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留置针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护理论文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姓名教育层次本科学号分校专业教学点指导教师丁一日期 2018年4月4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摘要】目的:补充水及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增强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灌注量。
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
建立静脉通路,便于紧急情况的用药和抢救。
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
结果: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大多数无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并发症发生。
结论:静脉留置针这一新的护理技术操作逐步取代了头皮钢针,深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
定期开展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安全意识,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开展护理工作。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封管液;静脉穿刺;护理体会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
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
1正确留置静脉套管针1.1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要给患者以心理安慰以、亲切诚、恳和富有同情心的语言和态度,结合专业理论,用患者能听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静脉留置针的一般知识,治疗原则及输液过程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从科学的角度认识。
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务人员把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要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尽量做到动作轻柔,减轻患者的痛苦,看到护士拿着针就哭闹不止给本配合治疗,我们通过用亲切的语言给予表扬和鼓励,与患者沟通消除其紧张心理。
护士应具有多科多、类型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和咨询工作能力,工作中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细致的技术操作,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对待患者用恰当的语言回答患者的提问以消除患者存在的担心心理。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的效果调查及分析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的效果调查及分析背景介绍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经常用于治疗需要静脉输液、血液透析等病情严重的患者的方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换代,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然而,目前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因此,本文将针对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给医疗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接受过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际观察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治疗过程的安全性等方面。
问卷由医疗专家和学者共同设计制作,并在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了试用和修改。
调查结果静脉留置针的效果通过对问卷的答案进行分析,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在参与调查的患者中,88%的人认为静脉留置针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能够增加静脉内药物的吸收效果。
同时,在医护人员中,96%的人认为静脉留置针可以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性虽然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有显著的疗效,但是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根据调查的结果,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在留置时间过长、感染率较高等方面。
患者的留置时间如果长达一周以上,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会加大阳性细菌感染的风险。
此外,患者是否正确使用留置针、留置部位清洁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性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我们建议医护人员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应该注意病人的情况,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针对性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况来确定留置时间和留置部位。
此外,在使用留置针前,要认真向患者介绍相关的注意事项,并定期对留置部位进行检查和处理。
另外,在治疗结束后,要及时拆除留置针,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清理。
结论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有显著的疗效,但是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尤其是留置时间和部位的正确选择、感染率的控制等方面。
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的临床应用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的临床应用留置针是一种介入性且广泛应用的医疗设备。
其在诊疗过程中提供了更加精确和稳定的输液或药物治疗。
然而,由于留置针的使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针头插入、推进和旋转等步骤,因此其中的针刺伤问题一直是医护人员须要密切关注的问题,甚至会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疗防护工作中。
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主要是在针头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其设计具有更多的障碍和保护机制,确保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医护人员产生针头刺伤的危险。
针头表面被覆盖上一个专用的保护套,即使在浸入体表或腔道中也能确保保护医护人员的手指。
同时,这种针头设计也可以防止留置针因针头滑落或者断裂而导致内脏或外部组织受损。
使用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不仅可以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同时还能减少留置针几率和次数,降低了医护人员感染和接触铅毒的风险。
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的临床应用非常的广泛,主要用于医院的各个科室,如胸外科、肾内科、呼吸科、ICU等等。
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ICU的使用。
ICU中正常处于高度警戒状态,病情瞬息万变,而病人的血管难于针尖插入,针刺伤的风险更高,对此,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就显得非常有价值。
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不仅可以降低插入错误后重新插入的次数,还可以降低护士的疲劳程度,避免了重复抽取血液样本的危险性。
无论是对于医院的治疗工作,还是对于医护人员自身的权益和生命安全,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都是能够发挥很大作用的有力工具。
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这种设备将在未来更加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医疗治疗效率和服务质量。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目的:探索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107例适宜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并对留置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107例患者中,发生Ⅰ级静脉炎3例,针管堵塞4例,液体外滲1例,局部无异常者99例。
结论: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标签: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护理;体会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自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综合科收治的患者中,所有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者共107例,年龄在1~83岁,其中男59例,女48例。
手背静脉置管6例,腕部静脉置管32例,肘正中静脉置管5例,桡静脉置管63例,大隐静脉置管1例。
留置时间2~15天。
静脉留置针采用美国BD 公司苏州碧迪公司医疗机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第四代IntimaTMⅡ外周静脉留置针及3M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1623W带凹槽透明敷贴。
操作护士必须经过静脉留置针的技术培训,并通过我院护理部组织考试合格者。
1.2方法1.2.1操作前准备(1)核对:医嘱、床号、姓名、药物等。
(2)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对使用留置针的认识,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肢体活动度。
(3)告知: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保留时间、个人防护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4)准备: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必要的职业防护;用物包括药物、静脉穿刺用物及留置针;嘱病人排空大小便、保持体位舒适。
1.2.2操作步骤(1)选择血管:尽可能选择较粗较直、有弹性、避开静脉瓣并远离神经、韧带、关节等部位的血管。
(2)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直径8×8cm,待干,准备无菌透明敷贴,扎止血带。
(3)打开包装取出留置针,将输液器头皮针刺入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常规排气,与病人交流,取得病人合作。
(4)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留置针导管座和针翼部分,旋转松动并取下针尖保护套,此时,应避免仅持针翼,操作时切勿使针尖弯曲。
安全型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嘱患者保持输液 肢体与心脏平齐或稍高。穿 刺部 位上 方衣物勿 过 紧 , 避免 影响局 部血液 回流 。 2 3 防止套 管堵 塞 . 每次 输 液 完 毕 正 确 封 管 , 防止 套 管 内血 栓 形 成 , 持 套管 针 通 畅。 如再 次输 液 时 滴 速 较 慢 , 保 则 可用 一次性 注射 器 接 到 套 管 针 上 抽 回小 血 栓 或 注 入 生理盐水5 0 m , . L 保持3 n 再继 续输液 。如仍 0mi, 不通 畅 , 应考虑 拔管 。 则 3 静脉 留置针 的护理 3 1 置管前 的指 导 . 应告 知患者 置管 的优 点 及常 见 的并 发症 , 高 提 患者 的 自我保护 意识 , 以便 及 时 发现 不 良反 应并 给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 医院, 龙江 哈尔滨 10 8 ) 黑 50 6
关键 词 : 全型 ; 安 留置针 ; 护理
d i 0 3 6 /.s . 0 4— 7 5 2 1 . 3 0 o :1 .9 9 ji n 10 5 7 . 0 0 0 . 3 s 1
学科分 类代 码 :3 0 7 2 2 . 10
m a防针刺 伤安全 型 留置针 ,M透 明贴膜 。 3 12 2 穿刺部 位 的选 择 : 择 粗 、 、 流量 丰 富 、 .. 选 直 血 无静脉 瓣 的血管 , 免 在 关节 部位 及 不 完整 的皮 肤 避 上穿刺 。 12 3 穿刺 步骤 : 先 , 毒 穿 刺 皮肤 2次 ( 径 .. 首 消 直 >8 0c 。穿 刺 前 , 查 留 置 针 。取 针 , 动 针 . m) 检 松 芯 , 手示 指 、 左 中指 固定针 翼 , 指 和无 名指 固定连 拇 接座 , 右手 持 白色 激 活柄 向右 转 动 针 芯 , 针 尖 斜 将 面朝 向左 侧 , 右手 夹 紧双翼 , 尖 斜面 向上 , 手绷 针 左 紧皮 肤在 消毒范 围 内 1 2或 2 3处 以 1 / / 5~3 。 0 直刺 静脉 。进针 速 度 宜 慢 , 回血 后 , 见 降低 角 度 再 进 针 0 2 c 送导 管松 开两 翼 , . m。 用右 手 或左 手 示指 、 中指 固定 , 中指 和示 指 固 定 连接 座 , 指 和 无名 指 后 撤 拇 针 芯少许 , 右手 持针 翼将 软 管 全部 送 入血 管 。撤针 芯 , 右 手 中指 与示 指持 固定 双翼 , 持 白色 激 活 左/ 手 柄快 速持 续拔 出针 芯 , 动针 尖 保 护 系统 , 尖全 启 针 部缩 到保 护 套 内 , 无 法 回复 , 面不 留残 血 。用 并 表 3 透 明贴膜 固定 留置针 , 固后 , M 牢 连接 输 液器 进行 输液。 2 常见 并发症 的预 防 2 1 静脉 炎 的预防 . 引起 静脉 炎 的 主要 原 因为 药 物 刺 激及 机 械损 伤 。老 年人血管 弹 性差 、 性 大 , 化 学性 、 械性 脆 抗 机 损 伤能 力下 降 , 产生 静脉 炎 。应 根据 输 入药 物选 易 择 合适 的血 管及 留 置 针 , 格无 菌 操作 ; 刺 部 位 严 穿 避 免反 复穿 刺 , 作 时 动 作 轻 柔 ; 入 刺 激性 药 物 操 输 前 后用 生理盐水 冲管 , 刺 激性 药 物尽 量 避免 从 套 强
血液透析用留置针临床效果分析

血液透析用留置针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留置针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留置针和钢制针血液透析法,比较两个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留置针组UFV、TBV和URR指标都优于钢制针组(P>0.05),但无统计学差异。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主要为皮下血肿、液体外漏、导管堵塞和静脉血栓,钢制针组和留置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0%和12.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并具有统计学差异。
留置针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钢制针组(P<0.05),并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留置针较钢制针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参考。
【关键词】血液透析;留置针;临床效果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疾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
众所周知,肾脏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慢性肾脏病的人群发病率在 6%-16% 之间,随着疾病的发展,慢性肾脏病最终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长期反复的静脉穿刺对静脉易造成较大损伤,增加患者疼痛,并且对于后期的扎针带来困难。
因此,静脉留置针得到了临床的应用。
我们对2018年12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用留置针进行临床观察,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8年12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9.2±6.7)岁;病程4.0-12.3年,平均病程(7.1±2.9)年。
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肾病分会于2007年颁布的《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标准》。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留置针组和钢制针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疾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治疗及护理方法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近年来我院已广泛开展静脉留置针的使用。
其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血管等优点。
特别是老年患者血管硬化、弹性下降,应用静脉留置针可更好的预防静脉渗漏。
同时也加快了上午集体输液的速度、增加了工作效率。
1操作步骤1.1评估正确的评估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局部皮肤情况以及所用药品的性质。
向病人解释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及使用目的,使之配合。
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不易滑动,无静脉瓣,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
长期卧床的病人避免在下肢血管穿刺,有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禁止在患肢输液,以免形成深静脉血栓。
1.2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根据静脉情况和药物性质选择适宜的静脉留置针。
我院使用的是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通常选用(24Gx0.75〞)和(22Gx1.00〞)两种规格。
我们科室除了需要静滴甘露醇的选用22Gx1.00〞,其余均选用24Gx0.75〞,因为针头越细对血管刺激相对减小。
1.3穿刺方法在穿刺点上方6~8厘米处扎止血带,用碘伏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分别以顺时针、逆时针各消毒一次,消毒范围大于敷贴范围,约8x8cm。
将静脉输液器头皮针刺入肝素帽排气转动针芯,手持鳍状针座以15~30°角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压低角度继续进针0.5厘米,右手固定留置针针座,左手拇指置Y型软管根部,将软管送入血管,拔出针芯。
1.4固定由于老年人皮肤弹性差而松弛,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时应使皮肤处于自然状态,以防皮肤在透明敷料下绷得过紧或皱缩而引起皮肤发红。
再用2条胶布一根固定肝素帽于皮肤上,一根固定输液器针头在皮肤上,防止患者活动时脱落。
2封管2.1封管液: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封管液:①常用稀释肝素液(250ml生理盐水+肝素12500u)。
②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或出血性疾病选择生理盐水。
2.2封管方法:输液完毕后,输液器头皮针接封管液注射器,先脉冲式冲管,将留置针针头内的药液全部冲净,约需封管液2~3ml。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为保护静脉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留置针的应用在静脉输液中越来越多的得到普及,并为很多医务人员和患者接受。
现就留置针操作前后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等总结如下。
1 输液前准备1.1加强患者宣教,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
1.2针对不同情况选择留置针。
1.3选择合适的静脉。
2 穿刺方法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
证实回血通畅后用3M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用一条胶布固定肝素帽及皮肤,胶布分别固定针柄及延长管。
3 封管方法将肝素盐水2—3ml,缓慢推注1.5ml后边退边注入,使针头在退出过程中导管内始终保持正压状态,以解决导管长期留置引起的堵塞现象。
封管后的留置针在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方可接上液体,不易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堵塞。
4 护理4.1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做到技术熟练,动作轻柔、准确,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
4.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硬结、疼痛,血管弹性有无改变,输液是否通畅,防止液体渗入皮下组织。
如发生上述现象,应立即拔针,重新建立通道。
4.3留置时间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最好不要超过七天[1]。
由于套管针在穿刺时对血管壁造成了一定损伤以及套管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机械损伤血管内皮,使血小板在受伤部位及管尖端聚集,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血栓形成,易发生静脉炎。
5 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护能力5.1留置期间患者注意保护穿刺侧手臂,不输液时也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安全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经皮穿刺静脉入路,经过管道内部独有的流体导向器具有安全性高、穿刺精准、留置时间长等特点的导管,其临床应用逐渐被广泛认可和采用。
本文将从临床应用、护理实践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安全意识。
安全静脉留置针广泛在各个科室用于各种需要经常输液的患者,如化疗、营养支持、抗生素、血容量扩充等。
此外,在儿科、老年科、急诊科、心内科和普外科等科室,也有很多使用安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
患者插入安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一般由经验丰富、资质合格的医生或特训的护士进行。
插入前应先正立坐姿让患者先放松,扫除暴露的部位,消毒后穿刺插入,插完后即可连接输液瓶或打开红帽并保持瓶子负压,观察有无渗漏,见到有输液效果后将瓶子放平。
当然,在操作前还要选择合适的留置针,正确选择适宜直径的彩色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长度的导管,掌握好正确的插管技术,使导管表面不受损伤,避免长时间留管导致感染。
1.穿刺后:插好留置针后应固定好包扎,保持通畅。
做好局部护理,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意外拔管、渗漏和感染等情况。
患者管路周围皮肤要定期消毒,注意观察渗液情况,若有局部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2.输液时:输液的管路要保持长期通畅,应严格控制输液流速及输液过程中是否有瓶子缺液或反流等情况,对留置针要做好脱水、防堵等护理措施。
3.拔管后:安全静脉留置针拔管时应有专人负责,将导管尾部用无菌物袋包好,将已经使用的导管其他物品勿碰触,正确标注病历干净巾上的导管长度、类型、患者姓名、床号、医生签名和日期等信息。
注意观察拔管部位是否出现渗血、化脓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总之,安全静脉留置针虽然有诸多优点,但仍需认真对待其护理,严格按操作规范操作,确保留置针顺利实施,保证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对留置针的护理过程应密切关注,做好预防、维护、化解危机的措施,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引言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护理操作,它在小儿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已经成为小儿护理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小儿患者由于年龄较小、体质较弱,通常难以忍受频繁的静脉穿刺,因此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效率至关重要。
随着静脉留置针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也呈现出越来越广泛的趋势。
静脉留置针不仅可以提供静脉通道用于输液、输血等治疗操作,还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
对于小儿患者,静脉留置针的正确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观察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优点、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我们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改进小儿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小儿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范围和方式;2. 观察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不同情况下的效果差异;3.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优点和局限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4. 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探讨预防和处理策略;5. 综合评价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决策支持,并展望进一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高小儿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2. 正文2.1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情况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在小儿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小儿患者由于年龄较小,血管较细,身体柔软,因此对于静脉留置针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更加谨慎和精细。
安全型留置针改良操作流程的临床效果观察

堡塞送
至 年第 6 卷第2 下半月版 期(
一
…
。
对 照组 由于 转动 针 芯 花费 时 问 1 2 不 3 4 穿刺成 功率 比较分析 0~ 5 s . 两组无 1例 因留置针 套管与针 芯粘 连 而导致 撤
等 , 均 1 , 接 延 长 了操作 时 间 , 平 5s直 由于转 动 针 芯
明显差异 , 具有可 比性。 12 材料 .
计 数资料 采用 检 验 , 量资料采用 t 计 检验 。
2 结
果 ( 1 表 )
表 1 两 组临 床 护 理效 果 比较 ( ss ± ,)
均采用美 国 B D公 司生产的 2 4G防针 刺密 闭式 安 全型 留置针 ( 型) 3M 透明敷贴 6c 7c 直 , m× m。
20 0 9年 第 6卷 第 2
・
9 ・ 9
・
基 础 护理 ・
安全 型 留置针 改 良操 作 流程 的临 床效 果观 察
蒋 惠芬
摘
张志 勤
张
芳
要 目的 : 观察安全型 留置针改 良操作流程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 4 0例安全型 留置针静脉穿刺 的患儿 随机分 为实 将 2
验组和对照组 , 对照组采用 B D公 司培训的操作流程 , 实验组 采用改 良后的操作流程 。结果: 实验组 的操作时间 明显少 于对照 组, 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 良安全型留置 针的操作流程 可缩 短操作时间 , 改 提高穿刺成 功率 , 提高 患儿满意度 , 减
1 3 方法 .
另外 实验组 在 减轻 护 士 的心 理 压 力 、 少 院 内 减 血管 。( ) 规 消毒 皮 肤 。( ) 据 安 全型 留置 针 感染 留置 针的耗 损率及提 高护士 满意度 方 面均优 于 2常 3根 的使用说 明 书及 美 国 B D公 司 专 业 人 员 培 训 的 要 对 照组 。 求 , 脉穿刺前先旋转针 芯 30 , 法是先用左 手示 静 6。方 指 和中指 夹紧针翼 , 拇指 和无 名指握住 连接 座 , 手 3 讨 右
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标签:针刺伤;护理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各个科室被普及应用,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医院的护士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时不戴手套,导致进行开放式留置针操作时,可能会因针芯拔出时流出的血液而造成污染。
国内大量研究证明,护士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护士的双手上时常见到割伤、针刺伤等伤口。
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由于针尖保护系统具有伸缩式专利设计,拔出针芯时针尖自动收纳于保护套内,并无法复原,表面不留残血,使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避免了与血液的接触,从而也达到了使其远离针尖扎伤的威胁的目的。
我们自2007年5月起开始应用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5~12月应用BDSaf-T-Intima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5岁。
本组留置时间最短1 d,最长7 d,发生静脉炎8例,堵管5例,渗出3例。
1.2方法1.2.1材料选用BD公司生产型号为24G及22GSaf-T-Intima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3M透明贴膜。
1.2.2穿刺部位的选择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1]、无静脉瓣的血管,避开关节部位、不完整的皮肤。
1.2.3穿刺步骤使用安尔碘消毒穿刺部位两次(8 cm×8 cm),穿刺前检查留置针。
取针,松动针芯,左手示指、中指固定针翼(多点面朝外),拇指和无名指固定连接座,右手持白色激活柄向右转动针芯,将针尖斜面朝向左侧,右手夹紧双翼,针尖斜面向上,左手绷紧皮肤在消毒范围内1/2或2/3处以15°~30°直刺静脉。
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0.2 cm。
送导管松开两翼,用右手或左手示指、中指固定,中指和示指固定连接座,拇指和无名指后撤针芯少许(0.2~0.3 cm),右手持针翼将软管全部送入血管。
撤针芯,左/右手中指与示指固定双翼,手持白色激活柄快速持续拔出针芯,启动针尖保护系统,针尖全部缩到保护套内,并无法回复,表面不留残血。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和护理论文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及护理。
方法:对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及护理干预。
结果:减少了不良反应,延长了留置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结论: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轻了患者痛苦,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封管护理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已广泛应用。
它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
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23~71岁;肺结核合并咯血26例,结核性脑膜炎6例,结核合并糖尿病12例,结核性胸膜炎16例;保留时间2~9天。
临床表现:⑴穿刺前准备:1穿刺前护理人员用肥皂水清洗双手。
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并减少感染机会。
2操作用物的准备:除常规静脉输液的基本用物外,应根据病人病情、年龄、静脉情况、输液量多少等选择不同型号的静脉留置针、肝素帽、无菌透明敷贴,通常成人多用18、20g留置针,小儿多用22、24g留置针,对于有躁动的患者,可视需要准备约束肢体的用物。
3备好输液的药液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尽空气备用。
⑵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使患者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对神志不清的患者.应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⑶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
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⑷静脉的选择:一般选用健康、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靠近神经、韧带、关节部位的血管,成人首选前臂头静脉,其次是贵要静脉,婴幼儿可选择头皮正中静脉,易于固定,可延长留置时间,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
血液透析用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留置针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方法:对62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次留置套管针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留置时间,4例次<3d,39例次3~7d,23例次8~12d,8例次>12d,平均留置时间(7.43±3.74)d。
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留置针,留置时间7d为宜。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留置针,7d可作为常规的留置时间。
【关键词】血液透析;静脉留置针;效果分析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如何稳、准、快、高质量地建立静脉通路,一直是护理人员研究的重要内容[1]。
传统静脉输液方法反复穿刺易致病人的耐受力下降,给病人带来痛苦,尤其是小儿及老年病人,如找不到合适的穿刺点,无法一次穿刺成功,给治疗带来极大不便[2]。
静脉留置针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钢针。
静脉留置针可减轻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3]。
长期静脉营养治疗、危重及随时抢救的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可降低静脉炎和静脉硬化发生率,由于病人可自由活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4]。
静脉留置针为病人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为输血和输液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抢救工作的开展。
受留置针使用的启发,透析用留置针在血液透析病人中逐渐兴起。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入选标准为:血管通路为AVF;行规律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每周3次,每次4h;病情稳定;预期MHD时间>6个月。
排除标准为:存在严重的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如:血管瘤、血栓、穿刺区域感染、中心静脉狭窄等;内瘘功能不良,透析时血泵速度<200ml/min;依从性差。
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前提下开展本研究。
浅谈留置针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使用

浅谈留置针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使用摘要:留置针是由钢质针心、软外套管及塑料针座、肝素帽组成。
静脉留置针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
目的了解护士、患者选用留置针的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留置针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护士及患者选用留置针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影响护士选用留置针的因素主要是:担心操作失败、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经济负担以及留置针各种并发症带来的护理风险;护士防护意识不足是影响安全型留置针选用的主要因素;患者的主要担心是使用留置针给自己生活带来不便以及各种留置针的并发症。
结论护患选用留置针的心理受多因素影响,加强导管维护,减少并发症,加强培训,提高操作成功率,可增强护患使用留置针的信心;应加强防护意识,大力提倡使用安全型留置针。
关键词:留置针老年住院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因其具有多方面的优点,近年来已在临床各个科室普及应用,针对正确使用留置针的相关研究也相应增加,但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留置针相关操作、护理的细节方面,而关于护士和患者对留置针选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
本文通过对护患双方的调查,了解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使用情况及使用过程中心理排斥产生的原因,根据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1现状调查1.1患者:我院老年科二病区住院患者100人次进行调查,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25例1.2护理人员:共10人,其中大专学历2人,本科学历8人,均是护师。
2.方法2 .1 调查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观察法2.1.1对患者调查问卷:患者对留置针的接受程度,由护士统一发放问卷至调查对象手中。
问卷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1.2对护理人员调查问卷:对留置针的穿刺、维护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有效率100%2.2现场观察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现场观察的方法,对其穿刺、维护的手法进行调查3结果把有可能影响护士/患者选用留置针的各因素列出,调查对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回答:“完全同意”、“部分同意”、“不同意”,统计时依次赋予1、2、3分,计算各项均分,分值越低,赞成度越高,则该因素对留置针的选用影响越大。
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安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是一种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或药物注射的一种装置。
它能够在患者的血管中留置,减少了频繁插针的痛苦和创伤,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效果,还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适用于各种临床科室,如内科、外科、儿科等。
它可以用于短期的静脉输液和药物注射,通常在1-7天的时间内使用。
与传统的钢针相比,安全静脉留置针能够更好地保持静脉通畅,并且更不易发生渗血和药液外渗的情况。
留置针还具有可更换性,当需要更换输液管路或者给药时,可以通过连接器进行更换,不需要重新插针。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护士的护理体会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在插置留置针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判断是否适合使用留置针等。
在插置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插置留置针后需要固定好针头和连接器,避免因为摇动而导致针头脱位。
对于留置时间较长的患者,还需要定期观察针头周围是否有红肿、渗血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护理体会还包括了对患者的心理关怀。
留置针的插入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痛苦和恐惧的体验,护士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解释和指导,并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护士还需要定期检查留置针的渗血和药液外渗情况,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护理体会中,护士还需要及时处理留置针的并发症。
留置针相关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护士应该及时观察并处理。
当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更换留置针,并嘱咐患者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留置针还有可能出现静脉血栓形成、针尖断裂等情况,护士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安全静脉留置针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临床设备,能够在静脉输液和药物注射中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护士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插入和固定。
护士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怀,并及时处理留置针的并发症。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发挥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作用,提高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及体会

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及体会
茹仙古丽·依不拉音;木克热木·阿不力克木
【期刊名称】《新疆医学》
【年(卷),期】2008(038)009
【摘要】新疆地区血源性疾病的感染率在全国高居榜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中外技术交流的日益增多,套管针制作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每年有将近百万次的针头扎伤事故发生,为了更好的保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美国BD公司在静脉留置针intima—ⅡTM(密闭式留置针)的基础上研发了BD Saf-T-intimaTM (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并在全国务大医院广泛推广使用。
为此我科也专门组织了几位高年资护士进行学习,
【总页数】2页(P202-203)
【作者】茹仙古丽·依不拉音;木克热木·阿不力克木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科一组,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综合内科,83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护理体会 [J], 方青;何正香
2.密闭式防针刺安全型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J], 齐红芳
3.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骆媚芬
4.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的应用与体会 [J], 熊咏萍;黄巧玲
5.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J], 韩志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它的导管柔软,管径粗是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它具有对血管刺伤小,减少了病人血管穿刺次数,有效地保护血管,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它在血管内保留时间较长,对于危重及抢救等病人可随时做到静脉输液,保证治疗;当患者躁动或变换体位时,套管针不易滑脱和损伤血管等的优点,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为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现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科在2011年11月-2012年3月期间对住院患者使用留置针共1200例,男800例,女400例,年龄9岁-90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糖尿病1150例,高血压35例,甲亢15例。
留置成功(留置时间≥1d)的1171例,由穿刺水平导致留置失败8例,由血管原因导致留置失败的10例,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留置失败的11例,留置成功的,因导管堵塞拔针41例,因液体外渗拔针11例,因静脉炎拔针4例。
1.2方法: 采用威高洁瑞公司的三通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为3-7天。
2.存在问题及分析2.1部分患者及家属有恐惧心理,很难接受,不愿配合:护士未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沟通,未能做好置管前的健康宣教,置管前护士应讲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告知患者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等,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2.2操作规程不规范、不熟练,穿刺不成功:护士心理及技术水平不过硬,个别护士特别是新护士对留置针操作程序不熟练;血管选择太细;送管困难,送针芯时机不当,急于退针。
2.3局部红肿:消毒时碘酒、酒精过多,未能待干着急穿刺,使碘酒、酒精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刺激,以致短期内出现穿刺周围皮肤的红、肿、硬结。
2.4皮下血肿: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
浅静脉安全型留置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J o u r n a l o f S NAK E( S c i e n c e& Na t u r e )
2 0 1 3年 第 2 5卷 第 3期
Vo 1 . 2 5 No . 3 , 2 0 1 3
浅 静 脉 安 全 型 留置 针 在 儿 科 的 临 床 应 用 及 护 理 体 会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5 6 3 9 . 2 0 1 3 . 0 3 . 0 2 4
静 脉 留 置针 又称 套 管 针 , 是 近 几 年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项 新 的 护理技术 , 其材料是 由先进 的生物 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制成 , 分 普 通 型 和 安 全 型, 安全型优于普通 型 , 二 者 的 区别 在 完 成 穿 刺 后 将 穿 刺
两 组 留置 针 留置 情 况 比较 , 见表 1 。从 表 1可 见 , 两 组 的 各 项 指 标 比较 均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均P <O . 0 5 ) 。
表 1 两 组 留置 针 留置 情 况 比较
注: 两 组 比较 , P<0 . 0 5 。
3 护 理
丰 富, 便 于 固定 的 血 管 , 如 头 皮 静 脉 等 。操 作 技 术 娴 熟 , 严 格
碘酒和 7 5 酒精 消毒穿刺部 位 , 穿刺 前检查 留置针 , 调 整 穿
刺角度进行穿刺 ; 进针速度要慢 , 以免刺破血 管 , 采 用 边 退 针 芯边置人外套管法 , 将 留置 针的 外套管 全部 置人 血管 内, 无 菌 透 明敷 料 固定 , 并 注 明 穿 刺 日期 和 时 间 , 连 接输液器 , 调 节 输液速度 。 1 .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留置针在静 脉炎 、 外渗 、 堵 管 的 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型留置针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分析目的:对临床应用安全型留置针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
方法:对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84例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为分组对比,将84例患者依数据随机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分别应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普通型静脉留置针,对两组应用的具体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研究组出现针刺伤、院内感染、堵管、脱管、静脉炎的情况均明显较低;研究组满意度评价显著较高;研究组的实用评价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一般、较差评价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应用安全型留置针实用性较高、安全性较好,有其临床普及应用价值。
标签:静脉留置;安全型留置针;静脉炎;妇科疾病将静脉安全型留置针应用于临床护理有两点优势,一方面可避免重复多次穿刺造成患者痛苦,对患者静脉进行保护,避免出现过度破坏,另一方面其安全保护装置可自动启动,为临床治疗供给、急救用药提供了便利,降低针刺伤的发生机率,对血液性疾病传播风险有一定的控制作用[1]。
90年代时,安全型留置针被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但因价格较高的缘故未能在我国广泛普及。
但随着时代进步,医护人员防护意识、医改均得到了较大发展,而安全留置针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2]。
为探讨临床应用安全型留置针的效果,本文特以2015年11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84例为对象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資料对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84例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为分组对比,将84例患者依数据随机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
所选对象均对研究知情同意,均为血液传染性疾病阳性,包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乙型病毒肝炎等。
研究组年龄57~80岁,平均(65.14±5.64)岁;病程2~19年,平均(9.23±2.89)年。
对照组年龄59~77岁,平均(64.83±5.45)岁;病程1~19年,平均(9.00±2.73)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停留留置针部位均为前臂,常规应用可触及、清晰大血管,即0级血管,对于感染关节、受伤、靠近神经、关节及硬化、韧带部位的血管需尽量避免使用。
留置针应用22号,操作者为同1人,穿刺均1次完成。
普通型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研究组患者。
对注射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接触与固定患者皮肤应用小指与无名指,外套管上以食指轻按,手持留置针缓慢进针,角度为30°~45°,或以60°对血管进行直刺,有回血后将角度下调继续进针,1~2 mm即可,固定针芯应用中指与拇指,外套管则用食指将其向血管内送入,将止血带松开,围绕穿刺点应用透明胶带粘贴平整,以左手中指、食指于外套管尖端处按压,以右手无名指、拇指持肝素帽,即在透明胶带下缘以食指按压来对回流血进行阻断。
在将针芯退出后快速对口旋上肝素帽,将肝素帽拧紧,将穿刺时间、日期标注于敷贴上。
有自动启动保护夹的安全型留置针在拔出针芯时可将针尖自动闭锁。
留置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封管,采取正确的封管方法可将置管时间有限延长,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通常以正压封管方法进行封管,通过肝素帽输液针头进行封管液的推注,准备3~5 ml封管液,先以2~3 ml缓慢推注,在肝素帽中留下针头斜面,冲管,输液针头的拔出与推余液同时进行,确保整个管腔中充满封管液。
1.3 观察指标(1)对两组出现针刺伤、院内感染、堵管、脱管、静脉炎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静脉炎的判断依据为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定的相关标准,以0~4级进行判定,没有症状即为0级;有或无疼痛感,输液部位存在发红现象为1级;存在疼痛,输液部位出现水肿或发红现象为2级;存在疼痛,输液部位水肿或发红,出现条索样物,条索状静脉可触为3级;疼痛,输液部位水肿或发红,出现条索样物,超过2.5 cm的可触条索状静脉,存在脓液渗出现象为4级。
(2)对两组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笔者所在医院自行拟定满意度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十个项目,每项10分,具体评价内容包含患者心理压力情况、疼痛感、舒适度等多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分值高则满意度高。
(3)以自制使用感觉评价表调查医护人员的工作感受,具体分为较差、一般以及实用三个层次,评价表包含使用安全性、工作量、心理压力、刺伤情况等内容,总分为100分,80~100分为实用,60~80分为一般,低于60分为较差。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组出现针刺伤、堵管、脱管、静脉炎的情况均较少,院内感染控制情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2.66±5.13)分、(80.25±5.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医护人员使用评价比较两组使用效果评价为实用、一般、较差的情况均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组的实用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一般率、较差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论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患者或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的体液、血液等意外对医务人员的黏膜与皮肤造成污染,若医务人员皮肤被刺伤就有一定机率导致感染,这就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不但会伤及护理人员,也易引起院内感染。
针刺伤是出现最为频繁的职业暴露,具有非常高的发生率,常见于护理人员。
每年约有60万~80万的卫生行业工作者发生皮肤受伤或针刺伤,随之而来的是丙型肝炎、艾滋病、乙型肝炎等感染人数及院内感染的增多。
穿刺、注射在临床护理操作中非常常见,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应用安全型留置针可有效改善上述问题,降低操作风险,避免血液性疾病的感染与传播。
作为相对较新的护理技术,安全型留置针是能够令患者与护理人员均获益的方法,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量因之而改善,患者的输液舒适度因之而提升,且其感染与损伤率较低,因此其普及应用具有较大的前景。
自动启动保护夹是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最大的优点,拔出针芯时可将针尖自动闭锁,退出的针芯不会再回复至原位,可减少再次穿刺,防止感染[6-7]。
本研究两组所用的封管液、留置针大小并无差异,但应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研究组各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具体包含出现针刺伤、院内感染、堵管、脱管、静脉炎的情况,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的使用评价。
这是因为应用安全型留置针可降低对周围人员与患者的误伤。
以普通留置针进行护理操作时,若没有在针芯退出后及时处理易误伤陪护人员、患者。
将针芯撤出时,带着患者血液的普通型留置针处在裸露状态,血液的滴落会对周围环境与护理人员造成污染,处理过程中还会对相关工具、环境及人员造成再次污染。
而以具有针头保护装置的安全型留置针进行输液操作,即使未能及时应用利器回收盒对针芯进行处理,其放置也不会引起任何损伤。
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这些医疗废物进行运送与处理时所受损伤的机率也大大降低,有效防止了院内感染问题。
因此,研究组在应用安全型留置针后在各方面均表现出了明显更优的效果。
这与贺慧玲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该研究以400例急诊科患者为对象展开分组探讨,分别应用普通型与安全型留置针,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无刺伤护士情况,对照组则出现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职业暴露较少,对护士与环境的污染控制情况较好。
综上所述,安全型留置针的应用安全可靠且操作简单,对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患者輸液安全舒适均有改善作用,使用价值较高,可在临床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1]李雪梅.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在艾滋病病人输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6):522-523.[2]阿衣古丽·阿巴斯,马锐.安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45):417.[3] Webster J,Lloyd S,Hopkins T,et al.Developing a Research base for intravenous peripheral cannula re-sites(DRIP tri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hospital in-patients[J].Int J Nurs Stud,2007,44(5):664-671.[4]顾莺,胡雁,张凤.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对医务人员防护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394-399.[5]张海霞,马晓靖,蒋荣猛,等.安全型留置针穿刺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4,8(4):514-516.[6]滕中华,肖敏.安全型留置针与精密过滤器预防多巴胺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5):64-66.[7] Uslusoy E,Mete S.Predisposing Factors to Phlebitis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a Descriptive Study[J].J Am Acad Nurse Pract,2008,20(4):172-180.[8]贺慧玲,赵娜,王凯.急诊科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预防职业暴露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8):10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