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题:第十章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里加(NH4)2SO4溶液可提纯蛋白质
B.在豆浆中加少量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C.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D.任何结构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都会变成黄色
解析:蛋白质溶液里加(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盐析,而提纯蛋白质需要经过多次盐析才能完成。
所以直接加硫酸铵到蛋白质溶液中并不能达到提纯蛋白质的目的。
豆浆为蛋白质,在其中加少量石膏,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聚。
酶属于蛋白质,在一定温度下,具有很强的催化能力,但温度较高时,由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作用,从而失去了催化活性。
对于蛋白质来说,只有含苯环结构的蛋白质才能与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
答案:B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米饭在嘴中越咀嚼越甜的原因是淀粉水解生成甜味物质
C.油脂、乙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水果因含有酯类物质而具有香味
解析:蛋白质水解首先得到多肽,再进一步水解得到氨基酸,A正确;米饭在嘴中咀嚼时淀粉水解产生有甜味的麦芽糖,这时嘴中有甜味,B正确;水果、花因含有一些天然的酯类物质而具有香味,D正确;乙醇不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C错误。
答案:C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
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C.计算机、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和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都是硅D.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解析:B项乙醇汽油,还是以汽油为主的燃料,汽油不属于再生能源,B项错误;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项错误;明矾只能是使海水中的悬浮颗粒被沉淀,不能使海水得到淡化,D项错误。
答案:A
4.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解析:油脂中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项错误;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乙烯与Br2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项错误;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乙醇、乙酸中的官
能团分别为羟基、羧基,D项错误。
答案: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性二糖
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
D.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解析:天然植物油为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沸点,A错误;蔗糖分子中无醛基,故不具有还原性,B错误;二肽水解时的产物,关键看肽键的位置,同分异构体的二肽水解时的产物也可能相同,C错误;乙醛、氯乙烯中有不饱和双键可以加成聚合,乙二醇中的羟基可以与其他物质的羧基等官能团发生聚合反应,故三种物质均可以做单体,D正确。
答案:D
6.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解析:植物油分子内含有不饱和烃基,分子中有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但葡萄糖是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发生变性、凝固,不能重新溶于水。
答案:B
二、双项选择题
7.(2013·中山统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和苯均为不饱和烃,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C.油脂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Na2SO4或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盐析而分离提纯
解析:苯不仅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且能发生取代反应,但是前者比较困难,后者却比较容易,A正确;葡萄糖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红色沉淀,这是葡萄糖的特征反应,B正确;与酯类似,油脂在酸催化下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是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应该使油脂在碱性溶液(如NaOH或KOH溶液)中发生彻底的水解(或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或钾)盐,高级脂肪酸盐常用于生产肥皂,C错误;硫酸铜是重金属盐,不能使蛋白质盐析,只能使蛋白质变性,应该选饱和Na2SO4、NaCl、(NH4)2SO4等溶液使蛋白质盐析,以分离提纯蛋白质,D错误。
答案:AB
8.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加入水后沉淀不溶解
B.通常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C.蛋白质的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D.浓HNO3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HNO3和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
解析:浓(NH 4)2SO 4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加水后溶解;酒精消毒是使蛋白质变性失去其活性;蛋白质分子是高分子,粒子直径在1~100 nm ,其水溶液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浓HNO 3使皮肤变黄,是由于浓HNO 3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
答案:BD
三、非选择题
9.中科院蒋锡夔院士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计国桢研究员因在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而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据悉,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曾涉及如下一种有机物。
请根据所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回答问题:
(1)该化合物中,官能团⑦的名称是________,官能团①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分子脱水形成的。
分子结构中含有________个肽键,称为________肽。
(3)写出该化合物水解生成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写出此氨基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
解析:本题属于“起点高,落点低”的新情境题。
观察结构片断可知,①是氨基,⑦是羧基,分子结构中共有③⑤⑥三个肽键,故该物质是四肽,它水解后生成4种氨基酸:H 2NCH 2COOH 、H 2N —CH —COOHCH 3、CH 2—CH —COOHNH 2、
HOOC —CH 2—CH 2—CH —COOHNH 2。
氨基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只发生羧基上的反应而氨基不反应。
答案:(1)羧基 H ·
(2)4 3 四
(3)H 2NCH 2COOH
H 2NCH 2COOH +NaOH ―→H 2NCH 2COONa +H 2O
(或另外三种氨基酸及对应的反应式)
10.(2013·揭阳模拟)科学家发现某药物M 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在人体内能释放出一种“信使分子”D ,并阐明了D 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
为此他们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M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由C 、H 、O 、N 四种元素组成,C 、H 、N 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18.50%。
则M 的分子式是________。
D 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D 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油酸甘油酯A 经下列途径可得到M 。
A ①
脂肪酸B ――→②M 图中②的提示:
C 2H 5OH +HO —NO 2――→浓硫酸C 2H 5O —NO 2+H 2O
硝酸 硝酸乙酯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是B 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写出C 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化合物M 中N(C) N(H) N(N) N(O)=15.86%12 2.20%118.50%1463.44%16
=3539;又因M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则M 的分子式为C 3H 5N 3O 9。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且为双原子分子,则D 的分子式为NO 。
(2)油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油酸,甘油与HNO 3发生信息中的反应生成CHONO 2CH 2ONO 2CH 2ONO 2。
(3)甘油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甘油中的—OH 只要与1 mol CH 3COOH 酯化其相对分子质量即增加42。
由生成物的相对分
子质量可知1 mol 甘油消耗乙酸的物质的量为134-9242
mol =1 mol ,生成物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CHOHCH 2OOCCH 3CH 2OH 或CHOOCCH 3CH 2OHCH 2OH 。
答案:(1)C 3H 5N 3O 9 NO
(2)CC 17H 33COOHCC 17H 33COOH 2CC 17H 33COOH 2+3H 2O ――→H 2SO 43C 17H 33COOH +
CHOHCH 2OHCH 2OH
CHOHCH 2OHCH 2OH +3HNO 3――→浓H 2SO 4△
CHONO 2CH 2ONO 2CH 2ONO 2+3H 2O (3)CHOHCH 2OOCCH 3CH 2OH 或CHOOCCH 3CH 2OHCH 2OH
11
CH 3CCH 3CH 3CH 2CH 2NHCHCONHCHCOOCH 3CH 2CH 2COOH
试根据纽甜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1)纽甜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
(2)在纽甜分子中,除含有CONH 、COO 、苯基外,还含有亚氨基(—NH —)和________,因此该物质既具有________性,又具有________性。
(3)如果将纽甜在一定条件下完全水解(假设生成的产物中没有盐),则含有苯环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如果保持该物质的碳链结构和羧基不变,则含有氨基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含自身1种)共有________种;该类物质可发生________(填反应类型)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1)C 20H 30O 5N 2 (2)—COOH 弱酸 弱碱
(3)CH 2CHNH 2COOH α-氨基-β-苯基丙酸(或苯丙氨酸) 5 缩聚
12.有机物X 是一种香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图中A ~H 均为含氧有机物,A 是人体内的重要营养物质,A 与D 有相同的最简式。
下图是B 的质谱与核磁共振氢谱图。
已知:RCH 2COOH ――→Cl 2/P RCHCOOHCl ;
RCH 2COOH ――→SOCl 2RCH 2COCl(R 是烃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C 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 →F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C 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H 的结构简式为COCH 3CH 3,写出G →H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H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___种,写出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酯类香料X 的分子式为C 13H 16O 3,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和一个3原子环,X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框图知,C 发生银镜反应,说明C 中含有醛基,B 转化成C ,B 能催化氧化成醛,B 可能是醇,A 是人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中学介绍的有机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等,能水解生成醇的营养物质可能是葡萄糖,由B 的质谱与核磁共振氢谱图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且氢原子数之比为32 1。
D 一定含羧基,A 与D 的最简式相同,联系最简式为CH 2O ,乙酸、葡萄糖的最简式相同,所以,A 为葡萄糖。
葡萄糖在酶作用下生成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生成乙酸,由“已知”反应知,乙酸在磷作用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 和氯化氢,故E 为ClCH 2COOH 。
E 与B 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 和水,F 为ClCH 2COOCH 2CH 3。
D 与SOCl 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 ,G 的结构简式为CH 3COCl 。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HOCH 2(CHOH)4CHO ,含有醛基和羟基。
(2)乙醇与氧气反应,在铜或银催化剂作用下,加热生成乙醛。
(3)E 到F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 和水。
(4)银镜反应:
CH 3CHO +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 ↓+H 2O +3NH 3。
(5)H 结构简式已知,比
较H 与甲苯结构知,甲苯与CH 3COCl 发生对位取代,生成H 和氯化氢。
(6)符合条件的H 的同分异构体特点:苯环上含有—CHO 、2个—CH 3,先写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再用醛基分别取代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的苯环上一个氢原子得到同分异构体分别有2种、3种、1种,共6种。
(1个苯环+3个原子环),最多可能是—CH 2COOCH 2CH 3与碳氧双键发生加成、消去反应生三元环(其中,两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