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沟通技巧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学生:詹求聪
学号:20110603310062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11级市场营销(2)班
指导老师:郭琦
完成日期:2013年11月12日
摘要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本文着重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先分别介绍了非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再从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差异来论述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对非语言行为之间的文化差异的了解,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跨文化交际;作用;差异
一、跨文化交际
(一)定义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二)研究必要性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脑的普及和国际互联网的诞生,使人类的生活形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突破了以往生活功能空间的限制,人和人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被拉近了,巨大的地球被压缩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人们可以像村民在小村子里一样,随时、随地地串门、聚会、交往、沟通。
与此同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日益加速。经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命脉,围绕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民族、地区之间在政治、文化、科技、贸易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这种交往可以表现为合作、援助,也可以表现为交涉、我选,乃至于冲突、战争。事实表明,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交往,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大家必须沟通,需要接触、会晤、谈判、协商、讨论,这就是外交舞台特别精彩的根本原因。所以这些所谓的“外交”都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社会习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语用规则,这些因素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潜在的障碍、低效率的沟通、相互间的误解以及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都会给人类带来不必要的灾难。
二、非语言交际
(一)定义
非语言交际是指语言行为之外的所有的交际行为,对此,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Zdenek Salzman 认为:所谓非语言交际,从字面来说,就是指一切以非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方式完成的信息的传播。LarryA. Samo-var认为:非语言交际包括由交际者双方及其利用环境所产生的交际设定中所有非语言刺激,以及对交际者和接受者产生的潜在信息价值。也有中方学者提出:交际双方使用各种非语言形式的身体行为、特征和本能组织、传递信息,表达特定语意的过程。总之,在语言交际中,除说出的话语以外的所有表达形式都属非语言范畴,它同语言表达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
(二)特点
1.非言语行为具有多义性
许多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或地区有多种不同的、而且时常是相互对立的含义。如果对这种现象知道的太少,置身于不同文化之中,便很容易感到困惑并产生误解。例如:“叩太阳穴”这一手势即作为“坏头脑”,又可作为“好脑袋”的象征,因此导致“愚蠢”和“聪明”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含义。
而非语言交际中尽管也有许多类似符号的表意但却是非语言性的。例如,拇指和食指合拢,其余三指伸直,这个动作在英美文化圈内是“很好”、“没问题”的意思,在我国是“三”的意思,但是在有的拉美国家却是亵渎的动作。
2.非语言交际具有非结构性
非语言交际没有正式的结构或规定的模式,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是无意识的,无章可循的。要正确的理解非语言交际行为往往需要综合分析周围的情况而定,同样的非语言行为在不同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例如,人们会因悲伤、愤怒、激动、高兴而哭泣。又比如,一个人用拳头打另一个人,即可以是表示愤怒,也可以表示亲昵的关系。
3.非语言交际具有连续性
非语言交际具有连续性,连绵不断,譬如,在激烈的讨论之后,也许不再开口,保持沉默,语言交际中断或停止,但是冷眼凝视、怒目相看的面目表情却是在传递着许多的信息。还有就是一个人走进一个房间,不论他是否自觉,都在不断的进行非语言交际。他的衣着、举止、表情都在不断地传递某种信息。也就是
说只要他人或你自己感觉到你的身体、面部和自身的存在,非语言交际的可能性就存在。
4.非语言交际具有固有性
非语言交际是人类的本能,例如,哭笑以及一部分表情,有些手段则是后天习得的,例如一些手势、姿势、副语言手段、服饰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等。虽然人们通过观察和强化学习到了许多非语言交流的方法,但是几乎无人教过人们非语言交流的技巧,没有人教小孩如何笑,但婴儿以内感笑来表示满足。观察一下异国他乡的游客,当他们后天尚未能用当地的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他们总会本能的借助于自身固有的非语言交际技巧,例如手势,去寻找食物、住处、进行简单必要的交际活动。这说明人生来就具备基本的非语言本能,非语言交际是人类天生固有的。但是,许多非语言交际的具体含义是后天习得的,例如,婴儿用笑来表示满足,可能是生来具备的本能,而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反对则都是后天习得的。
(三)种类
1.体态语
体态语又称为身体语言,包括基本姿态(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微笑、体触等)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如面部动作、眼神、手势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
2.副语言
语言学文献中的副语言往往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副语言指的是超音段音位学中的韵律特征(如语调、重音等)、突发性特征(如说话时的笑声、哭泣声等)以及次要发音(如圆辱化音、鼻化音等)。这些特征可以表明说话人的态度、社会地位及其它意义。广义的副语言不仅包括上述的狭义副语言特征,而且包括一些非声特征,如面部表情、视觉接触、体态、手势、谈话时双方的距离等。而狭义的副语言常常被称为副语言特征。
3.客体语
客体语包括衣着饰物个人用品等的交际作用及其提供的交际信息。
4.环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