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人格特点和教师人格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教师人格特点和教师人格修养
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内已经发挥且必将进一步发挥巨大的作用,这使得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伴随而来的是社会、学校和学生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合格教师,不仅要有稳固的专业思想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有某一学科专业的科学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要有一定的人文科学与艺术修养,而且还必须具备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掌握科学的、先进的、融技术与感情一体的教师职业技能。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雕琢人生的雕塑家,其工作的繁重,神思的操劳,心血的耗费,是难以言喻的。教师的重要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必须有高水平的素质修养,有健全的人格,否则是难以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他们的重大历史任务的。因此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必须是人格健全的教师。
教师人格在素质教育中的影响很大,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体现者,而是活生生的个性,他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本身。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从我们身上看到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对于学生来说,应当成为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才有道德上的权利来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能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出社会所希望的合格人材。教师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 教师健康的人格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更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它不仅影响学生的今天,更影响着学生的明天和未来,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充分认识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努力实现人格的提升,用自身健全的人格去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可以说: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十九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因此教师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憾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所以做教师的尤其应注重锻炼自我人格。教师的人格构成主要包括素质、修养和能力。这是教师自我结构的基石。在这基石上建造起来的教师教育教学沉淀在教学活动中就表现出独特的风格(教学风格)。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知识水平、人格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养成和主体性的发展。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质是一种教育力量,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格低俗的教师,即使有渊博的知识,也很难博取学生的敬爱,而且还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若要"传道、授业、解惑",切不可小看自身师德修养的提高。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作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才能从精神上吸引学生,从而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所以每个教师都必须努力完善自己,培养自己具有高尚的情感,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就象艺术大师的作品都体现他们人的风格一样,教师也根据自己的人格特点在塑造着学生的人格。中小学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和人生的十字路口,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尤其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适应问题。中小学时期人格塑造得好,将有助于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学习活动及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就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发挥出人的最大创造潜能。若中小学时期学生的人格发展不正常,将来会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如反社会倾向、犯罪、孤僻、厌世、轻生等。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学校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外,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中小学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 教师是学生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人,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强烈的成就感,事业心和责任感,对知识的渴望和热爱,以及智慧和信念,都会使他们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榜样。学生不但会热情地模仿老师的行动,而且还尽可能地学习他的思想方法和人生态度,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称为认同作用。在中小学,学生为他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乃是一种普遍现象。当教师的人格品质与学生的理想相一致时,发生认同作用的条件最理想,学生就更可能采取教师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对待他的学习,这种以钦佩自己的老师而模仿的动机,是强大的学习动力。在师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着、想象着、模仿着。教师的人格形象会成为学生最直观的模仿对象,久而久之学生的人格就刻上了老师的人格特征的印记。学生一旦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其对学习、生活、工作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感觉和深层的把握,思想境界会更加高尚。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跟学生保持密切交往的教师,因此,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对班集体的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班主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促成良好班集体形成的保证
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和他的为人师表作用对班集体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班主任的人格和表率作用,影响着集体核心的形成。班主任是“创造未来人”的特殊的“雕塑家”,一个有高尚人格和处处以身作则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定会有崇高的威信。他的一言一行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楷模,班主任严谨的作风、认真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于律己的精神,不仅给全班同学树立了榜样,而且为班级干部作出表率,在班主任的影响和指导下,班集体的核心和威信自然会形成,全班同学就会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第二,班主任的人格和师表作用,影响着班级正确舆论和良好纪律的形成。一个班级要有正确的舆论氛围,首先学生要有正确的是非观,这就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培养。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把学生造就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应当既严肃又开朗,既庄重又亲切,既热情又理智,爱憎分明,是非明确,疾恶如仇,“庄严自持、内外若一”。这样在班集体中就会懂得什么是正确的舆论,学生会逐步形成那些应该做,那些是不应该做的是非观。
班主任如何对待学生,把学生放在什么位置,对学生能否形成集体意识,培养主人翁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至关重要。如果班主任老师始终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人格完全平等的人,看作是班级的主人,认真听取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他们所做的工作,决不包办代替,那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容易被调动起来,良好的班级集体就容易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切实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对这个集体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总是想方设法要把这个集体搞好,这就是主人翁精神的萌芽。集体意识的产生,经过不断强化,成为学生道德意识的一部分。当他们离开教师的直接指导,独立的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这个道德意识还将起作用:如指导学生以主人翁的精神对待事业、对待工作等。由此可见,教师尊重学生,特别是尊重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使班级工作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能够以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身份,以主人翁的精神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为社会主义事业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尽职尽责。
假如教师不是这样去做,总是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听不得学生的一点意见,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缺少民主作风,那么学生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就很难体会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即使他对班级工作有好的建议教师也不会接受,更不会采纳。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把班集体当作自己的集体,不会主动积极的为建设好它献计献策,当然就更谈不上主人翁的责任感。
教师师德修养、专业水平的提高,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今天不仅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它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潜在课程,对学生人格的养成,人格的提升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习得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爱为开端,爱为支点,用尊重、责任、理解来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