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完整版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可行性论证 (3)

第三章运行环境及开发工具联单 (4)

第四章系统总体结构 (4)

第五章数据库设计 (5)

5.1 概念结构设计 (6)

5.1.1 实体描述 (6)

5.1.2 E——R图 (7)

5.2 逻辑结构设计 (8)

5.2.1 转换规则 (8)

5.2.2、关系模式 (8)

5.3 物理结构设计 (9)

第六章用户界面设计 (12)

第七章测试 (20)

第八章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一、前言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大。其中知识和主要来源就是书籍,特别是在高校中,仅仅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得靠课后的不断学习和补充。学校的图书馆就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地和知识的主要来源地。可以说从不去图书馆的学生不是个好学生,而一个学校的教育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可从它的图书馆规模、库存量等方面反映出来。从而图书馆的管理就成了一个问题,因为学员众多,图书也繁多。要随时对馆内图书和学员进行管理,要随时更新、修改各种信息等等,这一系列都是些繁杂的工作。如果使用简单的人工管理,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而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图书馆的管理提供了一种方便可行的管理方法——计算机管理。使图书馆管理信息化不仅能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而且操作简便,易于使用,大大减少了出错率,也易于更正,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对数据的处理安全可靠,不易丢失,容易保存。这使学生借阅和学习更为方便,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二、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分析是系统分析阶段的重要活动,是对系统进行全面、概要的分析。

它的任务是确定项目开发是否必要和可行。它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和功能,对系统开发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调查分析。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技术可行性:对要开发项目的功能、性能、限制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技术奉献由多大,项目是否能实现。由于本系统实现的功能比较简单,限制条件并不多,只基本掌握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机制,对它的管理流程有一些大概的认识,同时掌握一门编程语言作为前台应用程序的开发和一些数据库的应用知识,如MS SQL的使用即可对本系统进行开发了。

(2)经济可行性:进行开发成本的估算以及了解取得效益的评估,确定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开发。基本上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而手工的管理那么多的图书和工作人员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得花费许多人力去进行管理,且效率很底。而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会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时间,对人员的需求也会相应的减少,且效率比较高。相比之下运用一个管理系统是非常合算的。

(3)社会可行性: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存在任何侵犯、妨碍等责任问题,要开发项目的运行方式在用户内是否行得通,现有管理制度、人员素质、操作方式是否可行。本系统的操作简单,对人员的要求不高,只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的应用和图书的管理知识,再尝试使用几次就可上手,进行正常管理操作。

三、运行环境及开发工具

本管理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可以比较大,同时各数据间的联系非常繁杂。需要有简单明了的操作界面,即所谓的人机界面。其中可视界面也比较多,且又

要对界面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单靠代码来组织所有的界面,显得比较复杂,且工作量太大。固选择界面支持比较好的开发工具——VC 6.0。用VC来做前台界面,它有比较好的界面支持,能自主的手动添加修改界面,能减少代码的输入量。对于后台的数据存储,由于本管理系统的数据量会随着不断地添加而越来越大,选择用MS SQL。固本系统的最终开发工具为VC 6.0 + MS SQL。在Window下开发,主要运用于Window操作系统。

四、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设计是信息开发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将根据前一阶段逻辑分析的结果,在系统分析报告的基础上,按照逻辑模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新系统的设计。系统设计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总体结构设计,其实是具体物理模型的设计。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将反映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事实的基于计算机的物理方案,并为下一阶段的系统事实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系统设计的的依据如下:

(1)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

(2)现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3)现行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等有关法律制度

(4)用户要求

(5)系统运行环境条件

我们采用结构化设计的方法来实现系统总体功能,提高系统的各项指标,即将整个系统合理的划分成各个功能模块,正确地处理模块之间和模块内部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调用关系和数据联系,定义各模块的内部结构,通过对模块的

设计和模块之间关系的系统来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

系统模块结构的层次图

五、数据库设计

数据为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是一项软件工程,但又有自己特有的特点,所以特称为“数据库工程”。一项数据工程按内容可分为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作为系统核心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设计的目的是产生反映组织信息需求的数据库概念结构,即概念模式。概念模式独立于计算机硬件结构,独立于支持数据库的DBMS。

5.1.1 实体描述

(1)根据分析得到本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各实体分别为:

图书、借阅证、管理员、图书库、学生、总管理员

(2)实体属性分别描述如下:

1、图书(图书编号、书名、ISBN、文献类型、分类、作者、分类号、价格、出版社、出版日期)

2、借阅证(图书证号、使用状态、发证日期、可借书数、余额)

3、管理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工资)

4、图书库(库号、库名)

5、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系别、班别)

6、总管理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工资)

(3)各实体间的联系。

1、一个学生可借阅多本图书。

2、一个学生可从书库选取多本图书;一个书库也可供多名学生选取图书。

3、一个管理员可管理多名学生;一个学生也可能被多名管理员管理。

4、一个管理员发放多个借阅证。

5、一个管理员可管理多本图书;同一本图书也可被多名管理员管理。

6、一个管理员可管理多个书库;一个书库也可被多名管理员管理。

7、一个书库可存放多本图书。

8、一个学生拥有一个借阅证。

9、一个总管理员可管理多名管理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