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汉语史·中编1·语法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语法பைடு நூலகம் 究
1898年的《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 的文言语法著作。在这部书出版之前,语法 研究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 古代关于语法的论述散见于两类著作,一类 是文字训诂学家的著作,一类是文艺理论家 的著作。
训诂学研究古书的词义,随文释义--涉及语法现 象。 《诗经•小雅•常棣》:‚原隰裒póu矣,兄弟求 矣。‛ 《毛传》加以注释:‚求矣,言求兄弟 也。‛这里说明,‚兄弟‛是‚求‛的受事,而 非施事。 《诗经•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大祖。‛ 《毛传》加以注释:‚王命南仲于大祖。‛这里 说明:①原诗两句实为一句; ②‚命‛的对象是 南仲;③‚大祖‛(太庙)是‚命‛的处所,原 诗省略了表示处所的‚于‛。
2.本属动词而转化为名词者,名词变去声。 思:《广韵》之韵:“思念也。”动词,平声; 《广韵》志韵:“念也。”按此义属名词,去声。 闻:《说文》:“知声也。”动词,平声。《广韵》 问韵:“名达,诗曰:令闻令望。”名词,去声。 观,《说文》:“谛视。”动词,平声。《广韵》: “楼观,《释名》:观者,于上观望也。”名词, 去声。 烧,《说文》:“热也。”动词,平声。《广韵》 笑韵:“放火。”按:当作放火焚烧之处。名词, 去声。 传:《广韵》仙韵:“转也。”动词,平声。《广 韵》线韵:“训也,《释名》曰:传,传也,以传 示后人也。”名词,去声。 论:《说文》:“议也。”动词,平声。《广韵》 慁hùn韵:“议也”。名词,去声。按:去声的 “论”应是名词,唐诗分别甚严。
马建忠 《马氏文通》
“自马氏著《文通》而吾国始有文法书,盖近40年来应用欧洲科学于吾 国之第一部著作也。‛ ---杨树达
全书引证古书达七八千句,集文言句式的大成。 研究方法,一方面模仿印欧语法建立体系,同时也注重汉语 的特点,不少地方突破了西方语法的框架。 在汉语语法研究上,马建忠的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第一, 重视句法。在马建忠的时代,西方的一般语法书多详于词法 而略于句法。汉语缺少词形变化,不可能象印欧语法那样叙 述各类词的形式特点。因此《马氏文通》尽管全书10卷中有 8卷讲字类,但莫不联系句法来论述。第二,划分词类着重意 义标准。第三,列助字一类。拿汉语和印欧语言相比,,助字 (语气词)确是一大特点。马建忠认为助字是“华文所独”, 所以单独列为一类。
二、上、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在形态方面 表现的异同
(一)上古汉语的形态。 形态是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属于语法范畴。 形态是词形的变化,如内部屈折 (man/men,foot/feet), 异根(go/went,be /is/ am /are)、 附加(book/books), 声调的变化也是语法范畴的内容。 古代汉语的语法范畴主要体现在内部屈折上 (形态上)。
简明汉语史· 中编· 语法史1
第一节 语法发展概述 第二节 名词词头词尾的发展
第一节 语法发展概述
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上古已具备,且古人早 有认识。自唐宋至明清,我国学者在汉语语 法尤其是虚词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全面研究汉语语法,始于马建忠的《马氏文 通》。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开创了汉语 语法史的系统研究。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语法研究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的语法研 究 1949年以来的语法研究
此后陆续有语法著作问世,大都以《马氏文 通》为范本,或多或少加以修补。 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1907),注重字 和词的区别,较为合理,在术语上也作了一 些改变。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的语法 研究
刘复的《中国文法通论》 金兆梓的《国文法之研究》(1922) 陈承泽的《国文 法草创》(1922) 杨树达的《词诠》(1928)和《高等国文法》 (1930) 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的语法,以黎锦熙的《新著国 语文法》(1924)最为著名。这本书首创“句本位” 语法体系,在词类问题上主张“依句辨品,离句无 品”。在句子分析方面,采取以主语和述语为中心的 分析法。这本书多次重印,对语法学界,特别是在大 中学校的语法教学上,影响很大。
(2)本属于形容词的(调有平、上声),转化为动 词者,读去声。 好,《说文》:“美也。”形容词,上声;《广韵》 号韵:“爱好。”动词,去声。 善,《说文》:“吉也。”形容词,上声;《韵 會》:时战切,去声。注云:“凡善恶之善则上声, 彼善而善之则去声。” 劳,《说文》:“剧也[疲劳]。”形容词,平声; 《广韵》号韵:“劳慰。”动词,去声。 近,《玉篇》:“不远也。”形容词,上声。《广 韵》焮xì n韵:“附。”动词,去声。 先,《广韵》先韵:“先后也。”形容词,平声。 《礼部韵略》:“先之也。”动词,去声。
几位文艺理论家和文学家,根据自己使用虚词的经 验来归纳其用法,把作用相同或相近的概括成类。 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篇》中说:‚至 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 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 哉、矣、也者,亦送末 之常科。‛ 唐代柳宗元在《复杜温夫书》 中说:‚所谓乎、欤、 耶、 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 也。‛ 《马氏文通》以前的汉语语法研究只是汉语语法学 的萌芽。

一、汉语语法的稳固性表现:
从商代到现在,汉语语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产生了许多 新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成分,一些旧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成分逐 渐消亡了。但是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并没有改变。 (1)词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固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 如: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论语》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2)汉语的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固性。“之、於、以、與、 而、则、虽、如”等字今天依然在用。 (3)各地方言语法的统一性。 北京人说“吃了饭了” 苏州人说“吃仔饭哉” 广州人说“食咗饭咯” 结构相同,虚词不同。
四、句法方面

①上古有一些特殊的语序,如“吾谁欺”“不 我欺”等,这是上古汉语语法的特点。②在上古
三、语言优劣(讨论) 有些学者(尤其是国外学者)看到汉语没有 别的语言的某种形态或者语法标记,认为汉 语是一种粗疏的、缺乏逻辑的语言。 你的看法?
汉语不是一种形态丰富的语言,这已经是不争的事 实。其实,语言有无形态并不是衡量语言是否优劣 的标准,因为各种语言采用各自的语法标记是与其 语言相适应的。汉语不用形态而用SVO语序是适 合汉语的。凡是采用SVO语序的语言,都是充分 利用语序表示各种语法范畴,相对而言,形态标记 比较简单。相应地,SOV语言的形态标记比较复 杂。 汉语自古以来的用语序表示语法范畴是当今人类语 言发展的方向,汉语无需要再经历语序变化之累。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汉语是优势的语言,起码我们应 该树立信心——对自己的语言的信心。

40年代初,一些语言学者既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 又重视汉语的实际,撰写了一批新著。 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3卷,1942~1944) 和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上册1943,下册 1944)是这一时期的硕果。 《中国文法要略》是迄今为止对汉语句法进行全 面语义分析的唯一著作。 《中国现代语法》十分重视汉语的特点,特别是在 句法的描写方面,对推动汉语语法研究有重大影响。
(2)一般动词转为致动词(使动词),致动词 (使动词)变去声。 饮,《说文》:“啜也。”动词,上声。《广韵》 沁韵“饮”字无解。《康熙字典》曰:“以饮饮 之。”使动词,去声。 来,《广韵》咍hāi韵:“至也。”动词,平声。 《集韵》代韵:“劳也。”《孟子》:“劳之来 之。”使动,去声。后代“招徕” 。 再如,“至”和“致” ;“买”和“卖”,“受” 和“授”
训诂的另一种方式是逐字为训---结合语境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把9000多字分部首排列,逐 个地加以解释。即使是虚词,也从词义上加以说明。如: “矣,语已词也。”“乎,语之余也。” 后来出现了专门解释虚词的著作,如元代卢以纬的《语 助》,清代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 如《助字辨略》解释“而”:“而,承上转下,语助之辞。 《论语》‘本立而道生’是也。又如《论语》‘敬事而 信’,此而字,但为语助,无所承转,去‘而’字则不可以 句也。” 这样就把逐字为训与随文释义结合在一起了。
1949年以来的语法研究
①注重社会实践的效用。1951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 召全国人民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同时连载吕叔湘、朱德熙合 著的《语法修辞讲话》,帮助读者掌握语法修辞知识,掀起学 习语法的高潮。 ②开展了全国性的专题讨论。影响最大的有3次:词类问题的 讨论、主语和宾语问题的讨论、析句问题的讨论。 ③借鉴和吸收现代语法学理论。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学说在 50年代初引进中国。李荣摘译赵元任的《国语入门》,《中 国语文》上连载《语法讲话》,60年代出现若干篇立足于汉 语而借鉴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论文,如吕叔湘的《说“自由”和 “黏着”》(1962)、《关于“语言单位的同一性”等等》 (1962),朱德熙的《说“的”》(1961)和《句法结构》 (1962)。同时,国外一些语法学者,采取现代语言学的方法 分析汉语语法,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几个术语简介: 如字:凡是字用本义,按照本音读出的,叫 如字。也是古人注音的术语。 破读:凡用转化后的意义,按照变化后的声 调读出的,叫破读(读破)。由于转化后的 意义大多数读去声,古人所谓的破读,也就 是大多数读去声。可见在中古用声调变化来 表示形态的方法还是很盛行的。
(三)近代汉语形态
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方面。上古汉语虽然有形 容词词尾,副词词尾和类似动词词尾的东西,如“如、 若、然、尔、而”等,但是除了“然”外,这些词尾 并没有保留下来。 《史记》“天下宴如也” ; 《诗经》“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论语》“子路率尔而对” ; 《诗经》“颀而长分” ; “凄然、怅然、欢然、果然” 而且词尾和形尾是有区别的。词尾是构成一个词的组 成部分,如“read-reader”,形尾虽然也是放在词的 后面,但不跟别的词相结合构词,有很大的独立性, 仅仅表示语法意义。如“着、了、过”等。
(二)中古汉语的形态: 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 中古汉语主要是靠去声和其它声调的对立来 区别。上古没有去声,后来一部分入声转为 去声。一般的规律是:凡是名词和形容词转 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凡动词转化为名 词,则名词念去声。总之转化出来的一般念 去声。 我们可以区别本义和派生义
1.本属于名词和形容词而转化为动词者,动词变去 声。 (1)本属于名词的(调有平、上、入声),转化 为动词者,读去声。 衣,《说文》:“依也,上曰衣,下曰裳,像覆二 人之形。”名词,平声;《广韵》未韵:“衣,衣 著。”动词,去声。 冠,《说文》:“弁冕之总名也。”名词,平声。 《广韵》换韵:“冠束。”动词,去声。 枕,《说文》:“卧所荐首者。”名词,上声; 《广韵》沁韵:“枕头也。”《论语》曰:“饮水, 曲肱而枕之。”动词,去声。 足,《说文》:“人之足也。”名词,入声;《广 韵》过韵:“足添物也” 《列子》杨朱篇:“以 昼足夜。”动词,去声。
3.同是动词,由于词性上细微的差别,也引起声调 的变化。 (1)由不及物动词转化为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变 去声。 语,《说文》:“论也。”不及物动词,上声, 《论语》:“食不语,寝不言。”《广韵》御韵: “告也。”及物动词,去声,《论语》:“居,吾 语汝。” 雨,《说文》:“水从云下也。”不及物动词,上 声,《周易· 小过》:“密云不雨。”《广韵》过 韵:“诗曰:雨雪其滂。”及物动词,去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