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精选6篇)

2023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精选6篇)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篇1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有理数乘法以及乘法运算律,熟练进行有理数乘除运算,发展观察,归纳等方面的能力,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归纳,总结有理数乘法,除法法则及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会观察,选择适当的、较简便的方法进行有理数乘除运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上进心,通过用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二、难点: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预习导学

通过看课本§1.4的内容,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归纳,总结一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律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根据预习内容,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异号两数相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与任何自然数相乘,得____

2.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ab=_________

(2)乘法结合律:(ab)c=_______

(3)乘法分配律:(a+b)c=________

3.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__________

比较有理数的乘法,除法法则,发现_________可能转化为

__________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某公司去年1~3月份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份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份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份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注:学生分组讨论练习,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引导、辅导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后,各小组进行交流,总结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篇2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使学生更多经历有关知识发生、规律发现过程。

教学分析:

重点:对乘法运算法则的运用,对积的确定。

难点:如何在该知识中注重知识体系的延续。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有理数的乘法是小学所学乘法运算的延续,也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基础上所学习的,所以应注意到各种法则间的必然联系,在本节中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经历知识、规律发现的过程。在学习中应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知识基础:

其一:小学所学过的乘法运算方法;

其二:有关在加法运算中结果的确定方法与步骤。

2、知识形成:

(引例)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爬行。

情形1:小虫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

列式:

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东方6米处

拓展: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情形2:小虫向西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

列式:

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西方6米处

发现:当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

同理,如果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反数-2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

概括: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3、设疑:

如果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

反数-2时,所得的积又会有什么变化?

当然,当其中的一个因数为0时,所得的积还是等于0。

综合: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例:计算:

(1)(2)

三、巩固训练:

P52.1、2、3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从实际情形入手,对多种情形进行分析,从一般中找到规律,从而得到有关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在运算中应强调注意如何正确得到积的结果。

五、家庭作业:

P57.1、2,3

六、每日预题:

1、小学多学过哪些乘法的运算律?

2、在对有理数的简便运算中,一般应考虑到哪些可能的情况?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篇3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确定多个因数相乘时,积的符号,•并能用法则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2)能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问题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验证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能用法则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2.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3.关键:让学生观察实例,发现规律。

教具准备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1.请叙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计算:(1)│-5│(-2); (2)(-) (3)0(-99.9)。

五、新授

1.多个有理数相乘,可以把它们按顺序依次相乘。例如:计算:1(-1)(-7)=-(-7)=-2(-7)=14;

又如:(+2)[(-78)]=(+2)(-26)=-52.

我们知道计算有理数的乘法,关键是确定积的符号。

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1)234 (2)234(-4)

(3)2(-3)(-4)(4)(-2)(-3)(-4)(-5)。

易得出:(1)、(3)式积为负,(2)、(4)式积为正,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有关。

教师问: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完成思考后,教师指出: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与正因数的个数无关,当负因数的个数为负数时,积为负数;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数。

2.多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先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再求各个绝对值的积。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并通过省略加号、括号,得出省略括号的代数和形式,对于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首先要将混合运算的式子写成省略括号的代数和的形式,然后按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本节

内容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融入实际问题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突出了《标准》对本节内容的特别要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来学习这一节内

容的。学生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可能存在以下方面的困难:(1)学生有理数乘法的法则、运算律记忆不牢固;

(2)在实际做题中不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

(3)在运用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不能准确确定每一步运算符号,尤其是乘法的分配律。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采用“引导—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探究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能提出创造性的想法。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主动地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使其逐渐热爱数学这门课程。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六、教学方法

教法: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谈话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思考,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来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以小组讨论为模式,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认真思考,操作,讨论,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借助团队力量解决自己无法完成问题的团队合作意识。

七、教具及电教手段

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复习乘法法则导入

在做练习时我们看到如果像小学一样能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

计算:

(1)5×(—6);(4)(—6)×5;

(2)[3×(—4)]×(—5);(3)3×[(—4)×(—5)];

(4)5×[3+(—7)];(5)5×3+5×(—7).

教师指出,由上面计算结果,可以说明有理数乘法也同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让学生分别用文字叙述和含字母的代数式表达三种运算律.

二、探究学习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

文字叙述: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代数式表达:ab=ba。

(2)乘法结合律

文字叙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代数式表达:(ab)c=a(bc)。

(3)乘法分配律

文字叙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代数式表达:a(b+c)=ab+ac。

提问:这里为什么只说“和”呢?3×(5—7)能不能利用分配律?

答:这里的“和”不再是小学中说的“和”的概念,而是指“代数和”,3 ×(5—7)可以看成3乘以5与—7的和,当然可利用分配律。

提问:如何表达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或一个数乘以几个有理数的和时的运算律?

答:乘法交换律:abc=cab=bca,或者说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a(bc)d=a(bcd)=……,或者说任意先乘其中几个因数,积不变;

分配律:a(b+c+d+…+m)=ab+ac+ad+…+am,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继而教师作如下小结:

(1)小学学习的乘法运算律都适用于有理数乘法。

(2)我们研究数,总是由数的意义、数的认识(读、写、大小比较等)到数的运算和数的运算律这样一个顺序进行,小学学习的正数和0是这样,现在学习有理数也是这样,将来进一步学习范围更大的数还是这样。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掌握了自学的钥匙,希望予以注意。

三、课堂练习

计算(能简便的尽量简便):

(5)(—23)×(—48)×216×0×(—2);

(6)(—9)×(—48)+(—9)×48;

(7)24×(—17)+24×(—9).

四、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精读多个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乘法运算律,并强调运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练习设计

1.计算:

(7)(—7.33)×42.07+(—2.07)(—7.33);

(8)(—53.02)(—69.3)+(—130.7)(—5.02);

六、布置作业:

《伴你学》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

九、板书设计:

(一)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与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二)典例示范:

十、教学反思: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数学学科学以致用的特征,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氛围中学习,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

本节课教学的基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和运算律.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可以采用直接传授的方法,即教师清楚明白地把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告诉学生,然后通过做习题来加

以巩固。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直截了当的特点,但不利于开启学生思维,更不易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提高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因此,我们采取了上述作法。

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上述设计强调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只要我们坚持把数学活动过程体现在教学中,又尽力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那么学生所学到的就不仅是一些数学知识,而且会学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篇5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探究、合情推理等能力,会进行有理数和乘法运算。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

2、难点:有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确定有理数乘法积的符号。

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

1、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正数的加减法可以扩充到有理数的加减法,那么乘法是可也可以扩充呢?

乘法是加法的特殊运算,例如5+5+5=5×3,那么请思考:

(-5)+(-5)+(-5)与(-5)×3是否有相同的结果呢?本节我们就探究这个问题。

3、在一条由西向东的笔直的马路上,取一点O,以向东的路程为正,则向西的路程为负,如果小玫从点O出发,以5千米的向西行走,那么经过3小时,她走了多远?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小学学过的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由前面的问题3,根据小学学过的乘法意义,小玫向西一共走了(5×3)千米,即(-5)×3=-(5×3)

3、学生活动:计算3×(-5)+3×5,注意运用简便运算

通过计算表明3×(-5)与3×5互为相反数,从而有

3×(-5)=-(3×5),由此看出,3×(-5)得负数,并且把绝对值3与5相乘。

类似的,(-5)×(-3)+(-5)×3=(-5)×[(-3)+3]=0

由此看出(-5)×(-3)得正数,并且把绝对值5与3相乘。

4、提出:从以上的运算中,你能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吗?

鼓励学生自己归纳,并用自己的语舞衫歌扇,并与同伴交流。

在学生猜测、归纳、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引导、肯定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板书)有理数乘法法则: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计算

(-5)×(-4) 2×(-3.5)×(-0.75)×0

(1)学生根据乘法法则,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定四位同学到黑板演习。

(2)教师:要求学生明确算理,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巡视,及时引导。

2、计算下列各题

①(-4)×5×(-0.25)

②×()×(-2)

③×()×0×()

指定三名同学在黑板上做,使学生明确,做有理数的乘法时,要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求出积的绝对值。

教师提出问题:几个有理数相乘时,因数都不为0时,积是多少?

学生小结后,教师归纳:

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符号决定,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

练习:本P31练习

四、总结反思(学生先小结)

1、有理数乘法法则

2、有理数乘法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积的符号;

(2)把绝对值相乘。

五、作业:P39习题1.5 A组 1、2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篇6

一、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由于学生已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不太熟悉水位变化,故改为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

二、课前准备

把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为10个小组,以便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竞争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能力与过程目标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学生:26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

学生:……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2、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有理数乘法(1)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1)课后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来自最美的乡村婺源江湾中学,欢迎大家到婺源江湾去玩,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评价反思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有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它是继有理数加减法后的又一种基本运算。有理数的乘法既是有理数运算的深入,又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除法、乘方的基础,对后续代数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课是在小学已掌握的乘法运算的基础上,通过合情推理的方式,得到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加法法则一样,也要从符号和绝对值来分析。因为绝对值相乘就是非负数相乘,所以,这里关键是得出含有负数的两数相乘之积的符号,这是乘法法则的核心。所以确定以下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难点:发现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能使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两个有理数相乘。 过程与方法:经历有理数乘法法则探究过程,发展学生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等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 二、教法学法 (一)教法选择 针对七年级学生特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本节课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预、议、导、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可探索的环境, 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为此,我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讨论点拨法”等教法组织课堂教学。 (二)学法指导 根据课标基本理念:学生学习理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1.4.1 有理数的乘法(一)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说课稿 化隆县昂思多镇初级中学韩德虎 有理数的乘法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小节的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等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加法后学习的,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上。因此,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确定“积”的符号后,实质上是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把中学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它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奠定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增强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会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初步体会有理数乘法分类及法则的合理性。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得出有理数乘法的规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归纳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情感与态度: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有理数乘法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 难点:对正数与负数相乘及法则、负数与负数相乘及法则的理解。 二、教法分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刚接触负数,对负数的意义理解不深,因此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为主,讲练结合法为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教学内容“有理数的乘法”是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水位的变化”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议一议、猜一猜”,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 难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二、说教法: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水库问题)、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 三、说学法: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前面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加法的学习为本节课提供了学习的前提;范例讲解和随堂练习始终是学以至用的有效方法。范例讲解与随堂练习都是学生强化理解法则、正确运用法则的地方。范例讲解时应引导学生步步说理,随堂练习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来克服解题时的错误,有必要教师给与规范矫正。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1.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请学生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老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然后选出一个问题:如四天后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 (二)引导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 老师提出问题:能不能用数学符号来表示这些变化量?怎样恰当地表示水位上升和水位下降?(学生经过启发,能得出用正号表示水位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下降)甲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3+3+3+3=3×4=12(厘米),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3)+(-3)+(-3)+(-3)=(-3)×4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的应用问题解决。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导入新知识(5分钟) - 引入有理数乘法的概念,提示学生有理数相乘的例子,如两个正数的相乘、两个负数的相乘等。

- 提问学生:你认为有理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为什么? 2. 理论研究(15分钟) - 总结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性质:正数乘正数为正,负数乘负数 为正,正数乘负数为负。 - 通过具体例子和练题,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3. 拓展应用(20分钟) -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有理数乘法解决问题。 -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供解决思路,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和探索。 4. 归纳总结(10分钟) - 总结有理数乘法的要点和规律。 - 提醒学生注意有理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 5. 练巩固(10分钟) - 给学生分发相关练册,让他们进行题练。 -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5分钟) - 随堂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教学资源 1. 教学课件:包含有理数乘法的概念、性质和应用等内容。 2. 教辅材料:题册和练题。 五、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思维能力、应 用能力等。 2. 练巩固:通过练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掌握 程度。 3.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知识、理论学习、拓展应用等环节,全方位 培养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我们提供了多种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张吉柱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张吉柱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有理数的乘法》,下面我将从教材 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评价与反思等五个方面对本节的 教学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乘 法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加法后学习的,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 是建立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上。因此,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确定“积”的 符号后,实质上是小学算术的乘法运算,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把中学有理数 的乘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的乘法运算。由于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最基 本的运算之一,因而它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 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 对增强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难点:有理数乘法中 的符号法则。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渗透化归、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和 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已经对符号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由此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三、教学 策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是对知识的 主动迁移能力较弱,为使学生更好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教学中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法并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生动活泼、民主开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的第1课时。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设置了甲、乙两个水库的水位变化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列算式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使他们自己发现、探索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术,由有理数的乘法的练习中引出倒数的概念,进一步探索出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乘法运算律,使同学们真正地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教材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乘法(1)”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前几课的延伸与拓展,是有理数除法运算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经常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知识目标:会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教学重难点: 本节的重点即为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运算律的过程,发

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使学生在理解记忆乘法法则的基础上会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难点是确定多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及有一个为零时积的情况。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 采取师生互动方式,并将分析、观察、验证相结合。通过学生主动性学习,教师的指导,练习的巩固层层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2.学法: 事先让学生预习,有不懂的再在课堂上在教师引导下弄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观察、归纳、猜想、验证,并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新学知识,能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导入过程: 利用课本的问题的案例来导入,既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小学已学过的乘法知识,为后面学习负有理数的乘法做铺垫。 2.探索新知过程: 首先,我引用课本的议一议和猜一猜中的两组式子,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规律,猜出结果,并自己归纳出乘法法则。其中利用导入中所书写的式子,节省课堂时间。 对于例题的选取,我先了两个例题,例题共五个小题,我先示范做一个题,其余让学生尝试用刚学的知识自己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先示范做题的步骤和格式,再查看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一、课题介绍 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初中数学一年级(七年级)第二章第九节——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加法后学习的,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上.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最基本的运算之一,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增强学生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及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从以下几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类比、等价转化等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在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因而确定重、难点为: 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及其符号确定. 三、教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规律,总结出法则.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四、学法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脑、动手,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自己归纳出运算法则,学会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公开课《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1.5.1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节《有理数的乘除》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5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有理数的乘法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它是前面有理数加法的延伸与拓展。 (2)它是后面有理数除法运算的基础。 (3)它也为今后学习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其它知识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倒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2)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概括等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 3、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3)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零的乘法,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同学们也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打好了基础。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探究式教学法 2.学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问题1:小学已经学过的乘法运算,属于有理数中哪些数的运算? 回答:属于正有理数和零的乘法运算.或答:属于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的乘法运算.计算下列各题; (1)3×5= (2)3×9= 以上这些题,都是对正有理数与正有理数、正有理数与零、零与零的乘法,方法与小学学过的相同,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重点就是要解决引入负有理数之后,怎样进行乘法运算的问题. 如:怎样计算(1)(—5)×6= (2)(—4)×(—8)=

有理数的乘法——乘法运算律说课稿.2doc

《有理数的乘法——乘法运算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容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七节(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教材第53至54页。 2.教材的思想容、结构和特点: 思想容: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及运用符号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构特点:教材结构特点以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主线贯穿本节课。 3.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2)学会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的方法,并会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乘法运算律。 (3)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展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1)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验证乘法运算律,使学生感受新成果的甘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对探索新知识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2)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 二、说学生

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四则运算的五条运算律,并初步体验到了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具备了对非负有理数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和技能。在本章的第四节的第二课时又熟悉了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的结合律,并经历了它们的探索活动过程,具有了探索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基本技能基础,尤其是上节课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更是重要的知识基础。 学生在探究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活动过程中,已经有了切身的体验,积累了经验,丰富了阅历,并体会到了运算律对有理数加法的简化作用,这不仅在探索方法上提供了经验基础,而且从情趣意识、求知欲望上也为本节可增添了兴趣基础。另外上节课学生在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训练过程中曾经出现的问题和解决修正的过程,也是本节课学习的有用经验。 三、说教法 (一)、教学策略 对于认知的主体——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是对知识的主动迁移能力较弱,为使学生更好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将在教学中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法并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生动活泼、开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第二环节:符号表达,知识升华;第三环节:整体感知,双边互动;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知识归纳;第五环节: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2023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精选6篇)

2023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精选6篇)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篇1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有理数乘法以及乘法运算律,熟练进行有理数乘除运算,发展观察,归纳等方面的能力,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归纳,总结有理数乘法,除法法则及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会观察,选择适当的、较简便的方法进行有理数乘除运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上进心,通过用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二、难点: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预习导学 通过看课本§1.4的内容,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归纳,总结一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律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根据预习内容,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异号两数相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与任何自然数相乘,得____ 2.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ab=_________ (2)乘法结合律:(ab)c=_______ (3)乘法分配律:(a+b)c=________ 3.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__________

比较有理数的乘法,除法法则,发现_________可能转化为 __________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某公司去年1~3月份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份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份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份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注:学生分组讨论练习,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引导、辅导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后,各小组进行交流,总结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篇2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使学生更多经历有关知识发生、规律发现过程。 教学分析: 重点:对乘法运算法则的运用,对积的确定。 难点:如何在该知识中注重知识体系的延续。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加法后学习的,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上。因此,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确定“积”的符号后,实质上是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把中学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由于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因而它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增强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说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回顾下学数的乘法,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了解倒数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经历乘法法则的发生过程,学习利用乘法法则计算数的乘法,三个有理数相乘的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的乘法法则, 体验数的乘法法则的意义。 3、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发生过程 4、说教法 教学方法:以探究启发为主,以合作学习为辅 二、说教学方法与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规律,总结出法则。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 (一)、通过算一算,想一想,回顾小学数的乘法 3+3=3×2=6 3+3+3=3×3=9 3+3+3+3=3×4=12 3+3+3+3+3=3×5=15 3+3+3+3+3+3=3×6=18 (二)、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本次说课我共分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分析和几点思考四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地位。 (二)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做得相对较好。 (三)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有理数乘法》说课稿(精选6篇)

《有理数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乘法》说课稿(精选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理数乘法》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有理数乘法》说课稿篇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材首先利用数轴通过蜗牛运动的例子引入有理数乘法法则,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合理性有所认识和了解,然后通过例子说明如何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熟悉和掌握了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上初中后,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之前,又相继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与小学学过的乘法运算不同之处是多了符号法则,确定符号之后就化归成了小学的乘法运算。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的乘法和倒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操作以及归纳概括等活动,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化

归和分类讨论思想及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认识和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规定的合理性。 四、教学方法手段和学法指导 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难以实现的。针对刚迈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我采用“情境——探究——概括——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用启发式教学,利用“班班通”教学设施,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为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引入新课,然后出示《蜗牛爬行》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设置了4个问题,这充分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设计意图是充分利用“班班通”教学设施,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研究乘法法则创设探索的情境。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如果说上一环节解决了如何引出的问题,那么本环节将解决如何认识的问题。本环节共设置3个教学活动: 1、讨论研究,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去充分讨论研究,然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得出每个问题的算式及结果;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蜗牛不动的情况,以得出有理数同0相乘的情

有理数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乘法说课稿(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有理数乘法(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八节《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陈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引入了负有理数以及学过有理数的加法后学习的,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确定“积”的符号后,实质上是小学算术的乘法运算,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把中学有理数乘法运算转化为小学算术的乘法运算。由于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因而,它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组)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提高学生的数形结合,数学表示,语言表达,抽象概括,类比能力有重要作用,对增强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这是因为:要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就得深刻理解运算法则,对法则理解越深,运算才能掌握得越好。而且学会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对将要学习的有理数的除法以及其他的运算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课的难点是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负数,对负数的意义理解不深,因此,与小学算术

的乘法比较,学生对积的符号的确定,特别是两个负数相乘的意义的理解,思维角度变化较大,思维程度也增大。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据新课程标准纲要,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渗透化归、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感受由“特殊到一般”和“一 般到特殊”的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和观察,比 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 精神,使学生乐于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在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注意创设问题情景及“情景—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以讨论法,练习法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教学,借助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旨在通过教师的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精选4篇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精选4篇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篇一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确定多个因数相乘时,积的符号, 并能用法则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2)能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问题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 验证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能用法则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2、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3、关键:让学生观察实例,发现规律。 教具准备: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1、请叙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计算: (1)│-5│(-2); (2)(-) (3)0(-99.9)。 五、新授 1、多个有理数相乘,可以把它们按顺序依次相乘。 例如:计算:1(-1)(-7)=-(-7)=-2(-7)=14; 又如:(+2)[(-78)]=(+2)(-26)=-52. 我们知道计算有理数的乘法,关键是确定积的符号。 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1)234 (2)234(-4) (3)2(-3)(-4) (4)(-2)(-3)(-4)(-5)。 易得出:(1)、(3)式积为负,(2)、(4)式积为正,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有关。 教师问: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完成思考后,教师指出: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与正因数的个数无关,当负因数的个数为负数时,积为负数;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数。 2、多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先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再求各个绝对值的积。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案及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二)能力训练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的能力。 2.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在共同探索、共同发现、共同交流的过程中分享成功的喜悦。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 教材背景:本节课是有理数的乘法的第一课时,是学习好有理数乘除法的基础和关健。教材安排的内容较简单,从生活实际背景引入算术乘法,用相反意义的量过渡到负数与正数的乘法,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接着安排了”试一试”让同学自己体会演绎推理得出正数与负数,负数与负数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的规律,进而讨论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并配有例习题让同学理解应用此法则。最后通过练习3让同学想一想找规律,得出一个数与1及-1相乘积的特征。整篇教材突出了让学生自己探索、试验、体验新知识的产生,规律的发现,自主探索,主动获得知识的新教改思想。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会运用它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学会探究式合理推理,培养构建思想

和创新意识;训练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推理及合情演绎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会用已学的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勇于向自己挑战,开放思维空间,善于合作与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在生活实际中感受应用数学。 [教学重点]: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和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得出及应用。 [教学难点]:从正数与正数相乘过渡到正数与负数相乘及负数与负数相乘符号的变化。 [教材处理]:因本节课教学内容较简单,练习量不多。为了更好地使数学融入生活,使所学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了环保公益广告引入新课。为了达到面对全体同学,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本节课对例习题进行删补,增加了小数、带分数的乘法例型,增设了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题组A与思维训练B. [教法与学法]:遵循新教改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索、讨论、协作的主导思想,本节课采用了”发现、探究法”“分层递进法”“分组学习”“合作与交流”等有利于学生学习教法与学法。 [教具]多媒休课件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有理数的乘法》,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五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有理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加减法后学习的,它与有理 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上.因此,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确定“积”的符号后,实质上是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把中学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数的乘 法运算。由于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因而它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增强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乘法法则,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及对法则的理解。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难以实现的。针对刚迈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我采用“探究——概括——应用”的教学模式,用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已经对符号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由此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小学里面学过的乘法定义和倒数?2.有理数加法法则?3。 有 理数减法法则?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后,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点明课题并板书课题。 回顾复习以前的相关知识,以便形成知识迁移,,出示负数与正数相乘的乘法引出新课。以给学生造成“心求通而未能得,口预言而未能说"的情势,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新的探索活动中就过来. (二)探究新知 有理数分为正数、零、负数三类,按照这种分类,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侯景峰--有理数乘法说课稿

2.8 有理数的乘法 瓜州县三道沟中学侯景峰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基本要求: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材的前后联系: 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之后的又一种运算。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为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教育教学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操作以及概括等活动,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 三)教学重点:会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二、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一)教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我采用“情境——探究——概括——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二)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教”不仅要让

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知识”,而正确的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总结——自我提高.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参与,积极互动,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与学互动过程主要设计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使数学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研究乘法法则创设探索的情境。 2.讨论研究,解决问题. (1)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2分钟时间去充分讨论研究,然后师生共同给出每个问题的算式及结果; (2)观察比较,符号表示.比较四个算式 (+2)×(+3)=(+6) ① (-2)×(+3)=(-6) ② (+2) ×(-3)=(-6) ③ (-2)×( -3)=(+6) ④ 相乘的情况,发现两个因数相乘的积随因数符号的变化规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反意义的量。 (3)归纳特点,引出法则.提出0为因数的两种情况,板书出算式,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精选5篇)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精选5篇)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篇一 一、课题2.4有理数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四、教学难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五、教学用具 三角尺、小黑板、小卡片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 (1)(-2.6)+(-3.1);(2)(-2)+3;(3)8+(-3);(4)(-6.9)+0. 2.化简下列各式符号: (1)-(-6);(2)-(+8);(3)+(-7); (4)+(+4);(5)-(-9);(6)-(+3). 3.填空: (1)______+6=20;(2)20+______=一qi; (3)______+(-2)=-20;(4)(-20)+______=-6. 在第3题中,已知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在小学里就是减法运算.如______+6=20,就是求20-6=14,所以14+6=20.那么(2),(3),(4)是怎样算出来的?这就是有理数的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减法法则 问题1(1)(+10)-(+3)=______; (2)(+10)+(-3)=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式的结果相同,即(+10)-(+3)=(+10)+(-3).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但是,这是否具有一般性?问题2(1)(+10)-(-3)=______; (2)(+10)+(+3)=______. 对于(1),根据减法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 (2)的结果是多少? 于是,(+10)-(-3)=(+10)+(+3). 至此,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教师强调运用此法则时注意“两变”:一是减法变为加法;二是减数变为其相反数.减数变号(减法============加法)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计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