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面子——简述中国人的交往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情面子——简述中国人的交往方式摘要:中国人有一个传统的说法,叫做人生难吃三碗面:“情面、脸面和场面”,三个词讲的均是人际交往中的面子问题。在中国这一极大注重人情关系的国家里,了解中国人的人情交往特点,趋利避害,对于我们安全交际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关系;人情;趋利避害
中国社会素有看重“人情面子”的传统,林语堂曾经说“面子、命运和人情(FACE、FATE、FA VOR,简称3F)是统治中国的三女神”。人情面子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逾越的媒介。因此,作为生活于其中的中国人,作为将来或将成为汉语国际教师的我们,了解并熟谂人情面子的交际规则显得至关重要。
人生于社会,长于社会,社会人的本质属性要求我们与他人建立关系,关系也促进我们更好地成为社会人。注重关系是每一种文化的共同点。西方学者利奇(leech)的“礼貌原则”①便是维护关系,保障交流的重要准则。剖析礼貌原则的本质,我们发现种种准则皆是为了维护交际双方的尊严,在不冒犯对方的前提下使对话安全进行。西方学者布朗和列文森对此进行研究,提出了“面子挽救论”,他们认为,所谓面子,即是个人的自尊心,个人在他人以及社会中的形象。交际的过程就是面子不断受到威胁的过程,而和谐的交际便是掌握了如何在面子受到威胁时积极应对的策略,使受威胁方挽回面子。两位学者考察了大量欧美国家的文化后提出了上述理论,在西方社会,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然而来到中国,基质不同的东方文化在面子问题上显得更为复杂。在中国人的交际中,礼貌地维护对方的面子毋庸置疑是和谐交际的应有之义,然而,中国文化中的面子除了一般的体面外,还增加了更加复杂的情面因素。
著名学者费孝通曾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认为中国人以自己为中心,将有来往的人依据亲疏远近分为几个同心圆;越亲近的他人,与自我中心越近;且与不同差序的他人有不同的交往法则。[1]对此我们可以参照西方社会学家Hwang 的观点。Hwang以“情感性一工具性”的高低作为标准,将关系(guanxi)划分为三种类型: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及工具性关系。情感性关系存在于家庭成员或其他存在亲缘的亲属之间,通过带有情感交换的社会交往过程,以满足成员对温情、归属感等需求,交往过程中遵循“需求原则”。工具性关系是指通过资源交换而实现物质需求的满足,如商品、服务的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交往过程中遵循“公平原则”。混合性关系是熟人关系,交往过程中遵循“人情法
①西方学者利奇的礼貌原则指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
则”。这种分类方式被多数学者所认同和接受。混合性关系带有情感和物质(工具)的双重交换,交往双方彼此认识而且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其情感部分不会深厚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的行为这一程度。因此,借用费正清的观点,我们不难确认以“中国人”为中心的三个同心圆:由内到外依次是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工具性关系。情感性关系仅存于亲密的亲朋之间,范围狭窄。工具性关系利益至上,缺少人情味,因而难以长久。在三种关系中,只有混合了情感与工具的混合性关系范围最广,也较稳固。人情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交际文化渗透进我们身上的每一寸肌肤。
人情是指个人遭遇到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境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一个通晓人情的人,就是具有“同理心”的人。如果他能够了解,别人在生活上遭遇到各种不同情境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进而喜其所喜、哀其所哀,甚至投其所好、避其所恶,这个人便是通情达理的人,各种社会群体纷纷赞扬此种人,夸誉其“会说话”。反过来说,如果他对别人的喜、怒、哀、乐无动于衷,见人有喜,既不欣然于色;遇人有难,又不拔刀相助,这个人便是不通人情的人。[2]“不会说话”“二愣子”,民间俗语对这些人表现出了深深的恶意。同时,在中国社会里,人情是指人与人进行社会交易时,可以用来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别人有喜事,我赠送礼物;别人有急难,我给予实质的帮助。这时,我便是“做人情”给对方。对方接受了我的礼物或帮助,便欠了我的人情。除了物质上的帮助,情感上的支持也是人情的一种形式。人情不易计算,人情债难以清偿。受人点滴之恩,须当涌泉以报,对方受了别恩惠,欠了别人人情,也应当时时想办法回报。这样的社会规范,构成了人情法则。在混合性的关系网内,交往双方平时必须讲究“礼尚往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以维系彼此间的情感关系。一旦一方遭遇到贫病困厄或其他重大困难,而开口向另一方请求帮忙时,他/她会考虑对方可能做的各种回报,而给予特别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受恩者便欠下施惠者一份人情,而必须在将来俟机回报。这时,他们之间的情感关系便发挥了工具性的作用。促使中国人对别人”做人情”的主要动机之一,是对别人回报的预期。中国伦理十分肯定”受恩者”回报的义务,在这样的道德律之下,施者能够放心地期待:受者欠了自己人情,将来自己如果开口向他要求帮忙,对方必然难以拒绝。基于此种回报的预期,关系网内成员才愿意对别人“做人情”。
同时,在中国社会里,“脸”和“面子”这两个概念之间是不同的。人类学家胡先缙最先指出,“脸”代表社会群体对道德良好者所持有的尊敬,这种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表现出自己是个正直的人,都会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它代表社会对其自我德行的信任,一旦失去它,个人便很难在社群中正常生存。因此,“脸”的文化含义更多地要求自律,脸是自己给的。
“面子”代表中国社会中广受重视的社会声誉,它是个人在人生历程中借由成就和夸耀所获得的名声,也是个人借由努力和刻意经营所累积起来的声誉。不论在什么时候,自我都必须依赖他所处的外在环境,才能获得这种声誉。很明显,面子的获得有赖于他人的给予,面子更易受到威胁。19世纪末叶,美国传教士史密斯根据他在中国生活22年的切身感受写作了《中国人的性格》(Chinese Characteristics),书中指出:中国人重面子的观念源自他们对戏剧的喜爱,面子行为其实就是”做戏”的行为。在这种观念影响之下,中国人的社会交往经常出现”只重形式、不重实质”,讲究”表面工夫”的现象。[3]Goffman (1959)进一步用戏剧理论(drama-turgical theory)的观点,将面子行为比拟为在舞台上演出的戏剧。人与人之间互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表演给对方看的”前台行为”( front-stage behaviors),至于个人不欲人知的”后台行为”则是不登大雅之堂或上不了台盘的”里子”。个人不愿意在对方面前表现出来的行为,则是所谓的”后台行为”(back-stage behaviors)。”面子工夫”是做给混合性关系网内其他人看的”前台行为”,真诚行为则是只能显露给情感性关系网内”自己人”看的”后台行为”。个人对混合性关系网内其他人作”面子工夫”,就像在舞台上演戏一样,他会刻意地安排他和别人交往时的情况背景,修饰他在别人面前的服装仪表和举止动作,期望在别人心目中塑造出某种特定的形象。
中国人以混合性为主的社会关系,以及人情,脸与面子的独特文化内涵不难解释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找人办事要先送礼,甚至亲密同学间的帮忙也得先请吃个饭,做个人情;红白喜事,你送我200,我回你200,你若下次随了100,那我必定想着下次你家办事时少给100,人际交往在期待与计较中绵延不绝;领导讲完话,鼓励大家踊跃提意见,若是你不赞同,表示了坚决的反驳,杀了领导的面子,那你真是没头脑,以后想博得领导的好脸色那是不可能了,升职加薪也成了妄想,真的得仔细甄别这美好的“阳谋”。或许外人看来这真是白费心计,自讨苦吃,可中国人就是沉醉其中,乐此不疲。偶尔有时感叹,人情啊,我可真得像个情人一样对待你,费着极大的心机,却还得藏着掖着。因此,为了确保安全,深刻地理解中国这高语境文化,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并适时地保持沉默,才能使自己免于人情的漩涡。
中国的人情面子,是千百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在维护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生活于其中的我们不能因其中的某些不好而逃避抛弃,“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是复杂多样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文化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能做的应是深刻了解,趋利避害,让自己在中国社团中活的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