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欣赏_尤金·奥尼尔和表现主义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边外》是奥尼尔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美国剧 坛首屈一指的地位。该剧以罗伯特与安迪兄弟俩争 夺情人,双方都在一时气愤中错误地选择人生道路 所造成的悲剧,揭示了人们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痛 苦情绪,仿佛这一切全在“天边外”。这部里程碑 式的作品使他获得1920年普利策奖。

“《天边外》有三幕,第一幕有两场,一场室外,见 得到地平线,暗示着人的欲望和梦想。另一场在室 内,地平线消失了.暗示着人和他的梦想之间横着的 现实.用这种方法我试图造成一种节奏,一种渴求和 失望的交织。 ” ——奥尼尔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u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 expressus,有“抛掷出来”、“挤压出来”之意。 德国作家卡斯米尔· 埃德四米特在《创作中的表现 主义》(亦被称为表现主义宣言)中指出:“只有 当艺术家的手透过事实抓取事实背后的东西,事实 才有意义。”

“父子冲突”的主题:以“父亲”和“儿子”的矛盾 的形式来表现年轻一带对专横参保的旧制度的反叛 和抗议。父亲的形象总是代表着权威、纪律和秩序, 它窒息了青年人激情的生命。

奥尼尔:“整个剧本都是表现主义的。” 他甚至用了“极端表现主义”这样的说法:“它似乎 包括了从极端自然主义到极端表现主义之间的所有 写作方法,但表现主义的味儿要比自然主义更重 些。”’


锅炉房中的铲煤 司炉工响铃后,站起,立正,然后用连锁步伐列队 而出 力大如牛的扬克在第五大道挥拳猛击胖绅士,“但 是那位绅士站在那里纹风不动,好像没事似的。”


从表现人的命运和价值追寻这个意义上,奥尼尔 的悲剧与古典悲剧具有了共同之处。 奥尼尔戏剧则代表了一种现代观念。“命运”被 他视为人类存在本身的内部矛盾,人的内在世界的 矛盾冲突转化为悲剧性的行为和事件。 。



1925年奥尼尔在给戏剧史家阿瑟· 奎因的一封信中指出, 被人们称之为“命运”的东西就存在于人类生命的背后, 他经常强烈地意识到那种背后的力量,说明了其不同于传 统命运观的看法。 在他这里,命运已不是外在于人、先验于人而绝对对立于 人的客观化打击力量,而是由人的存在而来的,人类生命背 后的力量,是人类生存中的必然矛盾。人与命运的斗争也 不主要体现为人与自然的斗争,而是人与自我的斗争,斗争 的悲剧变为“自我毁灭”的悲剧




《渴》,1914年 《东航卡迪夫》,1914年。有的批评家认为此剧 的上演可以看作美国戏剧的诞生 《鲸油》,1917 《天边外》,1918年。1920年上演于百老汇, 获得普利策奖。“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 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 念”,1936年奥尼尔凭此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安娜· 克里斯蒂》,1920年 《琼斯皇》,1920年。把人物精神世界外化为舞 台形象,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悲剧占有重要地位,古代希腊悲 剧对它们的影响很深。古希腊悲剧表现人同命运 的搏斗,奥尼尔则表现人同生活环境的斗争。他 企图用生活环境解释古代希腊人的命运观念。 在现代欧洲戏剧家中,易卜生、斯特林堡和表现 主义作家对奥尼尔都产生了比较重大的影响。他 的作品广泛地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的社 会,其中也反映了.《琼斯皇》(1920) 在《琼斯皇》中,奥尼尔首次采用了表现主义 技巧,打破时空观念,用各种手法外化内心世界。 全剧共八场。除了第一场和最后一场是现实主义 的场景以外,中间六场完全是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和潜意识涌现。


2.《毛猿》 《毛猿》(1921)表现了现 代人类在丧失宗教信仰和自然 的和谐后的本体性焦虑,提出 了寻求精神佳缘的问题。

“他们所注目的不是落下的石头,而是万有引力的定律。” “不是现实,而是精神” 在表现主义作品中,常见的是强烈的社会情绪、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各 种复杂多变的变态心理,如恐惧感、灾难感、孤独感、无能为力感和 无归属感等。 表现主义常用的艺术手法是象征、梦幻和外化。表现主义的作品很少 真实而具体地描写和直抒胸臆,往往借助独白、旁白、梦幻、道具、 场景以及独特的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各种精神活动,使之称为视觉 形象。象征也成为他们惯用的手法。

象征主义手法的应用: 扬克象征着现代人,猩猩象征着原始,又象征着被 现代社会异化的人生来具备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笼 子象征着现代人的生活环境或者是现代社会的强大 制约,钢铁象征着现代工业文明。

该词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在德 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到哲学高度。黑格尔用以说明主 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马克思 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 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榆树下的欲望》 3幕悲剧,1924年首演。 写农场主卡伯特为了农场 所有权同儿子埃本和妻子 爱碧之间发生的三角纠纷。


《哀悼》 1931年奥尼尔完成了一部著名的长剧《哀悼》。 这是套用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三部曲《奥瑞 斯忒亚》的格式写的一个三部曲。

奥尼尔的后期剧作《迸入黑夜的没长旅程》是一 出自传剧,剧情以作者一家一父亲、母亲、哥哥 与本人四人间爱恨交错的关系为线索展开;不过, 奥尼尔并没有追求剧本情节的突兀跌宕,整个剧 情设笠在蒂隆家的起居室内,故事发生的时问也 只局限在同一天的上午八时半至半夜时分,矛盾 冲突的焦点集中于母亲的毒瘾与埃德蒙的肺病上。

人的异化的主题: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和奥尼 尔的《毛猿》是著名的表现人的异化的作品。

否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主题,如恰 佩克的《万能机器人》,《莱斯》的《加算机》 揭示社会对现代化的盲目追求是造成人欲横流、 战争四起、人性异化的原因,指出及其文明给人 带来混乱和不安,而非精神上的自由,只会让人 类互相残杀,最终毁灭世界和人类自己。
人物:杨克 ;米尔德里小姐;


奥尼尔说《毛猿》表现的是“人以及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这场斗争 过去是与神,现在则是他自身、与他自己的过去以及寻找归属的努力 之间进行的。” 杨克是人类的象征,确切地说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异化的人的象征。 他作为一个现代产业工人,一直认为自己很重要,是力量、速度、运 动的代表,能驾驭世界,是世界的主人。但当自己创造的世界反过来 变成主人时,人的失落就开始了。资产阶级小姐的贬损使他如梦初醒, 他狂躁地要找回从前的感觉,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后来在富人 区、产联遭到的忽视与打击,是他作为一个小角色,甚至是一个毛猿 的一系列证明。他四处碰壁,以沮丧、绝望、孤独高中是现代人无能 为力,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象征。

尤金· 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2),美国著名剧作 家。美国现代戏剧的奠 基人。表现主义的代表 作家。

表现主义文学的特征: 在20世纪最初的二十五年间,以德国为中心, 兴起了通称为“表现主义”的国际性文艺运动, 涉及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并蔓延到欧美各国。 “表现主义”这个术语,最早见于1911年德 国画家沃林格尔在《狂飙》杂志上发表的绘画 评论中,而作为文学概念是1914年以后,才 被文学界广泛承认和采用的。


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剧作家。 美国戏剧真正成为美国文 学的一部分,在20世纪 20至30代达到前所未有 的发展和繁荣局面,获得 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首 先应该归功于奥尼尔在戏 剧创作中所取得的成就。 他的作品也成为表现主义 戏剧及西方20世纪现代 戏剧的典范,影响各国。


“笼子”是全剧的总体背景意象:船舱、监狱、动物 园是明显的笼子构造,产联的办公室、纽约大楼是 隐性的笼子,是现代人无法挣脱的生活环境。 其实,扬克就是你自己,也是我自己。他是每一个 人。”——奥尼尔



1揭示了现代人对世界的家园感的毁灭以及生存的 无价值感。自以为掌握世界,其实却被世界操纵, 被异化成物质和社会机制的奴隶,人不再是世界的 主人,人在具有强大异己力量的世界面前孤独痛苦, 毫无出路。 2 揭示了人和人之间,人和世界之间不可消解的隔 阂,即人的绝对孤独。



M.西曼《论异化的意义》: 1.无力:感到人的命运不是由他自己掌握,而是被外在因 素和命运、运气所决定。 2.无意义:一方面指缺乏理解力或在一切活动领域中缺乏 首尾一贯的意义,另一方面指那种活着没有目的的感觉。 3.无准则:不受社会上行为法规的约束(因而导致越轨行为、 不信任、无节制的个人竞争)。 4.对文明教化的疏远:感到需要摆脱现行的价值观。 5.社会的孤立:在社会关系中所有的孤寂感或孤傲感。 6.自我疏远:指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使个人感到他与自身是 生疏的。

面具理论:奥尼尔在《关于面具的备忘录》中写道: “一个人的外部生活在别人的面具的缠绕下孤寂地 度过了。”在奥尼尔笔下,美国是一个虚伪的王国, 人与物都戴着面具。在其剧作中不少人物都戴着面 具演出。

1936年,“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 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而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由于在戏剧创作上取得了重要 成就,他曾经四次获得普利策奖(1920、1922、 1928、1957),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1 揭示了梦想和现实不可弥合以及梦想本身的变幻莫 测。 2对天边外的秘密的幻想,对美的憧憬,即使没有现 实价值,仍然是人生的最高价值。

《毛猿》,1921年 《榆树下的欲望》,1924年。1958年被改编为电影,由索非亚· 罗 兰主演。 《大神勃朗》,1925年 《奇异的插曲》,1927年 《悲悼》,1931年。此剧借用了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忒亚》 的情节。 《送冰的人来了》,1939年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1941年。自传体剧本,是一部现实主义 的作品,但又使用了大量象征主义手法。 《月照不幸人》,1943年。此剧实际为《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 续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