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复 大教育—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听障儿童康复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康复大教育

——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学前听障儿童高效康复教育

苏州市盲聋学校季兰芬

摘要: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就是通过医学、教育、工程社会及心理的各种康复措施使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障碍降轻或功能不同程度地恢复到最佳状态,对于听障儿童来说,这固然很重要。但在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幼儿园的环境、课程、教师、健听儿童、家长等资源是融合教育中重要的教育资源,更是一种“大教育”观念。合理运用这些资源,不仅能帮助听障儿童形成正常的有声节律,促进其听力言语的发展,还能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满足其身心全面发展的需求。关键词:融合教育听障儿童健听儿童教育资源

近些年,随着听力障碍早期干预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干预措施的不断进步.如何提高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同时指出“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在2014年教育部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也提出:“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提升残疾学生的康复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探索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定期举行交流活动的制度,促进融合教育。”体现了国家对学前特殊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同时说明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校于2003年和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附属花朵幼儿园合作,开展了学前听障儿童融合教育实践。我们将听障儿童根据年龄分别编入小、中、大班,在幼儿园内采用特定的课程模式,让听障儿童既有机会接受普通幼儿教育,又能得到专业语言康复训练,为有残余听力的听障儿童提供一个健康、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发展和身心成长环境。

在这里,所谓“小康复”即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就是通过医学、教育、工程社会及心理的各种康复措施使聋人听力语言障碍降轻或功能不同程度地恢复到最佳状态的过程。而“大教育”是指教育无处不在、教育无处不有、教育无处不行。而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幼儿园的环境、课程、教师、健听儿童、聋健家长等就是很好的一种教育资源。

一、大环境下的听障儿童康复教育

1、幼儿园环境对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影响

(1)有声语言的环境,形成了听障儿童正常的有声语言的节律

语言中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间歇和音色造成了节律。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一句话中都会有停顿,声音会有轻重快慢长短和高低的变化,使文句语气连贯、音节流转,产生往复回环的音韵节律美感。而听障儿童由于听力损失,在学语的过程中,成人在教听障儿学习说话时,往往会放慢速度,一字一顿地教听障儿童学说字词,从而他们在感知语音的时候就失去节律感,因此,很多听障儿童在说话时就存在语调的不自然。而融合教育为听障儿童提供了正常的有声语言环境,听障儿童不是一味地等待老师教授语言,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有声语言的存在,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模仿健听儿童的语音、语调,形成了正常的有声语言的节律。

(2)普通幼儿园的环境,满足了听障儿童全面发展的需求

对于听障儿童来说,他们虽然听力有残疾,但他们也有同龄健听儿童一样的需求。融合教育正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与健听儿童平等相处的平台,它意味着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真正地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儿童一起接受学前教育。在晨间锻炼中,听障儿童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动作技能得到了相应的得到了提高,愉悦了身心,促进了听障儿童的全面发展。

2、幼儿园课程对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影响

(1)康复训练中引进幼儿园课程内容,发展听障儿童语言能力

在听力语言教材中,我们采用的是《听障儿童标准化课程》,教材只是通过图片来帮助听障儿童进行说话训练,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学习方法单一无趣味。花朵幼儿园所使用的《生活化游戏化幼儿园课程》重在展现幼儿的游戏天性,让幼儿在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活动中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课程内容来自于孩子的生活。为提高听障儿童参与语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照《听障儿童言语训练标准教程》,结合花朵课程中各个主题内容,针对听障儿童在每个不同年龄段的发展情况,设计了特定的融合课程方案,将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内容与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进行了无缝整合,这种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资源,既充分调动了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又进一步丰富了其生活经验,提高了认知水平,听障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利用幼儿园特色课程,发展听障儿童的综合能力

幼儿园课程是丰富多彩的,除了“生活化、游戏化”课程外,更形成了很多诸如“生活实习场”、炊事活动等特色课程,听障儿童也融入在整个课程活动中,听障儿童的全程参与,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与发展。

生活实习场给听障儿童提供了真实或拟真的场所,听障儿童在特教老师协助下,运用合适的语言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或完成各项活动,以致在今后真实的生活中就能自如运用学到的各种语言和技能。

炊事活动给听障儿童提供了发挥视觉特长的舞台。由于听力的损失,听障儿童的观察能力特别强,在实践操作中,他们通过专注细致地观察,比普通儿童在动手能力方面更胜一筹,他们的作品常常会得到老师的夸奖、同伴的好评,这对于在其他教学活动中一直处于弱势的听障儿童而言,无疑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增强了听障儿童的自信心。

二、小环境中的师生融洽关系

1、幼儿教师特教化

幼教教师在融合教育过程中,逐步熟悉听障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从最初的无奈接收转变到后来的真心接纳;在处理听障儿童问题过程中,从一开始寻求特教老师帮助到后来自己能独立处理。如:通过慢慢说话、运用恰当的手势,逐步赢得了听障儿童和家长的信任。她们在带班过程中,也形成了一整套帮助听障儿童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1)情感支持使听障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暖

对于一位老师来说,爱班中的每一位孩子是她的使命也是责任,包括听障儿童,由于听力损失,他们内心非常敏感,作为老师就要对他们付出更多的爱。轻轻的抚摸、甜甜的微笑,甚至一个小小的吻,都能让儿童感受到老师的爱,也能从心理爱老师。教师还有意识地引导班中的健听孩子对关爱听障儿童,让这些听障儿童在爱的氛围中成长。

(2)个别化指导使听障儿童更快地融入班集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