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重心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及新经济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9
學習重心: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及新經濟政策
漢室與匈奴的關係
漢時匈奴有二十四個部落的結盟,勢力範圍達一千五百里,自東北至於青海。公元前二百年,他們號稱以三十萬騎兵圍困劉邦於今日之山西。這數字可能誇大,但在重要戰役裡他們不難動員十萬之眾投入戰鬥。征伐匈奴時漢武帝親自作全般謀劃。他決定用兵的次序,分配每一路的軍力,而每一次戰役可多至十萬騎兵參加。支援的步兵及後勤部隊又再多出數倍,所以每次用兵,可以多達五十萬人。
漢室與諸侯王的關係
因社會經濟復蘇,對上層統治階級的影響,最先是諸侯王的驕縱,小者荒淫越法,大者睽孤橫逆,橫逆最厲害的是吳。諸侯王驕縱之勢既成,中央想守寬簡之政也不可能。吳王濞招天下亡命之徒鑄錢,淮南王長收聚漢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攬四方豪傑。此外,如趙王彭祖,讓商人獨買商品以專其利,收入多於國經租稅,而貴族與商人,聲氣互通,相為消長。這些情況皆足以動搖政局。
探討問題建議():漢武帝為何要獨尊儒術?這與他實施的政策有什麼關係?
3 / 19
建議討論問題:
1.據資料一、二,漢朝在對內及對外要面對什麼問題?這些問題的嚴重程度如何?漢
初用以管治的黃老思想為什麼不能解決這些問題?
2.這些內外的問題對漢王朝的統治構成什麼不利因素?這些情況是否漢初的統治(高
祖至景帝)政策造成?
3.你認為中央政府需要在權力上有什麼調節,才能徹底解決這兩個問題?為什麼?
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
言極諫之士。丞相綰奏:「所舉賢良或治申(不害)、商(鞅)、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皆請罷。」奏可。
諸侯王國的相,都要推薦品德好、威望高,又敢於直言進諫的人才。丞相衛綰上奏:「已經推薦上來的賢良之士或提倡申(不害)、商(鞅)、韓非、蘇秦、張儀學說的,擾亂國政,請全都廢除。」武帝批准了這一建議。
引自班固:《漢書‧武帝紀》(北京:中華書局,年),頁。
冬,十月,(武帝)詔舉賢良方正言極諫之士,上(武帝)親察問以古今治道,對策
百餘人。廣川董仲舒對曰:「道者,所繇(由)適(達到)於治道之路,仁、義、禮、樂,皆其具也。……至秦則不然,師(學習)申、商之法,行韓非之說……是以刑
者甚眾,死者相望,而姦不息。」
著古往今來治理天下的「道」,進行考試。參加考試的有一百多人。廣川人董仲舒在回答說:「所謂的『道』,是指由此而達到天下大治的道路,仁、義、禮、樂都是推行『道』的具體方法……到秦代則相反,學習申不害、商鞅的法令,實行韓非的學說……所以受刑的人眾多,死者亦不少,但違法之事並沒有停息。」
引自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九〉(香港:中華書局,年),頁。
5 / 19
建議討論問題:
1.根據你的認識,儒、道、法三家思想,哪一派最適合應付漢武帝時期所面對的問題?
為什麼?
2.綜合資料三、四,武帝要排斥的是哪些家派的思想?為什麼?怎見得武帝要拔擢的
是儒生?
7 / 19
儒家在武帝獨尊前的發展概況 秦始皇統一後,儒者仍有相當地位,如設有博士官,其職掌是「通古今,承問對」。從焚書以後到漢初,儒家之學並未斷絕,老師宿儒如伏生傳《尚書》,齊、魯、韓三家傳《詩》
,田何傳《易》等。文、景之時,漢廷置博士官七十餘人,其中以儒經博士最多。而在政治上,儒生的影響力亦很大,例如陸賈.嘗為高祖說詩書,教以高祖「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的道理;叔孫通為高祖制作朝廷禮議,確定君臣之間應有的禮節。文帝時,賈誼力陳秦政之失,又批評黃老治術,警策文帝應以儒家仁義之道施行統治;景帝又用晁錯之議,一面重農抑商,一面削弱藩侯,強化君權。
陰陽五行化的儒家思想 漢朝的儒家已滲入了陰陽家的思想,他們專講金、木、水、火、土五種作用的相生相勀,與五德運行的關係,以為自然界和人世一切現象,都是由這五種作用推演而來。他們從自然界的作用推演到人類社會的現象,以為凡是有德的帝王出世,自然界必先有一種表象,而國家有甚麼變故,或災難的來臨,自然界也必先有一種象徵。他們以為天人相應,天人相通,所以政治教化,也需要依時代而變革。如天降符瑞就是說將有聖人受命;而分析這符瑞的形態,論定受命聖人所得到金、木、水、火、土的那一種德,從其所得的德,以更改國家的制度和服色,並為封禪告成。如果遇上災異,那就是說明當代王朝的德已衰微,天命已改,必須禪國讓賢,使新出的聖人受命為王,以減少戰禍,救濟民生。
統一思想
「《春秋》大一統者也,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從矣。」
彼此不同,人們的議論也彼此各異,諸子百家研究的方向不同,意旨也不一樣,所以處在上位的人君不能掌握統一的標準,法令制度多次改變,在下的百姓不知道應當怎樣遵守。臣認為凡是不屬於六藝的科目和孔子學術的學說都一律禁止,不許它們同樣發展。邪僻的學說消失,然後學術的系統可以統一,法令制度就可以明白,人民也知道服從的對象了。
引自班固:《漢書‧董仲舒傳》(北京:中華書局,年),頁。
建議討論問題:
1.綜合資料五、六,帝王怎樣利用學術思想?帝王利用學術思想為他達到什麼目的?
2.試根據資料七的內容分析「大一統」的意思。
9 / 19
養士儲才
「夫不素養士而欲求賢,譬猶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養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學。太
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國之眾,對亡(無)應書者,是
王道往往而絕也。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數考問以盡其才,則
英俊直可得矣。」
才沒有比辦好太學更重要的了,太學是產生賢士的地方,是教化的本源,現在各郡國的人都很多,可是有些郡國還沒有應舉賢良文學策問、作對策的人,這就是因為王道在那裏經常斷絕。臣希望陛下興辦太學,聘請高明的教師來培養天下的士人,經常考問他們而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那麼英俊的人才就可以得到了。
引自班固:《漢書‧董仲舒傳》(北京:中華書局,年),頁。
選士與利祿之途
「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迄於(平帝)元始,百有
餘年,傳業者寖(漸)盛,支葉蕃滋,一書說至百餘萬言,大師眾至千餘人,蓋祿
利之路然也。」
元始年間止,一百多年,傳承學業的人漸多,分枝也增加了,一經解釋到一百多萬字,大師多達一千多人,大概這是獲取利祿的途徑吧。
引自班固:《漢書‧儒林傳贊》(北京:中華書局,年),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