间地头安装高压电网和铁夹子等非人为直接操作的狩猎装置以保护自己农田的安全。这些装置制造简单、价格便宜,且易于安装,因此非常普及,不仅对野兔,而且对梅花鹿等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形成了巨大威胁。而梅花鹿一旦被兽夹夹断腿,面对天敌的威胁,这些肢体残缺的鹿几乎很难有存活的机会。但由于保护区没有市场管理权,及取证困难等因素,因此除了加强宣传措施外,没有太多办法来打击这种违法行为。

3.2 植被类型的正向演替严重,导致梅花鹿向保护区外围扩散。

梅花鹿是一种典型的林缘动物,需要的是一种大片草丛、灌草丛以及部分森林等不同植被类型镶嵌分布和部分郁闭度较低的植被。有些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管理得当,实行封山育林及禁伐措施,且山火发生的频率明显减少,加上良好的水热条件,促使原有的草地和灌草丛面积不断减少,而林地、灌丛、灌木林的面积和高度则逐渐增加。根据在野外收集的梅花鹿冬春季节采食痕迹,梅花鹿只能采食高度在1.7 m以下的灌木枝条。显然这样的植被类型已经不适于梅花鹿正常的生息繁衍,限制了其种群的良性发展,迫使梅花鹿向保护区外围逐渐扩散,其扩散趋势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区外。限于管理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