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礼仪修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古代“仪”有五个含义: • ①法度、准则。《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
以为仪,将以度量天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 使之犹分黑白也。” • ②典范、表率。《荀子·正论》,“上着,下之仪 也。”“仪礼小姐”。 • ③形式、仪式。 《荀子·正论》,“诸夏之国,同服 同仪。”“司仪”,即指掌管、主持仪式的人。 • ④容貌、风度。《诗·大雅·丞民》,“令仪令色,小心 翼翼。”“仪表堂堂”等。 • ⑤礼物。如谢仪,贺仪,奠仪等。
• 同时在送礼和接受礼品时,东西方也存在着差异。西 方人送礼时,总是向受礼人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 我精心为你挑选的礼物,希望你喜欢”,或者说“这 是最好的礼物”之类的话;西方人一般不推辞别人的 礼物,接受礼物时先对送礼者表示感谢,接过礼物后 总是当面拆看礼物,并对礼物赞扬一番。而东方人则 不同,中国人及日本人在送礼时也费尽心机、精心挑 选,但在受礼人面前却总是谦虚而恭敬地说“微薄之 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话。东方人在受礼时, 通常会客气地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 看礼物,惟恐对方因礼物过轻或不尽如人意而难堪, 或显得自己重利轻义,有失礼貌。
护士礼仪修养
雷雨
第一章 绪论
• 礼仪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个民族、一 个国家、一个组织的文明程度。
•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美 好心灵的展现。
• 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和规范的 行为举止,才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美 誉。
第一节 概述
• 礼仪的起源 • 礼仪的概念 • 礼仪的表现 • 礼仪的特点 • 礼仪的原则
• ~\(≧▽≦)/~
“礼仪”=“礼”+“仪”
• 礼:在中国最初指敬奉神明。
• 礼的繁体:“禮”。左边是一个“示”, 形似祭祀的容器,是三条腿的香炉,在 庆祝、祈求丰收的时候使用;右边是一 个“豐”(丰),意思是,烧了香,行 了礼,山上多长麦子,山下多长豆子, 来年才会有好的收成,好的运气。
“礼”,通“履”。
• 下一节
一、礼仪的起源
• 礼仪是在人类繁衍发展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逐渐由习俗演变而来的。
• 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风 俗习惯。
• 人类约定俗成的各种惯例,渐渐变成现 代的礼仪。
礼仪的起源
• 礼仪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社会的原始宗 教祭祀活动。在原始先民的心目中,天 地鬼神是在冥冥之中主宰万物,干预人 类意志的令人敬畏的力量。因此,无论 是耕作、饮食、游乐等,都要先敬拜鬼 神,礼仪也就表现为这种祭祀活动中极 其虔诚而庄严的仪式。
• 履,意为鞋子,穿上后可以不怕荆棘, 更方便走路。但是鞋子大了不行,小了 也不行。因此,“礼”一定要适度,把 握好分寸,正所谓“礼贵从宜,事难泥 古。”(王安石,礼仪要服从便利,办 事不要局限于旧法。)
• 后礼既表示礼貌和秩序,又意味着为表 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
“仪”的含义
• 《说文解字》载:仪,度也。本意指法度、准则、典 范,后引申为礼节、仪式。
3、在礼品馈赠方面
• 在中国,人际交往特别讲究礼数,重视 礼尚往来,往往将礼作为人际交往的媒 介和桥梁。 东方人送礼的名目繁多, 除了重要节日互相拜访需要送礼外,平 时的婚、丧、嫁、娶、生日、提职、加 薪都可以作为送礼的理由。
• 西方礼仪强调交际务实,在讲究礼貌的基础上 力求简洁便利,反对繁文缛节、过分客套造作。 西方人一般不轻易送礼给别人,除非相互之间 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人际关系。在送礼形式上也 比东方人简单得多。一般情况下,他们既不送 过于贵重的礼品,也不送廉价的物品,但却非 常重视礼品的包装,特别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 与艺术品位。
• 《周礼》:又名《周官》,本是一官职 表,后经整理,成为讲述周朝典章制度 的著述。
• 《仪礼》: 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 育家孔子编订,主要记录了战国以前贵 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侧重于规定人 们的行为规范。
• 《礼记》:主要是对古代礼仪的诸多分 支做出具体说明。
• GO ON~
孔子认为:
•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礼仪的起源
• 礼的最初含义就是:供神的仪式,是原 始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自然现 象和各种社会关系的认识的不断变化, 礼逐渐引申为敬意的通称。
礼仪的起源
• 我国被誉为“礼仪之邦”,悠悠五千年 的文明史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 的礼仪规范。
• 中国古代礼制的著名典章有三部:《周 礼》、《仪礼》和《礼记》。统称为 “三礼”。
• 西方礼仪主要指流传于欧洲、北美各国 的礼仪文化。
1、在对待血缘亲情方面
• 东方人非常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血浓于水” 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际关系中最稳定的是 血缘关系。
• 西方人独立意识强,相比较而言,不很重视家 庭血缘关系,而更看重利益关系。他们将责任、 义务分得很清楚,责任必须尽到,义务则完全 取决于实际能力,绝不勉为其难。处处强调个 人拥有的自由,追求个人利益。
按应用范围分成三类:
•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主要是指朋友之间、 家庭成员之间交际中的礼节。
• 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礼仪:主要指各种 职业的行为准则,与职业美学密切联系。
• 外交礼仪:指在对外交往中讲究的各种 礼仪形式。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 东方礼仪主要指中国、日本、朝鲜、泰 国、新加坡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所代表 的具有东方民族特点的礼仪文化。
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论语·颜渊》 • “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
情心,要互相关心,彼此尊重。)
返回
礼仪的起源
• “三礼”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礼制的全 部总和。
• 春秋以后,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古 制逐渐被废除,儒家开始对各类礼节加 以整理。传统礼俗的许多内容与形式大 都由此传递与演变过来,形成了最富有 民族特征的礼仪形式和中国传统文化。
礼仪的概念
• 礼仪最初是指在较大、较隆重的场合, 为表示礼节和敬重而举行的礼宾仪式。
• 礼仪一词在中国最早是典章制度和道德 教化的含义。通常是指在较大或较隆重 的场合,为表示重视、尊重、敬意等所 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仪 和仪式。它是社会交往中,在礼遇规格、 礼宾秩序等方面应遵循的礼貌、礼节的 要求。
2.在表达形式方面
• 西方礼仪强调实用,表达率直、坦诚。东方人 以“让”为礼,凡事都要礼让三分,与西方人 相比,常显得谦逊和含蓄。
• 在面对他人夸奖所采取的态度方面,东、西方 人不相同。面对他人的夸奖,中国人常常会说 “过奖了”、“惭愧”、“我还差得很远”等 字眼,表示自己的谦虚;而西方人面对别人真 诚的赞美或赞扬,往往会用“谢谢”来表示接 受对方的美意。
以为仪,将以度量天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 使之犹分黑白也。” • ②典范、表率。《荀子·正论》,“上着,下之仪 也。”“仪礼小姐”。 • ③形式、仪式。 《荀子·正论》,“诸夏之国,同服 同仪。”“司仪”,即指掌管、主持仪式的人。 • ④容貌、风度。《诗·大雅·丞民》,“令仪令色,小心 翼翼。”“仪表堂堂”等。 • ⑤礼物。如谢仪,贺仪,奠仪等。
• 同时在送礼和接受礼品时,东西方也存在着差异。西 方人送礼时,总是向受礼人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 我精心为你挑选的礼物,希望你喜欢”,或者说“这 是最好的礼物”之类的话;西方人一般不推辞别人的 礼物,接受礼物时先对送礼者表示感谢,接过礼物后 总是当面拆看礼物,并对礼物赞扬一番。而东方人则 不同,中国人及日本人在送礼时也费尽心机、精心挑 选,但在受礼人面前却总是谦虚而恭敬地说“微薄之 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话。东方人在受礼时, 通常会客气地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 看礼物,惟恐对方因礼物过轻或不尽如人意而难堪, 或显得自己重利轻义,有失礼貌。
护士礼仪修养
雷雨
第一章 绪论
• 礼仪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个民族、一 个国家、一个组织的文明程度。
•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美 好心灵的展现。
• 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和规范的 行为举止,才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美 誉。
第一节 概述
• 礼仪的起源 • 礼仪的概念 • 礼仪的表现 • 礼仪的特点 • 礼仪的原则
• ~\(≧▽≦)/~
“礼仪”=“礼”+“仪”
• 礼:在中国最初指敬奉神明。
• 礼的繁体:“禮”。左边是一个“示”, 形似祭祀的容器,是三条腿的香炉,在 庆祝、祈求丰收的时候使用;右边是一 个“豐”(丰),意思是,烧了香,行 了礼,山上多长麦子,山下多长豆子, 来年才会有好的收成,好的运气。
“礼”,通“履”。
• 下一节
一、礼仪的起源
• 礼仪是在人类繁衍发展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逐渐由习俗演变而来的。
• 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风 俗习惯。
• 人类约定俗成的各种惯例,渐渐变成现 代的礼仪。
礼仪的起源
• 礼仪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社会的原始宗 教祭祀活动。在原始先民的心目中,天 地鬼神是在冥冥之中主宰万物,干预人 类意志的令人敬畏的力量。因此,无论 是耕作、饮食、游乐等,都要先敬拜鬼 神,礼仪也就表现为这种祭祀活动中极 其虔诚而庄严的仪式。
• 履,意为鞋子,穿上后可以不怕荆棘, 更方便走路。但是鞋子大了不行,小了 也不行。因此,“礼”一定要适度,把 握好分寸,正所谓“礼贵从宜,事难泥 古。”(王安石,礼仪要服从便利,办 事不要局限于旧法。)
• 后礼既表示礼貌和秩序,又意味着为表 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
“仪”的含义
• 《说文解字》载:仪,度也。本意指法度、准则、典 范,后引申为礼节、仪式。
3、在礼品馈赠方面
• 在中国,人际交往特别讲究礼数,重视 礼尚往来,往往将礼作为人际交往的媒 介和桥梁。 东方人送礼的名目繁多, 除了重要节日互相拜访需要送礼外,平 时的婚、丧、嫁、娶、生日、提职、加 薪都可以作为送礼的理由。
• 西方礼仪强调交际务实,在讲究礼貌的基础上 力求简洁便利,反对繁文缛节、过分客套造作。 西方人一般不轻易送礼给别人,除非相互之间 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人际关系。在送礼形式上也 比东方人简单得多。一般情况下,他们既不送 过于贵重的礼品,也不送廉价的物品,但却非 常重视礼品的包装,特别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 与艺术品位。
• 《周礼》:又名《周官》,本是一官职 表,后经整理,成为讲述周朝典章制度 的著述。
• 《仪礼》: 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 育家孔子编订,主要记录了战国以前贵 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侧重于规定人 们的行为规范。
• 《礼记》:主要是对古代礼仪的诸多分 支做出具体说明。
• GO ON~
孔子认为:
•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礼仪的起源
• 礼的最初含义就是:供神的仪式,是原 始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自然现 象和各种社会关系的认识的不断变化, 礼逐渐引申为敬意的通称。
礼仪的起源
• 我国被誉为“礼仪之邦”,悠悠五千年 的文明史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 的礼仪规范。
• 中国古代礼制的著名典章有三部:《周 礼》、《仪礼》和《礼记》。统称为 “三礼”。
• 西方礼仪主要指流传于欧洲、北美各国 的礼仪文化。
1、在对待血缘亲情方面
• 东方人非常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血浓于水” 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际关系中最稳定的是 血缘关系。
• 西方人独立意识强,相比较而言,不很重视家 庭血缘关系,而更看重利益关系。他们将责任、 义务分得很清楚,责任必须尽到,义务则完全 取决于实际能力,绝不勉为其难。处处强调个 人拥有的自由,追求个人利益。
按应用范围分成三类:
•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主要是指朋友之间、 家庭成员之间交际中的礼节。
• 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礼仪:主要指各种 职业的行为准则,与职业美学密切联系。
• 外交礼仪:指在对外交往中讲究的各种 礼仪形式。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 东方礼仪主要指中国、日本、朝鲜、泰 国、新加坡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所代表 的具有东方民族特点的礼仪文化。
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论语·颜渊》 • “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
情心,要互相关心,彼此尊重。)
返回
礼仪的起源
• “三礼”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礼制的全 部总和。
• 春秋以后,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古 制逐渐被废除,儒家开始对各类礼节加 以整理。传统礼俗的许多内容与形式大 都由此传递与演变过来,形成了最富有 民族特征的礼仪形式和中国传统文化。
礼仪的概念
• 礼仪最初是指在较大、较隆重的场合, 为表示礼节和敬重而举行的礼宾仪式。
• 礼仪一词在中国最早是典章制度和道德 教化的含义。通常是指在较大或较隆重 的场合,为表示重视、尊重、敬意等所 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仪 和仪式。它是社会交往中,在礼遇规格、 礼宾秩序等方面应遵循的礼貌、礼节的 要求。
2.在表达形式方面
• 西方礼仪强调实用,表达率直、坦诚。东方人 以“让”为礼,凡事都要礼让三分,与西方人 相比,常显得谦逊和含蓄。
• 在面对他人夸奖所采取的态度方面,东、西方 人不相同。面对他人的夸奖,中国人常常会说 “过奖了”、“惭愧”、“我还差得很远”等 字眼,表示自己的谦虚;而西方人面对别人真 诚的赞美或赞扬,往往会用“谢谢”来表示接 受对方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