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诊断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诊断分析
摘要:总结典型脑膜瘤在X线平片、C T 和磁共振成像( M R I ) 及脑功能成像检查的影像学表现, 对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诊断进行了对
比分析,以进一步认识脑膜瘤各种影像学检查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意义。
关键词:脑膜瘤影像学诊断分析
流行病学:脑膜瘤是颅内第2 常见的肿瘤,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5% ~20%,中年以上多见。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非胶质细胞起源的肿瘤,可以发生在颅内有脑膜或脑膜细胞残余的任何部位, 但其发生与蛛网膜颗粒密切相关。50%的脑膜瘤位于矢状窦或附着于矢状窦,其他好发部位有外侧裂旁、蝶骨、鞍结节和鞍旁。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膜瘤在普通平片诊断的基础上, 发展到C T 和磁共振成像( M R I )成为该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CT 和磁共振在脑膜瘤的诊断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典型的脑膜瘤在CT 和磁共振图像上都有典型的表现。
临床表现:
1.脑膜瘤绝大多数属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报道称脑膜瘤早期出现症状平均
2.5年,少数可达6年之久。但少数脑膜瘤呈恶性生长,发展较快,病程较短。
2.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晚,尤其在高龄病人。由于肿瘤生长缓慢,神经组
织有充分的时间来适应肿瘤的生长,所以往往肿瘤长得很大,而症状仍然较轻。患者可以有严重视乳头水肿或者已经有明显的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但是没有明显
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高龄病人由于常常存在老年性脑萎缩,颅内代偿空间较大,所以颅高压症状出现更晚。但当肿瘤长得很大,神经系统失代偿时,可以出现病情迅速恶化乃至脑疝。
3.一般多先有局灶神经刺激症状。癫痫等刺激症状往往出现在神经麻痹症状(如偏瘫、失语、视野缺损等)之前,这是由脑膜瘤大多呈膨胀性缓慢生长的特点决定的。
4.颅骨受累表现。脑膜瘤可以引起邻近颅骨的增生或破坏。可引起颅骨内板
的增生增厚,少数可以引起局部骨板变薄和破坏。某些病例肿瘤可以长至头皮下方,形成包块。
典型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脑膜瘤异常表现包括颅内压增高、松果体钙斑移位、骨质改变、肿瘤钙化
和血管压迹改变。单纯颅内压增高无定位、定性价值,松果体钙斑移位诊断价值也有限,其余征象则有定位和/或定性价值,其中脑膜瘤经平片检查定位者占30~75%,定性者为
20~30%。
1. 骨质改变
包括骨质增生和/或骨质破坏
骨质增生:可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生,前者表现骨质增厚及密度增高,后者则显示内板局限性向颅内突入,状如山峰,较为特征。
骨质破坏:可限于内板,或内、外板完全破坏而形成缺损,甚至肿瘤突入头皮形成肿块。
2. 肿瘤钙化
见于3~18%肿瘤,可为点、片状,明显者为雪团状,颇具特征。
3. 血管压迹改变
显示脑膜动脉压迹增宽,内板放射状血管压迹或棘孔扩大。
小结:头颅平片检查易于发现脑膜瘤引起的骨质变化,效果优于MR检查。并有可能因头外伤等原因检查而意外发现无症状脑膜瘤所致的骨质改变。内板局限性骨增生、脑膜血管压迹增宽和雪团状钙化均高度提示脑膜瘤,但不能确切指明肿瘤大小及与相邻结构关系,而需进一步行CT或MR检查
二)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检查,脑膜瘤可致血管移位,并能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肿瘤循环及导出静脉。
1. 血管移位
由于肿瘤多位于脑外,易使邻近动脉突然转折或弧形移位,也可使血管发生分离而包绕肿瘤。脑突面肿瘤,则造成皮质动脉离开颅骨内板而形成无血管区。
2. 供血动脉
脑膜瘤的特征是血供丰富并多由颈外动脉脑膜支供血,可发现供血动脉迂曲扩张,末端分为数小支呈丛状进入瘤区。
3. 肿瘤循环
脑膜瘤常有典型肿瘤循环,动脉期呈网状、放射状或栅栏状染色。动脉晚期直至静脉期,呈明显、均一染色,状如雪团,具有特征。
4. 导出静脉
无明确导出静脉,有时可见数条小静脉包绕肿瘤并导入浅静脉。
小结:脑血管造影检查,颅内肿瘤主要由颈外动脉分支供血,动脉晚期或毛细血管期出现雪团状染色并维持较长时间是脑膜瘤特征,也是诊断主要依据。目前,血管造影主要用于术前了解肿瘤供血动脉,以减少术中出血,还用于术前供血动脉介入性栓塞治疗,而利于手术进行。
CT表现:脑膜瘤平扫和增强CT检查的发现率分别为85%和95%。
脑膜瘤CT表现与病理学分类密切相关,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典型CT表现脑膜瘤,约占85~90%;不典型CT表现脑膜瘤,约占5~10%;恶性脑膜瘤,仅占1~2%。
1. 脑膜瘤的典型CT表现
平扫检查,表现较为特征,约60%脑膜瘤呈均一略高密度肿块,与肿瘤富有砂粒瘤样钙化、细胞致密、水分较少等因素有关;约30%肿瘤呈均一等密度肿块。瘤内常有点状、星状或不规则钙化,偶尔瘤体完全钙化。肿瘤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颅底者呈扁平状,边界清楚、光滑,见于脑膜瘤的好发部位。具有脑外肿瘤特征,即广基与颅内板或硬脑膜相连,白质塌陷、变形并与颅内板距离加大,肿瘤处脑池、脑沟封闭,相邻脑池和脑沟扩大。侧脑室内肿瘤多位于三角区,其长轴与脑室一致,周围有残存的室腔。较大脑膜瘤有明显占位。瘤周脑水肿较轻,但压迫静脉、静脉窦时,也可发生明显脑水肿。骨窗观察,可发现肿瘤引起的内板局限性骨增生、弥漫性骨增生或骨破坏。偶尔,脑膜瘤可为多发。
增强检查,脑膜瘤血供丰富,不具血脑屏障,而有明显均一强化。动态增强检查,脑膜瘤的时间-密度曲线与血管同步升高,达到峰值后,保持相对平稳,下降迟缓
2. 脑膜瘤不典型CT表现
包括肿瘤内有大小和范围不等的低密度区、瘤内有新鲜出血性高密度灶和瘤周水样低密度灶。
(1)肿瘤内低密度区平扫检查即可显示,其大小不等、规则或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系肿瘤坏死、囊变、粘液或脂肪变性及陈旧性出血所致。增强检查,低密度区无强化。
(2)肿瘤合并出血脑膜瘤很少有明显出血,可见于瘤内或瘤周。平扫检查,新鲜出血表现肿瘤内或邻近脑质内高密度灶,若出血进入原有坏死腔内,则出现液平。陈旧性瘤内出血表现为低密度灶,难与囊变、粘液变性所致低密度区鉴别。
(3)瘤周水样低密度灶常见于矢状窦旁区脑膜瘤,其可为局部脑脊液循环障碍,致部分蛛网膜下腔增宽,也可为真性蛛网膜囊肿。和脑水肿不同,这种瘤周低密度区呈水样密度,边缘清楚、锐利,位于脑外。
3. 恶性脑膜瘤CT表现
平扫检查,恶性脑膜瘤显示肿瘤形态不规则,常有蘑菇状突出部分,边界部分不清,瘤内易有囊变或坏死性低密度区,无钙化。周围有明显脑水肿。肿瘤易侵犯周围结构。增强检查,肿瘤不均一强化,有不规则形强化肿块向脑实质内侵入,部分边界仍显示不清。
小结:表现典型的脑膜瘤依据肿块位于脑外,呈均一略高或等密度,边缘清楚、锐利,明显均一强化,可明确诊断,如有钙化和骨质改变,则诊断更为可靠。表现不典型的脑膜瘤,