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总体规划(2014-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大型专业市场总体规划
(2014-2020年)
市商务局
市城乡规划局
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O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序言
一、规划背景------------------------------------01
二、规划要素------------------------------------01
第二章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
一、发展定位-----------------------------------03
二、发展目标-----------------------------------03
三、发展战略-----------------------------------03 第三章大型专业市场总体规划----------------------04 第四章重要市场规划指引--------------------------05 第五章规划实施建议------------------------------06
第一章序言
一、规划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城市化进程也驶入了快车道,其中一个明显的现象便是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而城市也随之不断“长大”。
市是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在省域对未来的“城市化人群”拥有绝对吸引力。
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出台后,
开启了全省更好更快发展的新篇章,市社会经济将出现“质”和“量”的大提升,伴随这个发展进程也必将面临着交通、环境、社会等诸多问题。
为抓住这次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措施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其中针对城市大型专业市场布局的优化调整便是解决城市问题的一剂良药,其意义在于:
1、落实“疏老城、建新城”发展战略,优化城市功能结构
城市化进程常伴随着这样的现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用地规模扩大,原来的城市郊区变成了现在的城市中心区,原来只适合布置于城市外围的功能区逐渐被包围在城市中心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城市发展的规模与结构,对其进行优化布局,让城市发展具有持续活力。
对市大型专业市场布局的优化调整,是落实市委、市政府“疏老城、建新城”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疏解部分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一项重要因素。
2、疏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大型专业市场健康发展
大型专业市场的运营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人流、物流活动,对市场周边区域的道路交通产生重要影响。
为确保城市道路通畅,在进行城市交通管制的同时也限制了进出市场的货运车辆,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营。
结合城市路网系统对大型专业市场进行优化布局,可以疏解老城区局部交通压力,促进大型专业市场健康发展。
3、创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保证大型专业市场稳定发展
由于各种因素,市大部分现状专业市场存在规模小、布局分散、发展空间受限、相关配套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型专业市场的发展。
本规划的出台,将促进城市形成合理的大型专业市场布局,能控制或避免各大型专业市场间的同质
化、恶性竞争,同时能充分发挥各类大型专业市场的规模效应,为市场投资者及商户创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的同时,保证大型专业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规划要素
1、规划围
本规划围以市城市规
划区围为主:东起南明区
永乐乡,西至清镇市红枫
湖镇,南起花溪区青岩镇,
北至修文县龙场镇、扎佐
镇;含南明区、云岩区、
观山湖区、白云区、花溪
区、乌当区及清镇市青龙
办事处、红枫湖镇、百花
湖乡和修文县龙场镇、扎
佐镇,总面积3121平方公
里。
2、规划类型
本规划对象为大型专业市场,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市场发展目标及战略,市大型专业市场主要包括两类:
综合聚集型:由若干不同业态的市场聚集而成,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管理先进、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现代化专业市场聚集群;能够服务全省,辐射全国,是城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专业市场形态。
专业配套型:由相对单一的市场业态或以某市场业态构成的关联产业链形成的专业市场,作为城市综合聚集型大型专业市场集群的功能补充和完善,为市场经济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规划原则
⑴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协调“城”、“市”发展规划统一协调城市总体布局、城市道路交通、城市物流规划、用地规划等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城”
与“市”和谐发展;科学合理地制定专业市场迁移、改造升级等规划措施,促进市大型专业市场空间结构的优化;同时也要协调好市场与市场之间空间布局及业态的合理分布,保证大型专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⑵发挥区域产业特色、提升优势竞争力
规划大型专业市场布局及业态安排充分考虑各区域产业发展优势与特色,让大型专业市场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补充,提升城市优势竞争力。
⑶提高建设品质,完善市场管理
对大型专业市场的建设与改造,必须符合城市品质升级的要求:形象上,市场要高标准、高品质设计与建设,促使各大型专业市场成为城市景观的“新窗口”;功能上,要完善大型专业市场功能与公共设施配套,引导专业市场的园区化、品牌化、国际化和电子商务化,充分发挥大型专业市场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⑷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土地使用
大型专业市场建设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及运用现代化设施等手段来提高市场用地强度,改变传统专业市场土地利用强度低的普遍情况,使土地利用节约化、集约化;严格规市场商业用地和物流用地的实际用途,物流仓储用地只能用于物流运输和货物仓储,禁止将物流仓储用地用于市场交易等其它功能。
4、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4年—2020年。
第二章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
一、发展定位
结合市委、市政府“疏老城、建新城”决策部署,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
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形成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特色鲜明、功能业态完善的大型专业市场体系,推动市成为西南地区承东启西、迎南接北的区域性商贸服务业集聚中心。
二、发展目标
1、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向西南地区辐射的商贸服务业集聚中心
依托市在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利用与在国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型专业市场云集地-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交通联系改善的机遇,打造西南地区承接沿海地区经济辐射的重要商贸服务业集聚中心,成为推动黔中经济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
发展一批辐射西南地区的区域性专业市场和影响全国的全国性专业市场,培育一批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专业市场,推动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3、省特色产品向外辐射的物资输出中心
依托省优势产品(特色农副产品、大宗能源、大宗工业原材料、大宗工业品等),重点发展区域性和全国性特色产品专业市场,成为省特色产品向外辐射的物资输出中心。
4、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的重要支撑
对接城市发展战略部署,依托主要对外发展主轴线,重点打造西南国际商贸城、大宗生产资料、国际汽贸城等大型专业市场,构建大型专业市场发展框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疏老城、建新城”的战略目标,使之成为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的重要支撑。
三、发展战略
1、对接沿海,扩大影响
对接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大力发展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大型专业市场相配套的专业市场,成为前者市场向西南乃至东南亚辐射的桥头堡和集散
中心;扩大市大型专业市场的区域影响力,发挥大型专业市场在区域商贸领域合作中的桥梁作用。
2、强化优势,重点突破
做大做强服装、特色农产品等优势市场,充分挖掘酒类、中药材、茶叶、大宗生产材料以及新兴领域产业等发展潜力,重点建设大型现代化展贸型市场,奠定市大型专业市场乃至商贸服务业在西南地区的优势地位。
3、产业联动,创新模式
以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工兴市,以商促工”;在展贸联动、工贸联动的基础上,结合物流园区和公共物流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对专业市场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如“交易会+采购中心”的展贸联动模式和“专业市场+特色工业园区”、“网上市场+物流配送+生产基地”的工贸联动模式、“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大宗商品交易模式等,实现传统与现代市场、有形与无形市场、大宗商品与普通商品市场的协调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4、集聚发展,优化布局
立足于大区域、大市场、大流通的高度,统筹促进区域互动发展,与周边区域大型专业市场进行分工协作,优化大型专业市场布局,强调同类或相关专业市场的集聚布局,在城市外围区域建设与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相结合的专业市场集群,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收益,实现大型专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大型专业市场总体规划
一、大型专业市场总体布局
根据筑府发【2011】65号文件精神,综合市城市总体规划、现状专业市场实际情况、道路交通条件(航空、铁路、公路)、结合各区发展特点与产业优势及规划用地条件,规划形成“三群多点”的大型专业市场总体布局结构:
规划以二环路为界,二环路以为不再新建、扩建大型专业市场,现状所有大型专业市场逐步引导迁移至二环路以外规划的各个大型专业市场群(点),结合西南商贸服务业聚集区的规划建设、老城区旧城改造以及项目招商引资等多种模式,对现有大型专业市场业态进行引导迁移。
根据市委、市政府“疏老城、建新城”战略总体部署,在2017年底前,实施完成中心城区一环路以具备搬迁条件的大型专业市场外迁,至2020年基本完成二环路以具备搬迁条件的大型专业市场外迁。
现有市场搬迁后应按照规划中布局的市场业态要求,同时应充分协调好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用地条件等因素。
“三群”:为充分发挥大型专业市场“集聚效应”,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规划沿市环城高速及贵遵高速等主要对外出入口通道布局三个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经营业态与市主要经济发展方向相符的三个大型综合聚集型专业市场群,分别为:
(1)西南国际商贸城大型专业市场群:选址于观山湖区西南部西南商贸服务业集聚区,依托环城快铁、环城高速公路、贵黄公路、沪昆高速、轻轨1号线、5号线等交通设施,规划布局精品服装市场(业态为男装、女装、休闲装、运动装、童装、布艺等产品)、小商品百货专业市场(业态为鞋类、皮草皮革、箱包、工艺品、文体音像制品、图书、办公用品、小百货、饰品等日用工业品)、装饰建材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陶瓷洁具、石材、木材、门业、橱柜、涂料、家具家居、环境艺术等产品)、家电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制冷、厨房、卫浴等各类家用电器系列产品)、五金机电专业市场(业态为五金机电、工业耗材、电动工具、五交化等五金机电类产品)、数码科技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电脑整机、配件、外设产品,数码科技产品、通讯器材等数码产品)、酒博会交易专业市场(业态为以各种酒类、烟类、副食品、南北货、茶叶茶具等产品)、酒店用品专业市场(业态为各类酒店用品)、奥特莱斯国际品牌折扣专业市场(业态为箱包、服饰、饰品、手表、香水等商品)、民间民俗工艺品专业市场(业态为民族服装服饰、民族乐器、特色仿制品、特色旅游食品等民间民俗工艺品),规划用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2)大宗生产资料大型专业市场群:选址于修文县扎佐镇,主要依托贵遵高速、贵毕公路、川黔铁路等交通设施,规划布局钢材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钢材产品)、有色金属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有色金属产品)、矿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各类矿产品)、石油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石油产品)和橡胶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轮胎等橡胶产品),规划用地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
(3)国际汽贸城大型专业市场群:选址于花溪区孟关乡,依托环城高速公路
(三环)、贵惠高速公路、孟关大道等交通设施;规划布局乘用车、商用车专业市场(业态为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专业市场(业态为各类工程机械及其配件、商用车、特种车辆)、汽车配件专业市场(业态为各类汽车配件、汽车美容、汽车装饰、汽车用品)、二手车交易专业市场(业态为各类二手车)等四个大型专业市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2.7平方公里。
“多点”:通过全面分析城市经济发展对大型专业市场的各种实际需求,规划布局多个专业配套型大型专业市场“点”作为综合聚集型城市大型专业市场的功能补充和完善,为市场经济全面、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分别为:
(1)中药材专业市场:为充分利用本地中药材发展优势资源,规划分为开阳园和乌当园进行错位发展、差异化运营,其中:
开阳园:规划选址于开阳县龙岗镇区,依托贵开快铁、贵瓮高速、贵遵复线和贵开公路等交通设施,定位为产地型中药材深加工、批发交易市场,主要承担开阳县中药材基地产品的集散、交易和配套服务功能,规划用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
乌当园:规划选址于乌当城区北部高穴塘地块,依托环城高速公路(三环)、贵开公路等交通设施,主要布局业态为中药材、中成药、西药、其它药品原材料、生物制剂及医疗器械、健康保健品、医药产品物流及印刷包装等,规划用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
(2)农产品专业市场:规划于花溪区石板镇,依托的交通设施有环城高速公路(三环)、贵安大道,主要布局业态为各类农产品,水产品,规划用地总面积约4.9平方公里;
(3)农资专业市场:规划于清镇市城区南部,依托的交通设施有环城快铁、沪昆高速、贵黄公路等,主要布局业态为农资农药、农机农具、摩托车、电动助力车及配件,规划用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
(4)茶叶专业市场:为统筹利用现有茶叶市场资源,充分保证产业发展的延续性,减少因市场布局调整对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降低市场资源整合的难度,规划分为南明园和观山湖园进行错位发展,良性互动。
其中:
南明园:规划选址于南明区龙洞堡机场路旁龙洞堡电子商务港(太升国
际项目)用地,依托机场路、龙水路等主要交通干道,主要布局业态为茶叶茶具、茶艺文化商品等,规划用地约4公顷。
观山湖园:规划选址设置于观山湖区西南国际商贸城大型专业市场群中酒博会交易专业市场,依托西南国际商贸城周边交通设施和市场、物流等资源,主要布局业态为茶叶茶具、茶文化周边商品展销、批发等。
(5)花卉专业市场:规划于南明区龙洞堡,依托的交通设施有客运东站、环城高速、轨道2号线等,主要布局业态为花卉苗木、观赏植物等,规划用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
(6)活禽专业市场:规划于修文县扎佐,依托贵遵高速、贵毕公路等交通设施,主要布局业态为各类活禽产品、规划用地总面积约0.3平方公里;
(7)化工专业市场:规划于白云区麦架镇国际新材料产业园,依托的交通设施有环城高速公路,环城快铁、贵遵高速公路等,主要布局业态为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危险化学品等,规划用地面积约0.3平方公里;
(8)废旧物资专业市场:规划选址于白云区再生资源产业园区,依托环城高速、麦沙大道、金苏大道和白修线等道路交通设施,主要布局业态为废旧金属、工业品、纸、塑料等再生资源回收品交易,规划用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
表:市大型专业市场业态布局情况一览表
再生资源
废旧物资废旧金属、工业品、纸、塑料等废旧物资专业市场专业配套型白云区回收品
第四章重要市场规划指引
一、西南国际商贸城大型专业市场群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建设成为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集市场经营、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大型专业市场群。
2、布局市场:精品服装专业市场、小商品百货专业市场、装饰建材专业市场、家电产品专业市场、五金机电专业市场、数码科技产品专业市场、酒博会交易专业市场、酒店用品专业市场、奥特莱斯国际品牌折扣专业市场、民间民俗工艺品专业市场。
3、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市场用地约3.8平方公里。
4、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32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为500万平方米。
除专业市场外,还将配套建设相应的物流、仓储、酒店、后勤服务、总部运营管理中心、办公楼等。
5、经营业态:各种酒类、茶叶茶具、科技数码产品、各类家电、日用百货、服装服饰、酒店用品、装饰建材、家具、石材木材、五金机电、食品、特产、印刷品、图书、音像制品、旅游产品等。
6、销售类型:发展展贸型市场为主。
7、功能构成:功能主要包括市场区、综合服务区和公共物流服务区。
二、大宗生产资料大型专业市场群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建设成为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以钢材、有色金属、矿产品、石油、橡胶产品等大宗生产资料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群,成为带动北部新区发展的强大引擎。
2、布局市场:钢材产品专业市场、有色金属产品专业市场、矿产品专业市场、石油产品专业市场、橡胶产品专业市场。
3、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约3.6平方公里,其中市场用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
4、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12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约397万平方米。
5、经营业态:钢材产品、有色金属产品、各类矿产品、石油产品、橡胶产品。
6、销售类型:以传统型市场为主,可发展钢材、橡胶产品电子交易市场。
7、功能构成:主要包括市场区及综合服务区等。
三、国际汽贸城大型专业市场群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高度整合市花溪大道沿线汽车汽配市场资源,打造集整车销售、二手车交易、汽车零配件销售、汽车保养维修、汽车精品展厅及配套物流于一体,以生态“汽贸博览”为亮点的服务,影响西南的大型专业市场群。
2、布局市场:乘用车、商用车专业市场、工程机械专业市场、汽车配件专业市场、二手车交易专业市场。
3、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约2.7平方公里,市场用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
4、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22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约290万平方米。
5、经营业态:主要包括乘用车、各类工程机械及其配件、商用车、特种车辆、各类汽车配件、汽车美容、汽车装饰、汽车用品、各类二手车。
6、销售类型:以展贸型专业市场为主,包含部分传统型专业市场。
7、功能构成:集中区功能主要包括市场交易区、综合服务区等。
四、农产品专业市场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建设成为服务、面向全省的以农产品为支撑的大型商贸交易中心,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的区域性集散基地。
2、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约4.9平方公里,市场用地面积约2.9平方公里。
3、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15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约400万平方米。
4、市场门类:市场门类主要包括农产品、水产品。
5、市场业态:市场以展贸型专业市场为主,培育发展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
6、功能构成:专业市场板块功能主要包括市场交易区和综合服务区。
五、农资专业市场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建设成为立足、服务贵安、面向全国的以农资农药、农机农
具为支撑,以摩托车、电动车及配件为辅助的大型商贸交易中心,成为贵安新区腾飞的强大支撑。
2、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其中市场用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
3、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13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约220万平方米。
4、经营业态:主要为农资农药、农机农具,摩托车、电动助力车及配件。
5、销售类型:以展贸型市场为主,包括部分传统型专业市场。
6、功能构成:功能主要包括市场交易区及综合服务区等。
六、花卉专业市场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建设成为服务、面向全省的以花卉苗木、观赏植物等为支撑的专业型商贸交易中心。
2、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市场用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
3、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6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约150万平方米。
4、经营业态:主要包括花卉苗木、观赏植物。
5、市场业态:以发展展贸型市场为主。
6、功能构成:功能主要包括市场区及综合服务区等。
七、中药材专业市场(开阳园)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建设成为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产地型中药材大型专业市场、集散交易中心。
2、布局市场:中药材市场。
3、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其中市场用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
4、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3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为80万平方米。
5、经营业态:中药材及其它药品原材料。
6、销售类型:以展贸型市场为主,重点发展中药材信息大数据电子交易市场。
7、功能构成:主要包括中药材交易区、综合服务区和物流配送区。
八:中药材专业市场(乌当园)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建设成为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展贸型中药材大型专业市场、商贸集散中心。
2、布局市场:中药材市场、医疗器械市场等。
3、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其中市场用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
4、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15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约300万平方米。
5、经营业态:中药材、中成药、西药、其它药品原材料、生物制剂及医疗器械、健康保健品、医药产品物流及印刷包装品等。
6、销售类型:以展贸型市场为主,可发展中药材电子交易市场。
7、功能构成:主要包括中药材交易区、研发区、综合服务区和物流配送区。
第五章规划实施建议
一、依规执法、依规管理
1、本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后,市大型专业市场的布局、建设与运营必须符合规划要求;
2、本规划应作为政府市场管理部门对办理专业市场各种手续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相关执法部门清理非法市场的根本依据;
3、对于正在编制还未批复的各项相关规划应及时与本规划进行衔接并正确体现在规划当中,对于已批规划应适时进行相应调整。
二、主次明确、分期实施
1、为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特别是市场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应综合考虑需搬迁市场的规模、业态、商户诉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市场搬迁的主次和时间,同时先期做好新建市场的各项配套服务和市场接纳工作;
2、对城市交通和城市景观影响较大的现有大型专业市场,应先期进行迁移关闭;其余规划需关停的市场,应根据情况逐步进行迁移关闭;
3、本次规划未涉及的市场业态,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后另作安排部署。
三、政策引导、奖惩结合
1、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对在引导迁移市场中积极响应搬迁的市场投资者或商户,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进行奖励,对消极对待和阻碍该工作的个人或集体应在有关法律框架下对其进行惩处;
2、为保障财政平衡,对关停旧市场、迁入规划新市场的区(县、市)财政可在新市场中收取相应税收,税收额度应结合原旧市场税收和双方协商后确定。
四、统一协调、前后衔接
1、加强大型专业市场的市级统筹力度,在专业市场项目立项、规划建设时应符合本规划要求,项目经市商务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审查同意后,上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2、为保证规划实施的操作性,应统筹好市场搬迁的前后衔接工作,对市场迁出后的建筑和场地,应结合城市布局转为商业零售、办公或各类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对原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或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的,应按相关程序报市政府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