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辨证施治

2、积滞化热证:

本证的特点:①新积化热者,发病急,症状重,为热 结胃肠;久积化热者,发病缓慢,症状相对较轻,由 于积热内郁,可内扰心肝、灼伤阴液。②久积化热者, 其病因多为长期挑食、偏食。③久积化热者,常有低 热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口干,或消瘦等症状,应与 阴虚内热证相鉴别。小儿有“积滞潮热”、“食积盗 汗”之证,即是指此,这是由于积滞化热,积热内扰, 迫津外泄所致,在发病和病情上与阴虚潮热盗汗有别。 虽然积滞化热也可灼伤阴液,但终究以积热实证为主。 ④长期袂热内蕴的小儿,也常易患感冒,感冒的特点 为突然高热,且发汗解表之后,常热降而复升,治宜 表里双解。
三、辨证施治

1、乳食停滞证:
1.2、治法:治以消食导滞为主, 1.3、方药:常用方剂有保和丸(神曲、麦芽、 山楂、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和加 味平胃散(厚朴、苍术、大腹皮、甘草、陈皮、 莱菔子、山楂、麦芽、神曲、生姜)。保和丸侧 重消食,加味平胃散侧重导滞。神曲、谷麦芽、 山楂、鸡内金、草果、槟榔等皆消食之品,宜 炒用。一般用法:山楂、草果、神曲可消乳食 肉食,神曲、谷芽可消米食,神曲、麦芽可消 面食,砂仁、草果可消生冷瓜果。

一、概述


新积者,病位在胃肠,病理为有形之乳食停滞。 久积者,病位在脾胃,病理以无形之气滞郁热为 主,兼伤气津。若积滞日久不愈,可进一步导致 脾胃气虚、津液亏耗,而转化成疮,所谓“积久 成疳”即是指此。因此,小儿积滞是包括自初伤 乳食,至成疳之前的整个病理过程阶段的病证。 古代医家把“伤食”(“伤乳”)与“食积”,分 作两个病证来论述,实际上它们只是积滞证的两 个不同阶段,在病理上略有不同而已。
三、辨证施治

1、乳食停滞证:

现代临床很少应用吐法,是因为探吐有一定的 刺激性,患儿不易接受。实际上,如果伤食时 间不长,刚刚起病,过量饮食而致脘腹胀满较 甚,采用吐法效果很好。文中还提示我们,无 论采取何种治法,总以平为期。所谓“以平为 期”,是中病即止,不可过用。因消导、攻伐、 吐下之品,皆尅伐耗正,小儿脾常不足,已伤 于积。若再伤于药,则脾胃功能难以恢复,反 不利于本病的治疗,这是临床治疗中应当高度 重视的。积滞消除之后,宜调理脾胃善后。
三、辨证施治

1、乳食停滞证:

治疗乳食积滞,古人的认识十分精辟。如《幼科类 萃· 伤积门》云:“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 其次莫若消导,稍重则攻化,尤重则或吐或下,以平 为期。”文中提到损谷、消导、攻化、吐下诸法,笔 者认为均可用于临床。所谓“损谷”,即是减食。伤 食积滞者,首先就应控制饮食或禁食,有利于治疗。 若伤食轻者。还可达到“损谷即愈”的治疗效果。吐、 下二法,是仲景治疗“宿食”的主要治法,食积在上 部者,可用吐法,如瓜蒂散(瓜蒂、赤小豆、豆豉);或 刺激咽喉探吐法。
二、病因病机


2.脾虚夹积:若禀赋不足,脾胃素虚;或病后失 调,脾气亏虚;或过用寒凉攻伐之品,致脾胃虚 寒,腐熟运化不及,乳食稍有增加,即停滞不化, 而成积滞。此即《诸病源候论· 小儿杂病诸候· 宿 食不消候》所言:“宿食不消由脏气虚弱,寒气 在于脾胃之间,故使谷不化也,宿谷未消,新谷 又入,脾气既弱,故不能磨之。” 若积久不消,迁延失治,则可进一步损伤脾胃, 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营养及生长发育障碍,形体 日渐消瘦而转为疳证。 .
二、病因病机

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为乳食不节,伤及 脾胃,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或脾胃虚弱, 腐熟运化不及,乳食停滞不化。其病位在 脾胃,基本病理改变为乳食停聚中脘,积 而不化,气滞不行。
二、病因病机

1.乳食内积:小儿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 若调护失宜,喂养不当,则易为乳食所伤。伤于 乳者,多因哺乳不节,过急过量,冷热不调;伤 于食者,多由饮食喂养不当,偏食嗜食,暴饮暴 食,或过食膏粱厚味,煎炸炙赙,或贪食生冷、 坚硬难化之物,或添加辅食过多过快。盖胃主受 纳,为水谷之海,其气主降;脾主运化,为生化 之源,其气主升。若乳食不节,脾胃受损,受纳 运化失职,升降失调,宿食停聚,积而不化,则 成积滞。正如《证治准绳· 幼科· 宿食》所说: “小儿宿食不消者,胃纳水谷而脾化之,儿幼不 知撙节,胃之所纳,脾气不足以胜之,故不消 也。”伤于乳者,为乳积;伤于食者,则为食积。

三、辨证施治

1、乳食停滞证:

1.1、辨证要点:症见不思乳食,甚则厌食恶食,腹部 胀痛拒按,呕吐酸腐,大便稀泻酸臭,多夹不消化乳 食及泡沫,且往往腹痛欲便,泻后痛减,烦吵不安, 或伴发热,舌苔厚腻而浊,脉滑实有力,指纹粗滞。 伤于乳者几多见于哺乳婴儿,近日有乳哺不节史,除 上述症状外,呕吐物为乳块酸腐,口中有乳酸味,大 便夹杂奶瓣,气味酸臭。伤于食者,多为断奶以后的 小儿或人工喂养的婴儿,近日有饮食不节史,或多食 肥甘生冷,或多食喜食之物,或多食营养滋补品,过 量伤食,呕吐物为伤食之物,气味酸嫂,泻物也为该 食物不消化残渣。
三、辨证施治

3、脾虚夹滞证:

本证的特点:①本证为虚实夹杂之证,临证宜辨其虚 实偏胜。偏于脾胃气虚者,神疲纳少,面色不华,唇 舌淡白,大便塘薄之症较为明显;若脾胃虚寒,则形 寒气弱,四肢不温,大便水谷不化,脉象沉细而弱。 偏于实证者,积滞内停之症状如腹胀腹痛、呕吐酸腐、 大便乳食不化较为明显。②本证的来源有二:一是积 滞日久损伤脾胃,可称为积滞伤脾,先有积滞后致脾 虚,由实转虚;二是素体脾虚,或病后脾虚,运化无 力,再伤乳食而致积滞,由虚转实。因此,本证既可 见于积滞后期,也可见于积滞初期。
三、辨证施治

积滞证的治疗,首先分清虚实。实者去积为要, 积去则正安,脾胃得以健运;但去积之品无论消 导推荡皆尅伐伤正,在治疗时应注意攻不伤正。 虚者健脾为主,张洁古云:“养正则积自除。” 这里的养正就是健运脾胃,助运为要,在用药时 注意补不碍滞。因此,
治疗小儿积滞,要特别注意把握虚实消长、轻重 缓急,不可喜补而恶攻,也不可喜攻而恶补。在 积滞消除之后,宜调理脾胃以善后。
三、辨证施治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积滞的辨证重在虚实之辨。新积之证, 以实证为主,属食滞内停;积滞较久,以 积滞化热和积滞伤脾为主,为虚实夹杂, 或实多虚少,或实少虚多。也有部分患儿, 因素体脾虚,或病后脾虚,运化失职,再 伤于乳食,而致积滞者,则在初病之时也 属虚实夹杂。实证主要为食积、气滞、化 热;虚证主要为脾胃气虚和伤津。积滞的 治疗,应视其虚实,分别轻重缓急而治之。
三、辨证施治

3、脾虚夹滞证:

脾虚夹滞为虚实夹杂,宜消补兼施,当辨虚实 多少施治。健脾补虚不可甘厚壅中,而应运脾 为主,脾运则健,才能消谷磨积。若脾胃虚寒, 则宜用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炙草)加砂 仁、陈皮之类温中醒脾。
三、辨证施治

3、脾虚夹滞证:


3.2、治法:治以健脾助运、消食导滞。
3.3、方药:虚多实少者,用健脾丸(《医方集解》:人 参、白术、陈皮、枳实、神曲、麦芽、山楂),或人参 启脾丸(《医宗金鉴· 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人参、白术、 茯苓、陈皮、木香、山药、扁豆、谷芽、神曲、炙甘 草)。若虚多实少而兼有化热者,可用肥儿丸《医宗金 鉴· 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人参、白术、茯苓、黄连、 胡黄连、使君子、神曲、麦芽、山楂、甘草、芦荟), 此方还常用于疳积相兼之证。实多虚少者,用木香大 安丸(《医宗金鉴· 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木香、黄连、 陈皮、白术、枳实、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连 翘、砂仁)。
三、辨证施治

1、乳食停滞证:

本证的特点是:①为新积之证,有明显的近日 乳食所伤病史。包症状特点为有形乳食塑积, 阻滞气机,升降失常。如乳食壅积则腹胀;气 滞不通则腹痛;甚则拒按;胃气上逆则吐;清 浊不分下趋为泻,泻物为不消化乳食残渣;泻 后痛减说明食滞气阻有所通泄。③症状的严重 程度与过食之量多少有关。④若为素体内热偏 胜,或态食热性食物,则可迅速化热,兼见发 热烦躁,大便不通,唇红口干,若舌红苔黄腻, 脉象滑数,指纹红紫而滞,称为新积化热。

三、辨证施治

1、乳食停滞证:

除了消食积之外,行气导滞尤为重要。常用药 有槟榔、莱菔子、枳实、厚朴、木香、陈皮。 若积滞内阻,气机不通,还宜推荡攻下,常用 药如大黄、芒硝、牵牛子、巴豆霜。攻积是为 了护脾,积留则脾困,积去则脾运。因此,治 疗乳食积滞之证,以去积为要,消食导滞是常 用大法,同时也宜视病情轻重缓急,适时配合 行气攻下之法。
三、辨证施治

2、积滞化热证:
2.2、治法:以清热导滞为主。 2.3、方药:若为新积化热,宜在上述乳食停滞 证治法基础上加用清热之品,如黄芩、石膏、 知母、栀子、连翘之类。又因新积化热,往往 热闭胃肠,大便不通,宜用承气汤法通府泄热。 若为久积化热,可用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 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加减, 或用香连导滞汤(青皮、陈皮、厚朴、黄连、甘 草、山楂、神曲、木香、槟榔、大黄、灯心)加 减。
积滞
一、概述

积滞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脾胃病证,由于乳食不 节,多食肥甘生冷,脾胃运化失职,致使乳食内 停,积而不化,阻滞气机,蕴积化热,进而损伤 脾胃。
初伤乳食者,为新积,也称伤乳、伤食,发病急, 病程短,临床表现以不思乳食,甚则厌食恶食, 腹部胀痛拒按,呕吐酸腐,大便不调为主症。食 滞日久,滞而不化而成积者,称为久积,发病缓 渐,病程较长,临床表现以面黄食少,肚腹胀大, 时作腹痛,大便秘结,或泻而不爽,秽臭异常, 或兼低热盗汗、睡眠不宁为主症。
三、辨证施治

2、积滞化热证:

2.1、辨证要点:有急缓暂久之别。发病急,病程短暂, 为新积伤食,迅速化热者,称为新积化热,证如上述。 发病缓慢,病情渐进,由积滞日久化热者,可称为久 积化热。症见面色苍黄,食欲不振,经常腹痛腹胀, 但胀痛不剧,肚腹及手足心灼热,或伴低热盗汗,心 烦性急,易怒好动,睡眠不宁,翻滚不安,喜俯卧, 常梦吃,阶齿磨牙,踢被易惊,口中气臭,大便干结, 秽臭异常,或便下塘稠不爽,小便短黄,口干唇红, 舌红苔黄而腻,脉象滑数,指纹紫滞。日久不愈,可 致消瘦。

三、辨证施治

2、积滞化热证:

二方作用相仿,但枳实导滞丸兼有健脾化湿, 而香连导滞汤侧重于行气导滞。滞热内甚,可 适加胡黄连、连翘、栀子、青黛;若热扰肝经, 可适加夏枯草、龙胆草、芦荟;若潮热盗汗显 著,适加地骨皮、青篙;银柴胡。
三、辨证施治

3、脾虚夹滞证:

3.1、辨证要点:症见面色萎黄,困倦乏力,不 思乳食,食则饱胀,甚或呕吐,大便澹薄,夹 有乳食不化之物,唇舌淡白,舌苔白腻,脉象 沉细,指纹淡红隐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