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
病毒的主要成分为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有的病毒还含 有脂质、糖类等其他组分。
1. 病毒的核酸类型极为多样化
病毒的DNA与RNA均有单链和双链之分:
dsDNA ssDNA dsRNA ssRNA
除了双链RNA外,其他均有线状和环状之分。 病毒核酸有正链(+)和负链(-)之分。
2130个衣壳粒,排列成130圈螺旋; 核酸核心是ssRNA,相对分子质量
为260万,含有6390个核苷酸,每3
个核苷酸与一个衣壳粒相结合,盘 绕于蛋白质的中空内径中。
(2)二十面体对称型:腺病毒
二十面体对称壳体: 蛋白质亚基围绕具立方对称的正多面体的角或边排列, 进而形成一个封闭的蛋白质的鞘。
主要有三种类型:
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在昆虫细胞核内增殖、具有蛋白质
包涵体的杆状病毒 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在昆虫细胞质内增殖、可形成蛋白
质包涵体的球状病毒
颗粒体病毒(GV):具有蛋白质包涵体,每个包涵体内通常仅 含一个病毒粒的昆虫杆状病毒
五、一步生长曲线
1939年,Max Delbruck & Emory Ellis 这个实验标志着分子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 传学的建立,Delbruck和Ellis因此获得1969年Nobel
3.生物合成:合成位点:DNA病毒:细胞核内
RNA病毒:细胞质内
逆转录病毒:细胞核、质内
4.装配及释放
动物病毒:
①病毒穿过细胞膜的移位方式;
③毒粒包膜与细胞质 膜的融合;
②细胞的内吞功能;
动物病毒的装配及释放方式
1.裸露的二十面体病毒:首先装配成空的前壳体,然后与核酸 结合成熟为完整的病毒颗粒,如腺病毒。
类病毒:只含具侵染性的RNA组分
亚病毒
卫星RNA:只含有不具侵染性的RNA组分
朊病毒:只含侵染性的蛋白质组分
三、病毒的宿主范围
病毒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细胞生物,并具有宿主特异性
微生物病毒:噬菌体(phage)
植物病毒(plant viruses)
动物病毒(animal viruses)
昆虫病毒
微生物病毒
二十面体具有12个角、20个面 和30条棱。
腺病毒,呈球形,其衣壳是典型的二十面体对称, 由252个
衣壳粒组成,没有包膜。腺病毒的核心是由线状dsDNA构成的。
其基因组的大小都约为36500个核苷酸对。
五邻体
六邻体
(3)复合对称型:T偶数噬菌体
T4 由 头部 (核心是线状dsDNA)、 颈部 (颈环、颈须) 和尾部(尾鞘、尾管、基板、刺突和尾丝)三个部分构成。
2. 病毒发现时期:
1886年,德国,A. Mayer 发现具有传染性的烟草花叶病;
1892年,俄国,D. Ivanovski发现烟草花叶病病原体能通过细菌 滤器: 一种能通过细菌滤器的”细菌毒素”或极小的细菌 1898年,荷兰, Beijerinck对烟草花叶病病原体的研究结果:
能通过细菌滤器; 可被乙醇沉淀而不失去其感染性, 能在琼脂凝胶中扩散; 用培养细菌的方法不能被培养出来,推测只能在植物活细胞中生活;
Prize
一步生长曲线
以适量的病毒接种于标准培养的高浓度的敏感细胞,待病毒吸 附后,离心除去未吸附的病毒,或以抗病毒抗血清处理病毒—细 胞培养物以建立同步感染,然后继续培养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物 中的病毒效价,并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的感染效价为纵坐 标,绘制出病毒特征性的繁殖曲线,即一步生长曲线。
2.有包膜动物病毒:首先是形成核壳,然后再包装上包膜。
有的是在从宿主细胞核芽出的过程中从核膜上获得包膜而形成 包膜病毒,如疱疹病毒; 有的则是在从宿主细胞质膜芽出的过程中裹上包膜而形成包膜
病毒,如流感病毒。而且这一过程往往与病毒释放同时发生。
三、植物病毒增殖过程特点:
1) 它们一般无特殊吸附结构,故只能以被动方式侵入,
如可借昆虫(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刺破植物表面侵
入,借植物天然创口或人工嫁接时的创口侵入 2) 在植物组织中,则可借胞间连丝实现病毒粒的扩散 和传播。 3) 与噬菌体不同的是,植物病毒必须在侵入宿主细胞后
才脱去衣壳即脱壳(uncoating)。
四、昆虫病毒增殖过程的特点
多数昆虫病毒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光镜下呈多角形的包涵体 称为多角体(polyhedron),碱溶性结晶蛋白,其内包裹着数目 不等的病毒粒。功能是保护病毒粒免受外界不良环境的破坏。
2. 病毒粒的对称体制
无包膜 有包膜 无包膜 二十面体对称 有包膜 (球状) 复合对称 (又称双对称, 有包膜 蝌蚪状) 无包膜
螺旋对称 (杆状)
(1)螺旋状对称型:烟草花叶病毒(TMV)
呈直杆状,长300nm,宽15nm,
中空内径4nm,
由158个氨基酸组成一个皮鞋状的
衣壳粒,相对分子量为17500,总共
(5)裂解(释放)
成熟的噬菌体粒子大多借助于自身的降解酶使宿主细胞裂解 而得到释放。
噬菌体复制的一般过程:
二、脊椎动物病毒增殖过程的特点:
1.吸附:大多数动物病毒无吸附结构的分化。少数病 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在其包膜表面长有刺突,可 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上。
2.侵入与脱壳 通过胞吞、包膜融入细胞膜或完整病 毒穿过细胞膜的移位等方式侵入,在宿主细胞内脱壳。
例如一些简单的病毒仅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coat)构成, 故可把它们视为核蛋白分子。 病毒感染敏感宿主细胞后,病毒核酸进入细胞,通过其复制 与表达产生子代病毒基因组和新的蛋白质,然后由这些新合 成的病毒组分装配成子代毒粒,并以一定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病毒的这种特殊繁殖方式称做复制(replication)
病 毒
一、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人类认识病毒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
1. 病毒发现前期:
公元前1500年,埃及王朝时代的浮雕,最早留下了病毒的证据;
17世纪,欧洲的郁金香热:一株得病郁金香球茎竟能换来牛、猪、 羊甚至成吨的谷物或上千磅的奶酪 郁金香花叶病毒,这可能是最早发现的植物病毒
萎缩腿的祭司 —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
1) 吸附
2) 侵入 3) 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 4) 成熟(装配) 5) 裂解(释放)
(1)吸附
病毒表面的病毒吸附蛋白(VAP)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 特异性结合,导致病毒附着于细胞表面的过程。
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受 体接触,触发尾丝散开,附着在受 体上,随之把刺突、基板固定。 病毒吸附蛋白:尾丝蛋白 病毒受体:脂多糖、脂蛋白等
(3)增殖(生物合成)
病毒利用宿主的生物合成机构和场所,使病毒核酸复制和 表达,产生大量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复制、转录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成熟(装配)
在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内将合成的病毒各部分以一定的方式结合 组装成成熟的病毒粒子的过程。
T4噬菌体 的装配是一 个极为复杂 的自我装配 的过程
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源性
烈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 感染宿主细胞后,能迅速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 噬菌体并引起宿主细胞裂解。形成裂解循环(lytic cycle)。
温和噬菌体或称溶源性噬菌体(lysogenic phage): 凡噬菌体吸附侵入宿主细胞后,其DNA只整合到宿主的核染 色体组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因 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这一现象 称做溶源性(lysogeny)现象,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或溶源性噬菌体,其宿主称为溶源菌。
5)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2. 定义
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专性活细胞寄生,只能依靠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完成核酸的复制 和蛋白质的合成,并经装配而达到增殖,在宿主细胞外以无生命 的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其侵染活性的非细胞生物。
(真)病毒:至少含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 非细胞生物
核心
蛋白质→支架结构和抗原成分,保护核酸
衣壳
类脂→与病毒的宿主专一性和侵入等有关
包膜
E型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病毒感染敏感宿主细胞后,病毒核酸进入细胞,通过
其复制与表达产生子代病毒基因组和新的蛋白质,然后由
这些新合成的病毒组分装配(assembly)成子代毒粒,并 以一定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病毒这种特殊繁殖方式称做复
分别吸附于大肠杆菌 性毛和菌体上的噬菌体
(2)侵入与脱壳
侵入:病毒或其一部分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脱壳:病毒将包膜及衣壳脱去,使核酸释放出来的过程。 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胞壁 产生小孔;尾鞘收缩,核酸通过中空的尾 管压入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胞外;
吸附
尾钉固着
尾鞘收缩
尾管穿入
DNA注入
• 一步生长曲线可分为三个时期: • ①潜伏期:是指病毒吸附于细胞到受染细胞释放出子代病毒所 需的最短时间。病毒在感染细胞内消失到细胞内重新出现新的感染病毒的
时期为隐蔽期。
②裂解期:潜伏期后宿主细胞裂解释放出大量子代病毒的时期。 裂解量:每个受染细胞产生子代病毒粒子的平均数目。 • ③稳定期:其值等于平稳期受染细胞释放的全部子代病毒粒子数 溶液中病毒粒子总数达到最高点后的时期(病毒效价稳定在最 高处的时期) 除以潜伏期受染细胞的数目。 。 例如T2:约150左右(5-447), T4:约100。 •
噬菌体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真菌病毒
2. 病毒的蛋白质
▼有的病毒只有一种蛋白质,多数含有为数不多的几种蛋白质。 ▼病毒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其他生物一样,但不同病毒蛋白质的 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各不相同。 ▼病毒蛋白质主要在构成病毒结构、病毒的侵染与增殖过程中发挥 作用: 1. 结构功能 2. 吸附
3. 增殖
病原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有传染性的活的流质”。 将其命名为病毒(Virus)
3. 病毒粒子的电镜分析和化学分析时期:
1935年,美国,W M Stanley首次提纯并结晶了烟草花叶病毒; Bawden等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本质为核蛋白; 1940年,德国,Kausche首先用电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颗粒;
4.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时期:
1952年,Hershey 和 Chase利用同位素证实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仅是DNA,开创了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先声。 1971年起,陆续发现了各种亚病毒。如类病毒、卫星病毒、 卫星RNA、朊病毒等
二、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1. 特点
朊病毒甚至仅由蛋白质构成
1)个体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2)不具有细胞结构,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的特征,基本化学组分是 蛋白质和核酸,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者RNA。 3)缺乏独立代谢能力,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 行自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代。没有个体生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 4)在离体条件下,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侵 染性;
基本形态
球状 杆状
蝌蚪状 另外还有子弹状、丝状、卵圆形、砖状等
二、病毒的结构
1. 病毒的基本结构
病毒粒子(virion)——具有侵染力、成熟的,位于细胞外
环境中的结构完整的单个病毒,又称病毒颗粒。
基本结构
核心——位于中心的核酸 衣壳——包围在核心周围的蛋白质
核心和 衣壳合称核衣壳,为病毒的基本结构。有些复杂的病 毒在衣壳的外面包裹着一层由脂类和多糖组成的包膜。有的 包膜上还长有刺突。
制(replication)。
病毒的种类很多,它们的增殖方式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
点,以研究得最为深入的E.coli T偶数噬菌体为代表,讲述
病毒的增殖过程,其它病毒则介绍其增殖特点。
一、E.coli T偶数噬菌体的增殖过程
病毒粒子并无个体的生长过程,而只有其两种基本成分 的合成和装配,即: 核酸复制+蛋白质合成核蛋白(病毒粒子) 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五个阶段,即
4. 破坏宿主细胞壁与细胞膜(侵入、释放)
3. 其他成分
◆一些较复杂的病毒(如包膜病毒)除含有核酸和蛋 白质两种成分外,还含有脂类、多糖等其他成分。 ◆病毒中的脂类主要以脂质双分子层的形式存在于病 毒的包膜中。
◆病毒所含的糖类主要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式存在于
包膜的表面,决定着病毒的抗原性。
核酸 → 决定病毒遗传、变异和复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第三节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亚病毒因子 第五节 病毒与实践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 大小
个体小,必需在电镜下观察; 测量单位是nm;直径在 100nm上下 不同病毒的毒粒大小差别很大
2. 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