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物理化学考研经验物化复试经验

厦大物理化学考研经验物化复试经验
厦大物理化学考研经验物化复试经验

厦大物理化学考研经验

考研结束,担子卸了,忽然觉得时间一下子多了,在家无事,便胡乱写一下自己在这半年来的心得体会,希望后来的学弟学妹能够有所借鉴。

对于自己为何选择厦大作为考研的学校,其实没有特别的原因。不想转专业考研,太难太累人,也不喜欢有机实验室浓重的试剂气味,于是我便选了物理化学。而厦大的物化还是很有名气的,而且比对了历年来厦大物化的考研收录比,大概3:1的样子,对于名校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了。于是我便着手开始收集资料。我的大部分资料都是小木虫上收集来的,上面你能够找到很多好心人发的资料,很全,像真题、物化题库等都能找到。而一些较新的考研信息,在思睿考研网上能够找到。我当时加了思睿上的一个化学的考研群,虽然没有太大的做用(其实就是不定期鼓动你们买思睿出的复习精编),不过能够和研友们一起讨论,了解一下别人的复习情况等等还是有些用处的。

我是从7月份开始复习的,当时看了下物化的真题,觉得好难好难,潜意识里就产生了对它的恐惧心理。其实从现在来看这种心理是恨不正确的。厦大的物化有它自己的特色,题目很活,看上去很偏,很难,即使是南大那本教材的题目都能做,看到厦大的一些题目也会摸不着头脑。这是因为厦大有它自己的出题方式,南大教材的课后习题是很经典的题目,而厦大的出题则会偏向于应用,我感觉13年的真题尤其是这样。所以,在大概地看一遍南大的教材,打下基础之后,就要马上去看厦大的教材了。厦大的两本教材很厚,内容也很多,很复杂,我在开始复习时翻了翻,觉得吃不消,就没怎么看,还是以南大的教材为主。事实证明,厦大的教材需要尽早看,因为你在做厦大的课后习题时(建议大家一定要买那本与厦大教材配套的课后习题集,而且至少要做两遍,因为历年真题里很多题目就是从这里出的),会发现很多知识点都是南大那本教材没有涉及的,需要你去重新翻书,这样非常浪费时间,也不利于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我的建议是,尽早开始看厦大教材,看一章,做一章课后习题,有做笔记习惯的同学可以在看的过程中做下笔记,因为内容多,公式多,做了笔记之后再第二次看时能够省力一些。第一次做题目时,有好些不会做,这是很正常的,不要烦躁,好在它有答案,根据自己的习惯在那些不会做的题目上做好记号,第二次做的时候再来解决。我在做题目的时候将统计热力学和动力学中的统计热力学两章放在了最后看,这两章都是公式,不难,看懂了一遍后,将公式记住就可以了,这个太早看会忘记。这样看一遍下来要多少时间,每个人不一样,我花了很

久,但一定要在十月份之前做完看完,因为你要看第二遍。这里建议,在做题目时遇到很难很烦的题,可以跳过,重点还是那些较基础或稍难的题,因为真题不会出很难很繁的题,还是偏向于基础的。那些解答过程就有一页的例题,或是计算过程很繁复的练习题不用深究,因为你没有那么多精力。还有,例题、思考题、练习题都要看。

至于真题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这个要看你自己。我认为在做完第一遍课后习题后可以大致做一遍。不要纠结于题目的难易,你要总结一下它历年来的出题规律,哪些章节会重点考,那些章节的哪个知识点经常考,大致看一遍后,你会发现你第一遍做题时纠结的一些问题可能它从来不考,而有些你忽视的却经常考,那么你第二遍看时看要重点看。

总结一下,要说哪几章是重点,也很难说,每一章都会考,但每年的侧重点不同。好像12年侧重于电化学那一块,前几年动力学那一块也是重点,当然热力学也是重点。只不过厦大的动力学那块的知识内容很复杂,讲得很深,需要耐心地看。至于选择题,一本分是来自于厦大学习指导的自我检测题,选择题会很偏,很细,要求在看书时要全面。

下面来说说有机。我的基础化学选的是有机,你也可以选无机,看你擅长于哪一门。

有机我没什么经验好说的,厦大的有机不难,像糖化学、氨基酸这些近年都不考,考的挺基础的。教材的话,可以用基础有机化学,我用的是南开的上下两册,都可以,只要你好好看下来。有机重在多做,你可以买一本裴伟伟的习题集做,做了一遍就差不多了。补充一点,不论你看的是哪本教材,单做课后习题是不够的,需要做针对考研的那种习题集,课后习题偏重于那个知识点,你还要学会综合运用。当然,刚开始复习有机时必须好好看书,好好做课后习题,基础很重要!

我写的这些只是个人的想法和经验,并没有写具体的复习时间的安排。因为每个人基础不同,学习习惯不同,经验可以参考,还是需要大家针对自身情况合理地制定计划。同时,希望自己和学弟学妹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北京工商大学考研复试经验小结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第1页共1页 北京工商大学考研复试经验小结 1、专业课的参考书怎么看? 产经复试的那两本书都是洪涛老师写的,内容有很多相似的,重点看那个白皮的,绿皮的书有白皮书没有的知识最好也看一下,主要看一些基础的理论和概念,考试都是比较基础的。一般出5到大题,都是论述。 2、专业课面试怎么准备? 面试的时候大家都坐在一个教室,三个老师,按分租的顺序一个一个上去,其他同学不用回避(我们那一组是这样的)。复试准备的时候再看一些其他的产经方面的书,专业课面试的时候会有用,老师会问你比较基础的产经理论,比如SCP 框架,还会问你还看过产经的什么书,与产经有关的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概念也有被问到的可能,洪老师那本书面试的时候也会被问到。 3、英语复试包括口语和听力? 先听力,听完都轰出去,站在楼道里,事先分好组,按分组的顺序一个一个的进去口试,一个主考一个副考。听力有点快,感觉还没进入状态已经结束了;口语是日常口语,比较简单,先问点你是哪里人哪里毕业的,然后抽签抽个主题,本人去年抽到的是“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准备几秒钟,然后开始忽悠,最后老师会再跟你稍微交流一两句,放轻松,老师很可爱,不会为难你的,别怕。记得我说的内容有提到我喜欢看NBA ,后来他问我喜欢的篮球明星是谁,我说科比,他说是科比布兰特吧,我说是,然后很开心的结束了。 4、小结一下 专业课复试我说的主要是产经,其他专业跟产经应该也差不多,因为,我们分组面试的时候,好像有一个金融的跟我们一起,问的东西都差不多。另外,按照往年来说,北工商复试一般不刷人,甚至可以把“一般“两个字去掉,所以放心好了。BUT ,好好复习的话总分会增加,最后排名会有所提高,可能会影响一下公费和自费的名额,再BUT ,好像第一志愿录取的基本都是公费,也不用担心了。

经济学考研经验总结

经济学考研经验总结 在考研的学习中,通过前人的经验学习和了解,然后在自己的学习中进行实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同济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总结。 先简单说自己的考研(经济学)的复习经历。我本身的专业不是经济类,因此算是跨专业跨学校(上海某二本不知名学校)进行经济学考研,(大三下学期自学了宏观和微观,暑假忙别的事情,一个字没看,都忘得差不多了)。从9月中旬正式开始复习考研,到考研前,每天到3个小时的西经,感觉有点少了(没办法,我数学太菜了,大一时高数才40多分,整个考研复习几乎一半多的时间啃数学,英语几乎没看,最后4个月数学从完全0基础到107,我个人挺知足的)。 同济大学指定了两本书,其中尹伯成的书,《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我在第一遍自学和第一遍复习都用的这本书,书中的大部分概念可以理解为初级西方经济学的精华吧,一定都要看懂啊!(有几章不算,下文会说的)周平海(同济大学的老师)的书,说实话,我没看过,不好评论。作为补充,高鸿业的书作为目前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肯定有其优秀的原因,建议大家有时间也可以读读。尹伯成的书名有“简明”,内容确实也够简明的,如果不明白,可以去高鸿业的书中寻找答案。(外国的书如多恩布什,

斯蒂格利茨等,没有时间,不看也罢)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宏观)》推荐指数:5 买一些好的习题库,年年都在更新,与时俱进。每一章,无论名词解释,计算,简答,论述,都是很全面,也很经典的,而且每道题都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如果每道题都能吃得很透,那我觉得考同济经济学120分左右应该问题不大吧。 同济考研真题推荐指数:5 即便10年考研的题目大变,但是同济历年真题还是有相当的价值的,不看不行啊。你会发现,同济考的题,都是偏重基础知识的题,偏题怪题不多,至于分低的原因,可能是判的严吧。 《西方经济学解析(宏观)(微观)》推荐指数: 陈恳的书外号“红宝书”(也有配套习题,不过我没做),他的书中经济学的知识点讲解是相当的全,大家可以随便找一章看下是否适合自己(不过此书版本有点老)。我把它当作自己的主要知识点参考材料。此外,除了知识点的讲解,书中的问答题和计算题都是相当经典的题型。 同济大学考研班辅导材料:推荐指数:4 由于不像复旦或者上财的经济学,可以在市面上买到专门的考研用书,因此考研班的辅导材料作为相对而言针对性最强的材料,还是有他不错的地方,毕竟是由同济大学的老

西安交通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

西安交通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从考研结束到现在,一直在家待着,待了很久,焦虑而又无聊,所以想写点什么,分享一下自己的考研经验,希望对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本科在哈尔滨商业大学读的行政管理专业,我算是二战了,一战当时出点事情耽误了,一战是到11月份才开始复习,总共复习了一个多月,结果不想便知,失败了。7月份毕业我先去上海工作了一个月,工作之后发现自己还是不甘停留在本科,心里开始萌生了继续考研的想法,8月中旬我把工作辞了,八月下旬回到学校才开始复习,在此之前没有看过任何书,初试总分394,政治75,英语68,管理学131,统计学120。希望复试顺利,圆梦西交大! 备战考研的历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复习的时候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对于考研,我想说选择大于努力。行政管理专业亦是如此,行管大部分学校是不考数学的,我高中的时候是理科生,对数学还是保持一定的兴趣的,所以当时考研的时候想报考一个行管考数学的院校,最终决定了西安交通大学的行政管理,西交大的行政管理报录是5:1,比起其他院校的行政管理动辄几十比一的报录比相比显得少的多,但是报考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85,211院校的,实际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既然选择了行管,那便只顾风雨兼程。(废话了这么多,下面是正文)关于政治: 我用的是肖秀荣的资料,跟的是徐涛的网课。肖老的资料很详细,

特别注重基础。我是从九月份开始复习政治的,身边复习的的很多小伙伴都是六七月就开始了,看着他们复习这么快这么早,有时候也挺急的,或许这就是环境压力吧,但是欲速则不达,我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正如唐迟老师说的那样:慢慢来,比较快。精讲精练看了一遍,1000题只做了一遍,很多小伙伴做了两三遍,但是我想说:不要盲目攀比次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真正学了多少只有自己明白。在这里我想强烈推荐一波徐涛,我特别喜欢她的风格和思路,徐涛的课让我觉得脉络很清晰,通俗易懂,安利一下她的政治背诵手册。政治复习到后期的时候,需要刷题保持手感,以刷选择题为主,你的政治得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题。最后主观题背诵的时候,我背了肖秀荣的肖四,一句话,信肖老,政治胜! 关于英语: 我想推荐一下这几个老师:唐迟的阅读,宋逸轩的完型和新题型,唐静的翻译,王江涛的作文,何凯文的每日一句和作文(何凯文的作文模板还是有点东西的,这个不得不服)。英语系统复习的话,首先从单词开始,最好每天都要花一点时间来背单词,我用的单词书是恋恋有词和张剑的黄皮书,我是八月份开始做真题的,刚开始做的时候,头皮发麻,错的有点多,心态都快做崩了。后来跟着唐迟的阅读,每做一篇阅读,就看一下他对应的讲解,感觉效果还不错。越到最后效果越好,错的越少,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这里重点强调一下:不管你平时阅读错多还是错少,都不要妄自菲薄或者骄傲自满,平时代表不了考时,摆正心态,才是王道!真题不要一下都刷完了,留两三套给

厦门大学历年考研复试真题经验汇总

厦门大学历年考研复试真题经验汇总 2016年 2016年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复试经验回顾 2016年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第一名考研复试经验与17指导(超详细)2016年厦门大学企业管理考研复试真题 2016年厦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复试经验 2016年厦门大学通信工程系考研复试经验 2016年厦门大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考研复试经验 2016年厦门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口译考研复试经验回顾 2016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复试经验回顾 2016年厦门大学会计专硕考研复试真题与经验 2016年厦门大学新传考研复试真题与经验 2016年厦门大学财务学考研复试真题 2015年 2015年厦门大学自动化系控制工程考研复试经验 2015年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考研复试经验 2015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复试真题与经验(专业课英语面试)2015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复试真题与经验(专业课中文面试)2015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复试真题与经验(英语笔试) 2015年厦大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考研面试与笔试真题回顾2015年厦门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复试经验

2015年厦门大学国贸系考研复试经验 2015年厦门大学会计系考研复试真题回顾(笔试+面试)2015年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考研复试经验 2015年厦门大学统计系国民经济学考研复试经验 2015年厦门大学企业管理考研复试真题 2015年厦门大学刑法学考研复试真题 2015年厦门大学控制所自动化考研复试经验回顾 2015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复试流程与真题回顾2015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考研复试真题与经验 2015年厦门大学自动化系考研复试真题 2015年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财务学考研复试真题 2015年厦门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真题及经验2015年厦门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复试真题(笔试+面试) 2014年 2014年厦门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复试经历 2014年厦门大学通信系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2014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复试经验 2014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能源中心考研复试真题 2014年厦门大学中国哲学考研复试真题 2014年厦门大学广告学第一名考研复试经验 2014年厦门大学资产评估专硕考研复试经验

2018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

2018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写在前面的话】 考研是一场修行。从备考到最终录取这将近一年的时间,不仅是知识上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成长。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你经历的开心或者痛苦等种种情绪都是对你的磨练,可能这个过程会从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受挫后的怀疑自己,一蹶不振,再到考前的焦虑情绪。但当你结束之后,站在风平浪静回望当时的兵荒马乱,你会发现自己终于走过来了。那是一种由衷的喜悦。 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终于在这个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春日,我以初试第二,复试第二的成绩被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录取。虽然我本科就是南师大的,但能够在母校再学习三年依然让我感到很开心~所以在这里把这一年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或多或少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考研科普】 1.考研概念。是指研究生招生的统考,与“保研”相区别。那么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有一丝保研的希望,哪怕很渺茫,也千万不要放弃。不同的学校保研政策不同,就南师大的保研政策来说,完全有可能在保研考试时候争取到保研资格。如果说保研是百米冲刺,那么考研就是马拉松,战线拉得很长,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力,这个过程会很痛苦,而且保研是一定会有学上的,而考研很有可能会在一番努力之后没有结果。 2.考研时间。考研的时间一般是在12月或者1月吧,我们18届是在2017 年12月23日和24日,反正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成绩一般是在2月份出,大部分学校3月底复试,南师是在3月底,34所自主划线学校可能稍早一点。 3.报考学校。考研只可以报考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如果没能进入目标院校复试,可以之后考虑调剂。虽然调剂有捡漏的情况,但大多数还是调不到好学校的,所以为了能进入最心仪学校的复试,选学校很重要。这里要关注的有两点,一个是招生简章,一个是报录比。招生简章主要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专业、考试科目以及参考书,报录比是指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比如南师大古代文学18年招34个,其中保研有15个,所以统考有19个名额,而报考这个专业的有560多,报录比算下来将近30:1。在这里特别提醒报考人数一定要确定是除去推免之外还剩的统招名额。所以大家可以参考招生简章以及往年的报录比,还有历年分数线,来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 4.考试科目。统考科目分为政治(3小时,100分),英语(3小时,100分);专业课一(3小时,150分,需要考数学的这一科为高数),专业课二(3小时,150分)。

考研经验考研复试你不可不知的几点

考研经验:考研复试,你不可不知的几 点 八\、 研究生入学考试你复试面试当中, 难道你认为只有考试成绩重要, 面部特征也需要得到足 够的关注。 试想,如果你邋里邋遢去考试,你的导师会待见呢么?!小编教你脸上的那些事 儿。 头条 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考研复试中颜值也是相当重要的! 首先,在面部修饰当中男生要注 意的是不能蓄须,保持面容的干净与整洁是首要原则。 可以适当的修饰一下面容, 但是不宜太过。 佩戴眼镜是可以接受的, 黑框眼镜或者无框的眼 镜都是可以的, 会适当增加一些书卷气, 获得学术派老师的好感。 但是不要佩戴墨镜。 面部 除了眼镜之外,不要出现任何首饰,耳钉尤其禁止。 面部修饰方面, 女生需要注意的有很多方面, 把握什么样的“度” 往往在复试面试中占 决定地位。 在化妆的时候要切记:面试官会从这里可能会读出你的年龄、家庭状况、经济条 件、教育程度、阅历等。对于女生说,面试妆均以裸妆为宜。淡到让人基本上看不出你化了 妆,裸妆突出了人的自然气质,做到扬长避短,力求略施粉黛,淡淡几笔,恰到好处。 静态礼仪在复试面试当中实际与面部修饰一样重要。 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尤其在人与人交 流过程 当中的点滴流露出来。 一、杀人微笑 考场是一个非常严肃 紧张的场合, 生在进入考场前的紧张是 不言而喻的, 让考官给予我们一个“阳 光,具有亲和力”的认定。因此在考场问 好时,考生尽量应当做到 适度微笑, 在答题过程中可以根据题目内容漏出微笑。 这样不仅会一定程度上缓解考生的压 力,也可以让考官能够放松一点。 二、眼神交流 面试概念中一直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 “面对面的交流” ,但是因为受传统的 “应试教育” 的影响,但凡有“试”这个字,考生就无法把考场真正当做一个交流的场合。因此在考场会 表现出非常不好的眼神礼仪,主要有向上看、向下看、眼神游离闪烁不定三种情况。这 3 种情况其实都是由于考生的不自信造成的。 没有一个坚定的、 肯定的眼神, 考官的注意力也 无法被考生长时间的抓住 三、眉目传情,热情自信 一般说来,眼睛表现出自卑、自信、诚实和伪装。如果你的眼光游移不定,逃避他的注 视,这既表现你还比较拘谨, 也表示你对于他的问题有一种自卑心理。 或提问时都能热情地注视对方,则显示你既有坚定的性格又有自信心。 四、察言观色,巧妙应用 最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一种面试者: 他的 脸上似乎洋溢着笑容, 这笑意就是一种眼神中的光亮。 如果始终不能改变他那双变化的眼睛, 满意。交谈的其它方面还包括你的声音,要听起来 流畅、轻松、友好、自信,不要动用感叹 语气,或强求幽默,一切要 自然。 面试过程当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已知的对手, 如果我们能在各个小细节都做好充分的准 备,相 信一定可以百战不殆。 2015 考研初试结束,各位考生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但是小编要提醒大家在适当休整后 需要提前准备一下复试内容。 考官在考场内一天的静坐会让考场更加的低气压。 考 所以在进入考场后面部表情会更加的僵硬。 这样无法 如果你与对方打招呼 但眼睛中却无一丝笑意。 就说明你还未能使他 音,

湖南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

湖南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 能够进入湖南大学是我的骄傲,湖南是一座美丽的南方城市,为了来到这里我付出了很多,在考研的日子里也拼了全力,下面,就一起来分享湖南大学经济学考研! 能进入复试是件很幸运的事情,的确,毕竟现在考研竞争日趋激烈,能脱颖而出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首先我衷心地祝贺这些能够进入复试的同学,同时也希望这些发挥欠佳的同学不要气馁,考研是种经历,即使没考上有点遗憾,但是考过研的人都知道,考研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可以学好很多,而且早工作也未必是件坏事。好了,废话少说,谈谈一些复试经历。 我是经贸学院研究生,坦白地说,对于复试还一无所知的同学来说,如何面试复试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我们曾经也遇到过,所以在这里给大家交点底。 经贸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从专业来看可以分为两块,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湖大历年经济学的线划得非常低,大家都看得到,这是由于考虑到其他院某些经济类稍冷门专业能正常招生(湖大不接受调剂生),所以经济类的分数线通常划到34所里面的比较低的位置,所以对于考湖大的考生来说,进来的门槛还是比较低的。总的来说可以这么区分,理论经济学相对比较容易,应用经济学则比较难。按照往年的经验,对于理论经济学(包括西方经济学、人口与环境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应用经济学里面的区域经济学等专业,基本上只要能上初试线就不用太担心,近两年来基本上没有淘汰的,区别只在于是否能拿到一等奖学金,而今年的政策似乎有变化,学费取消,而一等奖学金也并非一定是排名靠前的,而看是否能成功申请助研,所以总的来说这些专业只要你能上初试线就基本有书可读。而对于应用经济学里面的国际贸易和产业经济学,复试则竞争激烈得到,如果运气不好一点,则可能出现竞争惨烈的状况,06年考分在380以下就非常危险了,07年要好一点,360以上就比较安全,08年的情况基本差不多,这和上线人数有关,预计09年的情况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吧,360以下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院内调剂,就是调到理论经济学,这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这就需要早做准备尽可能联系导师(现在调剂本院理论经济学也难度增加了,要看院里的政策,08年调剂名额明显减少得非常多,只有少数人能调,而能调则建议调本院,因为进来之后理论和应用实际上差别并不是很大,你以后的毕业论文仍然可以做你想做的东西),二是调本校的软件学院,三是调外校,这就要考生自己提前做好打算,越早联系你就有机会调到更好一点的学校,毕竟你报考的985院校,这还是有绝对优势的。 对于面试要注意的东西,有以下几点:首先,加强英语听力训练,复试英语听力参照六级听力,英语口试则是平时的基本功了,不过这不会拉开差距,十分的口语再差你也能考五分左右,也可以准备一份自我介绍,不过这不是必须,过往这两年基本上没有用,考试是随机抽取试题,然后用英语口语做答。第二,对于专业复试的笔试,则建议认真看书,尽量考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对于理论经济学的考生也至少要考个及格分,应用经济学则复试非常重要,你考380如果复试笔试不好也可能被淘汰,毕竟看一年书不容易,珍惜你们的机会,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学生建议好好看除指定的《流派》和《经济思想史》还要看好高鸿业《西方

(行政管理)苏州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

苏州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 从大三的下学期开始泡图书馆,到暑假为辅导班面授而奔波,再到大四上学期在考研自习室的修炼,最后到这学期的等啊等、盼啊盼,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得到结果的那一瞬间,我似乎很平静,只是拿起电话跟爸妈报了喜:“录取了,公费。” 现在,把自己的经历默念了好几遍,最后想用文字来记录。 首先是关于一些常见问题的回答: 1、问:考苏大行管难不难? 答:有一定的难度。我并不是说苏大一定有多么多么的好,而是考的同学确实比较多。换句话说就是苏大行管很热,就像今年我们去复试的时候,那个监考我们复试的师兄说的:“你们选的是我们学院最热的专业,也是每年刷人最多的专业。”所以,如果确定了考研,就不能儿戏,要好好准备哦!(今年我们60个人进了复试,最后录取了41个。)不过不用太担心,只要你认真付出了,就会有满意的结果! 2 、问:有没有专业课辅导班? 答:官方是没有的。我只听说过社会上有些商人在搞,好像就是让一些在校的研究生去当老师,具体情况我就不了解了,不过我个人觉得那个的价值不是很高。其实考研是自己的事,尤其是专业课,是要靠

自己去分析的,考研的专业课(尤其是咱们行管,各个学校都不一样)不像高考那样可以统一辅导。 3、问:专业课难不难? 答:从近几年的趋势看,是比较难的。大家看到真题就会知道,苏大行管的题有点“出其不意”的感觉。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不要太想当然哦,要细细地把参考书目多过几遍。 4、问:专业课怎么复习? 答:我复习的总方针是:参考书目是重点,真题是关键,自身是本质。具体是说来就是: (1)复习专业课主要精力要放在指定的参考书目上。 专业课我也记不清自己具体过了都少遍,但是起码有3遍是过得很细的:第一遍,是以从前人那里买的笔记作为指导,把参考书目的每个小细节都看一遍,这个时候不用刻意要求自己去记忆,但是要在前人笔记的指导下找到重点章节;第二遍是边看书边总结自己的笔记,这个看似浪费时间的工作,其实是在潜移默化地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第三遍,通过结合前人和自己的笔记来总结出框架,这样就可以让厚厚的四本书变成手里薄薄的几十页纸,或许这就是“厚书读薄”的道理通过这三个阶段,就可以对书目非常的熟悉,看到任何一道真题,都可以反应出它是处在哪个章节的,框架是什么样的。剩下的时间,就是在冲刺阶段不断地强化记忆,直到上考场之前!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时间其实真的挺快得,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想说的不少,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准备,我把我一切关于自己考研的经验全部汇总成册,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些有所实质性的帮助。,当然,千人千面,这仅仅是我自己得经验,大家大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很多人在备考时都会不安,包括我自己在内,总会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学校有没有歧视啊?最近状态不好,学不进去啦?感觉自己考不上,很烦躁怎么办?……当然,有这些状态都是很正常的,考研路上谁都有不坚定、自信心严重受挫的时候。 的确,考研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面对初期选择时的困惑与迷茫,面对暑期复习时的炎热和烦躁,面对着无数学子报名的压力与恐惧,面对着很多人找工作赚钱时的诱惑和反思,面对着永远复习不完的文字和题海,面对着考场失利的担忧和紧张,面对着客观存在的纷繁复杂的一切的时候,但如果你坚持下来了就会发现你所经历的一切又无时无刻不在带给你惊喜。所以,如果开始,就请你坚持。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和你们大多数人一样,辗转于各大贴吧、论坛,听大家的经验分享,那时其实真的有时候感觉挺犹豫的,觉得自己是不是也有能力真像其他考上理想学府的人一样出类拔髓?是不是也有一些可能从一个双非大学进入一个亚洲知名的大学开启新世界?面对未知,我们总会有过多的思虑,到了最后甚至都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开始。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不但坚持了下来,而且顺利那到浙大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也许只有自己知道当初的勤奋努力是有多值得。自豪感和成就感带来的喜悦冲击是我这辈子都无法忘却的。 我身边真的有一些看上去还算优秀的例子,刚开始复习的时候信心满满,恨不得马上就进入那个学校。等到后来随着压力的增大、知识越来越难、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慢慢怀疑自己,最后就进入半放弃的状态。这时候你需要重审一下自己,到底考研为了什么,自己已经辛苦了那么久如果放弃到底值不值得。我记得有句话大概是这样说的:现在的你能不能对得起曾经努力的自己。 所以,考研的过程不但考验你的知识水平能力,还要拼个人的耐力,坚韧力。坚持就是胜利,别配不上自己的野心,别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关于浙江大学专业目录的问题

2020考研数学参考书及复试经验

首先介绍一些书目吧,我考的数学专业,数学分析的经典教材一般推崇华东师范大学出的《数学分析》,习题的话钱吉林的《数学分析解题精粹》,北大的《数学分析解题指南》,裴礼文的《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都是用的比较多的。我买过后两本,感觉有很多地方不太适合我,裴礼文的不错,是一本“数学词典”了,可以当成工具书来查阅使用。 华东的课后题目比较基础,如果基础不好,可以先认真研究下,我没买过什么习题集,就是认真仔细的抠课后题和课本的经典例题,我相信题目不在多在于精。千万并不要盲目的到处找题做,踏踏实实弄好一本题集是王道,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扩充,题目不只是做完对完答案就ok 了,一定要仔细分析技巧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并尽可能总结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方案。 北大那本的例题我只是看了些例题,为我的笔记充实了些方法,课后题不建议做。(因为我九月下旬才开始坐下来复习考研,时间紧迫,时间充裕的当然无所谓了!) 裴礼文的书简直就是一本词典,内容多、难度大。我也不清楚自己看了多少,反正是不会的就去上边查阅方法和例题。 高等代数的话,北京大学数学组出的《高等代数》和课后配套习题是基础和重点中的重点,另外钱吉林的《高等代数解题精粹》是一本好书,我就看了这两本书,我考华南理工的题不是很难,所以问题不大,考数学名牌学校的还得另辟蹊径啊。 二、关于公共课,政治 (一)政治 从小厌烦文科的我一直不愿意动政治,直到十月底才开始着手,一直都是利用吃早饭的时间翻阅大纲解析,就跟看杂志的时候,利用半月按重点复习了一边,就开始背大题了,我买的是《田维彬的最后十道题》具体书名忘了,最后用肖四练了练选择题,还好今年的政治题比较开放(个人感觉),我也算走了一回运,考了63,不好不孬。 (二)英语 我就买了一本黄皮书,还是从上届师哥那淘的二手货,真心不错,相当经典,解析

一个高分经济学考研的一些经济学经验分享

一个高分经济学考研的一些经济学经验 分享 经济学考研需要考英语,数学,政治以及专业课方面的知识,下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全面帮助大家复习这几门课。 英语 真题,作文,阅读。作文其实每个辅导班都出的差不多,大家随便在网上找找就可以。阅读个人感觉胡敏的200篇不错。适合准备充分的人。至于真题,虽然今年的考题有点和往年的题目异类,但是其实参考性还是很大的。不推荐什么模拟题,真的很害人,我做过四个辅导班的题目每次都是做了一半不做了。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难。三个字,不靠谱。 数学 真题,全书,模拟题。真题和全书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就不说了,全书是本很好的书,无论底子差或者好的人都很适合。在这里就帮它做个广告吧。本人大学四年就学过半年的高数,然后从大三下学期时候开始自己啃数学,啃了大约7到8个月。去年啃到了数学四上百,今年自己考前迷糊,预算了下95到100,还没去年高。但是感觉自己的数学水平比一年前好。考试有时候也要看临场发挥的。数学的模拟题是强力推荐的,至于什么的就自己选吧。基本上我是觉得数学不再质而在量,尤其是考研。我一个同学平时做400题很厉害的,能做到120以上,但是花的时间太多,结果这次考研数学最后三个大题目都没写。 政治 真题,红宝书,时政。这里说明一下,本人政治底子很好,因为大学我们专业就是为公务员设置的,所以政治方面学的很多。基本上我是从11月才开始看政治的,12.20才开始看时政和真题的。通过这次的政治考试可以看出,其实命题人越来越注重基础。今年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基础应用上考的太多。就如汉字中最难写的字是“一”字一样,基础往往是最难的。所以建议基础差的人可以边做2000题边看红宝书。建议红宝书看个三四遍。我红宝书看了三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尤其是马经。 专业课 我们考的是西方经济学,不知道这里有没一样考上财的。本人感觉今年题目是简单了,但是很容易出错。比如最后一个题目就是让你证明阿鲍的那个不等式(幸好我考前强记了它)。专业课我觉得最重要的就只有书本。基本上除了清华北大,考你的都是书本。当然如果你想速成那么可以用金生才的那基本模拟题。基本上一般的学校吃透它也能上100。至于上财就只

考研考研经验贴行政管理考研经验贴

2018考研考研贴:行政管理考研经验贴 我是一名2018年考生,本科二本,用了5个月的时间考上了研究生,虽然所考学校也是一所二本院校,但我总觉得有学上总比没有的好,我并非没有什么考名校的想法,但是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能力我认为我还是做了至少现在看起来的最好的选择。 简单说一下我的情况经历以及考研的感受,只希望此刻在考研的你能够少走一些弯路。我本科是管理类的相关专业,所考的专业就是现在很火的行政管理,报考的是一所二线城市的师范院校,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准备考研的时间已经比大多数人晚了很多,我清楚的记得是18年的7月20多号,那时候突然决定考研才开始在网上买书,而考研的时间是12月23,也就是说初试只有5个月的时间,之前其实有过考研的相法,但是自己的内心不坚定,并且也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都开始打算去工作临时转变才选择了考研,就这样开始了考研之路,我推掉了实习重新回到学校准备复习。选择在学校复习主要是学校有专门的考研自习室环境很好,而且同学很熟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困难也可以多交流,考研时期的环境很重要,我有一个同学是每天在寝室复习,确实是在寝室学习,当然最后成绩确实是不怎么好,我觉得和环境多少有那么一点关系的,今年复试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姑娘,即将是我的同学,她是二战的,每天在家里复习,一直都是一个人父母也不在家,因为长时间一个人待着,她说后期考研前的一个月她得了抑郁症,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找一个好一点的学习环境。 下面我想说点择校以及选择专业的问题,先说学校吧,我认为选择一个学校大家基本上主要关注是不是双一流,是不是211,985,以及城市等问题,能考到211.985等很多名校我们这种大多数本科是二本的学生梦寐以求的,当然能不能成还是看我们自己。一个学校的名声风气一个名校确实非常重要,但是择校的时候一定要想好,切记!切记!择校有时候已经决定成败了!对于那种只招很少的1,2个3-4个的学校专业我建议大家一定慎重慎重!我有一个同学今年考的上海某211高校热门专业,报名500多人只要10个,今年没有上线在准备二战,我有给她提过建议要不要换一所学校毕竟我并不是不相信她,但是我觉得就算进了初试复试也很难很难,我个人认为既然选择二战就要稳一点毕竟两年的时间如果没换来一个好结果接受起来也是很痛苦的,当然我非常佩服三战能取得成功的人,身边太多的例子,因为所报院校的专业招收人数非常少而没有被录取的,甚至于连调剂的国家线都不够,自习室也有很多很多同学因为报考的学校有点过高,甚至于我真的有看到她们比我学习的认真的多得多,最后我看到他们的分数我都惊呆了,因为分真的不够,上不了国家线,我们学院平均下来考研率只要百分之15左右,考上的很少,而考到名校的更是少之又少,当然我很希望大家都能考试211.985等院校,只是我想说择校很关键,你要相信你自己很厉害很棒可以考上,但是你也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以及未来的规划,谨记别报的太高!其次是城市的问题,我选择的学校是省会城市,二线城市,我觉得能够让我未来毕业后很好的发展,当然北上广确实拥有最好的资源,但是我并不适合在这种城市生活,所以建议大家考研选择学校的时候尽量选择以后想留下来的城市。 下面说一下专业的选择,我是学管理类的对这方面了解的多一些,简单说一下,管理类学硕今年国家线A区330,去年340,当然今年是因为数学的原因,管理类我了解的一般都是学数学三,所以我个人认为19考研数学可能是会简单点的,国家线有上涨的可能,数学的话真的是要打好基础大量做题,因为我选择的是不考数学两门专业课的管理类,就不多说数学了。简单说下行政管理,选择这门专业第一个原因就是不考数学,毕竟短期内数学是学不好的,其次因为我本来是学管理类的短期内入手容易一点,但是选了这门课后以至于我现在还有点后悔,因为确实行政学这门专业课真的很枯燥,学起来也不是很容易,还有就是这个专业相比于我选择的学院的其他专业所招的人数要多一些,将近20个名额,至少我觉得名额多一点,那么考上的概率就大一点。 下面说一下考研政治,听说政治要改革但是具体我也不太知道,我就说一下我的政治吧,我的政治考了60分,说实话挺少的,主观题大题大概32分基本上就是大家的平均分,就是主要考前突击背

2020厦门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初试经验该如何备考

2020厦门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初试经验分享 闲言少叙,就直接讲一下专业课复习策略 专业课(好了,最重要的来了) 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是: 1.706政治学和公共管理:陈振明《政治学》+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第二版 2.812政策科学和经济学: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萨缪尔森《经济学》 (版本建议全买最新版的吧,因为很多东西可能不适用了) 由于行管不考数学,所以两门专业课是重头戏300分,要早点开始准备,特别是跨考的同学更要一开始就着手复习。另外专业课需要大量的背诵记忆,所以记忆方法很重要,注重的是效率与结果,有些人背了十几遍,也许还没有你背的几遍记得好,再加上近年来的考试内容也越来越与时政热点相联系,背下来的知识要学会灵活运用才能取得高分。 第一轮复习:8月份前 这个阶段主要以书本为主,注重理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吃透书本,而不是一上来就背。把四本书好好看一遍,边看要边整理框架,把每一章的每一级标题都要熟记于心,弄清每一章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标题是什么,下面的子标题又是什么,搭建起框架后才好填内容,以后就不会有越背越混的感觉

可以买几个A4拉杆夹和A4纸,看完一章就写一遍框架,边写边记,然后在默一遍或两遍,可能有些麻烦,但是如果不想后期麻烦前期就多麻烦些 还有一定谨记,千万不要没看书,直接拿着学长学姐笔记就背,在没有框架的前提下,就像房子没有地基,很容易崩塌,而且一点效果没有 第二轮复习:8月—10月 这个阶段在进一步熟悉书本知识以及框架的基础上,完成专业课笔记的整理,可以直接拿着学长学姐笔记整理,但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思路,还是那句话不能拿着就背,很痛苦。如果进度快的话,就可以开始背了,但是不用太着急,还是先把前期基础打牢,框架清楚到说一个名词解释你就知道这一章在哪本书哪一张第几集标题下面,达到这个地步即使没来得及背,你已经可以说背完了 还有这段时间真题要用好,把最起码10年甚至15年的真题,凡是出现过的都标在目录上,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一目了然知道哪些知识点常考也就是重点,而是可以检验自己对书本框架的熟悉程度,不用你知道这道题怎么答,但必须立马反应到这道题在书上那个章节,哪个标题下面,如果做到这一步,专业课70%的工作就做完了。 总结一下就是看书+记框架+整理笔记+看真题(了解重点,回忆框架) 第三轮复习:10月—12月考前

西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上岸啦!因为自己在备考过程中也看了很多学长学姐们备考经验,所以作为回馈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是在大三下学习的时候决定考研的,因为当时还赶上了学校的其他考试,所以对于我来时,我的考研之路既辛苦但也很充实! 本人是高中时时一个文科生,属于那种能写会编的类型,而且高中时的底子还剩下点,而且看很多前辈都说报班没什么用,我也就没有报班。我大概是从十月份开始复习政治的,当时就借了一个报政治考研强化班同学的政治讲义看了两遍,第一遍的时候主要是快速浏览,而第二遍才仔细看的。 然后就买了《李凡政治新时器》,对于《政治新时器》我主要是分阶段看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要注意,这本书我觉得都是精华。 接下来押题卷的重要性考研党应该都懂的,大题我是完全背下来的。其实政治大题大家分数差别不会非常大,最重要的还是选择题。 英语单词我用的是《一本单词》,里面的内容非常详细,阅读我用的也是他的,他对真题的解析思路清晰有条理,个人比较推荐。我总共刷了五遍真题,把里面的经典句式和高频单词都尽量做到熟悉,同时抄录到笔记本上,《木糖英语》也特别值买,他把出题者的出题套路总结的很彻底。我觉得考研英语的真谛就是要一遍遍不断的刷真题,多记笔记。 多读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好方法,我坚持早晚都会抽出半个小时来读书背书,不管是单词还是作文,什么都读。当然也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安排,我是习惯是早上背单词,晚上背作文和笔记,最后分数一些时间来做阅读,每天都定好计划要具体做什么。恒心一定要有,一定要简直的下来,当然如果平时吃完饭后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手机app上练习背单词。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就能发现不仅词汇量能有一个提升,更重要的是语感和写作技巧也能进步,你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推荐《蛋核英语》作文书,好句子和整体思路框架都不错,有很多值得借鉴的表达方式。十月份就要开始练习写作文了,争取每天一篇大,小作文。 也可以那些模拟题练手,找找做题的感觉,《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历年真题要多研究,多刷几遍,多分析分析出题者的思路和考察点。 相对专业课来说,本人建议大家做一个有规律性时间合理的计划,计划一定

2020年考研复试经验交流

考研复试经验交流 说在前面的话 对于大多数认真对待考研的学生来说,其实在初试结束那一刻起复试就应该着手准备了。但是,又有太多的人不自信,总想着等分数下来再说吧,更有甚者想等排名和复试名单下来再准备(比如当年的我),那时候一般离复试就只剩十几天了,太紧张了。复试名单估计在近几天内就会下来,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专业的考生,只要分数在330以上的就赶紧开始准备(准备什么,下面会详述)吧,因为你们进复试的可能性很大;对于在310~330之间的,做两手打算,要不等你放弃了以后,发现自己最终却进复试了,但是你的初试分数占劣势,而你又没提前准备,那岂不…… 1.复试需要准备什么 今年的复试要求还没下来,但是参照近几年,变化不会很大,要考察的东西不变,但整体复试流程可能局部调整。那么咱们先参照往年的把要考察的先准备一下: a.外语听力 这个占分不多,但必须及格,考试时一般都是20个选择题,跟老四六级的格式一样,难度比四级稍难,低于六级水平,建议大家随便挑几年的六级听力练练手,拿下听力这一关应该没问题。 b.外语口语 外语口语一般围绕自我介绍展开,当然每个系都不尽相同。我们当年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的,我们系考官问了10个问题,都是自我介绍和兴趣爱好之类的,还叫我把几个专业课的名称用英语表达出来。对于这个问题,只要学过本科专业外语课就能对付的了,对于自我介绍,大家尽量用简单句,我在下面给大家列几个范文。 1.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yself Well, Thank you for your question. Well first I will say I am very glad to be here for this interview. My Chinese name is Wang XiaoFeng, and I also have an English name is Vicky, which means victory. I came from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a young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Yi Chang, in Hu Bei province. I major in biotechnology , and during my four years university life, I have not only learnt the subjects of my major, but also been well seasoned in many activities. It were these experience that let me become a mulriple character boy, having a sober feature as a boy while a exquisite feature like a girl. I like reading ,and I am good at collecting information. When I am free, I always arrange myself to being in the laboratory, following some teachers and senior students to do some experiments that I am interested in.Okay that is all,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2. Where are you from?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r hometown and you university. Well, thank you for your question. My hometown is in the city of Yi Chang, in Hu Bei province. As you know, Yi Chang is a very beautiful city, where the world famous project -----San Xia da dam and Ge Zhou Ba(as we call it in Chinese) locate in. Besides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and Ge Zhou dam ,Yi Chang also known for its tourism attractions and cultural history.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poet Qu Yuang and the peaceful emissary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Wang ZhaoJun were both born in Yi Chang. If you want to go there ,do not forget to tell me in advance, because maybe I can be your free guide ,exactly the excellent one. Thank you! Well ,for my university, I want to tell you its locations exactly first because most people often think that my university is in Si Chuan province or in the city of Chong Qing . Actually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also locates in Yi Chang. Two universities merged to form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 in 2000. Among its colleges, the history of the Normal College can be traced back to 1946. CTGU is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which teaches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enrolls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abroad students, and puts lots of efforts to improve and develop the hydroelectric field of study. Through my university is very young ,perhaps It does have a long distance from some famous universities, but I really love my university. Its beautiful campus ,the comfortable scholarly atmosphere here and other aspects ,etc. are really let me benefit a lot from her during this four years. I think if I learn something more in the future, I will go back to CTGU to devote myself to my major there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