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横跨计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点1、2 适用于13m 或15m高的 钢柱,节点 3、4适用于 地面以上12 m的钢筋混 凝土柱。其 中节点2、4 用于站台上 的钢柱和钢 筋混凝土柱 的连接。
接触网技术
节点3、4适用于地面以 上12m的钢筋混凝土柱
接触网技术
2、节点8、9、13
节点8用于软横跨上、 下行正线股道间、不同供电 分区间的电分段绝缘。节点 9的安装结构多用于跨越中 间站台时,为了保证车站工 作人员以及旅客生命财产安 全,下部固定绳在跨越中间 站台时将两端用绝缘子串隔 开,正对中间站台上方的下 部固定绳形成一个无电区, 即中性区。节点13和节点9 结构一样,只是节点13在横 向承力索以及上部固定绳上 也用绝缘子串隔开 。
左侧绝缘子
Zi
ai
x .Z
ai
右侧绝缘子
Zi
ai1 x .Z a i 1
Mi
为中心锚结或下锚支在该悬挂点产生的垂直负载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2) 求横向承力索的最低点 (试探法)
接触网技术
(3) 求横承力索的张力
Th
M 2l1 l1 f 2
M 1l2 l2 f1
K 1
M1 Qi xi i 1
接触网技术
例题
软横跨计算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7 软横跨预制
(2) 软横跨预制方法:图解法、实测法、抛物线法、负载模拟法、负载
计算法。
1)抛物线法:把接触悬挂的集中负载,看成是均布负载,当成是悬链 线,用抛物线计算公式计算。
2)图解法:将已知的数据按一定比例,绘在坐标纸上,然后 用曲 线尺寸描绘横向承力索的悬线,在吊弦固定点外,将悬线和上 部定位索间引垂线即得吊弦长度。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5 软横跨计算的基本步骤
软横跨预制计算步骤:
(1) 现场实测相关基础计算数据; (2) 计算各悬挂点负载; (3) 确定横向承力索的最低点和张力大小; (4) 计算吊弦、横承力索及上下部固定绳的长度 ; (5) 校验计算结果;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6、软横跨支柱负载计算
求出横承力索、上部固定绳、下部固定绳对软横跨支柱的 作用力,然后根据装配尺寸求各力力矩。
接触网技术
2、节点8、9、13
节点8用于软横跨上、下行正线股 道间、不同供电分区间的电分段绝缘。 节点9的安装结构多用于跨越中间站台 时,为了保证车站工作人员以及旅客 生命财产安全,下部固定绳在跨越中 间站台时将两端用绝缘子串隔开,正 对中间站台上方的下部固定绳形成一 个无电区,即中性区。节点13和节点9 结构一样,只是节点13在横向承力索 以及上部固定绳上也用绝缘子串隔开 。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2 软横跨计算的一般原则
(1) 只考虑支柱可能出现的最危险情况; (2) 纵向悬挂及软横跨节点的垂直负荷由横向承力索承担; (3) 纵向承力索的水平负载由上部固定绳承担;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2 软横跨计算的一般原则
(4) 接触线的水平负载由下部固定绳承担; (5) 假设所有水平负载均朝向一个方向,以便算出最大值状态; (6) 软横跨跨越六股道或承受六组以上接触悬挂时采用双横承力索。
接触网技术
现场实测参数
软横跨计算
软横跨预制一般应具有以下原始数据: 侧面限界CX1、CX2;
横向跨距L; 横向承力索最低点至两悬挂点的水平距离l1、l2;
支柱斜率δ1、δ2(mm/m); 支柱偏移距离dl、d2,其中d1=H1δ1、 d2=H2δ2;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现场实测参数 软横跨预制一般应具有以下原始数据:
m1、m2…为已知条件。
接触网技术
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和总长
软横跨计算
接触网技术
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和总长
软横跨计算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求横向承力索分段源自度和总长接触网技术软横跨计算
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和总长
接触网技术
例题:
若Y=0,该软横跨有两个最低点,除判定点外,其左边悬挂点也 是最低点;
若Y=QK,该软横跨有两个最低点,除判定点外,其右边悬挂点 也是最低点。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和总长
安装结构参数包括: 各悬挂点吊弦长度、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横向承力索总长
度、上下部固定绳长度。 求横承力索长度采用的是折线法,其必须的条件是a1、a2…、
n
M 2 Qi xi1 ik 1
软横跨计算
f1 H1 H1s S1 Cmin 100
f 2 H 2 H 2s S2 Cmin 100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4) 求上下部固定绳的水平张力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支柱容量计算
软横跨计算
接触网技术
例题
软横跨计算
Y M1 f2 M 2 f1 l1 f 2 l2 f1
确定最短吊弦位置
有两种方法: 分界力
法
试探法
K 1
M1 Qi xi i 1
n
M 2
Qi xi1
i k 1
求出分界力Y后,可利用Y值的正、负来校验最低点的判定 是否正确。当0≤Y≤QK时,则原判定正确;若Y<0,则说明最低 点应向左移(需要重新验算);若Y>QK则说明最低点应向右移 (需要重新验算);
接触网技术
4、节点 6、7
节点6、7相当 于道岔定位柱的定 位装配,它所定位 的两组悬挂均为工 作支,两根接触线 的高度基本一致。 节点6相当于L型道 岔定位柱安装,节 点7相当于LY型道 岔定位柱安装。
接触网技术
4、节点 6、7
节点6、7相当 于道岔定位柱的定 位装配,它所定位 的两组悬挂均为工 作支,两根接触线 的高度基本一致。 节点6相当于L型道 岔定位柱安装,节 点7相当于LY型道 岔定位柱安装。
接触网技术
3、节点 5
5
节点5相当于一 个一般中间柱装置, 在整个站场软横跨 定位中,采用最普 遍的是节点5。
接触网技术
4、节点 6、7
节点6、7相当 于道岔定位柱的定 位装配,它所定位 的两组悬挂均为工 作支,两根接触线 的高度基本一致。 节点6相当于L型道 岔定位柱安装,节 点7相当于LY型道 岔定位柱安装。
接触网技术
(1) 求悬挂点的垂直负载
软横跨计算
Qi Gi J i Pi Z i M i
Gi nq0l 纵向接触悬挂分摊到该悬挂点上的垂直负载
Pi
ai
ai1 2
(gh
gx
gs )
软横跨线索分摊到该悬挂点的负载
接触网技术
(1) 求悬挂点的垂直负载
软横跨计算
Qi Gi J i Pi Z i M i
基础面至最高轨面的高差S1、S2;即支柱基础面 (钢筋混凝土支柱由地线孔至轨面)至轨面的垂直 距离,当支柱基础面高出轨面时S为正值,反之为负 值; 横向承力索的弛度f1、f2; 相邻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ai.
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确定并计算各类负载 内容同前面
分界力计算式
1、软横跨
软横跨由站场线路两侧支柱(称为软横跨支柱)和悬挂在支柱上的横 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软横跨直吊弦及支持和连接它们的零件组成。 ●绝缘绝缘软横跨 ●非绝缘软横跨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
普速电气化铁道站场 大多采用软横跨结构
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技术
2、硬横跨
按照定位方式分:吊柱硬横跨、定位索硬横跨
3)实测法: 现场人员利用测量绳就地测量,既在两支柱悬挂点拉 起,再由一端慢慢放松测量绳,使其自然下垂,当测 量绳所形成抛物线的最低点达到规定位置时,则两支 柱间的测量绳长度,即为横向承力索的全长。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7 软横跨预制 (1) 预制内容:确定横向承力索,上下定位绳及吊弦的长度,最
短吊弦位置。 (2) 软横跨预制方法:图解法、实测法、抛物线法、负载模拟法、
接触网技术
5、节点 10
节点10装配形式 与锚段关节中转换柱 的装配相似 。
接触网技术
6、节点 11、12
节点11接触线在此处升高 后与下部固定绳之间垂直距离 h = H '− (H + 200),节点12接 触线在此处升高后,与下部固 定绳之间垂直距离 h = H '− (H + 430) ,其中为下部固定绳距轨 平面(或轨平面连线中心)的 高度。
接触网技术
第八节 软横跨及软横跨计算
学习目标: 1.掌握软横跨、硬横跨基本结构; 2.认识 14 种软横跨节点结构及用途; 3.掌握软横跨预制计算方法;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结构及节点分析
一、概述
多股道接触悬挂通过横向线索悬挂在线路两侧的支柱上的装配方式称为 软横跨。接触悬挂通过金属桁架架设在线路两侧支柱顶上的装配方式称为 硬横跨。
接触网技术
7、节点 14
节点14为站内软横跨处设防串动中心锚结的安装定位方式。
接触网技术
7、节点 14
节点14为站内软横跨 处设防串动中心锚结的安 装定位方式。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1 软横跨的计算内容
(1) 软横跨支柱负载计算 完成软横跨支柱的选型或容量校验。
(2) 软横跨预制计算 完成软横跨结构尺寸计算,包括横承力索、上部固定绳、下 部固定绳、吊弦的长度计算。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3 软横跨计算所需资料
(1) 气象资料:最大风速、覆冰厚度、最低温度; (2) 线路资料:股道数、股道间距、曲线半径、跨距; (3) 线索资料:线材、截面积等; (4) 软横跨节点形式及分布。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4 现场实测数据和计算数据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5 软横跨计算的基本步骤
垂直负载: 软横跨线索自重,纵向悬挂自重、节点重,覆冰重等。
水平负载: 横承力索的水平力、上下固定绳的水平力(包括纵向悬挂 的曲线力、风负载、下锚分力等)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横向承力索水平张力的求法
(1) 求悬挂点的垂直负载 (2) 求横向承力索的最低点 (试探法) (3) 求横承力索的张力 (4) 求上下部固定绳的水平张力
接触网技术
2、硬横跨
按照定位方式分:吊柱硬横跨、定位索硬横跨
接触网技术
支柱
硬横梁
站
区
硬
横
跨
吊柱
接触网技术
二、软横跨节点
软横跨节点是指软横跨所跨越线路的装配形式。为了设计及施工的方便, 把软横跨各种装配形式经过归纳综合,制定了14种节点类型,其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接触网技术
1、节点
1、2、3、4
软横跨支柱校验或选型计算步骤:
(1) 根据设计平面图确定软横跨的基本布局,并给出相关基础设 计参数; (2) 计算各悬挂点负载; (3)确定横向承力索的最低点和张力大小; (4) 考虑松边张力,计算上下部固定绳的张力大小; (5) 确定线索的安装高度; (6) 计算支柱工作力矩 (7) 考虑安全系数,选择支柱型号。
负载计算法。 中国采用的是负载计算法 以实际悬挂的标准形式为依据,以实际负载为计算条件, 以安装后的受力状态为前提,由负载计算转化为结构尺寸 计算的方法。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7 软横跨预制
(3) 负载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现场测量各实际参数; 确定并计算各类负载 ; 确定最短吊弦位置; 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和总长; 求上下部固定绳长度; 结果校验。
接触网技术
节点3、4适用于地面以 上12m的钢筋混凝土柱
接触网技术
2、节点8、9、13
节点8用于软横跨上、 下行正线股道间、不同供电 分区间的电分段绝缘。节点 9的安装结构多用于跨越中 间站台时,为了保证车站工 作人员以及旅客生命财产安 全,下部固定绳在跨越中间 站台时将两端用绝缘子串隔 开,正对中间站台上方的下 部固定绳形成一个无电区, 即中性区。节点13和节点9 结构一样,只是节点13在横 向承力索以及上部固定绳上 也用绝缘子串隔开 。
左侧绝缘子
Zi
ai
x .Z
ai
右侧绝缘子
Zi
ai1 x .Z a i 1
Mi
为中心锚结或下锚支在该悬挂点产生的垂直负载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2) 求横向承力索的最低点 (试探法)
接触网技术
(3) 求横承力索的张力
Th
M 2l1 l1 f 2
M 1l2 l2 f1
K 1
M1 Qi xi i 1
接触网技术
例题
软横跨计算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7 软横跨预制
(2) 软横跨预制方法:图解法、实测法、抛物线法、负载模拟法、负载
计算法。
1)抛物线法:把接触悬挂的集中负载,看成是均布负载,当成是悬链 线,用抛物线计算公式计算。
2)图解法:将已知的数据按一定比例,绘在坐标纸上,然后 用曲 线尺寸描绘横向承力索的悬线,在吊弦固定点外,将悬线和上 部定位索间引垂线即得吊弦长度。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5 软横跨计算的基本步骤
软横跨预制计算步骤:
(1) 现场实测相关基础计算数据; (2) 计算各悬挂点负载; (3) 确定横向承力索的最低点和张力大小; (4) 计算吊弦、横承力索及上下部固定绳的长度 ; (5) 校验计算结果;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6、软横跨支柱负载计算
求出横承力索、上部固定绳、下部固定绳对软横跨支柱的 作用力,然后根据装配尺寸求各力力矩。
接触网技术
2、节点8、9、13
节点8用于软横跨上、下行正线股 道间、不同供电分区间的电分段绝缘。 节点9的安装结构多用于跨越中间站台 时,为了保证车站工作人员以及旅客 生命财产安全,下部固定绳在跨越中 间站台时将两端用绝缘子串隔开,正 对中间站台上方的下部固定绳形成一 个无电区,即中性区。节点13和节点9 结构一样,只是节点13在横向承力索 以及上部固定绳上也用绝缘子串隔开 。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2 软横跨计算的一般原则
(1) 只考虑支柱可能出现的最危险情况; (2) 纵向悬挂及软横跨节点的垂直负荷由横向承力索承担; (3) 纵向承力索的水平负载由上部固定绳承担;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2 软横跨计算的一般原则
(4) 接触线的水平负载由下部固定绳承担; (5) 假设所有水平负载均朝向一个方向,以便算出最大值状态; (6) 软横跨跨越六股道或承受六组以上接触悬挂时采用双横承力索。
接触网技术
现场实测参数
软横跨计算
软横跨预制一般应具有以下原始数据: 侧面限界CX1、CX2;
横向跨距L; 横向承力索最低点至两悬挂点的水平距离l1、l2;
支柱斜率δ1、δ2(mm/m); 支柱偏移距离dl、d2,其中d1=H1δ1、 d2=H2δ2;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现场实测参数 软横跨预制一般应具有以下原始数据:
m1、m2…为已知条件。
接触网技术
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和总长
软横跨计算
接触网技术
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和总长
软横跨计算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求横向承力索分段源自度和总长接触网技术软横跨计算
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和总长
接触网技术
例题:
若Y=0,该软横跨有两个最低点,除判定点外,其左边悬挂点也 是最低点;
若Y=QK,该软横跨有两个最低点,除判定点外,其右边悬挂点 也是最低点。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和总长
安装结构参数包括: 各悬挂点吊弦长度、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横向承力索总长
度、上下部固定绳长度。 求横承力索长度采用的是折线法,其必须的条件是a1、a2…、
n
M 2 Qi xi1 ik 1
软横跨计算
f1 H1 H1s S1 Cmin 100
f 2 H 2 H 2s S2 Cmin 100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4) 求上下部固定绳的水平张力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支柱容量计算
软横跨计算
接触网技术
例题
软横跨计算
Y M1 f2 M 2 f1 l1 f 2 l2 f1
确定最短吊弦位置
有两种方法: 分界力
法
试探法
K 1
M1 Qi xi i 1
n
M 2
Qi xi1
i k 1
求出分界力Y后,可利用Y值的正、负来校验最低点的判定 是否正确。当0≤Y≤QK时,则原判定正确;若Y<0,则说明最低 点应向左移(需要重新验算);若Y>QK则说明最低点应向右移 (需要重新验算);
接触网技术
4、节点 6、7
节点6、7相当 于道岔定位柱的定 位装配,它所定位 的两组悬挂均为工 作支,两根接触线 的高度基本一致。 节点6相当于L型道 岔定位柱安装,节 点7相当于LY型道 岔定位柱安装。
接触网技术
4、节点 6、7
节点6、7相当 于道岔定位柱的定 位装配,它所定位 的两组悬挂均为工 作支,两根接触线 的高度基本一致。 节点6相当于L型道 岔定位柱安装,节 点7相当于LY型道 岔定位柱安装。
接触网技术
3、节点 5
5
节点5相当于一 个一般中间柱装置, 在整个站场软横跨 定位中,采用最普 遍的是节点5。
接触网技术
4、节点 6、7
节点6、7相当 于道岔定位柱的定 位装配,它所定位 的两组悬挂均为工 作支,两根接触线 的高度基本一致。 节点6相当于L型道 岔定位柱安装,节 点7相当于LY型道 岔定位柱安装。
接触网技术
(1) 求悬挂点的垂直负载
软横跨计算
Qi Gi J i Pi Z i M i
Gi nq0l 纵向接触悬挂分摊到该悬挂点上的垂直负载
Pi
ai
ai1 2
(gh
gx
gs )
软横跨线索分摊到该悬挂点的负载
接触网技术
(1) 求悬挂点的垂直负载
软横跨计算
Qi Gi J i Pi Z i M i
基础面至最高轨面的高差S1、S2;即支柱基础面 (钢筋混凝土支柱由地线孔至轨面)至轨面的垂直 距离,当支柱基础面高出轨面时S为正值,反之为负 值; 横向承力索的弛度f1、f2; 相邻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ai.
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确定并计算各类负载 内容同前面
分界力计算式
1、软横跨
软横跨由站场线路两侧支柱(称为软横跨支柱)和悬挂在支柱上的横 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软横跨直吊弦及支持和连接它们的零件组成。 ●绝缘绝缘软横跨 ●非绝缘软横跨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
普速电气化铁道站场 大多采用软横跨结构
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技术
2、硬横跨
按照定位方式分:吊柱硬横跨、定位索硬横跨
3)实测法: 现场人员利用测量绳就地测量,既在两支柱悬挂点拉 起,再由一端慢慢放松测量绳,使其自然下垂,当测 量绳所形成抛物线的最低点达到规定位置时,则两支 柱间的测量绳长度,即为横向承力索的全长。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7 软横跨预制 (1) 预制内容:确定横向承力索,上下定位绳及吊弦的长度,最
短吊弦位置。 (2) 软横跨预制方法:图解法、实测法、抛物线法、负载模拟法、
接触网技术
5、节点 10
节点10装配形式 与锚段关节中转换柱 的装配相似 。
接触网技术
6、节点 11、12
节点11接触线在此处升高 后与下部固定绳之间垂直距离 h = H '− (H + 200),节点12接 触线在此处升高后,与下部固 定绳之间垂直距离 h = H '− (H + 430) ,其中为下部固定绳距轨 平面(或轨平面连线中心)的 高度。
接触网技术
第八节 软横跨及软横跨计算
学习目标: 1.掌握软横跨、硬横跨基本结构; 2.认识 14 种软横跨节点结构及用途; 3.掌握软横跨预制计算方法;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结构及节点分析
一、概述
多股道接触悬挂通过横向线索悬挂在线路两侧的支柱上的装配方式称为 软横跨。接触悬挂通过金属桁架架设在线路两侧支柱顶上的装配方式称为 硬横跨。
接触网技术
7、节点 14
节点14为站内软横跨处设防串动中心锚结的安装定位方式。
接触网技术
7、节点 14
节点14为站内软横跨 处设防串动中心锚结的安 装定位方式。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1 软横跨的计算内容
(1) 软横跨支柱负载计算 完成软横跨支柱的选型或容量校验。
(2) 软横跨预制计算 完成软横跨结构尺寸计算,包括横承力索、上部固定绳、下 部固定绳、吊弦的长度计算。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3 软横跨计算所需资料
(1) 气象资料:最大风速、覆冰厚度、最低温度; (2) 线路资料:股道数、股道间距、曲线半径、跨距; (3) 线索资料:线材、截面积等; (4) 软横跨节点形式及分布。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4 现场实测数据和计算数据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5 软横跨计算的基本步骤
垂直负载: 软横跨线索自重,纵向悬挂自重、节点重,覆冰重等。
水平负载: 横承力索的水平力、上下固定绳的水平力(包括纵向悬挂 的曲线力、风负载、下锚分力等)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横向承力索水平张力的求法
(1) 求悬挂点的垂直负载 (2) 求横向承力索的最低点 (试探法) (3) 求横承力索的张力 (4) 求上下部固定绳的水平张力
接触网技术
2、硬横跨
按照定位方式分:吊柱硬横跨、定位索硬横跨
接触网技术
支柱
硬横梁
站
区
硬
横
跨
吊柱
接触网技术
二、软横跨节点
软横跨节点是指软横跨所跨越线路的装配形式。为了设计及施工的方便, 把软横跨各种装配形式经过归纳综合,制定了14种节点类型,其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接触网技术
1、节点
1、2、3、4
软横跨支柱校验或选型计算步骤:
(1) 根据设计平面图确定软横跨的基本布局,并给出相关基础设 计参数; (2) 计算各悬挂点负载; (3)确定横向承力索的最低点和张力大小; (4) 考虑松边张力,计算上下部固定绳的张力大小; (5) 确定线索的安装高度; (6) 计算支柱工作力矩 (7) 考虑安全系数,选择支柱型号。
负载计算法。 中国采用的是负载计算法 以实际悬挂的标准形式为依据,以实际负载为计算条件, 以安装后的受力状态为前提,由负载计算转化为结构尺寸 计算的方法。
接触网技术
软横跨计算
7 软横跨预制
(3) 负载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现场测量各实际参数; 确定并计算各类负载 ; 确定最短吊弦位置; 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和总长; 求上下部固定绳长度; 结果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