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性检测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与耐药检测ppt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课件
8.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1)方法很多,其中纸片法最为常用。先将试验菌均 匀涂布于培养基表面,盖好平皿,放置5分钟,待 平板表面水分吸收后,将两种含药纸片贴于平板 上,两纸片中心距离2--4mm左右。然后35℃ 孵育 过夜,取出观察结果。
2)结果判断 联合药物敏感试验可出现四种结果: A.无关作用: 甲+乙=甲单或乙单 B.拮抗作用: 甲+乙<甲单或乙单 C.相加作用: 甲+乙=甲单+乙单 D.协同作用: 甲+乙>甲单+乙单
三、实验操作步骤
(一)纸片扩散法:
1. M-H平板:直径为90mm,厚度 4mm。 2. 菌悬液制备:无菌挑取菌落于无菌生理盐水中,校
正浊度至0.5 麦氏。 3. 用无菌棉签浸入细菌悬液中,将棉签在试管壁上轻
轻挤压以挤去过多的菌液,用棉签以连续划线的方 式均匀涂抹琼脂平板表面三次(每次转60℃)使 菌液均匀分布,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一周。盖上 平板的盖子,放置3~10min。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纸片扩散法(K-B法)的原理、操作方法、结 果的判读及临床意义。
2. 了解各种稀释法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的原理、操作 方法、结果判读和临床意义。
3. 掌握纸片扩散法的质量控制,了解稀释法的质量 控制。
二、实验原理
1.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测定抗生素或其他抗 微生物制剂在体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这 种能力可以通过稀释或扩散方法来测定。
六、影响因素:
1. 培养基:厚度,PH,离子浓度,成份,添加剂; 2. 抗菌药物的配制方法,纸片的含量,大小,
渗透性,保存方式等; 3. 细菌的接种量; 4. 培养的环境,温度与时间; 5. 结果的判断及解释标准等。
4.每个孔加入100ul浓度为105菌悬液(大肠或金 葡),混匀,胶布封口,37°C培养。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控制精品PPT课件
❖ 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 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 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
❖ 预计与病人或其环境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 穿隔离衣。
❖ 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 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消毒措施
❖ 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 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 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 后必须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消毒。
Source: NNIS System Slide provided by Scott Fridkin, MD at CDC, HIP program
%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医院内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检出率
30 25 20 15 10
5 0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Year
100
80
82.3
71
60
54.4 56.1 56.4 58.5 59.2 60 62
耐药率(%)
40
31.8
20
00 0
万古 霉素
替考 拉宁
利福平
头孢 曲松
头孢 西丁
头孢 头孢 唑啉 呋辛
左氧 沙星
苯唑 西林
庆大 霉素
克林 红霉素 霉素
761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 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100
耐药率(%)
0
头孢哌酮/ 头孢
舒巴坦
吡肟
环丙 沙星
头孢 他啶
哌拉西林/ 亚胺 他唑巴坦 培南
左氧 沙星
医院感染中MRSA的检出率: 1975 - 1997
MRSA % 40
《细菌耐药性监测》课件
《细菌耐药性监测》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细菌耐药性及其监测。细菌耐药性是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能力, 对公共卫生和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影响。
细菌耐药性的定义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或其他药物的抵抗力,使其在治疗时无法有效消除细菌感染。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重要性
公共卫生
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帮助制 定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预 防细菌感染的传播和扩散。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挑战和困境
新的耐药机制
细菌不断进化,产生新的耐药 机制,挑战现有的监测方法和 治疗策略。
数据收集和分析
大规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一 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跨学科的 合作和高效的数据管理。
多样性和流动性
细菌耐药性具有多样性和流动 性,跨越国界和领域,需要全 球合作应对。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未来发展方向
1
基因测序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快速识别细菌耐药性基因,实现快速监测和定位。
2
大数据分析
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大规模的耐药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监 测效率。
3
新型抗生素研发
加强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和推广,应对不断变化的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和意义
指导治疗
根据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
临床治疗
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指导临 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 疗细菌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开发
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为研发 新的抗生素和药物提供数据 支持,应对不断变化的细菌 耐药性。
常见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
1 药敏试验
通过培养细菌和敏感试验 药物,确定细菌对抗生素 的敏感度和耐药性。
本课件将介绍细菌耐药性及其监测。细菌耐药性是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能力, 对公共卫生和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影响。
细菌耐药性的定义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或其他药物的抵抗力,使其在治疗时无法有效消除细菌感染。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重要性
公共卫生
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帮助制 定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预 防细菌感染的传播和扩散。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挑战和困境
新的耐药机制
细菌不断进化,产生新的耐药 机制,挑战现有的监测方法和 治疗策略。
数据收集和分析
大规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一 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跨学科的 合作和高效的数据管理。
多样性和流动性
细菌耐药性具有多样性和流动 性,跨越国界和领域,需要全 球合作应对。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未来发展方向
1
基因测序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快速识别细菌耐药性基因,实现快速监测和定位。
2
大数据分析
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大规模的耐药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监 测效率。
3
新型抗生素研发
加强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和推广,应对不断变化的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和意义
指导治疗
根据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
临床治疗
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指导临 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 疗细菌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开发
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为研发 新的抗生素和药物提供数据 支持,应对不断变化的细菌 耐药性。
常见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
1 药敏试验
通过培养细菌和敏感试验 药物,确定细菌对抗生素 的敏感度和耐药性。
多重耐药菌监测ppt课件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的多重耐药株,造成治疗的极大困难。
连续7年度分离的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株数) 中国NPRS数据
菌株数
554 1048 1348 1542 1291 1678 1949
1040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 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耐药率(%)
万古霉素
替考 拉宁
利福平
苯唑 西林
头孢曲松
左氧沙星
头孢西丁
头孢呋辛
头孢唑啉
庆大 霉素
克林 霉素
红霉素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对哪种药物敏感
选项: A.苯唑西林 B.红霉素 C.林可霉素 D.万古霉素 E.青霉素 答案: D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
三代头孢菌素
喹诺酮
极少数文献报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与上述耐药菌株的发生相关
多重耐药菌株监测的目标
1、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2、VRE(耐万古肠球菌) 3、PDRAB(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4、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
什么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
1961年英国首次报道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后,世界各国大多数地区均有许多报道,当时没有使用甲氧西林的国家也有同样报道,所以推测此基因天然就存在于MRSA中或还有某种因素可以筛选出MRSA.MRSA是多重耐药株,早期就发现它对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及氨基糖甙类等耐药。90年代后,全世界各个国家MRSA已上升为62%.而且在耐药谱方面新的MRSA更为广泛,包括了广谱、超广谱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碳青霉烯类等,最近有文献证明三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的使用是选择MRSA株的重要原因。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检测ppt课件
256 128
8
判读抑菌浓度
(MIC ug/ml)
016
完整最新版课件
28
E test 法特点
优点
连续浓度梯度,与琼脂稀释法相关性好 (相关系数为0.9).可测MIC。
操作简单,影响因素少,稳定性高。
缺点:E试条较昂贵; 不适用于生长缓慢的苛养菌。
完整最新版课件
31
四、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联合药物意义
盖有15--20个对倍稀释浓度的宽度范围。
016
将E试条放在细菌接种过的琼脂平板上,经孵育,围
绕试条明显可见椭圆形抑菌圈,圈的边缘与试条交
点的刻度浓度即为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的MIC。
依照CLSI标准判断其敏感、耐药、中介。
完整最新版课件
26
有菌生长区 无菌生长区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椭圆形细菌 生长抑制区
完整最新版课件
40
四种方法
比例法 放射同位素法 绝对浓度法 耐药率法
•直接法:直接采用图片阳 性的体液标本。(须经充 分消化五杂菌)
•间接法:经分离纯培养后 的次代培养菌。
完整最新版课件
41
间接比例法(WHO推荐)
Middlebrook7H10琼脂 培养3周
无药
药1
药2
药3
不含药的对照格菌落数应为50~150 敏感:含药格无结核杆菌生长,
抗菌药物与细菌 纸片含量 抑菌圈直径:mm 相应MIC μg/ml 耐药 中介度 敏感 耐药 敏感
丁胺卡那霉素 氨苄青霉素
测肠杆菌 测葡萄球菌 测嗜血杆菌 测肠球菌
30μg ≤14 15-16 ≥ 17 ≥32 ≤16
10μg 10μg 10μg 10μg
8
判读抑菌浓度
(MIC ug/ml)
016
完整最新版课件
28
E test 法特点
优点
连续浓度梯度,与琼脂稀释法相关性好 (相关系数为0.9).可测MIC。
操作简单,影响因素少,稳定性高。
缺点:E试条较昂贵; 不适用于生长缓慢的苛养菌。
完整最新版课件
31
四、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联合药物意义
盖有15--20个对倍稀释浓度的宽度范围。
016
将E试条放在细菌接种过的琼脂平板上,经孵育,围
绕试条明显可见椭圆形抑菌圈,圈的边缘与试条交
点的刻度浓度即为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的MIC。
依照CLSI标准判断其敏感、耐药、中介。
完整最新版课件
26
有菌生长区 无菌生长区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椭圆形细菌 生长抑制区
完整最新版课件
40
四种方法
比例法 放射同位素法 绝对浓度法 耐药率法
•直接法:直接采用图片阳 性的体液标本。(须经充 分消化五杂菌)
•间接法:经分离纯培养后 的次代培养菌。
完整最新版课件
41
间接比例法(WHO推荐)
Middlebrook7H10琼脂 培养3周
无药
药1
药2
药3
不含药的对照格菌落数应为50~150 敏感:含药格无结核杆菌生长,
抗菌药物与细菌 纸片含量 抑菌圈直径:mm 相应MIC μg/ml 耐药 中介度 敏感 耐药 敏感
丁胺卡那霉素 氨苄青霉素
测肠杆菌 测葡萄球菌 测嗜血杆菌 测肠球菌
30μg ≤14 15-16 ≥ 17 ≥32 ≤16
10μg 10μg 10μg 10μg
常见耐药菌的药物治疗与病原学检测医学PPT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治疗
总结词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是一种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 ,治疗VRE需要使用对VRE敏感的药物。
详细描述
对于VRE感染,糖肽类药物如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是常用的 治疗药物。此外,某些新型抗菌药物如达托霉素和利奈唑胺 也可能对VRE感染有效。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治疗
倡导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误用,以减缓耐药菌的 产生和传播。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为了克服β-内酰胺酶的产生,可以使用β-内酰 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等,与抗生 素联合使用,提高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膜孔蛋白的改变
01
膜孔蛋白是细菌细胞膜上的一种通道蛋白,能够允许抗生素进 入细菌内部。
02
当膜孔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时,抗生素无法进入细菌内部,从
而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研究表明,一些细菌可以通过改变膜孔蛋白的表达量或膜孔蛋
05
耐药菌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 望
新药研发与耐药逆转剂的研究
针对常见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 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 肠球菌(VRE)等,开展新药研发, 寻找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化合物。
研究耐药逆转剂,旨在恢复细菌对传 统抗生素的敏感性,为耐药菌感染提 供新的治疗策略。
联合用药与多学科协作治疗策略
通过对细菌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确定细菌 的种属和耐药基因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 导。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通过特定引物扩增细菌的DNA片段,快速 检测细菌的存在和耐药基因。
免疫学检测方法
要点一
免疫荧光法
利用特异性抗体标记细菌,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菌,可 快速检测细菌的存在。
要点二
《监测细菌耐药》课件
03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通过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及时发现新的抗菌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更
多的选择,提高治疗效果。
监测细菌耐药性的意义
保障公众健康
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通 过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耐药菌感染,有 效控制耐药菌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
促进抗菌药物的研发
通过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和研究,可以发现新的抗菌药物 靶点,为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抗菌 药物的研发进程。
推广自动化和智能化监测技术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细菌耐药性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人为误差。
加强耐药性监测标准化的建设
制定统一的耐药性监测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开展耐药性监测的培训和交流
举办培训班和交流会,提高细菌耐药性监测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促进监测水平的提升。
THANKS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使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极 大的困难。
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细菌耐药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细菌感 染的治疗效果下降,甚至无效;二是使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应 用受到限制;三是增加患者治疗成本和时间;四是增加患者 死亡率。
针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监测和管理措施, 以减缓其传播和扩散。
感谢观看
02
CATALOGUE
监测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性
监测细菌耐药性的目的
01
了解细菌耐药性的现状和趋势
通过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了解当前细菌耐药性的状况,以及耐药性发
展的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02
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通过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病种的
细菌耐药性检测PPT医学课件
(一) PCR 扩增 (二) PCR-RFLP分析 (三) PCR-SSCP 分析 (四) PCR-线性探针分析 (五) 生物芯片技术 (六) DNA测序
细菌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
灭活酶和钝化酶的产生 1.β-内酰胺酶 水解药物β-内酰胺环使酰胺键断
裂而失去抗菌活性 。 2.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有3类:乙酰转移酶(AAC)、
一 .药敏试验的抗菌药物选择(NCCLS) 二.K-B纸片琼脂扩散法 三.稀释法 四.E 试验 五、联合药物敏感试验和杀菌试验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与产生机制
一、细菌耐药性定义 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第四节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一、 细菌耐药表型检测 二、β -内酰胺酶检测
细菌的外膜上特殊的药物泵出系统 使菌体内 的药物浓度不足导致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上 有一种蛋白OprK,泵出多种抗生素 ,是产生耐药 的重要机制 。
细菌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 生物膜形成
生物膜基质是细菌分泌的多聚物质、吸收的 营养物、代谢产物、细胞溶解产物和当时周围 环境中的微粒材料和碎石组成的复合体。
Ⅰ
抑菌
细胞质
(bacteriostatic)
Ⅱ
杀菌
染色体
(bactericidal)
Ⅲ
溶菌 (bacteriolytic)
细胞壁
作用机制 可逆性抑制:
1) 转录 2) 转译 3)细胞代谢 不可逆地阻遏 基因复制
使细胞溶解
第一节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一、抗细菌药物 二、 抗厌氧菌药物
第二节 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抗菌药物发现史 上几个重要的里程碑
1959年,英国科学家Chain利用大肠杆菌酰 胺酶,从青霉素制备中间体6APA获得成功, 开创了半合成抗生素的新时代。
细菌耐药监测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ppt课件
耐药菌株感染治疗挑战及应对策略
01
耐药菌株感染的危害与治疗挑战
耐药菌株感染导致治疗失败、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风险增加,给临床治
疗带来巨大挑战。
02
耐药菌株感染的应对策略
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菌株;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
03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推动医院内部多学科协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鼓励开展抗菌药物合理 使用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认知水平和责任意识。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细菌耐药性的概念、 机制和影响因素
详细解释了细菌耐药性是如何产 生的,包括基因突变、基因水平 转移、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等机 制,以及影响细菌耐药性的各种 因素,如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感染控制不当等。
完善数据上报和审核机制
建立严格的数据上报和审核制度,确保数据的及 时性和准确性。
推广国际通用标准
积极推广CLSI、EUCAST等国际通用标准,提高 我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国际认可度。
加强多学科合作
加强临床医学、微生物学、药学等多学科的合作 ,共同应对细菌耐药的挑战。
03
抗菌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新型耐药菌出现
不断有新型耐药菌出现,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 重威胁。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国际社会高度 关注,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
我国细菌耐药现状
80%
细菌耐药形势严峻
我国细菌耐药形势同样严峻,多 种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 呈上升趋势。
100%
地区差异明显
细菌耐药性检测PPT课件
细菌遗传变异
二、靶位结构改变
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改变:使抗生素不易
与之结合。
如利福平作用点是RNA聚合酶的β亚基,
当β亚基的编码基因突变时,就产生了耐药性。
细菌遗传变异
主要抗菌药物作用靶位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结合蛋白(PBP) 氨基糖苷类-核糖体30S亚基 大环内酯类-核糖体50S亚基 氟喹诺酮类-DNA旋转酶(拓扑异构酶Ⅱ)、拓 扑异构酶Ⅳ 糖肽类D-丙氨酰D-丙氨酸 四环素类-核糖体50S亚基
细菌遗传变异
细菌遗传变异
细菌主要耐药机制
一、水解酶或钝化酶的产生
二、靶位结构改变
三、抗生素渗透屏障作用 四、主动外排功能增强(泵出机制) 五、细菌菌膜形成细菌遗传异一、灭活酶或钝化酶的产生
β-内酰胺酶可以打开β-内酰胺类药物分 子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使其完全失去抗菌 活性。 氨基糖苷类药物钝化酶、氯霉素乙酰转移 酶、MLS(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链阳菌 素类)抗菌药物钝化酶,可催化某些基团结 合到抗生素上,使之失活。
绿脓杆菌
肠球菌
阴沟、产气、 费氏柠檬酸杆菌
部份假单胞菌 嗜麦芽单胞菌
奇异变形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沙雷菌 洋葱伯克 粘质沙雷、 斯氏普罗威登
呋喃妥因、四环素类、多粘菌素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多粘菌素、头孢呋辛 头孢呋辛,氨苄西林、阿莫西林、I 代头孢菌素 氨基糖甙类、青霉素 多粘菌素、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I代头孢、头孢呋辛
细菌遗传变异
三、抗生素渗透屏障作用
细菌可通过各种途径使抗生素不易进入菌
体,如某些杆菌的细胞外膜对青霉素等有天
然屏障作用;还有些细菌可通过细胞壁水孔
或细胞外膜通道的改变,使抗生素不易渗透
细菌耐药性ppt课件
加强消毒与隔离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耐药菌在院内传播。
提高公众认知度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细菌耐药性的危害和防 控知识。
倡导合理用药
呼吁公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自行购药和滥用药物。
提高公众卫生意识
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减少感 染风险。
02 细菌耐药性现状
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性情况
细菌耐药性全球蔓延
耐药机制复杂
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 重,多种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 产生耐药性。
细菌通过多种机制产生耐药性,如产 生灭活酶、改变药物作用靶位、减少 药物摄入或增加药物排出等。
耐药菌种类增多
随着抗菌药物广泛使用,耐药菌种类 不断增多,部分细菌甚至对多种药物 产生耐药性。
基因水平转移
细菌之间通过质粒等遗传物质交换耐药基因。
适应性进化
细菌在抗生素压力下发生适应性进化,产生耐药 性。
医疗环境感染
医院感染
医院内患者、医护人员和医疗器械携带的耐药细菌造成交叉感染。
医疗器械污染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彻底,残留耐药细菌。
医疗废水排放
医院废水处理不当,导致耐药细菌传播到环境中。
04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国际组织与合作
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在推动细菌耐药性国际合作 方面的作用,以及各国之间的合作机制和项目。
信息共享与平台建设
概述在细菌耐药性领域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情况,包括数 据库建设、信息交流机制等方面。
技术转让与援助
探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和援助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细菌耐药性防控能力。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耐药菌在院内传播。
提高公众认知度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细菌耐药性的危害和防 控知识。
倡导合理用药
呼吁公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自行购药和滥用药物。
提高公众卫生意识
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减少感 染风险。
02 细菌耐药性现状
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性情况
细菌耐药性全球蔓延
耐药机制复杂
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 重,多种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 产生耐药性。
细菌通过多种机制产生耐药性,如产 生灭活酶、改变药物作用靶位、减少 药物摄入或增加药物排出等。
耐药菌种类增多
随着抗菌药物广泛使用,耐药菌种类 不断增多,部分细菌甚至对多种药物 产生耐药性。
基因水平转移
细菌之间通过质粒等遗传物质交换耐药基因。
适应性进化
细菌在抗生素压力下发生适应性进化,产生耐药 性。
医疗环境感染
医院感染
医院内患者、医护人员和医疗器械携带的耐药细菌造成交叉感染。
医疗器械污染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彻底,残留耐药细菌。
医疗废水排放
医院废水处理不当,导致耐药细菌传播到环境中。
04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国际组织与合作
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在推动细菌耐药性国际合作 方面的作用,以及各国之间的合作机制和项目。
信息共享与平台建设
概述在细菌耐药性领域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情况,包括数 据库建设、信息交流机制等方面。
技术转让与援助
探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和援助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细菌耐药性防控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纸片协同试验
三代头孢+酶抑制剂
表型确证试验
2008-2009年我院ESBLs检出率
❖ 大肠埃希菌
39.2%(60/153)
❖ 肺炎克雷伯菌 17.9%(15/84)
对ESBL细菌的药敏回报
➢耐药:青霉素类、头孢类(包括四代)、氨曲南
➢可能敏感:碳青霉烯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头霉素类
影响膜通透性 (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
50S亚基抑制 (大环内酯类)
中药抗菌
鱼腥草、野菊花、百花蛇舌草、龙胆草、黄连、 夏枯草…… 作用机制: ❖ 增强机体免疫力 ❖ 本身具有抑菌活性 优势: 中药可以替代传统的西药抗生素,具有较大的开 发潜力。
三、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 产生针对抗生素的灭活酶和钝化酶 ➢ 抗生素作用的靶位改变 ➢ 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 ➢ 影响主动流出系统
MRSA的用药原则
➢ 目前首选万古霉素,但近年来万古霉素的 MIC值有“飘移”现象。
➢ 新的治疗药物:利耐唑胺(斯沃)
ESBLs的检测
➢ ESBL(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主要的产酶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产酸克雷伯菌
➢ 检测方法 双纸片协同试验 表型确证试验
细菌的耐药机制往往不是单个存在的
四、当前关注的耐药问题
➢革兰阳性菌:
MRSA,VRSA VRE PRSP
➢革兰阴性菌:
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 产AmpC的肠杆菌科细菌 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金葡菌耐药性的进化
青霉素
甲氧西林Βιβλιοθήκη 金葡菌青霉素耐药金葡菌
二十世纪50年代
细菌耐药性监测
检验科 姚兴伟
主要内容
一、抗生素的分类 二、抗生素的抗菌机制 三、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四、当前关注的细菌耐药问题 五、细菌耐药监测的意义
一、抗生素的分类
-内酰胺类(一)
青霉素类 ❖ 窄谱青霉素类 ❖ 耐酶青霉素类 ❖ 广谱青霉素类 ❖ 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内酰胺类(二) 头孢菌素类
❖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头孢氨苄、 头孢拉定
❖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呋新(钠、脂)
❖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
❖ 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吡肟
-内酰胺类(三) 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
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 ❖ 氨苄西林/舒巴坦 ❖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 头孢哌酮/舒巴坦 (舒普深)
❖ 人工合成抗菌药
v 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 星
v 磺胺类:新诺明
抑制细胞壁合成
(β-内酰胺类、糖二肽类、) 抗生素的抗菌影机响叶制酸代谢 (磺胺类)
抑制DNA合成 (喹诺酮类)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影响蛋白质合成 全过程
(氨基糖苷类)
30S
30S
30S
50S
50S
50S
30S亚基抑制 (四环素类)
-内酰胺类(四) 其他-内酰胺类
❖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 ❖ 单环-内酰胺类:氨曲南 ❖ 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
培南
其他抗生素
❖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 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 等
❖ 四环素类:四环素、米诺环素
2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70年代
(MRSA)
[1997]
万古霉素
90年代
万古霉素 耐药 金葡菌
[ 2002 ]
万古霉素中度耐药金葡菌(VISA)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
MRSA的耐药机制
MRSA的主要耐药机制是由染色体介 导产生低亲和力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 所致,mecA 基因是PBP2a的编码基因, MRSA几乎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 药。
ESBL细菌的用药原则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产ESBLs菌感 染的首选药物。但国内外已有报道指出,已 经分离出耐碳青霉烯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 克雷伯菌,这可能由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 广泛应用,造成其耐药菌株逐渐产生。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