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论丛注释规范及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史论丛注释规范及说明
一律使用简体字,人名地名简化后会产生歧义的可使用繁体字。
一律使用脚注,序号用[]、[2]、[3]……标识,每页重新排序。
请作者仔细核对引文文字、标点等项,如有改动,须在注释中做出说明。
1.古籍类
一般情况下, 引用古籍标注项目与顺序: (1) 责任者与责任方式;(2) 书名; (3) 卷次;(4) 部类名及篇名;(5) 出版地;(6)出版社;(7)出版时间;(8)页码。
例:(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83页。
注意事项:
(1)若加注作者朝代,一律使用圆括号();若作者为外国人,一律使用方括号,如:[日]。
(2)古籍卷次一律不得使用阿拉伯数字。《资治通鉴》等古籍须标注年月,为避免混乱,在卷次后加逗号“,”如:《资治通鉴》卷二〇〇 , 唐高宗永徽六年十月条,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年, 第6293 页。
(3)出版社须标注地址,如出版社名称中可体现地址(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则不用标注。通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本不标注“点校本”字样。影印、古籍刻本须标注。
(4)页码连续在两页以内者,用顿号“、”如:第1、2页;在三页及以上者用一字线“—”如:第1—3页。
2.一般图书
标注项目与顺序: (1) 责任者与责任方式;(2) 书名; (3) 卷册;(4) 出版地点(城市) ;(5) 出版者;(6) 出版时间;(7) 页码。
例: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年,第6页。
注意事项:
(1)若为译著,续标注译者于卷册篇名后,出版地点前。如:[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遗》卷二一《公式令》,栗劲等译,长春出版社,1989年,第2页。
3.析出文献
注项目与顺序: (1) 作者;(2) 析出文献名;(3) 文集编者;(4) 文集题名; (5) 卷册; (6) 出版地点(城市) ; (7) 出版者;(8) 出版时间;(9) 页码。
例:黄宗羲:《汪魏美先生墓志铭》,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10册,杭州:浙江古籍
出版社,1992 年,第382页。
4.期刊
引用期刊中的文章, 标注项目与顺序: (1) 作者;(2) 文章名称;(3) 期刊名称;(4) 卷册号及出版日期;(5) 页码。
例:吴艳红:《明代流刑考》,《历史研究》2000 年第6 期,第34 页。
5.外文文献
(一) 引外文文献, 原则上应使用该文种通行的引证标注方式。
(二) 引英文文献的标注方式:
1.引证专著(编著、译著) , 标注项目与顺序: (1) 作者;(2) 书名(斜体) ;(3) 出版地点;(4) 出版者;(5) 出版时间;(6) 页码。
例:Randolph Starn and Loren Partridge,The Arts of Power:Three Halls of State in Italy,1300—1600,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iversity,1992,pp.19-28.
2.引期刊中的文章, 标注项目与顺序: (1) 作者; (2) 文章名称;(3) 期刊名称(斜体) ;
(4) 卷期号;(5) 出版时间;(6) 页码。
例:Heath B.Chamberlain,“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Modern China,vol.19,no.2 (April 1993),pp.199-215.
3.引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标注项目与顺序: (1) 作者;(2) 文章名; (3) 编者; (4) 文集名(斜体); (5) 出版地点;(6) 出版者;(7) 出版时间; (8) 页码。
例:R.S.Schfield,“The Impact of Scarcity and Plenty on Population Change in England ,”in R.I.Rotberg and T.K.Rabb (eds.),Hunger and History:The Impact of Changing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 tern on Socie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p.79.
注意事项:
(1)外文文献注意单词间隔。
(2)一律使用半角符号。
6.其他要求
(1) 同一文献再次引用时将出版信息(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 省略;古籍作者、朝代也可省略。
例:《晋书》卷九六《列女传》, 第2520页。
(2) 再次引用同一文献时, 第二责任者(译者、点校者) 可以省略。
例:《唐令拾遗》卷二一《公式令》,第2页。
(3) 析出文献再次引用时,根据情况将论文集、资料集、档案集的编者省略。
(4) 转引文献, 须注明原文献出版信息。
7.数字的用法
一般都使用阿拉伯数字,起讫用“—”表示,如:643—685。表示旧历纪年(大业九年)、古籍篇目(《新唐书》卷一三)一律用汉字表示。排行、顺序、时间(如三天后,等)、约数(八、九个)、品阶等情况,可以用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